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杀态度调查

胡忠满

关键词:肺疾病, 阻塞性, 慢性病, 自杀
摘要:自杀是指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据WHO的统计,2000年全球有将近100万人自杀,是导致人类死的十大原因之一,自杀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转移修复皮肤缺损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目的]总结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转移修复胫前、足背、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对29例并发症的类型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分别采用原皮瓣下适当游离直接缝合、局部旋转皮瓣、游离植皮等方法修复创面.[结果]除1例皮瓣下感染边缘愈合不良通过换药、冲洗逐渐愈合外,其余病例创面均一期愈合,远期随访皮瓣未再次产生并发症并恢复了较好的功能.[结论]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是一安全,抗感染能力强的皮瓣,转移修复胫前、足背、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是一良好的选择,但术前应做好准备及术中清创彻底,术后应加强观察护理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对产生并发症者根据其原因及类型采用适当方法处理,可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魏平;杨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等离子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2例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等离子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经等离子刀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统计并分析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疼痛程度(VAS)、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时,72例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1.4±1.3和1.3±1.1,均显著低于术前(7.4±2.3)(P<0.05);而术后3个月、6个月时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时,72例患者中,痊愈17例,显效50例,有效3例,无效2例.痊愈率为23.61%(17/72),显效率为93.06%(57/72).术后随访6个月,无一例患者出现明显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等离子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损伤极小、操作简单、耗时少、疗效佳、恢复快、并发症少,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新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谢虎;张继平;闵华;李永忠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的49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DebakeyⅠ型21例、DebakeyⅡ型11例、DebakeyⅢ型17例;术前正确诊断46例(93.88%),漏诊3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与CT、MRI、DSA检查诊断的符合率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温赐祥;陈雪松;徐晓红;刘锋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观察及对血浆脑钠肽、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应用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和对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影响.[方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卡维地洛治疗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利尿药和地高辛,卡维地洛治疗组在常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疗程12周.观察治疗效果并测定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F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血浆BNP和CRP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卡维地洛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卡维地洛治疗组LVFF、LVEDd 、BNP、CRP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降低血浆中BNP和CRP水平,改善心功能.

    作者:曾运卿;周特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术中处理的体会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住院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12例,其中72例于剖宫产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为A组,40例剖宫产中未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为B组和同期行单纯子宫下段剖宫产112例为对照组(C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剖宫产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产后出血情况、术后产褥感染率、住院天数等进行比较.[结果]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A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率、术后产褥感染率及住院天数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选择合适病例及正确术式的前提下,在剖宫产的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陈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脂肪肝疑似病例血脂、肝功能、血清胆碱酯酶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探讨超声脂肪肝疑似病例血脂 、肝功能、血清胆碱酯酶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超声疑诊脂肪肝患者100例为A组,正常对照组为B组,分别进行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酸酰基转移酶(GGT)、血清胆碱酯酶(CHE)的检测及差异比较.[结果]A组TG、TC、ALT、GGT、CHE明显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HDL-C、LDL-C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部分脂肪肝患者仅表现血脂、肝功能异常及CHE升高而不具有典型超声表现,故疑诊为脂肪肝患者检测血脂、肝功能、血清胆碱酯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包敦仁;刘久法;唐勇;何胜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80例早孕患者无术前用药,随机分为四组,每组各20例.其中P组为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加适量丙泊酚诱导;B1、B2、B3组为观察组,分别静脉注射酒石酸布托啡诺0.006 mg/kg、0.01 mg/kg、0.02 mg/kg后加适量丙泊酚诱导.注药至睫毛反射消失时开始手术,术中出现肢体活动妨碍手术时追加丙泊酚0.5~1.0 mg/kg维持麻醉.记录术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扩宫、吸宫与术毕各时间点的MAP、HR、SPO2,以及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丙泊酚诱导剂量、总用药量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P组、B1组睫毛反射消失时、扩宫时MAP、HR明显降低(P<0.01),吸宫时显著增高(P<0.05),术毕接近术前水平(P>0.05);B2、B3组各时刻MAP、HR趋于稳定(P>0.05).唤醒时间B2、B3组较P组明显缩短(P<0.01),离院时间B2组明显早于P组、B3组(P<0.05).丙泊酚总用药量B2、B3组显著少于P组(P<0.01).体动4级、丙泊酚注射痛B2、B3组明显少于P组;呼吸抑制各组均有发生,B2组发生少,B3组为明显;头晕嗜睡B3组明显多于其他三组;术后宫缩痛VAS>8分者B2、B3组显著少于P组.[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镇痛镇静效果好,麻醉可控性强,易给予,起效迅速、恢复快而各种不良反应较轻,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门诊人工流产技术.

    作者:单文燕;陈艳平;孔高茵;黄晓玲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重组质粒pEGFP-N3-APC在结肠癌细胞株HT-29中的表达

    [目的]构建含有APC蛋白功能区域的pEGFP-N3-APC重组质粒,转染结肠癌细胞HT-29,观察重组质粒的表达.[方法]设计引物分别扩增5条APC基因功能区域片段.将扩增片段与pEGFP-N3载体连接后挑取阳性克隆,行菌落PCR和测序鉴定.使用Lipofectamine 2000将重组质粒转染结肠癌细胞株HT-29,观察细胞中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果]构建5条带有APC不同结构域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3-APC,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T-29细胞后,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论]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EGFP-N3-APC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细胞内的功能提供了基础.

    作者:吕梁;霍继荣;刘斌;刘佳;武捷;王捷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缬沙坦与苯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逆转作用的比较

    [目的]比较缬沙坦和苯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对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选取门诊或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4例,随机分为缬沙坦组和苯那普利组,每组42例.缬沙坦组服用缬沙坦80 mg/d,苯那普利组服用苯那普利10 mg/d,降压不明显者分别加至160 mg/d和20 mg/d.测定服药前及服药8个月后坐位血压、心率和超声心动图各指标.[结果]两组在治疗8个月后,血压下降显著,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心动图指标IVSd、PWT和LVMI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8个月后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9%)明显低于苯那普利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缬沙坦和苯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确切,并能有效逆转左室肥厚,缬沙坦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良好.

    作者:唐海源;王辉耀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腹膜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后大量腹水的疗效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HD)后大量腹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HD后大量腹水的慢性肾衰患者,在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同时,先给予间歇性腹膜透析(IPD),1周后转为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观察患者自觉症状及浮肿等体征的改善情况,测定透析方式改变前、治疗6个月后腹水生化,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白蛋白(Alb)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经PD后自觉症状均明显好转,食欲改善,浮肿逐渐消退.患者透析后Scr、BUN明显下降,Hb、TP、Alb明显上升(P<0.01).[结论]PD是治疗HD后大量腹水患者的一种有效手段,值得推广.

    作者:曾石养;薛志强;李小利;苏卫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耳后经颞入路显露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观测

    [目的]定量研究耳后经颞入路对颈静脉孔区的显露程度,为临床个体化选择手术入路、保护重要结构功能提供可靠的解剖依据.[方法]选择经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颈湿标本各6具(12侧),模拟耳后经颞入路的手术操作,并分成连续的五个步骤,用脑立体定向仪测定各步骤对颈静脉孔区的显露面积,用游标卡尺测量斜坡和三叉神经的显露长度及重要结构间的距离.[结果]迷路下入路对颈静脉孔区的显露面积是182.47±72.62 mm2,迷路后入路、部分切除迷路、切除耳蜗后对颈静脉孔区的显露程度依次增加(P<0.001).部分切除迷路后,对斜坡和三叉神经的显露程度进一步显著增加(P<0.001).[结论]迷路下入路和部分切除迷路经岩尖入路可自侧方完成对颈静脉孔区和岩斜坡区的充分显露,同时可以保留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功能,是自侧方显露颈静脉孔区的理想手术入路.

    作者:柳岸;刘庆;袁贤瑞;于春江;谭国林;彭亚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测谎中的应用证据

    一种生物可能故意使用错误信息误导其他个体,以在竞争中获取有利地位,或达到特定目的,这种行为被定义为欺骗,如说谎、诈病等。

    作者:廖坚;王维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SLE患者IFN-γ、IL-6表达与抗核小体抗体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IFN-γ、IL-6表达与抗核小体抗体(ANuA)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例SLE患者血清中IFN-γ、IL-6和ANuA水平.[结果]SLE患者血清中ANuA阳性组IFN-γ表达明显低于及ANuA阴性组,ANuA阳性组IL-6表达明显高于及ANuA阴性组.IFN-γ的表达与ANuA呈负相关,而IL-6的表达与ANuA呈正相关.[结论]SLE患者血清IFN-γ、IL-6和ANuA的检测对于SLE的诊断和疗效观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龚燕飞;廖文安;彭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不同浓度碘伏冲洗消毒加综合措施处理会阴侧切伤口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浓度碘伏冲洗消毒加综合措施处理会阴侧切伤口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行会阴侧切术病例260例为观察组,产妇分娩时在常规冲洗消毒的基础上,切开缝合前后加用5%碘伏局部消毒,切口以0.5%碘伏冲洗,缝合后喷洒济安舒能,24 h后加以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局部理疗;以2004年3月至2005年2月行会阴侧切术行常规护理措施的250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切口肿胀疼痛程度、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切口肿胀、疼痛程度均较对照组低(P<0.01);切口愈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不同浓度碘伏冲洗消毒加综合措施可减轻会阴侧切伤口肿胀和疼痛程度,促进伤口愈合,减少伤口并发症,利于产妇康复.

    作者:曾秀育;谭雄进;王华忠;刘伏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P38MAPK和JNK的影响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IPO)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P38MAPK和JN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IR组、IPO组, 每组又分为8个时间段.S组分离出左肾动脉,结扎右肾蒂,暴露45 min后关腹;IR组阻断左肾动脉45 min后恢复血供;IPO组给予反复10次的恢复血供20 s阻断血供20 s处理.检测肾功能及检测P38MAPK和JNK蛋白的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IPO组的血尿素氮及肌酐均显著降低,24 h时下降明显(P<0.05).IPO组的P38MAPK、JNK蛋白表达较IR组明显减弱(P<0.05).[结论]IPO对大鼠肾脏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弱P38MAPK和JNK蛋白表达发挥其保护作用.

    作者:李嫚;王汉民;李苏童;刘广厚;张海;陈光磊;何丽洁;张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高压氧舱安全无阻力吸氧装置的临床实用性研究

    [目的]通过测定新吸氧装置吸氧阻力和舱内氧浓度值,探讨新吸氧装置的高压氧治疗临床实用性.[方法]分三组分别测量肺式供氧吸氧装置(A组)、连续供氧装置(B组)、新吸氧装置(C组)的吸氧阻力及舱内氧浓度值,并进行比较判定.[结果]B组舱内氧浓度值明显高于A、C两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吸气阻力值明显高于B、C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B、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吸氧装置既能减小吸氧阻力,又能将降低舱内的氧浓度,既有利于患者的高压氧治疗;又保证了高压氧治疗的安全性,这一新吸氧装置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吴峰静;彭争荣;吴致德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电子射野影像系统在鼻咽癌放疗中的价值

    [目的]分析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 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适形放疗的鼻咽癌患者30例,每拍一次电子射野影像片(EPI),拍摄正位片(机架角为0°)和侧位片(机架角为90°)共计2张.拍摄正、侧位片时射野面积一般取10 cm×10 cm,机器跳数为3~4 MU.将射野片和计划系统中的数字重建射野(DRR)图像片进行误差比较.[结果]三个方向的偏差和国内的文献相比,没有很大的差别.表明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质量保证都在国家标准范围内,使用热塑面膜固定技术产生的偏差大约是2~3 mm.[结论]建议每次鼻咽部肿瘤放射治疗前,于EPID下进行实时摆位纠正误差.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摆位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提高摆位精度, 减小CTV到计划靶区的外扩边界,提高放射治疗增益比.

    作者:伍志红;向舫;李忠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58例宫颈环扎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宫颈机能不全的发生率约0.1%~2%,在妊娠16~28周习惯性流产中占15%左右.

    作者:聂聪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杀态度调查

    自杀是指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据WHO的统计,2000年全球有将近100万人自杀,是导致人类死的十大原因之一,自杀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胡忠满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联合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联合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0年10月至2006年10月34例TURBt联合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患者均成功实施TURBt,术后随访3个月至6年,其中8例膀胱肿瘤复发,1例死于术后肿瘤进展.[结论]TURBt联合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有效方法之一,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等特点.

    作者:卓文利;谭建明;陆晓哲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