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勤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血脂变化特征及他汀类药物干预效果.[方法]2007年12月至2009年6月来本院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行颈动脉超声、血脂检查.颈动脉斑块患者予以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口服,6个月后复查血脂、颈动脉超声.[结果]颈动脉斑块者103例.斑块组的血LDL-C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P<0.01).斑块组治疗后,TC、LDL-C有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各种类型斑块较前均有明显减小(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的血脂变化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为显著特征,他汀类药对缩小斑块疗效显著.
作者:王伟;刘红军;邱文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肱骨干骨折伴桡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及疗效. [方法] 肱骨干骨折伴桡神经损伤52例,闭合性骨折43例,开放性骨折9例,均采用手术治疗,闭合性骨折均行开放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及桡神经探查术,4例开放性骨折彻底清创后一期行钢板螺钉内固定和桡神经探查术,5例开放性骨折伴广泛软组织损伤行桡神经探查外固定支架固定术.神经损伤情况:神经麻痹20例,神经挫伤14例,断端卡压11例,神经断裂7例,行外膜松解25例,神经断端外膜缝合5例,腓肠神经移植修复2例,20例神经麻痹未作特殊处理. [结果] 肱骨干骨折均于10~16周内愈合.桡神经损伤随访3~16个月,除1例患者功能恢复较差外,其余均获得较好的效果. [结论] 合并桡神经损伤的肱骨干骨折,早期积极的手术治疗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唐善保;倪江东;丁木亮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1998~2008年本院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379例中合并肝胆管癌2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合并肝胆管癌者占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6.86%,术前确诊3例,术中确诊18例.术后6个月内死亡6例,术后1年死亡13例,2年死亡7例.[结论]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早期诊断率低,预后差;早期诊断并尽早行肝叶切除,去除病灶,是提高其疗效的有效措施.
作者:杨新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七氟烷在小儿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来我院行择期或急诊手术且存在困难气道的165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面罩吸入8%七氟烷复合氧气(4~6 L/min)诱导插管,观察在全麻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T2)、插管时(T3)、插管后3 min(T4)及四个不同时段患儿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全组患儿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低氧血症,麻醉诱导平稳,呼吸、心率、血压均能维持在正常范围.[结论]采用8%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可以减少小儿困难气管插管中气管插管的风险,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江平;张溪英;颜璐璐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MC)诱导式卡介苗(BCG)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43例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分为两组:MMC诱导式BCG组22例(观察组),术后即刻行MMC膀胱单次灌注,第2周后开始定期行膀胱灌注BCG;单纯BCG组21例(对照组),TURBt术后第2周开始灌注BCG,并定期进行灌注治疗.两组均定期行膀胱镜检查、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和随访.[结果]43例术后随访24个月 ,对照组3例分别于术后2,3,11个月复发,复发率14.3% (3/21) ,其余18例未见复发;观察组未见复发病例,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两组均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结论]MMC即刻单次膀胱灌注联合BCG定期膀胱灌注的免疫化学疗法对预防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疗效好,不良反应不明显,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廷昭;卓文利;吴卫真;杨顺良;谭建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各类人群中无偿献血者五项感染指标状况,以进一步提高无偿献血的安全性.[方法]对2008~2009年无偿献血者进行ALT、HBsAg、抗-HCV、抗-TP及抗-HIV检测及分析.[结果]献血者五项检测结果平均不合格率为5.65%,不合格率依次为:HBsAg2.81%、ALT1.45%、抗-TP1.07%、抗-HCV0.31%、抗-HIV0.01%.[结论]掌握本地区各类人群无偿献血者的五项感染指标、有利于筛选合格血源,保证用血质量和输血安全.
作者:彭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ience,HRT)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AMI患者40例,于PCI前及PCI后2 h、12~24 h及术后1周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HRT变化情况.[结果]AMI患者成功PCI(TIMI-Ⅲ级)术后2 h内震荡斜率(TS)值即明显改善(升高)(P<0.01),而震荡初始(TO)无明显改善(P>0.05);术后12~24 h及一周后TO及TS较术前、术后2 h均有明显改善(P<0.01),但术后12~24 h及一周后HRT差异无显著性(P>0.05);AMI后行PCI(TIMI-Ⅱ级)患者术前、术后HRT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MI患者成功PCI再灌注(TIMI-Ⅲ级)治疗后可明显改善HRT,提示成功PCI可改善和恢复AMI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尤其是迷走神经的抗心律失常保护作用机制.
作者:戴朝晖;刘启明;周胜华;祁述善;欧阳定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及糖类抗原242(CA242)在结直肠癌术前术后的变化与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免疫发光法和放射免疫γ计数仪检测76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CA199、CA242水平,分析患者术前和术后血清CEA、CA199、CA242阳性率及CEA、CA199、CA242变化与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术前单项检查CEA、CA199、CA242阳性率分别为57.8%、62.2%、69.1%,而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9.1%;结直肠癌患者肿瘤复发转移时血清CEA、CA199、CA242水平明显升高,同时与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相关;术前肿瘤标志物阴性、术前阳性者及术后仍为阳性者5年病死率分别为12.5%、60.3% 和100%.[结论]CEA、CA199、CA242联合检测有助于结直肠癌诊断,监测其变化对于评价治疗效果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琳;陈建青;李洁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结核(PTB)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PTB对AECOPD的影响.[方法]2007年3月到2010年3月本院呼吸内科住院的AECOPD合并PTB患者41例,其中陈旧性PTB(A组)23例,活动性PTB(B组)18例,另选则同期AECOPD患者无结核(C组)21例,分析比较上述患者各临床相关指标以及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结果]与C组相比,B组感染指标淋巴细胞(L%)、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较高,营养学指标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和体重指数(BMI)较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B组感染指标N%、L%、ESR、CRP高于A组,营养学指标Hb、ALB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ECOPD合并PTB患者住院费用高、住院时间长.[结论]PTB对AECOPD的临床进程有影响,主要表现在AECOPD合并PTB病情重以及营养状态较差、住院费用增高、住院时间较长.
作者:张芳;孙圣华;刘纯;黄生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比较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与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4例AECOPD住院患者分为吸入激素组、静脉激素组和对照组.观察三组治疗后24 h、72h及治疗7d后肺功能、动脉血气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三组肺功能及动脉血气除对照组24 h时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外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在各观察时间点,吸入激素组、静脉激素组的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吸入激素组、静脉激素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其各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静脉服激素组有7例出现血糖增高.[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于治疗AECOPD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副作用少.
作者:杨湘永;唐炳松;黄艺群;姜咏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呼吸机辅助呼吸,严密观察并全面护理.[结果]48例患者经治疗护理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2例因病情恶化改用气管插管行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结论]在严密的监护下BiPAP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对促进早期康复,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倩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糖-可的松混合液对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术后第一天出现角膜水肿的患眼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用高糖-可的松混合液点术眼,每小时一次,对照组用可的松眼药水点术眼,每小时一次,对滴药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2~4级角膜水肿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 . [结论] 高糖-可的松混合液可提高白内障超乳术后2~4级角膜水肿的疗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日期.
作者:肖蓉蓉;王适宜;肖建雄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氟西汀合并喹硫平对重症抑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7例重症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氟西汀联合喹硫平(联合组)以及氟西汀合并安慰剂(对照组)治疗.联合组48例,氟西汀平均治疗剂量为(27.08±11.29)mg/d,喹硫平治疗剂量均为200mg/d;对照组49例,氟西汀平均治疗剂量为(38.78±9.49)mg/d,疗程共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量表评定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周末分别进行.[结果]①两组治疗后第1、2、4、6周末的HAMD和HAMA评分分别与治疗前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②联合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5.4%和77.5%,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合组的氟西汀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③TESS量表评定两组各测定时点分值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氟西汀合并喹硫平治疗重症抑郁起效快、效果好,可降低氟西汀剂量,是治疗重症抑郁较好的方法.
作者:王曼;李黎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动脉栓塞术在临床急诊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5例出血患者均行选择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介入治疗,其中妇产科大出血19例、肾脏术后出血11例、支气管扩张大咯血15例.通过显示造影剂外溢、假性动脉瘤、病理血管和肿瘤染色确定出血原因及部位,对出血动脉超选择插管行动脉内介入栓塞或药物灌注加栓塞治疗.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颗粒、聚乙烯醇微粒(PVA)、钢圈,栓塞过程在X线影像监视下完成.[结果]45例患者行供血动脉栓塞术或药物灌注加栓塞治疗止血成功率为100%,其中有2例支气管扩张患者分别在6个月、13个月再发出血,但量较栓塞治疗前明显减少,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出血停止,其他病例随访均未再发出血,中远期疗效为95. 6%.[结论]介入治疗对急性脏器大出血效果明确,在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应列为首选,能达到止血迅速、彻底、复发率低、副作用小,不影响脏器功能.
作者:罗永超;陶庆林;陈祖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成人嗜血细胞综合征(HPS)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诊断为HPS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一般在病程晚期出现,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神经系统症状,脑脊液改变是非特异的,常见的神经影像学表现是弥漫性脑萎缩伴局灶坏死和脑白质的异常.增强后可见广泛的软脑膜强化及血管周围间隙强化.[结论]HPS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表现和神经影像学无特异性,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多发性硬化等疾病不易鉴别.
作者:丛琳;王慧涵;吴晓黎;郭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联合经皮肾穿刺造瘘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对17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后再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结果]17例手术均成功,未见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输尿管镜联合经皮肾穿刺造瘘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成功率高、安全有效.
作者:柳懿鹏;章传华;周高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及其对诱发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方法]对1268名受检者进行血脂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两组:高脂血症患者组和血脂正常组.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的高血脂患者的分布状况,并对两组的受检者进行血糖、血压、ECG(心电图)、胸部X线等测定.[结果]高血脂的发生率,中老年组明显高于青年组;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高血脂患者大多合并有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疾病,部分有心肌梗死、脑卒中(脑出血、脑血栓)等病史.[结论]年龄、性别与高血脂有一定的关系.高脂血症对诱发其他心血管疾病有着显著的影响,不可忽略.
作者:唐剑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与主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关系.[方法]对高血压病患者111例(平均年龄55岁)及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PP-1000动脉弹性检测仪检测主动脉PWV,并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①PWV在高血压病患者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②高血压病患者组HRT指标震荡初始(TO)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震荡斜率(TS)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③PWV升高组TO高于PWV正常组(P<0.05),TS显著低于PWV正常组(P<0.01).④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在高血压病患者中TO与 PWV显著正相关;TS与 PWV显著负相关.⑤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收缩压、TS为PWV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高血压病患者主动脉PWV显著高于健康人,HRT现象减弱.窦性心率震荡指标TO与PWV呈显著正相关, TS与PWV呈显著负相关,其中TS为PWV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彭乔清;刘启明;罗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Survivin和p16INK4a在宫颈癌(CC)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Survivin和p16INK4a在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50例CC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在正常宫颈、宫颈CIN和UCC中的总阳性率分别为0%、50%和76%(χ2=21.651,P<0.05),其中,宫颈CIN和CC标本的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宫颈标本(χ12=8.571,χ22=20.727,P<0.0125),CC组的Survivin阳性率亦高于宫颈CIN(χ2=7.250,P<0.0125).p16INK4a在正常宫颈、宫颈CIN和CC中的总阳性率分别为0%、62.0%和84.0%(χ2=27.123,P<0.05),其中,宫颈CIN和CC标本的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宫颈标本(χ12=12.828,χ22=28.000,P<0.0125),CC组的p16INK4a阳性率亦高于宫颈CIN,但差异无显著性(χ2=6.139,P>0.0125).p16INK4a及Survivin在CINⅠ、CIN Ⅱ中的表达均呈负相关,但CC中表达呈正相关(P<0.01).p16INK4a和Survivin表达的阳性率与CC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Survivin和p16INK4a阳性表达与CC及其癌前病变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宫颈病变中Survivin和p16INK4a的表达有助于CC的早期检出和预后预测.
作者:罗靖;左巧富;王玮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Hoechst33342荧光染色及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及结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survivin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一定浓度姜黄素作用SGC7901细胞后,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且抑制率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核浓缩,聚集,碎裂等典型的凋亡特征;电镜下可见到凋亡小体形成;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显示随着姜黄素作用浓度增加,survivin蛋白表达降低.[结论]姜黄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以明显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并下调抗凋亡基因survivin的表达.
作者:杨永杰;姜武忠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