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50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抛硬币的方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分析低血糖产生的原因并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98.67%)明显高于对照组(88%),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及时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低血糖复发率.
作者:殷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并评估64排螺旋CT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与应用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4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后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与心脏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性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方法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准确性.结果:经过临床诊断后发现,64排螺旋CT的诊断准确性率为95.24%,明显高于心脏彩超,诊断结果对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7;P<0.05);将64排螺旋CT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二者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并不存在明显差异(矿=0.83,P>0.05).结论:64排螺旋CT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准确性高,其误诊率显著低于心脏彩超,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确诊有积极意义,需对此引起重视.
作者:张渝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究控制手足口病院内传播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手足口病的传播方法,并以2013年2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者及家属(采取传统防病菌传播措施)作为A组,2013年8至2014年1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者及家属(采取强化防病菌传播措施)作为B组,两组患者各30例,观察两组手足口病患者家属的疾病认知程度、治疗依从性.结果:B组手足口病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评分及治疗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在院内传统的防病菌处理中给予安全管理等措施进行干预可提高患儿家属的认知程度,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从而降低病情蔓延的概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黄海东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分析采取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操作手法.方法:随机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采取中医正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82例,回顾分析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82例患者中完全治愈50例,显效18例,好转8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7%,并且治疗后没有复发患者.结论:采取中医正骨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一鸣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究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气管内全身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气腹前比较,两组患者气腹后的PETCO2均有所升高.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身麻醉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性高、质量有效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韩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中药肉桂和食用桂皮的效果对比及鉴定内容.方法:2015年1~9月,以我院妇科病房接受治疗的盆腔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两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食用桂皮熬制成药,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中药肉桂熬制成药,对比两组患者的盆腔炎病症控制率和药物应用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盆腔炎患者的病症改善率为85.0%(17/20例)明显高于对照组55.0%(11/20例),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服用药物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结论:在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中药肉桂的效果更为显著,并且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辅助推广应用.
作者:蒋冬霜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对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鼻内镜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鼻内镜手术围术期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实施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
作者:吴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婴幼儿先天性肛门闭锁舟状窝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儿科收治的31例婴幼儿先天性肛门闭锁舟状窝瘘患儿(观察组),同时抽选同期同病患儿30例(对照组),分别给予直肠末端旋转式瘘修补肛门成形术治疗和常规手术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诊疗效果.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6.77%)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45%)与对照组患儿(76.67%,23.33%)差异显著(P<0.05).结论:婴幼儿先天性肛门闭锁舟状窝瘘通过采用直肠末端旋转式瘘修补肛门成形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因而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显江;田文梅;农国旺;潘光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近几年我院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和对照组(接受普通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癌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后并发症(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情况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心律失常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促进冠心病介入患者术后的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熙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研究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癌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230例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每天晚上口服1次,时间为8周.结果:230例高脂血症患者在入院期间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在这期间患者有不良反应出现.230例高脂血患者在服用阿托伐他汀之后,有6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占总例数的27.4%,包括肝功能出现异常、轻度的胃肠道反应等相关不良反应.结论:治疗时使用他汀类药物应小心、谨慎,一旦出现不良反应要立即上报医生进行处理,并做好预防工作.
作者:张元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冷光源与常规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30例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取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15例)和试验组(15例),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蓝光照射,试验组给予患儿冷光源光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60%,试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3%,试验组较对照组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运用冷光源治疗新生儿黄疸能够获得相对较好的临床效果,治疗有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临床尿液检验结果异常分析与质量控制.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接受尿液检验的患者共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了解影响结果有效性的因素,分析导致临床尿液检验结果异常现象和质量控制措施.结果:临床尿液检验质量控制应该从临床和实验室两大方面展开,实验室包括葡萄糖、蛋白质、亚硝酸盐、隐血和样本加错,这5种主要影响因素占据56.67%.临床因素包括药物影响、采集方式、人为因素,占据43.33%,其中药物影响占据大的部分,占据20.00%;收集方式也合影响尿液检验结果,占13.33%;人为因素共占据10.0%.结论:尿液检验质量控制要求工作人员要充分考虑实验室因素、药物影响、采集方式和标本处理等影响因素,减少尿液检验的误差,提升检验效力为医师诊断做基础保障.
作者:石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牵引下配合贾氏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459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手法组和牵引组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0.39%,有效率为94.12%;手法组治愈率为50.98%,有效率为90.2%;牵引组有效率为43.14%,治愈率为74.51%.治疗组治愈率显著优于手法组和牵引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与手法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优于牵引组(P<0.01).结论:牵引联合贾氏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优于单纯手法治疗和牵引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松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肺癌伴胸腔积液患者实施手术联合循环胸腔热灌注疗法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20例肺癌伴胸腔积液患者的资料,均给予手术、循环胸腔热灌注联合疗法,评定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调查结果显示,20例患者均成功治疗,胸腔影像学检查发现疾病缓解率高达100.0%,其中完全缓解18例,占90.0%;部分缓解2例,占10.0%.随访发现仅2例患者出现病情反复现象,占10.0%,平均存活时间为17.20d,(s=3.70),预后1年存活者16例,占80.0%;2年存活者13例,占65.0%.结论:临床给予肺癌伴胸腔积液患者手术、循环胸腔热灌注联合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症状,提高存活率,值得借鉴.
作者:刘勇世;辛向兵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上海市重点优抚对象的慢性病类型分布情况、目前健康状况、精神心理方面情况,以便干预.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来本院短期疗休养的重点优抚对象的健康资料为调查目标进行调研,收集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1200名,其中市区组620名,郊区组580名.结果:重点优抚对象慢性病情况为,市区组慢性病总患病率为90.2%,前三位的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郊区组慢性病总患病率为83.6%,前三位的是高血压、慢性肺部疾病、肾囊肿;血吸虫肝病患病率郊区组为16.7%,市区组为0;罹患2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市区组为60.1%,郊区组为50.2%.重点优抚对象精神状况为,市区组焦虑症患病率为10.3%,抑郁症患病率为10.2%;郊区组焦虑症患病率为8.9%,抑郁症患病率为9.1%,均为轻度障碍.结论:重点优抚对象慢性病总患病率市区组高于郊区组,慢性病的种类及分布市区组和郊区组有差别,第一位均为高血压,第二、第三位有区别,与年龄、不良饮食习惯、运动、吸烟、饮酒等有关.重点优抚对象罹患多种慢性病的比例较高,市区组高于郊区组.郊区组血吸虫性肝病患病率高与当年郊区血吸虫病流行有关.重点优抚对象的精神状况异常者市区组略高于郊区组.
作者:俞左英;姚传明;杨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青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青年冠心病患者9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强预见性护理程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率(97.87%)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程序能减少青年冠心病患者并发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作者:陈洁;蔡丽丽;李璐璐;杨亚丽;刘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过程中,应用重症平喘方治疗的效果以及现代药理学评价.方法:选取3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行重症平喘方治疗,对患者治疗后的咳嗽消失时间、哮喘发作次数以及呼吸困难缓解时间等指标进行记录评价,并与其余30例行基础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行指标的对比统计.结果:行重症平喘方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其治疗效果以及各项指标显著优于行基础治疗的患者(P<0.05).结论:重症平喘方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显著,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志洪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临床特征及术后并发症.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孕妇30例为试验组,同期首次剖宫产孕妇3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剖宫产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胎儿娩出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粘连发生率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具有较高的风险,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适当改良手术方式对于确保母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对剖宫产术后子管切口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由于经期延长、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期间出血、月经淋漓不尽就诊的40例患者纳入到本组研究中,分别采用阴道超声及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的诊断方式,对比诊断结果.结果: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诊断结果详见附表,宫腔镜诊断结果显示35例为子宫切口憩室,其中轻型18例,重型17例,B超检查检出12例,其中重麴例,轻型3例.联合诊断方式诊断结果优于单纯阴道超声诊断结果.结论:利用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的方式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准确、有效,可以帮助医生详细观察到切口创面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郭奕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子宫背带缝合术配伍治疗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60例剖宫术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宫腔纱布填塞,对试验组患者实施子宫背带缝合术配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带缝合术配伍治疗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能有效防止隐匿性出血,无取纱痛苦并且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向云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