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万汶对失血性休克兔SOD及MDA的影响

蔡锘;朱芳;张忠;黄鹤

关键词:休克, 出血性,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兔
摘要:[目的]探讨万汶对失血性休克兔复苏过程中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20只兔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失血性休克组;万汶组和林格组.测定休克前、休克1 h和复苏后2 h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对照组MDA、SOD含量各时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休克1 h时机体血中SOD活性明显下降,MDA水平明显升高.与休克组相比,休克1 h后用林格氏液复苏2 h,SOD活性升高,MDA水平降低.与对照组相比,万汶可以明显提高机体血中SOD的活性,减少MDA的生成.[结论]万汶可抑制失血性休克兔血浆中MDA的产生,增强SOD的活性,减轻氧自由基造成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减轻和延缓失血性休克进一步的发展.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小剂量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气管拔管期的应用

    [目的]观察拔管期持续泵注小剂量瑞芬太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气管拔管的影响.[方法]80例ASAⅠ~Ⅱ级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瑞芬太尼组(Ⅰ组): 胆囊管切除后采用小剂量瑞芬太尼持续泵注;异氟醚组(Ⅱ组): 胆囊管切除后采用单纯异氟醚吸入的麻醉方法.麻醉诱导均为芬太尼0.001 mg/kg,丙泊酚1~2 mg/kg,咪唑安定0.08~0.1 mg/kg,维库溴铵0.8 mg/kg,麻醉维持采用吸入异氟醚以及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05~2.0 μg/(kg·min),丙泊酚2.0~2.5 mg/(kg·min).胆囊管切除后Ⅱ组停用瑞芬太尼,吸入0.5%~1.5%异氟醚,Ⅰ组持续泵注0.15 μg/(kg·min)瑞芬太尼,待有拔管指征时,拔除气管导管.记录麻醉前、拔管前1 min、拔管即刻、拔管后3 min的SBP,DBP及HR及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躁动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手术方式及术前血压、心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拔管后心血管反应平稳,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与Ⅱ组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躁动率Ⅰ组与Ⅱ组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拔管期不延长拔管时间,心血管系统平稳,躁动发生率低,优于吸入麻醉.

    作者:王青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尿毒症患者前臂动静脉内瘘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尿毒症患者前臂动静脉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7例患者造瘘术前及术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选择适宜吻合血管及对人工动静脉瘘功能评价.[结果]37例人工动静脉瘘发生血栓5例,静脉瘤样扩张1例,瘘管血管旁软组织血肿1例,30例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人工动-静脉内瘘患者进行术前造瘘血管的选择和术后血管通路监测,在血透患者治疗过程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海燕;覃励明;曾凡美;符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术中过度通气对急性颅脑外伤脑氧供需平衡及NSE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患者术中过度通气对脑氧供需平衡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45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手术中分别于正常通气(PETCO2 5.0 kPa)、轻度(PETCO2 5.0~4.0 kPa)、中度(PETCO2 3.5 kPa)、重度(PETCO2 3.0 kPa)过度通气并稳定15 min后同步采集颈静脉球部血样行NSE测定及血气分析,监测SjvO2并计算Da-jvO2.[结果]随着PETCO2的降低,患者血清NSE呈下降趋势,SjvO2下降,Da-jvO2增加,在中度过度通气时均在安全范围,但至重度过度通气时,血清NSE显著升高(P<0.01),已造成部分患者脑细胞缺血性损伤.[结论]脑外伤术中过度通气可影响脑氧供需平衡,在颅脑手术麻醉中应避免重度过度通气.

    作者:张国光;卢方;夏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老年性肠梗阻的病因分析和诊治体会

    [目的]分析老年性肠梗阻病因及诊治体会.[方法]将294例老年性肠梗阻患者按每10岁为一年龄阶段分为Ⅰ、Ⅱ、Ⅲ、Ⅳ四组进行比较分析,其中178例立位腹平片诊断,116例经内镜,肠道钡剂造影或手术证实.[结果]本组老年性肠梗阻病因为,大肠癌(112例)、肠粘连(84例)、疝嵌顿(41例)、硬粪块(31例)、食物团(12例)、肠扭转(14例).疝嵌顿,男性多于女性;粪块、食物团梗阻,女性多于男性(P<0.05).[结论]大肠癌、肠粘连、疝嵌顿、食物及粪块梗阻、肠扭转等是老年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年龄和性别与病因相关.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降低术后病死率,经结肠灌洗后再行肠吻合可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同时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黄秉一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36例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放疗的剂量学对比

    [目的]比较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照射的靶区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受量.[方法]对36例首程放疗的食管癌患者同时进行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放疗,比较分析各项剂量学参数.[结果]放疗前食管钡餐造影显示肿瘤长度4.0~9.0(5.2±1.7)cm;CT扫描肿瘤长度5.5~10.5 (6.7±1.9)cm.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放疗的肿瘤靶区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大剂量分别为7135.0cGy、7086.2cGy,GTV小剂量分别为3226.2 cGy、6312.2cGy,GTV平均剂量分别为6209.7cGy、6657.6cGy;临床靶区体积(clinical tumor volume,CTV)大剂量分别为7197.2cGy、7023.8cGy,CTV小剂量分别为3016.0 cGy、6078.5cGy,CTV平均剂量分别为5954.7cGy、6582.9cGy;计划靶区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大剂量分别为7012.5cGy、6970.9cGy,PTV小剂量分别为3892.7cGy、6147.7cGy,PTV平均剂量分别为5882.7cGy、6477.8cGy.P<0.01).两种计划GTV、CTV、PTV的大剂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维适形放疗GTV、CTV、PTV的小剂量、平均剂量均显著高于常规放疗(P<0.05).且三维适形计划中95%的处方剂量可以包括全部GTV、98%的CTV和93%的PTV,但常规放疗仅能包括84%的GTV、71%的CTV和55%的PTV,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放疗时肺、心、脊髓的Dmax、Dmean及相应剂量下体积均大于三维适形放疗(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可以提高肿瘤靶区剂量,更有效的保护正常器官.

    作者:文芳;胡建兵;翁洁;姚青松;吴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结核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结核(PTB)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PTB对AECOPD的影响.[方法]2007年3月到2010年3月本院呼吸内科住院的AECOPD合并PTB患者41例,其中陈旧性PTB(A组)23例,活动性PTB(B组)18例,另选则同期AECOPD患者无结核(C组)21例,分析比较上述患者各临床相关指标以及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结果]与C组相比,B组感染指标淋巴细胞(L%)、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较高,营养学指标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和体重指数(BMI)较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B组感染指标N%、L%、ESR、CRP高于A组,营养学指标Hb、ALB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ECOPD合并PTB患者住院费用高、住院时间长.[结论]PTB对AECOPD的临床进程有影响,主要表现在AECOPD合并PTB病情重以及营养状态较差、住院费用增高、住院时间较长.

    作者:张芳;孙圣华;刘纯;黄生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AF复位内固定加钛网椎板重建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

    [目的]探讨AF复位内固定加钛网椎板重建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5例胸腰段爆裂骨折均行AF复位内固定椎管减压钛网椎板重建植骨融合手术,术后结合康复功能训练进行治疗.[结果]术后X线拍片复查,骨折椎体前缘高完全恢复,椎体后缘骨块复位,随诊6~26个月,X线拍片、CT扫描显示植骨融合良好.[结论]应用AF复位内固定加钛网椎板重建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操作简单、复位满意,疗效良好.

    作者:何志勇;汤敬武;杨立军;曾驰;杨普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脾脏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脾脏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0例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脾脏肿瘤的CT资料,其中转移瘤14例,原发淋巴瘤8例,血管瘤5例,错构瘤1例,血管内皮肉瘤1例,淋巴管瘤1例.所有病例均做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螺旋CT增强扫描对脾脏肿瘤检出率高,对病变太小、形态、密度及脾周围组织器官的显示准确.[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对脾脏肿瘤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周忆;刘小兵;张君娥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焦虑及手术和住院时间的影响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焦虑及手术和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心理干预,入院第2 d和术前1 d均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观察两组焦虑量表评分的变化及手术和住院时间.[结果]术前1 d焦虑量表评分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术前1 d较入院2 d焦虑量表评分显著升高(P<0.05),而实验组却显著下降(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心理干预可减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焦虑症状,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

    作者:郑筠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3例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产妇分为2组:研究组33例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计算2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产褥病率,并观察术后及随访情况.[结果]①产妇手术时间:研究组(53.31±10.61)min,对照组(76.16±13.7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产后出血量:研究组(601±162.36)mL,对照组(1063.33±320.10)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产褥病率:研究组为6.06%(2/33),对照组为30%(9/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明显,且操作简单安全,适合基层医院使用推广.

    作者:张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急诊48例次紧急血液透析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紧急血液透析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紧急血液透析患者均采用碳酸氢盐透析.分析患者的原发病及其需要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直接原因.[结果]透析过程中无死亡病例,5例出现并发症当即处理完成透析治疗.患者原发病以各种药物中毒(29.17%)和终末期肾衰(20.83%)为主.[结论]符合紧急血液透析指征的患者,给予预防性透析,具有重要治疗价值.

    作者:卢腾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肱骨干骨折伴桡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及疗效. [方法] 肱骨干骨折伴桡神经损伤52例,闭合性骨折43例,开放性骨折9例,均采用手术治疗,闭合性骨折均行开放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及桡神经探查术,4例开放性骨折彻底清创后一期行钢板螺钉内固定和桡神经探查术,5例开放性骨折伴广泛软组织损伤行桡神经探查外固定支架固定术.神经损伤情况:神经麻痹20例,神经挫伤14例,断端卡压11例,神经断裂7例,行外膜松解25例,神经断端外膜缝合5例,腓肠神经移植修复2例,20例神经麻痹未作特殊处理. [结果] 肱骨干骨折均于10~16周内愈合.桡神经损伤随访3~16个月,除1例患者功能恢复较差外,其余均获得较好的效果. [结论] 合并桡神经损伤的肱骨干骨折,早期积极的手术治疗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唐善保;倪江东;丁木亮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注射毒品致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18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注射毒品致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8例因注射毒品致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病例均采用手术治疗,16例行假性动脉瘤切除+髂动脉-股浅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1例行假性动脉瘤切除+取自体大隐静脉行股动脉修补术;1例行假性动脉瘤切除+股动脉结扎术.[结果]全组18例患者无死亡、无截肢,1例出现人工血管感染,术后140 d再次手术取出人工血管,1例术后d2出现结扎处股动脉破裂大出血,再次手术结扎股动脉止血.2例随诊发现分别于术后3个月、4个月人工血管血栓形成.[结论]经解剖外途径血管重建是治疗注射毒品致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作者:邓平;聂晚频;卢玲俐;黄飞舟;刘浔阳;姚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前间隔心动过速源于主动脉无冠窦的射频消融

    [目的]探讨经主动脉无冠窦途径导管射频消融治愈的前间隔房速、前间隔旁路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无冠窦途径导管射频消融治愈的3例前间隔房速和2例前间隔旁路的体表心电图、心内电图以及消融成功时靶点电图等心电生理学特征.[结果]3例局灶性前间隔房速均能被心房刺激反复诱发和终止,其心电图特点:房速时P'波间期明显窄于窦律时P波间期,I、aVL导联P'波正向,Ⅱ、Ⅲ和aVF导联P'呈负正双向,心房标测提示早的心房激动在希氏束区,但主动脉无冠窦内标测的心房激动较希氏束区的心房波提前,解剖定位希氏束上后方,消融靶点无希氏束电位.2例前间隔旁路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时呈窄QRS波形,未见预激波,心动过速呈窄QRS形,在主动脉无冠窦内记录到早心房激动点,且无希氏束电位.5例均在无冠窦消融成功.随访15.2±12.1(2~40)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源于无冠窦的前间隔房速和前间隔旁路具有其相对的心电生理学特征,常规心内膜途径消融困难时应考虑从无冠窦途径标测消融策略.

    作者:吴健;刘启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士配合实施全身麻醉的护理

    [目的]总结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配合的经验,运用于临床.[方法]采取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2月至2009年6月28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在围手术期通过麻醉与护理配合,284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护理效果优的196例,占69.01%,良好68例,占23.94%,效果差的20例,占7.04%,优良率占92.96%.[结论]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配合,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保证患者安全,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谭春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BiPAP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呼吸机辅助呼吸,严密观察并全面护理.[结果]48例患者经治疗护理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2例因病情恶化改用气管插管行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结论]在严密的监护下BiPAP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对促进早期康复,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倩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2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CSP)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处置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9年11月期间收治的21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有剖宫产、停经及妊娠早期阴道淋漓流血史,尿妊娠试验阳性,血β-HCG明显升高;大多数有剖宫产术后人流史(17/21),7例伴有下腹隐痛.超声检查21例(明确诊断16例),误诊先兆流产(2例)、稽留流产(2例),葡萄胎(1例).16例应用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超声监护下清宫术治愈,2例行子宫动脉栓塞后宫腔镜下电切术,3例行子宫切除.[结论]CSP是剖宫产远期的危险的并发症;诊断首选阴道超声检查;病情稳定者予以甲氨蝶呤(MTX)配伍米非司酮+超声监护下清宫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何英;欧阳湘红;唐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26例诊疗体会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1998~2008年本院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379例中合并肝胆管癌2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合并肝胆管癌者占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6.86%,术前确诊3例,术中确诊18例.术后6个月内死亡6例,术后1年死亡13例,2年死亡7例.[结论]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早期诊断率低,预后差;早期诊断并尽早行肝叶切除,去除病灶,是提高其疗效的有效措施.

    作者:杨新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记忆钛镍合金肠道支架在左半结肠癌并梗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记忆钛镍合金肠道支架在左半结肠癌并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本院自2007年9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左半结肠癌并梗阻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均经记忆钛镍合金肠道支架置入后非急诊一期手术,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均正常出院,出现并发症4例.[结论]记忆钛镍合金肠道支架在左半结肠癌并梗阻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茂松;崔海宁;陈俭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高脂血症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及其与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及其对诱发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方法]对1268名受检者进行血脂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两组:高脂血症患者组和血脂正常组.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的高血脂患者的分布状况,并对两组的受检者进行血糖、血压、ECG(心电图)、胸部X线等测定.[结果]高血脂的发生率,中老年组明显高于青年组;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高血脂患者大多合并有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疾病,部分有心肌梗死、脑卒中(脑出血、脑血栓)等病史.[结论]年龄、性别与高血脂有一定的关系.高脂血症对诱发其他心血管疾病有着显著的影响,不可忽略.

    作者:唐剑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