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乳腺癌24例保乳手术疗效观察

熊建明;汤恢焕;黄建华;李定军

关键词:乳腺肿瘤/外科学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对比本院自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保留乳房手术(保乳组,24例)与保留胸大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根治组,28例)治疗早期乳腺癌52例,术后根据淋巴结有无转移,雌、孕激素受体及Her-2表达情况给予相应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结果]随访10个月至5年,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局部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保乳组美容效果明显.[结论]保乳治疗早期乳腺癌是可行的,且创伤小、有美容效果.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脾脏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脾脏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0例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脾脏肿瘤的CT资料,其中转移瘤14例,原发淋巴瘤8例,血管瘤5例,错构瘤1例,血管内皮肉瘤1例,淋巴管瘤1例.所有病例均做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螺旋CT增强扫描对脾脏肿瘤检出率高,对病变太小、形态、密度及脾周围组织器官的显示准确.[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对脾脏肿瘤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周忆;刘小兵;张君娥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45例分析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主要原因是溃疡病,其次是癌性穿孔.虽说溃疡病内科治疗的进展及新药物的应用,使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明显减少,但溃疡病急性穿孔的发病率并无下降,所以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早期诊断及正确治疗,仍是预防穿孔的主要手段.本院外科2001年3月至2007年3月共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45例,现对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报道.

    作者:汪卫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新生儿期先天性无肛舟状窝瘘的治疗

    [目的]探讨采用经会阴一期肛门成形及瘘修补术在新生儿期治疗无肛舟状窝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48例无肛舟状窝瘘患儿,均采用经会阴肛门成形及瘘修补术,术后予加强肛周护理、禁食、静脉营养支持、抗生素治疗1周,术后2~3周开始扩肛.[结果]48例患儿切口均一期愈合,手术后无直肠回缩、黏膜外翻,无舟状窝瘘复发.随访患者无黏膜外翻,无粪污及大便失禁,无肛门狭窄及排便困难.[结论]新生儿期采用经会阴肛门成形和瘘修补术治疗无肛舟状窝具有可行性、且疗效满意.

    作者:周崇高;李碧香;王海阳;许光;邹婵娟;朱晟;王睿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选择性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中开展选择性的胆道造影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术中胆道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同期LC1226例,术中胆道造影96例,造影成功92例,成功率为95.8%.术中发现胆管结石6例,胆道解剖异常2例,发现右副肝管1例,Mrizzi综合征1例,胆总管损伤1例.[结论]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高,显影清晰,可有效降低胆管结石的残余率和胆管损伤的发生率,提高LC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杨昕;胡志强;魏源水;李江宁;李湘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七氟烷在小儿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七氟烷在小儿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来我院行择期或急诊手术且存在困难气道的165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面罩吸入8%七氟烷复合氧气(4~6 L/min)诱导插管,观察在全麻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T2)、插管时(T3)、插管后3 min(T4)及四个不同时段患儿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全组患儿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低氧血症,麻醉诱导平稳,呼吸、心率、血压均能维持在正常范围.[结论]采用8%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可以减少小儿困难气管插管中气管插管的风险,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江平;张溪英;颜璐璐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肱骨干骨折伴桡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及疗效. [方法] 肱骨干骨折伴桡神经损伤52例,闭合性骨折43例,开放性骨折9例,均采用手术治疗,闭合性骨折均行开放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及桡神经探查术,4例开放性骨折彻底清创后一期行钢板螺钉内固定和桡神经探查术,5例开放性骨折伴广泛软组织损伤行桡神经探查外固定支架固定术.神经损伤情况:神经麻痹20例,神经挫伤14例,断端卡压11例,神经断裂7例,行外膜松解25例,神经断端外膜缝合5例,腓肠神经移植修复2例,20例神经麻痹未作特殊处理. [结果] 肱骨干骨折均于10~16周内愈合.桡神经损伤随访3~16个月,除1例患者功能恢复较差外,其余均获得较好的效果. [结论] 合并桡神经损伤的肱骨干骨折,早期积极的手术治疗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唐善保;倪江东;丁木亮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高糖-可的松混合液治疗超乳术后角膜水肿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高糖-可的松混合液对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术后第一天出现角膜水肿的患眼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用高糖-可的松混合液点术眼,每小时一次,对照组用可的松眼药水点术眼,每小时一次,对滴药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2~4级角膜水肿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 . [结论] 高糖-可的松混合液可提高白内障超乳术后2~4级角膜水肿的疗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日期.

    作者:肖蓉蓉;王适宜;肖建雄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抗磷脂抗体阳性先兆流产孕妇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抗磷脂抗体(APL)阳性的先兆流产孕妇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选择APL阳性的先兆流产孕妇102例,其中54例既往无不良孕产史者为A组,48例有不良孕产史的抗磷脂综合征(APS)患者为B组.另选择50例APL阴性的正常孕妇为对照组(C组).用血液粘度仪及动态血沉/压积测试仪测定三组孕妇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B组的全血粘度(Nb)包括高切及低切浓度、血浆粘度(Np)、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聚集指数(VAI)和红细胞刚性指数(IR)均高于A、C两组,而红细胞变形指数(DI)低于A、C两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全血高切及低切粘度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血液流变学指标A、C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L阳性先兆流产孕妇的血液粘度增高,其中APS孕妇的红细胞聚集性增加和变形能力减弱,可能与自然流产、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在APL阳性的先兆流产孕妇中常规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有助于预测妊娠并发症并予早期治疗.

    作者:皮丕湘;朱付凡;黄健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个体化手术方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19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个体化手术方案治疗194例(后组),与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主要采用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式治疗144例病人(前组)对照分析,比较其疗效.[结果]前后两组病人的残石率为38.2%和11.6%,术后优良率分别为58.7%和86.2%,后者显著优于前者(P<0.05).[结论]采用个体化手术方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效果好.

    作者:舒清伟;唐喜成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结核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结核(PTB)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PTB对AECOPD的影响.[方法]2007年3月到2010年3月本院呼吸内科住院的AECOPD合并PTB患者41例,其中陈旧性PTB(A组)23例,活动性PTB(B组)18例,另选则同期AECOPD患者无结核(C组)21例,分析比较上述患者各临床相关指标以及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结果]与C组相比,B组感染指标淋巴细胞(L%)、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较高,营养学指标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和体重指数(BMI)较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B组感染指标N%、L%、ESR、CRP高于A组,营养学指标Hb、ALB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ECOPD合并PTB患者住院费用高、住院时间长.[结论]PTB对AECOPD的临床进程有影响,主要表现在AECOPD合并PTB病情重以及营养状态较差、住院费用增高、住院时间较长.

    作者:张芳;孙圣华;刘纯;黄生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水溶性造影剂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的应用经验体会

    [目的]探讨水溶性造影剂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的环节质量控制方法,以提高造影图像质量及诊断正确率.[方法]在常规子宫输卵管造影操作方法下,造影剂应用76%泛影葡胺,使用岛津80KW数字化胃肠机X线机,通过操作过程中造影时机的选择、医患沟通、造影导管的选择和插管技术的改进、摄影时机与造影剂推注等环节的质量控制,透视动态观察并实时快速点片记录图像.[结果]256例子宫输卵管造影,照片图像清晰,输卵管病变显示准确无明显遗漏,影像质量优,均获得满意检查结果.唯盆腔积液及盆腔粘连程度显示欠佳.256例中发现111条阻塞输卵管,经选择性造影证实假阳性阻塞12条,假阳性率10.81%.发生各种逆流7例,发生率2.73%.出现头痛、头晕、呕吐、腹痛等人流综合征性不良反应13例,发生率5.08%.[结论]在应用76%泛影葡胺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中加强环节质量控制,能有效提高X线图像质量诊断正确率,减少输卵管阻塞假阳性率,降低逆流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胡建瑜;何良斌;彭元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尿毒症患者前臂动静脉内瘘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尿毒症患者前臂动静脉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7例患者造瘘术前及术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选择适宜吻合血管及对人工动静脉瘘功能评价.[结果]37例人工动静脉瘘发生血栓5例,静脉瘤样扩张1例,瘘管血管旁软组织血肿1例,30例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人工动-静脉内瘘患者进行术前造瘘血管的选择和术后血管通路监测,在血透患者治疗过程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海燕;覃励明;曾凡美;符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士配合实施全身麻醉的护理

    [目的]总结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配合的经验,运用于临床.[方法]采取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2月至2009年6月28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在围手术期通过麻醉与护理配合,284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护理效果优的196例,占69.01%,良好68例,占23.94%,效果差的20例,占7.04%,优良率占92.96%.[结论]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配合,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保证患者安全,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谭春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肩锁关节脱位两种常用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锁骨钩钢板和克氏钢丝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将32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7例,采用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B组15例,采用克氏针钢丝固定治疗.[结果]按照Karlsson 评分标准,A组的优良率( 93.8%)明显高B组 (71.4%),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愈合时间方面A组也优于B组(P<0.05).[结论]锁骨钩钢板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是治疗TossyIII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春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三种不同方法对尿液红细胞、白细胞联合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对尿液中有形成分检测差异.[方法]采用Diasys工作站(A法),UF-100尿液流式细胞分析仪(B法)、Dirui H-500尿液干化学分析仪(C法)三种方法同时检测2096例尿液样本中红细胞、白细胞及其他成分并分析差异.[结果]红细胞差异比对分析:B法和C法分别与A法俩俩配对组间比较均有差异显著性(P<0.05),但B法与C法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白细胞比对分析:B法和C法分别与A法俩俩配对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B法与C法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B法检测的180例红细胞和70例白细胞假阳性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尿液结晶.C法造成红细胞假阳性主要的因素是非结晶以外的其他因素,该法红、白细胞假阴性率明显高于B法.[结论]A、B、C三种方法在尿液中红、白细胞病例检出率存在不同差异.干化学分析和流式细胞分析法具有快速筛选、高效、自动化的特点,但由于尿液中有形成分干扰易导致假阴性或假阳性.尿显微镜沉渣定量镜检对于细胞和其他有形成分形态学辨认准确,仍是其他仪器的检测参照标准.

    作者:李宏燕;钟梦;王小卫;吴白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非糖尿病患者绝经后胰岛功能研究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非糖尿病患者绝经后的胰岛功能.[方法]2型糖尿病家系非糖尿病一级亲属组( FDR)89例和正常对照组(NC) 62例,测定人体测量指标、血糖、胰岛素、血脂等.[结果]与NC组比较,FDR组糖调节受损(IGR)增加,β细胞功能指数(MBCI)和处置指数(DI)下降.由MBCI获得的DI值与年龄、家族史等相关.[结论]糖尿病家族史影响绝经后非糖尿病的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的糖代谢异常和胰岛B细胞功能.

    作者:白晓苏;黄映华;陆泽元;邵豪;柳岚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三种微创治疗方法序贯联合治疗块状型肝细胞癌

    [目的]探讨序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与经皮瘤内注药、射频消融(RFA)治疗块状型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块状型HCC患者,共计39个瘤灶,先行TACE术,根据术后复查情况序贯联合TACE、经皮瘤内注药和RFA继续治疗.观察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各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26例患者,共行TACE术59人次,经皮穿刺瘤内注药术31人次,RFA术28人次.术后6个月甲胎蛋白(AFP)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术后3个月、6个月的肿瘤体积分别较术前明显缩小(P<0.01).术后3个月肿瘤完全坏死率为89.7%.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的肝、肾功能和血常规均在正常范围.1、2、3年患者生存率分别为76.92%、61.54%、34.62%.[结论]序贯联合TACE与经皮瘤内注药、RFA是一种对块状型HCC有效和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戴全民;陈勇;何凌;毛军杰;李彦豪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微创经皮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胫骨骨折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行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A组)和交锁髓内钉(B组)治疗.全部病例获得随诊, 时间12~24个月, 平均16个月.从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与B组比较,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都能减少对骨折处血运的干扰, 提高骨折愈合率, 减少并发症.掌握好手术指征, 是治疗胫骨骨折的两种较理想方法.

    作者:杜江鸿;曾纳新;张铁洪;廖瑞星;吴云;丁敬邦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MBT技术矫治成人重度深覆牙合深覆盖的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MBT技术)治疗成人重度深覆牙合深覆盖错牙合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对MBT技术治疗2003年1月至2006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25例成人重度深覆牙合深覆盖病例的矫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经过MBT矫治技术治疗后牙列排列整齐,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软组织侧貌改善明显.[结论]MBT技术治疗成人重度深覆牙合深覆盖错牙合患者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张洁;王文清;彭利文;聂向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部队在职人员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调查及患者血清肾上腺髓质素前体N端20肽、脂联素水平的变化

    [目的]调查驻湘部队部分在职人员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及MS患者血清肾上腺髓质素前体N端20肽(PAMP)和脂联素(ANP)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现况研究方法对驻湘部队部分在职人员1 891名男性进行调查,检测人体测量参数,并测定空腹血糖(FPG)和生化指标、用放免法(RIA)测定血清PAMP和ANP等水平.[结果]MS患病率为13.27%.MS患者的PAMP水平升高,而ANP水平下降.[结论]对MS进行筛查可明确防治对象,应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该人群的患病率.

    作者:许晓琼;杨德辉;朱新林;谭兵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