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黑斑息肉综合征一例报告

吴梦涛;王晨龙;张小桥;范西红

关键词:Peutz-Jeghers综合征
摘要: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是以消化道错构瘤性息肉和黏膜、肢体色素沉着为特点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院收治1例,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对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颅内动脉瘤是常见的颅内血管性疾病,动脉瘤未破裂前大多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故大多数颅内动脉瘤都在第一次破裂出血后通过检查而发现,一经明确诊断绝大多数动脉瘤均需手术治疗以避免第二次出血,因为动脉瘤第二次、第三次出血后病死率和残废率将大大增加.如何防止从明确诊断到手术成功夹闭此一阶段动脉瘤破裂,一直是临床重点关注的问题.手术室是直接参与动脉瘤治疗的重要组成科室,以往仅只关注手术过程中的配合问题,在回顾分析本院颅内动脉瘤病人的相关资料后,作者发现部分患者动脉瘤的破裂发生在术前当晚和入手术室后至手术开始前的一段时间内,其中与护理相关的可能因素包括情绪波动、恐惧、各种麻醉前的有创刺激等,为此作者提出围手术期护理的概念,并希望能避免这部分患者术前动脉瘤的破裂,其研究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廖伟锋;刘秋秋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心电向量图与心电图联合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探讨

    [目的]探讨心电向量图与心电图联合应用对冠心痛心肌缺血的诊断.[方法]观察76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心电向量图(VCG)和心电图(ECG).[结果]44例(57.9%)安静心电图ST-T异常改变,VCG检测全部符合冠心病心肌缺血标准,临床上诊断冠心病.20例(26.3%)平静心电图无ST-T异常改变,而VCG检测全部符合冠心病心肌缺血标准,临床上诊断可疑冠心病.12例(15.8%)为临床上无心血管病证据,经ECG、VCG检查正常.[结论]平静心电图对冠心痛心肌缺血并不敏感,联合应用VCG后可以提高对早期冠心病的诊断.

    作者:宋友元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其抑制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因尚不明确.近年来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研究发现,滋养层细胞对子宫内膜的侵蚀不足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1].滋养细胞的生理功能包括增殖、分化和迁延(侵蚀)能力,其生物学行为与有高度侵蚀性的肿瘤细胞相似,因此又被称为假恶性细胞心].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介导滋养层细胞和肿瘤细胞侵入的非常重要的因素.胎盘的发育需要源自胎儿的滋养层细胞和母体子宫复杂的相互作用,滋养层细胞侵入母体子宫内膜是胎盘建成的关键步骤.其整个过程包括滋养细胞的粘附、基质的溶解和细胞的迁移.其中,基质的溶解扫清了物理屏障,是侵蚀的关键环节.滋养细胞穿过基底膜及侵入细胞外基质(ECM)要求对其中重要成分如各种胶原(Ⅰ~Ⅴ型)、基质糖蛋白(层粘连蛋白、纤维连接蛋白等)以及蛋白多糖进行蛋白酶解.滋养细胞有穿过基底膜(BM)的能力,并能分泌一组蛋白水解酶,其中只有MMPs能消化内膜细胞外基质[3],研究也证实,MMPs能分解多种胶原和细胞外基质并可被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S)特异抑制[4],水解Ⅳ型胶原的MMP-2、MMP-9及TIMP-1,TIMP-2在细胞滋养层细胞的侵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易旺军;王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28例角膜深层栗刺异物摘出体会

    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共收治角膜深层栗刺异物28例(28眼).对不同种类的角膜深层栗刺异物采取了不同的摘出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建康;袁志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

    近年来,多种细胞因子在肝脏炎性损伤以及对预后和治疗效果的判断中的作用已经日益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本文应用ELISA法法检测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及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动态变化,分析并探讨其变化与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

    作者:张波;胡敏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51例川畸病的诊断分析

    川畸病是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热性发疹性疾病.易侵犯冠状动脉和心脏而危及生命,也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主要原因之一.此病诊治的早晚直接关系着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本院1999年3月至2005年3月川畸病51例诊断结果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文湘溆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4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9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行宫腔镜检查,诊断宫内病变者42例.其中25例行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9例行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术,8例行子宫内膜切除术.[结果]42例术后随访6~12个月,月经改善率97.62%,其中无月经14.29%(6/42),月经减少52.38%(22/42),月经正常33.33%(14/42).[结论]宫腔镜诊治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所致的异常子宫出血,近期疗效高,并发症少,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燕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以头痛发作为特征的孤立性霉菌性蝶窦炎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以头痛为特征的霉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7例霉菌性蝶窦炎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均以头痛为主要症状,为单蝶窦发病,6例伴有明显鼻中隔畸形,术前检查及手术中均发现蝶窦口阻塞及窦腔内充满霉菌菌落,经手术治疗全部治愈.[结论]孤立性蝶窦炎多为霉菌感染所致,单侧蝶窦发病,头痛为其主要症状,CT及MRI是其重要诊断方法,手术是彻底根治霉菌性蝶窦炎的主要途径.

    作者:张云高;何志刚;刘健民;欧江勇;黄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血清胆汁酸水平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围产结局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血清胆汁酸(TBA)水平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住院待产的68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血清TBA水平由低至高分成三组(TBA值波动在10~20μmol/L水平者22例,为A组;20~30μmol/L者42例,为B组;>30 μmol/L者4例,为C组),分别对母儿的影响及预后作观察、比较.[结果]①对母亲的影响:血清TBA水平越高,则皮肤瘙痒出现的时间越早、黄疸的程度越重(P<0.05);肝功能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值的升高越明显.②对围生儿的影响:血清TBA水平越高,其发生早产、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的机会越大.[结论]血清TBA水平是估计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围产结局的佳指标,能真实地反应其发生妊娠不良结局的可能性,动态观察血清TBA水平,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和适时终止妊娠,能有效地降低围生儿的死亡率.

    作者:舒爱娥;谭善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成人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21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成人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0~2004年本院确诊成人LCH病例21例,总结其流行病学特点、治疗情况及转归.[结果]本组单系统受累20例,多系统受累1例,骨骼系统受累13例,占61.9%.经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所有患者均治愈,随访12~60个月,无复发.[结论]成人LCH并不十分罕见,单发病灶者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多发病灶,应采取联合化疗与放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以减少复发.

    作者:徐虹;李伟峰;黄文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单纯前瓣缝合在鼻腔泪囊吻合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单纯前瓣缝合在鼻腔泪囊吻合术中的疗效和方法.[方法]对53例(57只眼)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阻塞患者采用单纯前瓣缝合治疗,分析其治疗结果,探索手术方法.[结果]57只眼中治愈53只(91.23%),好转4只(8.77%).[结论]单纯前瓣缝合使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手术适应证放宽,手术时间缩短,操作更便利,疗效可靠.

    作者:唐升学;肖建雄;姚作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是脑动脉闭塞所致,其理想的治疗是尽早使闭塞的脑血管再通.早期溶栓治疗是使缺血的脑组织在坏死之前恢复缺血组织供血的重要手段之一[1].动脉内接触性溶栓(LIF)作为急性脑梗死的紧急处理方法之一,已逐步在国内开展起来,其疗效非常显著,血管再通率为80%左右,国外学者报道可高达85%[1,2].

    作者:梁辉;胡美伦;高小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115株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调查本院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部位分布及耐药谱,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2001至2005年临床分离的115株鲍氏不动杆菌的药敏试验及感染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所有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标本中,检出标本以痰液为主(51.3%),其次为创面分泌物(30.4%);该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0.4%、13.0%、13.9%、和15.7%;该菌的多重耐药率高达64.7%.[结论]鲍氏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且多重耐药较为普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侵袭性操作、加强耐药性监测,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鲍氏不动杆菌感染非常重要.

    作者:夏日宇;扈美容;宁艳平;胡雄燕;李艳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乳腺被膜松解术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弥漫性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疗效.[方法]64例乳腺囊性增生病,均行乳腺被膜松解术.观察其手术疗效,并结合文献探讨其可能的机制.[结果]患者术后乳腺结节均消失或缩小,疼痛消失,乳房无下垂.[结论]采用乳晕周围环形切口技术的乳腺被膜松解术治疗弥漫性乳腺囊性增生病,效果满意,乳腺下垂还可得到同步纠正,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陈杏初;张次秀;谢笃英;郭林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黑斑息肉综合征一例报告

    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是以消化道错构瘤性息肉和黏膜、肢体色素沉着为特点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院收治1例,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吴梦涛;王晨龙;张小桥;范西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改良微型腹腔镜小儿疝高扎术50例临床体会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微型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的新方法.[方法]采用脐上皱一个戳孔,内环处皮下间隔进针法行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50例.[结果]一侧疝手术时间10~15 min,平均12 min.双侧疝平均18 min.患儿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愈合后腹部无瘢痕.随访1个月至2年,无一例复发,未见阴囊血肿、睾丸萎缩等并发症.[结论]皮下间隔进针一孔法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疗效可靠,适应范围更广,创伤更小,美观效果更理想.

    作者:王劲;叶亮;杨宏亮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IgA肾病患者扁桃体摘除术后突发血尿明显加重2例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IgA肾病与扁桃体的慢性感染有一定联系,本院自2004年1月至2006年8月期间对97例肾活检确诊的IgA肾病患者,进行扁桃体摘除,发现2例患者于摘除术后24~48 h出现突发血尿明显加重,其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黄红东;刘虹;彭佑铭;杨新明;刘伏友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AF内固定系统在胸腰段及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及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胸腰段及腰椎骨折的患者行AF内固定系统治疗,全椎板减压21例,半椎板减压者20例,未减压11例,植骨52例.[结果]所有病例伤椎椎体复位良好,脊柱生理曲度恢复,随访8~18个月,平均12个月,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A级6例,B级5例,C级12例,D级18例,E级11例,其中24例神经功能提高1级,2例提高2级.[结论]AF内固定系统较适合于胸腰段及腰椎骨折的治疗.

    作者:郭光宇;刘志远;朱武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胃镜室的微生物监测与预防医院感染对策

    [目的]了解胃镜室微生物状况及清洗消毒情况,以指导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胃镜室空气、医护人员手、电脑键盘和胃镜进行动态细菌检测分析.[结果]消毒、检查同处一室期间空气污染严重,将清洗消毒与-+检查分室后,消毒室空气污染明显降低;传统胃镜插入部浸泡消毒质量明显低于全胃镜浸泡法;胃镜室医护人员的手及电脑键盘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细菌污染,定时洗手和消毒电脑键盘,可提高合格率.[结论]加强管理及消毒,完善消毒隔离制度,做好检查室、消毒室、设备储藏室的用房落实,正确使用化学消毒剂及消毒方法,重视洗手及电脑键盘消毒,加强检测监督,均可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陈寅;李斌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纤支镜灌洗联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及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发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纤支镜灌洗联合有创机械通气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按有无纤支镜灌洗将6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经鼻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期间每日床旁行纤支镜灌洗.对照组单纯有创机械通气.[结果]两组除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呼吸衰竭纠正时间、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后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纤支镜灌洗联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安全、有效,护理配合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陈玉湘;邓翊敏;吴桂香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