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反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Nudt6基因在小鼠内耳的表达

朱纲华;陈勇;姚茂金;谢鼎华

关键词:迷路,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碱性, 基因表达
摘要:[目的]探讨反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Nudt6基因在小鼠内耳的表达.[方法]采用初生乳鼠内耳组织提取总RNA,逆转录后获得小鼠内耳细胞eDNA,根据基因编码区序列设计的引物进行PCR扩增,通过PCR产物分析和DNA测序确定Nudt6是否在小鼠内耳细胞表达.[结果]采用小鼠内耳组织总RNA,RT-PCR扩增出Nudt6基因部分编码区,扩增产物测序证实小鼠内耳中有Nudt6基因的表达.[结论]Nudt6基因在内耳有表达,为Nudt6与bFGF蛋白在内耳的互作关系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Nudt6可能与bFGF在耳聋的预防、治疗中起作用.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在发达国家,肥胖症现在被认为是对健康、生活质量和长寿的巨大挑战.超重和肥胖对心血管病、癌症和骨骼肌病的不利影响早有广泛研究,尤其是与代谢综合征(MS)的结合.尽管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还没有归入MS,但资料则显示,NAFLD的发病是胰岛素抵抗(IR)发展的早期,可能预示着存在或将来会出现MS.

    作者:谭德安;府伟灵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长沙某社区老年人体重指数与高血压、血脂异常关系探讨

    大量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1,2],与高脂血症亦密切相关.而体重指数常被作为判断是否肥胖的一个指标.

    作者:夏澍;谭茗月;蔡玲;于江南;成扶真;陶浪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P16、CyclinD1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通过对P16、CyclinD1蛋白在胆管癌中表达的检测,探讨其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5例胆管癌及10例正常胆管石蜡标本中P16、CyclinD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正常胆管中CyclinD1蛋白无阳性表达CyclinD1在胆管癌中阳性表达为66.67%,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P16在正常胆管中均有表达(100%),胆管癌中表达率37.78%,下调明显(P<0.05);P16与胆管癌临床分期相关(Ⅱ~Ⅲ与Ⅳ期比较P=0.015);CyclinD1与胆管癌临床病理分期相关(Ⅱ~Ⅲ与Ⅳ期比较P=0.002);P16与CyclinD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374,P<0.05).[结论]P16基因的失活及其表达缺失和CyclinD1基因的激活及其过表达参与调节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且CyclinD1可以作为胆管癌组织分化的潜在生化标记,P16与CyclinD1存在互相抑制倾向,抑癌基因P16与癌基因CyclinD1可能协调参与调节胆管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袁松林;汤辉焕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输卵管性不孕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输卵管性不孕的关系.[方法]本院输卵管不孕患者379例[其中原发不孕125例(A组),继发不孕组254例(B组)],夫妇双方均行Ct检测,并以92对健康已育夫妇为对照组.[结果]A组女方感染14例,占11.2%,男方感染24例,占19.2%,双方同时感染13例,占10.2%,总感染率为40.8%;B组女方感染54例,占21.3%,男方感染80例,占31.4%,双方同时感染42例,占16.5%,总感染率为69.3%.B组总感染率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Ct感染是引起输卵管性不孕,尤其是继发不孕的主要病因,建议将Ct的检测作为不孕症的常规项目之一.

    作者:李清;李蓓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对48例住院老年原发性NS进行临床病理类型及疗效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为水肿,高血压(50%),肾功能损害(42%),高凝状态(83%),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性肾炎及膜性肾病为主,并有肾小球硬化(4O%)及小管间质病变(73%),治疗后完全缓解率为42%,有效率为79%.[结论]老年NS治疗效果好,但合并高血压、肾功能损害、高凝状态患者较多,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性肾炎及膜性肾病常见,合并小管间质病变多.治疗中应尽早使用抗凝治疗.

    作者:黄云;詹峰;黄烈城;陈道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容量控制对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及左室肥厚的影响

    [目的]探讨严格容量控制对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及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41例治疗6个月以上的CAPD患者,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限制水盐摄入、调整透析处方进行严格的容量控制.比较试验前后患者容量状态、血清CRP、血压水平及左心室质量指数的变化.[结果]本组患者试验前42.2%的患者存在容量超负荷,容量负荷与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相关,试验开始一周内患者总水分清除量与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正相关.试验结束时患者水肿较前消退,血压良好控制,血清CRP水平及左心室质量指数较前显著下降.[结论]严格的容量控制能使CAPD患者血压控制更为理想、左室肥厚逆转、微炎症减轻.

    作者:李涌泉;张欣洲;黄旋珠;王丽莹;李婧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气管隆突重建、支气管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癌32例

    [目的]分析气管隆突重建、支气管成形肺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自1995年5月到2006年12月共手术治疗原发性肺癌520例,其中气管隆突切除6例、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26例,合计为32例.[结果]术后发生肺不张3例,心律失常1例,无手术死亡,术后1年生存率78.1%(25/32),3年生存率56.3%(18/32),5年生存率37.5%(12/32).[结论]支气管成形术治疗肺癌是一成熟的术式,疗效取决于疾病的分期和正确的适应证选择,术中的根治切除和术后的综合治疗.

    作者:龙建平;熊卫民;黄标通;汪更胜;杨彬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检测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经确诊的ACS患者114例3 h内取血测定IMA、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和肌红蛋白(MYO),观察其变化水平并作比较.同时取100例健康体检者抽血测定IMA作为对照组,观察其变化水平.[结果]病例组IM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33.56,P<0.01),ACS胸痛病人在胸痛发作就诊3 h内抽血检测IMA阳性率达到86.0%;明显高于其他4种心肌标志物(χ2=442.775,P<0.01).[结论]IMA可对急性心肌缺血做出早期诊断,在ACS的早期诊断与排除诊断中比其他四个心肌指标更为敏感.

    作者:刘适;蒋洪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脂多糖对大鼠腹膜形态和转运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脂多糖(LPS)对大鼠腹膜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42只SD雄性大鼠按不同的LPS剂量随机分为四组,即A组(6只):正常对照组.B组(12只):LPS 0.3 mg/kg组;C组(12只):LPS 0.6 mg/kg组;D组(12只):LPS 1.2 mg/kg组.B、C、D组在d1、d3、d5、d7腹腔注射不同剂量LPS.于2、4周每组分别取6只,10%水合氯醛麻醉后行腹膜转运功能实验,术后采集壁层腹膜标本作光镜检查.[结果]不同剂量的LPS组2周时腹膜结构和功能均有明显受损,LPS的剂量与厚度呈显著正相关(r=0.628,P=0.005),与超滤量显著负相关(r=-0.587,P=0.03),各组葡萄糖转运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增加.停止LPS刺激3周后腹膜厚度及超率量与2周相比无明显改变,间皮细胞损伤有所减轻,葡萄糖转运恢复正常.[结论]不同剂量的LPS对大鼠腹膜形态结构和功能均有明显影响,腹膜厚度和超滤量与LPS剂量相关.停止LPS刺激3周后间皮细胞结构和小分子物质转运功能有所恢复.

    作者:窦献蕊;王欣;王文健;郝文科;孙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应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型不合供者的外周血干细胞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ABO及Rh血型不合的供者外周血干细胞(PBSC)的得率及不去除红细胞或血浆用于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可行性.[方法]采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的自动干细胞采集程序对14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供者进行采集,其中ABO血型主要不合5例,次要不合6例,主要次要均不合2例,Rh血型主要不合1例.供者循环收集的细胞成分按供者外周血的红细胞比容(HCT)和单个核细胞(MNC)计数作相应调整.输注前从产品袋中留取标本检查有核细胞计数、MNC比例、CD34+细胞计数和台盼蓝拒染率.回输时对受者采取使用糖皮质激素、水化、碱化、利尿等保护措施.[结果]供者均经2~3次采集收集到足够的有核细胞直接回输给受者.共采集PBSC 30次,平均每次获得有核细胞5.65×1010,单个核细胞占96%~98%.CD34+细胞数平均为6.52×106/kg,细胞拒染率均为100%.ABO血型主要不合、主要、次要均不合及Rh主要血型不合的供者每次采集的PBSC产品终体积均为50 ml,产品中含压积红细胞3~7 ml,ABO血型次要不合供者每次采集的PBSC产品中含血浆15~25 ml,不去除红细胞及血浆,直接回输给受者,无一例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造血均获得重建.[结论]采用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通过调整参数采集血型不合供者的外周血干细胞,减少血型不合的红细胞,可以获得足够的干细胞数量并安全用于移植.

    作者:肖毅;张东华;张义成;黄伟;黄亮;周剑峰;孙汉英;刘文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联合加替沙星治疗肝硬化合并初治菌阳肺结核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初治菌阳肺结核的合适治疗方案.[方法]在保肝基础上治疗组应用3异烟肼(H)、链霉素(S)、乙胺丁醇(E)、加替沙星/9HE加替沙星抗痨;对照组应用3HSE/9HE抗痨.[结果]满疗程治疗组痰菌阴转率92.3%、病灶吸收率87.2%、空洞闭合率56.4%;对照组分别为74.4%、64.1%、33.3%(P均<0.05).2年后随访细菌学复发率治疗组2.8%,对照组13.8%(P》0.05).无严重肝功能损害.[结论]HSE加替沙星方案治疗肝硬化合并初治菌阳肺结核安全有效.

    作者:苏夏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动脉粥样硬化氧化应激机制的探讨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的氧化应激状态及其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2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对照组以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以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共喂养16周后,分别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同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主动脉血管紧张素受体-1(ATl-R)的表达,内参比法RT-PCR定量分析p22phox mRNA在主动脉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血清SOD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主动脉ATl-R及p22phox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①动脉粥样硬化时体内活性氧升高;②活性氧升高的机制可能与血管ATl-R及p22phox表达增强有关.

    作者:张娟;孙明;周宏研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以血液系统表现首发的骨髓转移癌36例分析

    [目的]了解以血液系统表现首发的骨髓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36例骨髓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表现、血常规及骨髓特点.[结果]36例患者症状以骨痛(99.4%)、贫血(69.4%)、发热(36.1%)常见,骨髓涂片尾部或边缘见转移癌细胞,24例患者(66.7%)找到原发肿瘤,以肺癌(22.2%)、乳腺癌(13.9%)、前列腺癌(11.1%)多见.[结论]对于临床上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骨痛、发热等症状的患者,应考虑到骨髓转移癌可能,应及时作骨髓穿刺或骨髓活检.

    作者:祝焱;程英妮;万智;张新华;谢俊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局灶亚低温治疗对大鼠脑损伤后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局灶亚低温治疗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水含量、钠、钾离子含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以探讨局灶亚低温对创伤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打击装置制备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于伤后20 min开始以25℃水进行局灶亚低温治疗(31~32℃)或全身亚低温治疗,维持3 h;伤后d1、d3、d5、d7处死留取脑组织标本,采用干湿重法测伤灶脑组织含水量,以原子吸收火焰分光光度法检测脑组织中钠钾、离子含量,同时在各时间点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与外伤模型对照组相比,全身亚低温治疗组及局灶亚低温治疗组伤灶脑组织水、钠离子含量明显降低(P<0.05),两者呈正相关;脑组织中钾离子含量明显增高(P<0.05);神经功能恢复明显.[结论]局灶亚低温治疗能明显减轻伤灶脑水肿;维持细胞内外离子稳定,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效果优于全身亚低温.

    作者:李创华;刘运生;梁有明;屈洪涛;王光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二次肾移植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二次肾移植的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46例二次肾移植病例,对二次移植的效果及切除与保留失功肾、距首次移植的时间对二次移植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二次肾移植与首次移植的1、3、5年病人存活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3、5年移植肾存活率明显下降,二次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率明显上升,以慢排为主;保留和切除失功肾及距首次移植时间对二次移植人/肾存活率及排斥反应均无明显影响.[结论]二次移植仍是移植肾失功后的首选治疗措施,其急排和慢排发生率较首次移植明显升高.失功肾的保留及距首次移植时间时排斥反应及人/肾存活率无明显影响.

    作者:王光策;闫天中;张翥;陈铸;屈淼林;赵润璞;陈潇雨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三种术式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83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和CO2激光切割术不同术式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Ⅱ级的效果.[方法]对183例经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及活体组织病检为CINⅡ级的患者分别采用三种手术方式治疗,切除组织全部行病理学检查,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CKC组(55例)取材满意率100%,治愈52例(治愈率94.5%),术后复发3例(5.5%);LEEP组(71例)取材满意率97.2%,治愈66例(治愈率93.0%),术后复发5例(7.0%);激光切割组(57例)治愈37例(治愈率64.9%),术后复发20例(35.1%).CKC组与LEEP组比较治愈率及取材满意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激光切割组与CKC组及LEEP组之间比较治愈率和取材满意率均具显著差异(P<0.05).LEEP组和激光切割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均优于CKC组(P<0.05),LEEP组与激光切割组相比,激光切割组术后再出血比例显著高于LEEP组(P<0.05).[结论]三种诊治方法中,LEEP效果可靠且具许多优点,为临床CINⅡ级患者的首选诊治方案.

    作者:李青华;吴湘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缺氧损伤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细胞活力及分化潜能的影响

    [目的]通过建立缺氧损伤模型,观察缺氧损伤对神经干细胞活力及分化潜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机械吹打、无血清悬浮培养,95%N2、5%CO2比率的缺氧气体体外分离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建立缺氧模型,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神经干细胞及其分化后的细胞类型,MTT、LDH等方法比较缺氧培养后神经干细胞的变化,并观察缺氧培养1、2、4、6、8 h后神经元分化的比率.[结果]新生大鼠海马可分离出的大量细胞Nestin染色阳性,证实为神经干细胞,分离出的神经干细胞可分化为神经元、胶质细胞等神经细胞类型;95%N2、5%CO2比率的缺氧气体培养6 h后神经干细胞MTT值由缺氧前0.368±0.104降至0.268±0.071(P<0.05),LDH漏出量由缺氧前10.369±0.379 unit/(ml·min)增加到13.987±1.240 unit/(ml·min)(P<0.05);神经元的分化比率稍增加,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生大鼠海马内提取的细胞为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缺氧培养6 h后可以建立神经干细胞缺氧损伤模型,短时间缺氧培养对细胞分化的类型无明显改变.

    作者:刘锋;胡红鹃;余华象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两种融合方法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105例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腰椎后路固定后椎间融合与后外侧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至2005年1月手术治疗105例退行性腰椎失稳症手术治疗效果,其中59例行椎间融合术、46例行后外侧融合术.分别评价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及综合评分.[结果]随访12个月至34个月,椎体间融合组手术时间少于后外侧融合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接近,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综合评分,椎体间融合组高于后外侧融合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后行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优于后外侧融合术.

    作者:唐志辉;谢天喜;刘晓岚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录像脑电图在部分性癫痫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录像脑电图(VEEG)对部分性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VEEG监测、临床及神经影像学等确诊的120例各类部分性癫痫的脑电图(EEG)及发作期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中额叶癫痫39例,颞叶38例,枕叶23例,顶叶20例.VEEG监测到临床发作48例,分别为额叶发作18例,颞叶发作17例,枕叶发作7例,顶叶发作6例.VEEG监测到痫样放电98例(81.7%),常规EEG检测到痫样放电32例(26.7%),两者差异显著(P<0.01).22例在监测前诊断为全面性发作的患者在监测后确定为部分性癫痫并明确了起源部位.[结论]VEEG可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能确诊癫痫的分类及起源部位.

    作者:汤新年;杨琳;朱世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606例外科正牙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外科正牙术矫治成年人牙矜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06例牙源性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外科正牙术矫治.[结果]术后1~3年的观察,总体有效率93%.[结论]外科正牙术对成年人牙(牙合)畸形的矫治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手术适应证选择及术者操作的熟练程序,决定了手术的成败.

    作者:彭利文;谭跃展;殷宪华;高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