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江鸿;曾纳新;张铁洪;廖瑞星;吴云;丁敬邦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及健康教育实施的效果.[方法]对本院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8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合理治疗、妥善护理;并对84例哮喘患儿及家长讲解小儿支气管哮喘基础知识,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结果]98.81%患儿临床表现均有明显改善,肺部哮鸣音减少或消失,咳嗽、胸闷、气急明显减轻;通过健康教育,患儿及家长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和预防,达到减少哮喘的发作,提高生活质量.[结论]通过良好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使支气管哮喘患儿得到了更好的治疗,缩短病程,加快康复.
作者:王向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拔管期持续泵注小剂量瑞芬太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气管拔管的影响.[方法]80例ASAⅠ~Ⅱ级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瑞芬太尼组(Ⅰ组): 胆囊管切除后采用小剂量瑞芬太尼持续泵注;异氟醚组(Ⅱ组): 胆囊管切除后采用单纯异氟醚吸入的麻醉方法.麻醉诱导均为芬太尼0.001 mg/kg,丙泊酚1~2 mg/kg,咪唑安定0.08~0.1 mg/kg,维库溴铵0.8 mg/kg,麻醉维持采用吸入异氟醚以及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05~2.0 μg/(kg·min),丙泊酚2.0~2.5 mg/(kg·min).胆囊管切除后Ⅱ组停用瑞芬太尼,吸入0.5%~1.5%异氟醚,Ⅰ组持续泵注0.15 μg/(kg·min)瑞芬太尼,待有拔管指征时,拔除气管导管.记录麻醉前、拔管前1 min、拔管即刻、拔管后3 min的SBP,DBP及HR及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躁动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手术方式及术前血压、心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拔管后心血管反应平稳,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与Ⅱ组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躁动率Ⅰ组与Ⅱ组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拔管期不延长拔管时间,心血管系统平稳,躁动发生率低,优于吸入麻醉.
作者:王青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对尿液中有形成分检测差异.[方法]采用Diasys工作站(A法),UF-100尿液流式细胞分析仪(B法)、Dirui H-500尿液干化学分析仪(C法)三种方法同时检测2096例尿液样本中红细胞、白细胞及其他成分并分析差异.[结果]红细胞差异比对分析:B法和C法分别与A法俩俩配对组间比较均有差异显著性(P<0.05),但B法与C法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白细胞比对分析:B法和C法分别与A法俩俩配对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B法与C法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B法检测的180例红细胞和70例白细胞假阳性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尿液结晶.C法造成红细胞假阳性主要的因素是非结晶以外的其他因素,该法红、白细胞假阴性率明显高于B法.[结论]A、B、C三种方法在尿液中红、白细胞病例检出率存在不同差异.干化学分析和流式细胞分析法具有快速筛选、高效、自动化的特点,但由于尿液中有形成分干扰易导致假阴性或假阳性.尿显微镜沉渣定量镜检对于细胞和其他有形成分形态学辨认准确,仍是其他仪器的检测参照标准.
作者:李宏燕;钟梦;王小卫;吴白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脾脏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0例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脾脏肿瘤的CT资料,其中转移瘤14例,原发淋巴瘤8例,血管瘤5例,错构瘤1例,血管内皮肉瘤1例,淋巴管瘤1例.所有病例均做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螺旋CT增强扫描对脾脏肿瘤检出率高,对病变太小、形态、密度及脾周围组织器官的显示准确.[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对脾脏肿瘤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周忆;刘小兵;张君娥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氟西汀合并喹硫平对重症抑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7例重症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氟西汀联合喹硫平(联合组)以及氟西汀合并安慰剂(对照组)治疗.联合组48例,氟西汀平均治疗剂量为(27.08±11.29)mg/d,喹硫平治疗剂量均为200mg/d;对照组49例,氟西汀平均治疗剂量为(38.78±9.49)mg/d,疗程共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量表评定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周末分别进行.[结果]①两组治疗后第1、2、4、6周末的HAMD和HAMA评分分别与治疗前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②联合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5.4%和77.5%,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合组的氟西汀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③TESS量表评定两组各测定时点分值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氟西汀合并喹硫平治疗重症抑郁起效快、效果好,可降低氟西汀剂量,是治疗重症抑郁较好的方法.
作者:王曼;李黎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血脂变化特征及他汀类药物干预效果.[方法]2007年12月至2009年6月来本院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行颈动脉超声、血脂检查.颈动脉斑块患者予以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口服,6个月后复查血脂、颈动脉超声.[结果]颈动脉斑块者103例.斑块组的血LDL-C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P<0.01).斑块组治疗后,TC、LDL-C有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各种类型斑块较前均有明显减小(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的血脂变化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为显著特征,他汀类药对缩小斑块疗效显著.
作者:王伟;刘红军;邱文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在慢性心力衰竭(CHF)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74例住院CHF和46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当日利用雅培Axsym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浆BNP,并采用日本Aloka α5超声心动仪检查心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P<0.01).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血浆BNP逐渐增高,患者血浆BNP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呈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BNP对CHF诊断和心功能分级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王菊香;王明达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AF复位内固定加钛网椎板重建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5例胸腰段爆裂骨折均行AF复位内固定椎管减压钛网椎板重建植骨融合手术,术后结合康复功能训练进行治疗.[结果]术后X线拍片复查,骨折椎体前缘高完全恢复,椎体后缘骨块复位,随诊6~26个月,X线拍片、CT扫描显示植骨融合良好.[结论]应用AF复位内固定加钛网椎板重建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操作简单、复位满意,疗效良好.
作者:何志勇;汤敬武;杨立军;曾驰;杨普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病(HDCP)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1例单胎妊娠的HDCP患者为研究对象,53例单胎妊娠的正常孕妇作为对照,测定两组患者血清UA.[结果]①HDCP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UA水平升高,围生儿体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HDCP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数目增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①HDCP患者血清UA水平明显升高,随着血清UA水平升高,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数目增多,围生儿体重降低.②HDCP患者血清UA水平明显升高是围生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作者:张月华;蔡颂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呼吸机辅助呼吸,严密观察并全面护理.[结果]48例患者经治疗护理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2例因病情恶化改用气管插管行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结论]在严密的监护下BiPAP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对促进早期康复,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倩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水溶性造影剂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的环节质量控制方法,以提高造影图像质量及诊断正确率.[方法]在常规子宫输卵管造影操作方法下,造影剂应用76%泛影葡胺,使用岛津80KW数字化胃肠机X线机,通过操作过程中造影时机的选择、医患沟通、造影导管的选择和插管技术的改进、摄影时机与造影剂推注等环节的质量控制,透视动态观察并实时快速点片记录图像.[结果]256例子宫输卵管造影,照片图像清晰,输卵管病变显示准确无明显遗漏,影像质量优,均获得满意检查结果.唯盆腔积液及盆腔粘连程度显示欠佳.256例中发现111条阻塞输卵管,经选择性造影证实假阳性阻塞12条,假阳性率10.81%.发生各种逆流7例,发生率2.73%.出现头痛、头晕、呕吐、腹痛等人流综合征性不良反应13例,发生率5.08%.[结论]在应用76%泛影葡胺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中加强环节质量控制,能有效提高X线图像质量诊断正确率,减少输卵管阻塞假阳性率,降低逆流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胡建瑜;何良斌;彭元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记忆钛镍合金肠道支架在左半结肠癌并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本院自2007年9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左半结肠癌并梗阻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均经记忆钛镍合金肠道支架置入后非急诊一期手术,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均正常出院,出现并发症4例.[结论]记忆钛镍合金肠道支架在左半结肠癌并梗阻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茂松;崔海宁;陈俭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采用经会阴一期肛门成形及瘘修补术在新生儿期治疗无肛舟状窝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48例无肛舟状窝瘘患儿,均采用经会阴肛门成形及瘘修补术,术后予加强肛周护理、禁食、静脉营养支持、抗生素治疗1周,术后2~3周开始扩肛.[结果]48例患儿切口均一期愈合,手术后无直肠回缩、黏膜外翻,无舟状窝瘘复发.随访患者无黏膜外翻,无粪污及大便失禁,无肛门狭窄及排便困难.[结论]新生儿期采用经会阴肛门成形和瘘修补术治疗无肛舟状窝具有可行性、且疗效满意.
作者:周崇高;李碧香;王海阳;许光;邹婵娟;朱晟;王睿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自体颗粒脂肪注射修复面部凹陷的注意事项及21例操作方法.[方法]面部凹陷的患者从其下腹部采取脂肪,并将其注射移植于面部的凹陷部位.[结果]随访3~12个月,21例患者对术后效果满意.无脂肪液化、坏死、血肿、感染、中枢神经损伤、感觉迟钝、两侧不对称、局部凹凸不平、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自体颗粒脂肪注射修复面部凹陷,是面部年轻化及面部轮廓重塑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中开展选择性的胆道造影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术中胆道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同期LC1226例,术中胆道造影96例,造影成功92例,成功率为95.8%.术中发现胆管结石6例,胆道解剖异常2例,发现右副肝管1例,Mrizzi综合征1例,胆总管损伤1例.[结论]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高,显影清晰,可有效降低胆管结石的残余率和胆管损伤的发生率,提高LC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杨昕;胡志强;魏源水;李江宁;李湘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对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容量负荷及贫血的影响.并观察左旋甲状腺素(LT)的干预作用.[方法]检测30例CAPD合并SCH患者及6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CAPD患者(B组) 的超敏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 (FT4)及血红蛋白(Hb),细胞外液 (ECW),体液总量(TBW),细胞外液与总体液总量之比(E/T).将A组中的15例患者进行 LT治疗(A1组)4周,观察Hb,容量负荷变化情况,并与未治疗的亚甲减组(A2组)进行比较.[结果]A组容量负荷高于,而Hb则低于B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经予LT治疗4周后,A1组ECW 减少,Hb 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较未治疗的A2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接近同时期单纯CAPD组患者水平.[结论]SCH可以加重CAPD患者容量负荷及贫血水平.LT干预治疗可以减轻该类患者的容量负荷并改善其贫血状况.
作者:凌文涛;黄安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CSP)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处置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9年11月期间收治的21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有剖宫产、停经及妊娠早期阴道淋漓流血史,尿妊娠试验阳性,血β-HCG明显升高;大多数有剖宫产术后人流史(17/21),7例伴有下腹隐痛.超声检查21例(明确诊断16例),误诊先兆流产(2例)、稽留流产(2例),葡萄胎(1例).16例应用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超声监护下清宫术治愈,2例行子宫动脉栓塞后宫腔镜下电切术,3例行子宫切除.[结论]CSP是剖宫产远期的危险的并发症;诊断首选阴道超声检查;病情稳定者予以甲氨蝶呤(MTX)配伍米非司酮+超声监护下清宫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何英;欧阳湘红;唐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主要原因是溃疡病,其次是癌性穿孔.虽说溃疡病内科治疗的进展及新药物的应用,使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明显减少,但溃疡病急性穿孔的发病率并无下降,所以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早期诊断及正确治疗,仍是预防穿孔的主要手段.本院外科2001年3月至2007年3月共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45例,现对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报道.
作者:汪卫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动脉栓塞术在临床急诊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5例出血患者均行选择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介入治疗,其中妇产科大出血19例、肾脏术后出血11例、支气管扩张大咯血15例.通过显示造影剂外溢、假性动脉瘤、病理血管和肿瘤染色确定出血原因及部位,对出血动脉超选择插管行动脉内介入栓塞或药物灌注加栓塞治疗.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颗粒、聚乙烯醇微粒(PVA)、钢圈,栓塞过程在X线影像监视下完成.[结果]45例患者行供血动脉栓塞术或药物灌注加栓塞治疗止血成功率为100%,其中有2例支气管扩张患者分别在6个月、13个月再发出血,但量较栓塞治疗前明显减少,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出血停止,其他病例随访均未再发出血,中远期疗效为95. 6%.[结论]介入治疗对急性脏器大出血效果明确,在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应列为首选,能达到止血迅速、彻底、复发率低、副作用小,不影响脏器功能.
作者:罗永超;陶庆林;陈祖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胫骨骨折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行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A组)和交锁髓内钉(B组)治疗.全部病例获得随诊, 时间12~24个月, 平均16个月.从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与B组比较,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都能减少对骨折处血运的干扰, 提高骨折愈合率, 减少并发症.掌握好手术指征, 是治疗胫骨骨折的两种较理想方法.
作者:杜江鸿;曾纳新;张铁洪;廖瑞星;吴云;丁敬邦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