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常规行静脉泌尿系造影检查的临床意义

陈小楠;吴斌;卜仁戈;闻宁

关键词:癌, 移行性细胞/诊断, 膀胱肿瘤/诊断, 尿路造影术
摘要:[目的]评价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常规行静脉泌尿系造影(IVU)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2~2005年诊治的299例BTCC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BTCC伴发上尿路肿瘤的发生率为3.0%(共9例).其中4例(44.4%)在IVU上被发现,另有一例在IVU上怀疑存在上尿路肿瘤,后被证实为输尿管结石.BTCC瘤体距输尿管管口小于2 cm,可能增加伴发上尿路肿瘤的危险性.[结论]BTCC患者没有必要全部常规行IVU,但瘤体位于输尿管管口附近的患者应行IVU,而且多发或复发的患者应进行此项检查.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细胞周期相关因子Cdtl功能的负调节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已经阐明在真核细胞中,DNA复制是由严格的细胞周期控制的.而Cdtl(CdclO dependent transcript 1,CdclO依赖性转录因子1)是细胞周期相关因子之一,是DNA复制执照蛋白,其功能在细胞周期G1期活跃,在S期后受到抑制.

    作者:孙燕平;万伍卿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无痛人工流产术4 462例分析

    人工流产手术操作比较简单,需时短暂,但疼痛是这些手术患者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无痛人工流产术近年来在临床已广泛应用,麻醉方式的选择、镇痛效果及并发症的防治还有待探讨,本院于2003年1月至2006年10月以来采用瑞芬太尼、笑气(50%氧化亚氮和50%氧气的混合气体)、利多卡因用于门诊4 462例人工流产患者实施不同的镇痛方法,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副反应、手术时间、镇痛费用.探讨一种好的无痛人工流产的方法.

    作者:喻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应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型不合供者的外周血干细胞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ABO及Rh血型不合的供者外周血干细胞(PBSC)的得率及不去除红细胞或血浆用于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可行性.[方法]采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的自动干细胞采集程序对14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供者进行采集,其中ABO血型主要不合5例,次要不合6例,主要次要均不合2例,Rh血型主要不合1例.供者循环收集的细胞成分按供者外周血的红细胞比容(HCT)和单个核细胞(MNC)计数作相应调整.输注前从产品袋中留取标本检查有核细胞计数、MNC比例、CD34+细胞计数和台盼蓝拒染率.回输时对受者采取使用糖皮质激素、水化、碱化、利尿等保护措施.[结果]供者均经2~3次采集收集到足够的有核细胞直接回输给受者.共采集PBSC 30次,平均每次获得有核细胞5.65×1010,单个核细胞占96%~98%.CD34+细胞数平均为6.52×106/kg,细胞拒染率均为100%.ABO血型主要不合、主要、次要均不合及Rh主要血型不合的供者每次采集的PBSC产品终体积均为50 ml,产品中含压积红细胞3~7 ml,ABO血型次要不合供者每次采集的PBSC产品中含血浆15~25 ml,不去除红细胞及血浆,直接回输给受者,无一例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造血均获得重建.[结论]采用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通过调整参数采集血型不合供者的外周血干细胞,减少血型不合的红细胞,可以获得足够的干细胞数量并安全用于移植.

    作者:肖毅;张东华;张义成;黄伟;黄亮;周剑峰;孙汉英;刘文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18例临床分析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院1988~2005年间其共诊收治FAP18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柳佳奇;龚发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应用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mefformin)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84例PCOS患者给予二甲双胍500 mg,3次/天,连续3个月,采取自身对照,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睾酮(T)、雄烯二酮(A2),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月经恢复率为60.7%(51/84),排卵率42.9%(36/84),妊娠率25%(21/84),用药后空腹胰岛素和雄激素水平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以改善PCOS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降低血中雄激素水平,并能一定程度恢复生育功能.

    作者:祖月娥;李爱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以血液系统表现首发的骨髓转移癌36例分析

    [目的]了解以血液系统表现首发的骨髓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36例骨髓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表现、血常规及骨髓特点.[结果]36例患者症状以骨痛(99.4%)、贫血(69.4%)、发热(36.1%)常见,骨髓涂片尾部或边缘见转移癌细胞,24例患者(66.7%)找到原发肿瘤,以肺癌(22.2%)、乳腺癌(13.9%)、前列腺癌(11.1%)多见.[结论]对于临床上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骨痛、发热等症状的患者,应考虑到骨髓转移癌可能,应及时作骨髓穿刺或骨髓活检.

    作者:祝焱;程英妮;万智;张新华;谢俊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小剂量奎硫平联用舒必利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奎硫平联用舒必利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7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奎硫平(单用组)及合并舒必利(合用组),疗程一年.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及副反应评定量表(TESS)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DAS)评定疗效、副反应和社会功能.[结果]合用组病情恶化率8.57%,单用组病情恶化率14.29%,组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人的社会功能均随时间延长而进一步改善,组内有显著性差异,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服药依从性,合用组好于单用组.不良反应,合用组出现锥体外系副反应,单用组以头昏、多睡多见.[结论]小剂量奎硫平与舒必利联用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效果好,服药依从性好,副反应轻.

    作者:赵柳香;龚高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尼群地平对重症急性胰腺患者IL-1、IL-6和TNF-α的影响

    [目的]探讨钙拮抗剂尼群地平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中炎症介质IL-1、IL-6和TNF-α的影响.[方法]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案;B组治疗组,除常规治疗方法外,加用尼群地平舌下含服.分别测定各组患者血中IL-1、IL-6和TNF-α在治疗前后各时相点的含量.血、尿淀粉酶的变化及病情转归.[结果]SAP患者血中IL-1、IL-6和TNF-α的含量均升高,经治疗后均下降,其中加用尼群地平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加用尼群地平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少,病死率低(P<0.05).[结论]在SAP治疗中,使用钙拮抗剂尼群地平可降低某些炎症介质水平,改善其预后.

    作者:高友兵;汪训实;刘伟;王嵘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168例肾移植患者术后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总结肾移植患者手术后感染状况及护理对策,以降低其感染发生率.[方法]按前后时间未采用及采用护理改进措施,对168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患者分为对照组(A组)和观察组(B组),对A组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感染部位、发生卒、相关因素,对B组实施实时监测.[结果]168例手术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7.26%(29例),其中A组感染率24.73%明显高于B组8%(P<0.01).感染部位以肺部、上呼吸道为主;主要的护理改进措施是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按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专人整体护理,减少留置尿管的时问,做好口腔护理,加强呼吸道护理等.[结论]护理改进措施实施科学的护理,可以降低肾移植术后的感染率.

    作者:钟元河;曾颖琳;蒋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依托必利与氟西汀联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依托必利片联合氟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120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0例,给予盐酸依托必利50 mg,3次/天,氟西汀20 mg,1次/天;对照组60例,给予依托必利50 mg,3次/天.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I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4周后临床主要症状均出现明显改善(P<0.05);除恶心、呕吐、和上腹部疼痛外,其他症状消失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为7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依托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FD疗效满意,安全性好,是目前治疗FD的可行方案.

    作者:周秋涛;廖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26例胃癌穿孔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胃癌穿孔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方法]对26例胃癌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4例行急诊手术,2例行择期手术.[结果]治愈23例、死亡3例.26例中单纯修补10例,其中有3例再发穿孔,姑息性胃切除9例,胃癌根治7例,Ⅱ期胃癌手术7例.术后随访16例,其中4例穿孔修补存活时间2~8个月,平均6.3个月;5例姑息性胃大部切除存活时间8~22个月,平均14.3个月;7例胃癌根治存活时间14~38个月,平均31.5个月.[结论]胃癌穿孔多见于晚期,一般情况差,术中应提高警惕,术中常规病理活检可避免胃癌漏诊,早期治疗和选择正确术式和手术时机是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坚;黄明德;李志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Pirh2、p53的相互关系及其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

    新研究表明[1,2],Pirh2(for p53-induced protein with a RING-H2 domain)通过自身相互作用和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的作用负反馈调节p53.而p53作为肿瘤抑制因子在整个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认识也是比较清楚的一个抑癌基因.

    作者:张超杰;唐利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发生和干预

    [目的]了解植入心脏起搏器术后一年以内和一年以后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其进行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方法]患者60例,均经静脉植入心脏起搏器,时间超过3个月.其中一年以内的患者24例,一年以后且经过健康教育干预的患者36例.在术后随访过程中要求患者填写完成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照组为门诊体格检查的健康人30例.[结果]起搏组患者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起搏组一年以内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得分高于一年以后且经过健康教育干预的患者(P<0.05).[结论]与正常人比较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平均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健康教育干预有利于术后患者心理健康恢复.在随访过程中,应重视患者的心理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作者:周军;杨敏全;俞晓雯;郭华;施莉琼;张小忆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冠心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影响冠心病(CHD)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采用病例调查方法,选择398例CHD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①随访出现和未出现心脏不良事件患者之间基线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无统计学差异.②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减少术后心绞痛的复发和血运重建术需求,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则未见改善心血管患者预后.[结论]未观察到基线脂质和炎症因素对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作用;CABG是CHD心脏不良事件的负性预测因子.

    作者:刘翔;柴晓利;王国华;邢祖忠;丰庆春;张臣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P16、CyclinD1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通过对P16、CyclinD1蛋白在胆管癌中表达的检测,探讨其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5例胆管癌及10例正常胆管石蜡标本中P16、CyclinD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正常胆管中CyclinD1蛋白无阳性表达CyclinD1在胆管癌中阳性表达为66.67%,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P16在正常胆管中均有表达(100%),胆管癌中表达率37.78%,下调明显(P<0.05);P16与胆管癌临床分期相关(Ⅱ~Ⅲ与Ⅳ期比较P=0.015);CyclinD1与胆管癌临床病理分期相关(Ⅱ~Ⅲ与Ⅳ期比较P=0.002);P16与CyclinD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374,P<0.05).[结论]P16基因的失活及其表达缺失和CyclinD1基因的激活及其过表达参与调节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且CyclinD1可以作为胆管癌组织分化的潜在生化标记,P16与CyclinD1存在互相抑制倾向,抑癌基因P16与癌基因CyclinD1可能协调参与调节胆管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袁松林;汤辉焕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606例外科正牙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外科正牙术矫治成年人牙矜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06例牙源性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外科正牙术矫治.[结果]术后1~3年的观察,总体有效率93%.[结论]外科正牙术对成年人牙(牙合)畸形的矫治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手术适应证选择及术者操作的熟练程序,决定了手术的成败.

    作者:彭利文;谭跃展;殷宪华;高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对48例住院老年原发性NS进行临床病理类型及疗效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为水肿,高血压(50%),肾功能损害(42%),高凝状态(83%),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性肾炎及膜性肾病为主,并有肾小球硬化(4O%)及小管间质病变(73%),治疗后完全缓解率为42%,有效率为79%.[结论]老年NS治疗效果好,但合并高血压、肾功能损害、高凝状态患者较多,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性肾炎及膜性肾病常见,合并小管间质病变多.治疗中应尽早使用抗凝治疗.

    作者:黄云;詹峰;黄烈城;陈道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大肠黏膜癌变过程中COX-2,Bcl-2及Bax表达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COX-2,Bcl-2及Bax在大肠黏膜癌变过程中表达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正常结肠黏膜15例、慢性结肠炎20例、大肠癌旁组织50例、腺瘤30例及大肠癌组织50例中COX-2,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分析COX-2、Bcl-2及Bax的表达与各种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三者的相关性.[结果]C0x-2在正常结肠黏膜,慢性结肠炎,大肠癌旁组织,腺瘤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是6.7%,10.0%,40.0%,56.7%,90.0%,呈递增趋势.Bcl-2在5组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7%,10.0%,38.0%,46.7%,76.0%,呈递增趋势.Bax在5组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67%,75.0%,78.0%,76.7%,82.0%,五组之间阳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其阳性表达程度在正常组织,腺瘤样息肉,大肠癌三组之间呈递减趋势(P<0.05).3者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块大小无明显差异(P》0.05).COX-2和Bcl-2在大肠癌组织中阳性反应呈显著正相关(P<0.05,r=0.653).COX-2、Bcl-2及Bax在大肠癌高、中分化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00%,88.9%,85.2%,明显高于低分化组中的79.3%、60.9%、78.3%;在大肠癌Duke's A,B期中BcN2表达却显著高于C,D期.[结论]COX-2及Bcl-2在正常结肠黏膜、慢性结肠炎、大肠腺瘤、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呈递增趋势,而Bax在正常结肠黏膜、大肠腺瘤、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程度呈递减趋势,提示COX-2及Bcl-2表达上调和Bax表达下调与大肠黏膜癌变过程有关.COX-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Bcl-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关.COX-2与Bcl-2的表达呈正相关.

    作者:彭立;欧阳淼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量肌钙蛋白的方法学评价和应用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的方法学性能及其临床应用.[方法]对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cTnI进行相关性、线性范围、精密度和抗凝剂干扰的检测,并对149例体检正常对照人员进行测定,确定参考范围.[结果]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cTnI相关性(r2=0.989);线性范围为0~25 ng/ml;批内及批间精密度均小于10%;EDTA-K2对测定有负干扰;正常对照组参考范围0~1.45 ng/ml.[结论]该法相关性好、线性范围宽、精密度高、肝素抗凝剂干扰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宁沙;王明达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颞肌填塞及侧裂池造瘘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体会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对32例采用颞肌填塞及侧裂池造瘘治疗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个月至5年,复查CT积液完全消失26例,大部分消失6例,无复发,出血及感染.[结论]颞肌填塞及侧裂池造瘘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有效且安全.

    作者:向昌华;陈立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