陆智祥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应用于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价值.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5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2%,对照组为76%,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管菜英;陈娈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免疫检验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检验科免疫室的检验样本120份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其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采取相对应的解决对策.结果:在120份检验样本中,共有52份标本受到了质控因素的影响,占43.33%,影响临床免疫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采集时间不准确、检验操作不严格、试剂平衡处理时间不当、送检不及时及实验室的环境.结论:在开展免疫检验过程中,应采取科学的检验方法、规范检验人员的行为,才能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确保检验质量.
作者:肖礼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为了探讨床旁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的护理效果及产妇护理技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剖宫产初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后护理,研究组实施床旁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技能评分、护理认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HAMA(焦虑量表)评分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为剖宫产初产妇实施床旁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增强产妇的护理技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素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儿泻停颗粒联合微生态制剂(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成儿泻停颗粒、布拉氏酵母菌加蒙脱石混悬液治疗组(A组),布拉氏酵母菌加蒙脱石混悬液治疗组(B组),蒙脱石混悬液治疗组(C组),对3组患儿在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分别进行治疗,比较3组患儿治疗72h后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显效率40%,总有效率87.5%;B组显效率15%,总有效率65%;C组显效率7.5%,总有效率45%.结论:对比3种腹泻治疗药物的配合使用发现,在维持内环境稳定的前提下,联合使用中药儿泻停和微生态制剂布拉氏酵母菌可起到缩短病程、减少肠道黏膜损伤、促进肠道功能尽快恢复的作用.
作者:吴婷;郭宁;李雪雅;李亚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临床确诊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84例为观察对象,依据临床护理模式的异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差异,指导临床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实践.结果:实施个性化护理的患者在满意度、总体HAMD评分、失眠率统计评定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上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围绝经期是女性人生过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期,由于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患者会出现诸多症状和焦虑情绪.综合的个性化护理能很好地改善消除症状和失眠焦虑现象,将影响降到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周明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脓毒血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治疗的68例脓毒血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例身体健康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采样抽血,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浆中的PAF浓度进行检测,对入ICU病房脓毒血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数据进行收集,分别计算入ICU患者24h内的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SAPSⅡ)评分、慢性健康与急性生理Ⅱ(APCHEⅡ)评分.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脓毒症各亚组血浆SOFA评分、APACHEH评分、PAF水平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脓毒血症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血浆PAF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作者:李俊伟;韩海芬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加强医院氯化钾注射液的规范化管理,保障临床氯化钾静脉输液的用药安全.方法:应用JCI国际医院评审标准,制定相关管理操作规程,并引入预配氯化钾静脉输液流程,通过不良事件与近似错误呈报机制,对氯化钾的用药差错监测管理,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实现了10%氯化钾注射液在全院病区和各治疗单元的零储备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集中配置氯化钾静脉输液,杜绝了严重安全隐患.预配氯化钾静脉输液临床应用反映良好.结论:引进JCI国际标准,可有效提高药品质量管理水平,促进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赖俞瑾;寿军;李广武;周权;颜小锋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究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老年冠心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就诊的冠心病老年患者248例,随机分组,观察组128例,对照组120例.观察组行经桡动脉入路PCI治疗,对照组行经股动脉入路PCI治疗.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手术时间、穿刺时间、术后卧床时间、X线暴露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情况(左心衰竭、腰背疼痛、排尿困难、腹胀等),分析桡动脉入路PCI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穿刺时间、X线暴露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观察组,卧床时间长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出现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桡动脉入路PCI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更佳,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李定良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究椎弓根螺钉经后路置入修复多节段胸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34例多节段胸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使用椎弓根螺钉经后路置入法进行修复,观察相关结果.结果:患者手术平均时长为3.6h(s=0.2),术中出血量为852.3ml(s=10.6).朱见神经血管受损现象.未见松动和断钉现象,椎弓根未落入椎管内,末次随访椎正位X线证实,椎体高度未丢失,植骨四周模糊伤者愈合情况满意.从手术节段矢状面Cobb角(后突)恢复情况来看,术前为26.7°,固定后为5.4°,末次随访结果为6.0°.有3例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现象.经有针对性治疗与护理后,患者痊愈,未对后续治疗造成显著影响.结论:对于多节段胸椎骨折者,使用椎弓根螺钉经后路置入法进行修复,可取得满意效果,安全性强,应用范围广,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衡孝来;张培根;唐旭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肝包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自制青海省肝包虫住院病历资料卡,对4家医院近6年的肝包虫病住院病历进行收集和整理,并认真填写资料卡,分析比较统计结果.结果:2006-2011年,共收集整理952例肝包虫住院病历,其中囊性肝包虫病患者人数多于泡性肝包虫病患者人数;女性患者人数多于男性人数;2011年的肝包虫病患者人数多,发病表现为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囊性肝包虫病是青海省肝包虫病的主要临床类型,肝包虫病的发生和年龄、地区、职业以及性别等因素有直接关系.
作者:高伟;田青山;秦长春;彭喆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10名护理人员,将其纳入此研究中,并对其进行分层级管理,对比其实施前后的作用效果.结果:此研究中我院的110名护理人员实行分层级管理模式后,其基础护理、病室管理及优质护理明显优于实行前,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实行分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提升总体护理管理质量及护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邹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究ICU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SAP病患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或非手术手段进行常规治疗的4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实行ICU治疗的40例患者归入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指标.结果:就治疗成功率、ICU停留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而言,研究组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治疗可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其预后结果,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红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床旁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6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单纯的内科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内料治疗与血液灌流抢救结合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注射阿托品的剂量,两组患者清醒时间、出院时间、痊愈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所用的阿托品剂量、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荐.
作者:仇新娟;盖纳;董青苗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优质多元化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多元化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血糖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实施优质多元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赖玉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围术期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对63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舒适护理.结果:有效的围术期舒适护理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减轻其疼痛,顺利完成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乳腺癌围术期,既发挥了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也使患者得到了周到的护理,进一步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服务质量,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并可有效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康复.
作者:任惠敏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我院门诊接诊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并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成红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普外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普外科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7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3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人员针对其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实施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经过系统护理之后,两组患者都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5.7% (335/350)、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7.7% (307/350);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为98.8%(346/350)、92.5%(324/350).两组患者护理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外科患者在接受护理期间存在较多的不安全因素,医护人员只有有效及时地掌握各种不安全因素,并选择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才能够保证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水平得到提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值得在临床护理中使用和推广.
作者:周容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究老年消渴患者的中医护理措施.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护理.结果:老年消渴患者掌握消渴病防治知识,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及护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降低消渴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有效的中医护理措施,老年消渴患者的心态平和、情绪稳定,能严格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改变不良的服药习惯,正确及时使用药物,做到调养与治疗相结合,对预防并发症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方勇蕊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究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86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两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有效治疗,在此基础上,甲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乙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回顾分析发生的原因.结果:甲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低血糖症状1例,发生率为2.3%,乙组发生低血糖症状13例,发生率为30.2%,甲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乙组(P<0.05).低血糖的引发原因主要因素为降糖药使用过量.结论:老年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时给予有效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恢复正常血糖水平.
作者:蔡昆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牵引下配合贾氏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459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手法组和牵引组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0.39%,有效率为94.12%;手法组治愈率为50.98%,有效率为90.2%;牵引组有效率为43.14%,治愈率为74.51%.治疗组治愈率显著优于手法组和牵引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与手法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优于牵引组(P<0.01).结论:牵引联合贾氏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优于单纯手法治疗和牵引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松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