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新菊;高晋南
目的:研究对脑卒中失语患者早期进行语言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本院康复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失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早期语言功能康复训练,比较2组护理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早期语言功能康复训练后,临床疗效(90.0%)显著优于对照组(52.5%).结论:通过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进行早期语言功能康复训练,可以促进患者语言功能及早恢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朱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继发性甲状旁腺增生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准备手术切除甲状旁腺的4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术前行超声检查定位,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甲状旁腺位置、大小进行比对,分析甲状旁腺超声图像特征.结果:超声检出甲状旁腺数为122个,超声检出率为78.7%,与手术符合率为80.2%.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继发性甲状旁腺增生及术前定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红英;房敬阳;程昀;王玉凤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与循证护理组(试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论:在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率,加速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敏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56例眼科患者的护理经验,总结心理干预的应用效果;通过心理疏导对患者的心理焦虑抑郁状态进行干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的治疗配合和康复.结果:通过对156例眼科患者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对患老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能够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加快了康复过程.结论:通过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从心理上给予了患者以支持,控制了抑郁焦虑情绪,使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从而更好地达到治疗效果.
作者:张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妇科肿瘤临床诊治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接收的83例妇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结果:肿瘤类型有良性肿瘤(57.83%)、恶性肿瘤(30.12%)、交界性肿瘤(12.05%),包括子宫平滑肌瘤、外阴尖锐湿疣、阴道乳头状瘤、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宫颈癌、绒毛膜癌等;外阴尖锐湿疣在良性肿瘤中所占比例较大,为22.89%,宫颈癌在恶性肿瘤中所占比例较大,为10.84%;良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光照疗法、手术切除和抗菌消炎,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免疫疗法、生物疗法、放疗、化疗及手术(部分患者可用微创手术治疗).结论:尽早诊断和治疗对妇科肿瘤患者非常重要,临床上应加强对诊治过程的管理,规范诊治程序,灵活应用多种诊治手段,以强化治疗效果.
作者:田革联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对我院消化系统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治疗消化系统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消化系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自体CIK细胞治疗法1~4个疗程,每个疗程进行5次CIK细胞的输送,连续5d,每天1次,每次输送细胞数至少为2×109个,每个疗程输送细胞数至少为1×1010个.结果:治疗后T免疫细胞亚群各个指标数据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自体CIK细胞治疗消化系统癌症具有明显的疗效,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瑞华;翟玉萍;李云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某院201 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2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采用平均分组的方式,把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1例.观察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以及护理情况.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的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出现的概率都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其并发症出现的概率,同时能够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及其家属的压力,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有效的保证.
作者:谭丽华;陈智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医院急诊对急性心力衰竭采取的救治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急诊行急性心力衰竭急救的80例患者,为保持良体位,给予氧疗,建立静脉通道并注射玛咖与儿茶酚胺类药物,观察急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的血压、心率在治疗前后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5),总有效率为92.5%(74/80),死亡率为6.25% (5/80).结论:及时而合理的救治方法可以提高急救成功率.
作者:潘春宏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间苯三酚在促进第一产程进展的临床效果和对母婴安全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诊治的212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106例)与对照组(106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山莨菪碱和地西泮臀部肌内注射,试验组采用间苯三酚臀部肌肉注射,对两组产妇的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产妇的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有16例为剖宫产,剖宫产率为15.09%,对照组中有30例为剖宫产,剖宫产率为28.30%,试验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阿普加(Apgar)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间苯三酚能有效缩短产妇的产程,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杨颖;王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析小儿腹泻中运用直肠给药方式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将88例患儿各分成44例的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的患儿采用直肠给药的方式,将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死在好转天数、体温恢复天数、住院天数上均有明显优势,且无不良反应.结论:直肠给药方式治疗小儿腹泻药物利用度高,见效快,疗效好,应予以推广.
作者:何蒙君;孙倩;王艳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ICU作为医院实施抢救、治疗及护理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不仅需要精密的医疗器械和技术精湛的医生,一丝不苟的护理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探究如何解决ICU重症护理中常见的问题,使得ICU的护理品质得到提高,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确保医护工作者和患者的权益,是有一定必要性的.
作者:朱燕;刘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利用QQ平台以群视频教学、群讨论教学的效果.方法:采用QQ平台以群视频教学、群讨论教学的形式,使全体护士能参与其中,对护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结果:增强学习效果,提高手术室护士业务水平,提高手术护理质量.结论:QQ平台的群视频教学、群讨论教学,可以提高手术室护士业务水平和手术护理质量.
作者:黄小珊;谢小玲;张秀艳;何小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瑞替普酶静脉溶栓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56例进行瑞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56例中50例溶栓成功,再通率89.2%,5例出现牙龈出血,治疗后好转.结论:基层医院采取瑞替普酶溶栓,采取合理护理措施,加强监护,进行健康宣教,可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温培琼;蔡蔚萍;林月云;王梅治;周锦缎;陈燕春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为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的病情,探究莫西沙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诊断为COPD急性加重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时加用莫西沙星.观察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血气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肺功能恢复好(P<0.05);治疗前两组血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血气恢复好(P<0.05).结论:莫西沙星可有效改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利民;刘启飞;彭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究导乐分娩联合会阴评估在低危初产妇经产道头位分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经产道头位自然分娩的低危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待产分娩,研究组采用导乐陪伴分娩联合会阴评估,比较分析两组产妇产后会阴状况、新生儿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产妇分娩时的会阴条件为“良”或“一般”情况者,在助产士严密的会阴保护下,产后发生不同程度会阴裂伤共29例,新生儿头皮血肿发生1例.研究组中,选择性实施会阴切开,无会阴裂伤发生.对照组33例(66%)行会阴侧切术,出现会阴裂伤14例,新生儿窒息1例和头皮血肿2例.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低危初产妇经产道分娩过程中,采用导乐陪伴分娩联合适用性专科会阴评估量表,可以指导临床助产人员选择性实施会阴侧切术,更好地保护产妇会阴和保障母婴安全,同时缩短产程减少产伤,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建梅;张宁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吞咽障碍是神经科、康复科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多种疾病进展中均可见到吞咽障碍.虽然引起吞咽障碍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临床常见的无疑是脑卒中引起吞咽障碍.本文在检索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并阐述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病机制、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具体表现、吞咽障碍功能评估的研究进展,并重点论述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从护理康复、中医药治疗、脑功能康复,再到外科治疗的多种治疗方案,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及治疗提供了参考.
作者:赖日英;黄臻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及时发现及治疗首发症状及主要症状为精神失常的低血糖症,分析低血糖症的原因、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回顾2005年12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6例表现为精神失常的低血糖症,根椐发病因素、临床特征、血糖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结果:低血糖症表现为精神失常16例,因为表现不典型,诊断及时,经补充葡萄糖,症状迅速缓解,均获得成功.结论:精神失常可以是低血糖症的首发症状和主要症状,临床中较少见,应及时检查血糖,以免导致误诊,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可以挽救患者生命,治愈率高.
作者:孙士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诊断新生儿早期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新生儿感染患儿78例与同期未感染的新生儿3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中,重度感染38例,普通感染40例.在所有新生儿入院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前均进行新生儿降钙素原水平检测)对比治疗前后患儿的降钙素原水平.结果:检测结果显示,重度感染组的降钙素原水平高于普通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感染组降钙素原水平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感染组降钙素原的阳性率与分级均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降钙素原水平,可为诊断新生儿早期感染并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邓如海;苏广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术后应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免疫治疗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52例行根治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仅采用常规化疗,观察组患者采用CIK细胞免疫治疗+化疗联合疗法,分析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KPS(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的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6.2%和84.6%,对照组患者的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8.5%和65.4%,此两项生存率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术后采用CIK细胞免疫与化疗联合疗法,能有效提高生存质量与术后1年、3年生存率.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方利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干预组30例,给予泪道支架植入术治疗,对这两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组共有28例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仅有18例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60.0%,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泪囊炎患者给予泪道支架植入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止血,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得以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诗敏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