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科肿瘤临床诊治特点及问题分析

田革联

关键词:妇科肿瘤, 诊治, 特点, 问题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妇科肿瘤临床诊治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接收的83例妇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结果:肿瘤类型有良性肿瘤(57.83%)、恶性肿瘤(30.12%)、交界性肿瘤(12.05%),包括子宫平滑肌瘤、外阴尖锐湿疣、阴道乳头状瘤、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宫颈癌、绒毛膜癌等;外阴尖锐湿疣在良性肿瘤中所占比例较大,为22.89%,宫颈癌在恶性肿瘤中所占比例较大,为10.84%;良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光照疗法、手术切除和抗菌消炎,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免疫疗法、生物疗法、放疗、化疗及手术(部分患者可用微创手术治疗).结论:尽早诊断和治疗对妇科肿瘤患者非常重要,临床上应加强对诊治过程的管理,规范诊治程序,灵活应用多种诊治手段,以强化治疗效果.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社区初治与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相比单独使用头孢菌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以评价其在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的76例老年CAP患者:46例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平均年龄71.0岁(s=5.3),CAP评分<3分;单独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平均年龄72.0岁(s=4.95),CAP评分<3分.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46例中,有效治疗42例,有效率为91.3%,转院率8.7%;对照组36例中,有效治疗22例,有效率65%,转院率35%.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用于治疗老年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是安全有效的,且优于单独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在社区医院对老年CAP(评分<3分)患者可作为首选.

    作者:杨清梅;杨青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安宫牛黄丸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对老年重症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已确诊20例老年重症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时所选药品为安宫牛黄丸,观察患者疗效、GC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指数),并与用药前进行对照.结果:配合治疗1个月后,患者临床有效率80.00%,且患者GCS评分已从治疗前的平均9.02分(s=2.88)升至治疗后的平均13.57分(=4.05),NIHSS分数(神经功能缺损)已从治疗前的平均35.76分(s=3.55)降至平均24.76分(s=5.71),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重症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中推广安宫牛黄丸治疗方案切实有效,可进一步提升其疗效,改善GCS评分及NIHSS分数.

    作者:周兴福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多排螺旋CT对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50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患者的临床检查资料如:分叶征、毛刺征、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的显示情况.结果:经过多层螺旋CT检查,患者的分叶征、毛刺征、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等肿瘤类型都具有较高的临床检出率,可作为该病诊断及治疗的可靠依据.结论:多排螺旋CT对早期周围型小肺癌能够准确定位,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孟德刚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微创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椎管占位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微创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间接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椎管占位的护理效果.方法:对34例胸、腰椎骨折合并椎管占位病例采用微创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对微创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患者治疗时采用针对性护理,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神经根损伤,椎体高度明显恢复.出院后随访6~42个月,平均18.6个月,椎体高度无丢失,椎管内残留骨块塑形吸收可,内固定有无松动断裂,患者满意.结论:围术期护理是确保微创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推管占位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王瑛;贺新宁;张荣;曾昭芬;谭星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酷似早期影像的晚期纱布瘤误诊1例

    纱布瘤是手术过程中残留在人体内的医用纱布所形成的假性肿瘤样病变,临床少见,如对其认识不足或缺少临床病史往往造成误诊.我院曾报道1例纱布瘤,术前CT诊断发现,术后得以确诊,然本例由于缺少临床病史,影像表现特殊,加之影像医生认识不足和重视不够,而造成误诊,后经内镜和手术证实为纱布瘤.现报道如下,以引以为戒.

    作者:李志丹;刘永花;王海宁;徐宝平;赵效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组给予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记录两组腹股沟疝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情况等,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后获得结论.结果:两组腹股沟疝患者均顺利完成外科手术治疗,临床总有效率均为100.00%.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但该组手术时间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手术完成至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13.64%)、术后随访复发率(1.27%)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00%、复发率7.34%)(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给予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术有利于保障疗效及预后.

    作者:李述剑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实践

    中药制剂是结合传统中医药学制作而成的药品,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中医处方进行加工提取,从而形成具有治疗和预防功能的中药制剂,是国内医疗保健事业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中药制剂具有质量过关、现代化工艺合理,毒副作用小的特点,可以广泛地应用到医疗保健中.本文就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实践展开探讨,并着重对新技术的应用实践进行阐述,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促使中药制剂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充分发挥中药制剂的功能,积极推动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作者:王荣林;杨利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在校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方法:从长沙某高校在校大学生中随机抽取425名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健康调查问卷分析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结果: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及学习疲惫感大,常见的疾病为:近视眼、呼吸道感染、颈腰椎疾病.结论:在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需得到重视.

    作者:刘博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QQ平台在手术室护理继续教育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手术室利用QQ平台以群视频教学、群讨论教学的效果.方法:采用QQ平台以群视频教学、群讨论教学的形式,使全体护士能参与其中,对护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结果:增强学习效果,提高手术室护士业务水平,提高手术护理质量.结论:QQ平台的群视频教学、群讨论教学,可以提高手术室护士业务水平和手术护理质量.

    作者:黄小珊;谢小玲;张秀艳;何小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 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HIE患儿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试验组(n=33)接受GMI治疗,对照组(n--33)接受胞苷二磷酸胆碱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8.79%、86.67%,较对照组的60.61% 、71.67%显著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NBNA评分较对照组提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GM1治疗HIE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儿神经功能.

    作者:魏从朴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3~6岁弱视儿童屈光状态分析

    目的:分析3~6岁弱视儿童的屈光状态、视功能发育特点及弱视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择3~6岁弱视儿童262例446眼,全部病例初诊时行常规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检影验光.结果:262例446眼弱视儿童主要是远视性屈光不正和混合散光,3~6岁儿童处于视觉发育敏感期和可塑性关键性,也是弱视佳治疗期.结论:对3~6岁儿童定期进行常规的眼保健检查,能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弱视,减少弱视的发生.

    作者:李明华;李娜;卢军;康映红;董俊媚;姜轶;李玲芳;赵晓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危重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观察

    目的:评估危重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危重患者中开展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1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分别进行相应护魏结果:治疗过程中应加强患者液体护理、凝血护理、感染预防、病情监测、心理及生活和皮肤护理等.结论:加强严密的护理和监护工作是提高CBP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刘彦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盆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盆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74例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疼痛程度明显弱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经对比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盆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在患者疼痛影响方面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振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脑卒中失语患者早期语言康复护理的效果

    目的:研究对脑卒中失语患者早期进行语言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本院康复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失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早期语言功能康复训练,比较2组护理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早期语言功能康复训练后,临床疗效(90.0%)显著优于对照组(52.5%).结论:通过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进行早期语言功能康复训练,可以促进患者语言功能及早恢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朱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人文护理改善肾结石术后睡眠及疼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人文护理在肾结石术后改善睡眠及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肾结石手术患者80例,按照抽签的方法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均为40例.对研究组患者应用人文护理方法,对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据标.结果:对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疼痛情况指标、睡眠效率、护理满意度指标均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肾结石术后患者应用人文护理方法,能够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在临床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卫荣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时机、方式选择及比较

    目的:探讨患有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适手术期和手术方式.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被确诊为脑出血的患者120例,根据患者发病至手术的时间段进行分组:一组为超早期治疗组,二组为早期治疗组,三组为延迟治疗组.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进行不同手术方式,即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除骨瓣减压术.结果:一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表现较后两者良好,其中第三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较前两者相比明显较低.在手术治疗后的死亡率比例中,第一组和第二组较第三组患者明显要少.结论:发病后时间和治疗方式的选择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患者在手术后的机体状况,选择不当可造成伤残和死亡,因此高血压脑出血一旦发生,应及时救治,合理的选择治疗方法.

    作者:李进淼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2015年收治的76例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7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和螺内酯.比较两组治疗后心率、血压、心功能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每分钟心排血量(CO)、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缩短分数(LVFS)均高于对照组,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则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鼻咽癌放疗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某院201 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2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采用平均分组的方式,把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1例.观察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以及护理情况.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的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出现的概率都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其并发症出现的概率,同时能够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及其家属的压力,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有效的保证.

    作者:谭丽华;陈智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正中神经肘上离断经神经束膜吻合和肌电仪理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讨论正中神经肘上完全离断神经束膜吻合和肌电仪理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例正中神经肘上离断患者为研究对象,行断端神经束膜吻合,经肌电仪理疗6个月.结果:8例患者随访6个月至1年,所有患者的大鱼际肌外形饱满,拇指对掌功能良好.结论:经神经束膜吻合和持续肌电仪刺激治疗是治疗正中神经高位离断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龙;陈翔;花耀强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均为55例,两组均拒绝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均行尿激酶常规溶栓治疗,对照组单独服用阿司匹林,试验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和血小板指数,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试验组的梗死后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病死、血管再栓塞、死亡等的人数均比对照组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的出血人数与对照组相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显著,且产生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单宏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