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RP-HPLC法测定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中游离水杨酸的含量

尧睿

关键词:阿司匹林, 水杨酸/分析, 色谱法, 高压液相
摘要:[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中游离水杨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冰醋酸(8:4: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02 nm.[结果]水杨酸在1.00~20.00μg/mL(r=0.9992)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6.76%,RSD为0.72%(n=6).[结论]该方法操作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检查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中的游离水杨酸.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氨碘酮在老年人心律失常治疗中维持量的探讨

    [目的]探讨氨碘酮在老年人心律失常治疗中的维持量.[方法]氨碘酮0.2 g,每天三次,控制后逐渐减量至0.1 g隔日一次,每周用三次维持3个月至1年半,观察其心电图、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胸片、眼科检查.[结果]6例在起始阶段未控制,未进入继续用药;其余心律失常控制好,其中6例氨碘酮改为0.1g,每天一次,每周用5 d,2例FT4偏低,其余与服药前无变化,对肝、肾、肺均无明显影响.[结论]氨碘酮极小剂量维持,在老年人中应用是安全的.

    作者:王国华;廖湘海;邱睿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加自体椎体间颗粒状植骨治疗腰椎滑脱20例

    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已越来越成熟,从单纯腰椎管减压原位后外侧植骨融合到现在的椎弓根系列器械复位内固定加椎间多种植骨方法融合术,但其植骨融合方法各有利弊.

    作者:陈龙德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Kikuchi病16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Kikuchi disease(KD)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16例患者淋巴结活检病理确定为KD病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经对比研究发现KD临床表现有其特点,但明确诊断需病理确定.[结论]对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发热的患者应及时行淋巴结活检明确病理,以免误诊.

    作者:王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检测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ABC-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5例EMs患者和15例正常对照组腹腔液HGF和VEGF的浓度.[结果]①EMs患者腹腔液中HGF和VEGF浓度Ⅰ~Ⅱ期和Ⅲ~Ⅳ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但Ⅰ~Ⅱ期与Ⅲ~Ⅳ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HGF和VEGF浓度与r-AFS评分均无相关性(r=-0.348,P》0.05;r=-0.323,P》0.05).②EMs患者腹腔液中HGF浓度卵泡期与黄体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VEGF浓度卵泡期较黄体期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两因子浓度在卵泡期和黄体期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卵泡期腹腔液HGF和VEGF浓度在EMs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黄体期腹腔液HGF浓度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VEGF浓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EMs患者腹腔液中HGF和VEGF浓度呈明显正相关(r=0.485,P<0.05);而对照组两者无相关性(r=0.372,P》0.05).[结论]HGF和VEGF可能参与EMs的发生,且两者在EMs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EMs患者腹腔液HGF浓度可能与月经周期无关,VEGF浓度可能受卵巢激素周期性调节.

    作者:魏颖颖;方小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侵袭性血管粘液瘤一例报告

    侵袭性血管粘液瘤是近年认识的一种主要发生于女性盆腔与会阴区域的软组织肿瘤[1],国内有少数报道[2-4],现将本院在外检中遇到一例报道如下.

    作者:杨方;曹振凯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颞肌填塞及侧裂池造瘘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体会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对32例采用颞肌填塞及侧裂池造瘘治疗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个月至5年,复查CT积液完全消失26例,大部分消失6例,无复发,出血及感染.[结论]颞肌填塞及侧裂池造瘘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有效且安全.

    作者:向昌华;陈立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发生和干预

    [目的]了解植入心脏起搏器术后一年以内和一年以后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其进行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方法]患者60例,均经静脉植入心脏起搏器,时间超过3个月.其中一年以内的患者24例,一年以后且经过健康教育干预的患者36例.在术后随访过程中要求患者填写完成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照组为门诊体格检查的健康人30例.[结果]起搏组患者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起搏组一年以内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得分高于一年以后且经过健康教育干预的患者(P<0.05).[结论]与正常人比较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平均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健康教育干预有利于术后患者心理健康恢复.在随访过程中,应重视患者的心理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作者:周军;杨敏全;俞晓雯;郭华;施莉琼;张小忆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常规行静脉泌尿系造影检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常规行静脉泌尿系造影(IVU)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2~2005年诊治的299例BTCC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BTCC伴发上尿路肿瘤的发生率为3.0%(共9例).其中4例(44.4%)在IVU上被发现,另有一例在IVU上怀疑存在上尿路肿瘤,后被证实为输尿管结石.BTCC瘤体距输尿管管口小于2 cm,可能增加伴发上尿路肿瘤的危险性.[结论]BTCC患者没有必要全部常规行IVU,但瘤体位于输尿管管口附近的患者应行IVU,而且多发或复发的患者应进行此项检查.

    作者:陈小楠;吴斌;卜仁戈;闻宁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长沙某社区老年人体重指数与高血压、血脂异常关系探讨

    大量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1,2],与高脂血症亦密切相关.而体重指数常被作为判断是否肥胖的一个指标.

    作者:夏澍;谭茗月;蔡玲;于江南;成扶真;陶浪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录像脑电图在部分性癫痫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录像脑电图(VEEG)对部分性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VEEG监测、临床及神经影像学等确诊的120例各类部分性癫痫的脑电图(EEG)及发作期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中额叶癫痫39例,颞叶38例,枕叶23例,顶叶20例.VEEG监测到临床发作48例,分别为额叶发作18例,颞叶发作17例,枕叶发作7例,顶叶发作6例.VEEG监测到痫样放电98例(81.7%),常规EEG检测到痫样放电32例(26.7%),两者差异显著(P<0.01).22例在监测前诊断为全面性发作的患者在监测后确定为部分性癫痫并明确了起源部位.[结论]VEEG可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能确诊癫痫的分类及起源部位.

    作者:汤新年;杨琳;朱世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容量控制对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及左室肥厚的影响

    [目的]探讨严格容量控制对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及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41例治疗6个月以上的CAPD患者,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限制水盐摄入、调整透析处方进行严格的容量控制.比较试验前后患者容量状态、血清CRP、血压水平及左心室质量指数的变化.[结果]本组患者试验前42.2%的患者存在容量超负荷,容量负荷与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相关,试验开始一周内患者总水分清除量与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正相关.试验结束时患者水肿较前消退,血压良好控制,血清CRP水平及左心室质量指数较前显著下降.[结论]严格的容量控制能使CAPD患者血压控制更为理想、左室肥厚逆转、微炎症减轻.

    作者:李涌泉;张欣洲;黄旋珠;王丽莹;李婧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18例临床分析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院1988~2005年间其共诊收治FAP18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柳佳奇;龚发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二次肾移植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二次肾移植的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46例二次肾移植病例,对二次移植的效果及切除与保留失功肾、距首次移植的时间对二次移植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二次肾移植与首次移植的1、3、5年病人存活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3、5年移植肾存活率明显下降,二次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率明显上升,以慢排为主;保留和切除失功肾及距首次移植时间对二次移植人/肾存活率及排斥反应均无明显影响.[结论]二次移植仍是移植肾失功后的首选治疗措施,其急排和慢排发生率较首次移植明显升高.失功肾的保留及距首次移植时间时排斥反应及人/肾存活率无明显影响.

    作者:王光策;闫天中;张翥;陈铸;屈淼林;赵润璞;陈潇雨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三种术式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83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和CO2激光切割术不同术式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Ⅱ级的效果.[方法]对183例经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及活体组织病检为CINⅡ级的患者分别采用三种手术方式治疗,切除组织全部行病理学检查,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CKC组(55例)取材满意率100%,治愈52例(治愈率94.5%),术后复发3例(5.5%);LEEP组(71例)取材满意率97.2%,治愈66例(治愈率93.0%),术后复发5例(7.0%);激光切割组(57例)治愈37例(治愈率64.9%),术后复发20例(35.1%).CKC组与LEEP组比较治愈率及取材满意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激光切割组与CKC组及LEEP组之间比较治愈率和取材满意率均具显著差异(P<0.05).LEEP组和激光切割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均优于CKC组(P<0.05),LEEP组与激光切割组相比,激光切割组术后再出血比例显著高于LEEP组(P<0.05).[结论]三种诊治方法中,LEEP效果可靠且具许多优点,为临床CINⅡ级患者的首选诊治方案.

    作者:李青华;吴湘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胺碘酮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心房颤动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口服胺碘酮和卡托普利,对照组单用胺碘酮.[结果]两组的复转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观察组的复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以及2年仍维持窦律者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且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类似,患者均可耐受.[结论]采用胺碘酮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心房颤动,疗效显著,作用持久,同时抑制心房的重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胺碘酮.

    作者:曾晓雄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全麻病人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期间凝血过程的变化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是围术期节约用血的一项有效措施,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中等度的血液稀释不仅不会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反而导致血液高凝状态,甚至出现深静脉栓塞的可能.而在全麻病人的血液稀释过程中凝血功能的变化是否受麻醉本身的影响还不清楚.

    作者:黄绍华;黄芙蓉;杨柳;黄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缺氧损伤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细胞活力及分化潜能的影响

    [目的]通过建立缺氧损伤模型,观察缺氧损伤对神经干细胞活力及分化潜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机械吹打、无血清悬浮培养,95%N2、5%CO2比率的缺氧气体体外分离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建立缺氧模型,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神经干细胞及其分化后的细胞类型,MTT、LDH等方法比较缺氧培养后神经干细胞的变化,并观察缺氧培养1、2、4、6、8 h后神经元分化的比率.[结果]新生大鼠海马可分离出的大量细胞Nestin染色阳性,证实为神经干细胞,分离出的神经干细胞可分化为神经元、胶质细胞等神经细胞类型;95%N2、5%CO2比率的缺氧气体培养6 h后神经干细胞MTT值由缺氧前0.368±0.104降至0.268±0.071(P<0.05),LDH漏出量由缺氧前10.369±0.379 unit/(ml·min)增加到13.987±1.240 unit/(ml·min)(P<0.05);神经元的分化比率稍增加,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生大鼠海马内提取的细胞为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缺氧培养6 h后可以建立神经干细胞缺氧损伤模型,短时间缺氧培养对细胞分化的类型无明显改变.

    作者:刘锋;胡红鹃;余华象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NT-proBNP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危险分层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NT-proBNP(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在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危险分层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自2004年2月至2006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UA患者218例,所有患者均行心脏彩超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LVEF》55%),没有局部室壁运动异常,肾功能正常.测定所有患者的血浆NT-proBNP和cTnI水平,计算心电图ST段压低数值,按Gensini法计算冠状动脉病变积分.[结果]218例患者中男142例、女76例,年龄52±10.4(44~79)岁.其中中低危患者126例,高危患者92例.与中低危组患者相比,高危组患者NT-proBNP水平、ST段压低程度、cTnI水平和Gensini积分显著升高.按NT-proBNP中位数258ng/L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与低于中位数的患者相比,高于中位数的患者cTnI水平、ST段压低程度和Gensini积分显著升高.NT-proBNP与ST段压低程度、cTnI和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5、0.329、0.47,均P<0.01.[结论]NT-proBNP可以作为UA患者早期危险分层的有价值指标,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姚海木;张晓霞;韩智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输卵管性不孕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输卵管性不孕的关系.[方法]本院输卵管不孕患者379例[其中原发不孕125例(A组),继发不孕组254例(B组)],夫妇双方均行Ct检测,并以92对健康已育夫妇为对照组.[结果]A组女方感染14例,占11.2%,男方感染24例,占19.2%,双方同时感染13例,占10.2%,总感染率为40.8%;B组女方感染54例,占21.3%,男方感染80例,占31.4%,双方同时感染42例,占16.5%,总感染率为69.3%.B组总感染率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Ct感染是引起输卵管性不孕,尤其是继发不孕的主要病因,建议将Ct的检测作为不孕症的常规项目之一.

    作者:李清;李蓓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过氧化氢溶液局部应用联合强力霉素治疗宫颈支原体感染的疗效

    [目的]观察过氧化氢溶液联合强力霉素治疗宫颈支原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78例宫颈支原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过氧化氢溶液联合强力霉素治疗,对照组用强力霉素治疗.两组均以14 d为1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支原体阴转率.[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支原体阴转率分别为91.67%、81.25%和70%、6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过氧化氢溶液联合强力霉素用药治疗宫颈支原体感染疗效好,毒副反应少.

    作者:冯筠;崔超美;宁艳;彭小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