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敏
目的:通过试验与观察加减“四四二合方”对于治疗原发性痛风性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到我院治疗原发性痛风性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两组进行相同的一般治疗,对照组采取别嘌呤醇治疗,试验组则另外加以加减四四二合方治疗.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3%和70.5%,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Cr)、尿素(UN)、尿酸(UA)、24h尿蛋白都出现一定程度的好转(P<0.05或P<0.01),但试验组患者的好转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减“四四二合方”在治疗原发性痛风性肾病中具有比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治疗上广泛推广.
作者:王化群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在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针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所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子以安慰疗法,观察组予以针灸疗法,观察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整体疗效明显比对照组高.经统计学分析,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中,针灸可以作为一种有效手段进行应用,具有操作简单,治疗效果显著的优点.
作者:张荣锡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睑松弛与睑袋整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来我院进上睑松弛与睑袋整形术的老年患者8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1年后进行术后随访,对患者的术后效果与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3例(3.49%)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主要是术后重睑线不对称,外眦瘢痕,部分伤口裂开;患者的术后满意度达94.19%.结论:老年人上睑松弛与睑袋整形术的临床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向艺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双氯芬酸钠联合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90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并随机分组.单用组单用人工泪液治疗,联合药物组用双氯芬酸钠联合人工泪液.比较两组患者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治疗效果;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评分)、眼部症状积分、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的差异.结果:联合药物组患者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治疗效果高于单用组(P<0.05);治疗前两组SAS评分、眼部症状积分、BUT、SIT比较数据接近(P>0.05);治疗后联合药物组SAS评分、眼部症状积分、BUT、SIT优于单用组(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联合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效果优于单用人工泪液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张可;段国平;沙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提高乡镇基层卫生院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期间的护理人员1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5年10月前,未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期间的护理人员12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不实施安全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观察两组护理人员护理风险与护理纠纷发生情况及护理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8.33%,护理纠纷未发生,基础护理24.26分(s-1.02)、护理安全23.10分(s=1.01)、应急处理24.13分(s=0.41)、感染控制24.85分(s=0.1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与护理纠纷发生率,对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新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究唑来膦酸(密固达)联合PKP技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6年10月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20例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10例.对照组给予PKP技术治疗,试验组给予唑来膦酸联合PKP技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股骨近端骨密度(BMD)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唑来膦酸联合PKP技术治疗的效果较好.
作者:魏入帅;李诚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8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片+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并监测用药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高血压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90%)略低于时照组(14.29%),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效果较为理想,优于单方用药,且未增加不良反应风险,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作者:刘新生;冯恩志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护理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强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5%,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5%,远远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李生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患者的给药剂量为每天12.5mg,试验组患者的给药剂量为每天25mg,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子宫肌瘤反跳生长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不良反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25mg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未显著增加,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曹慧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功能不全经四逆加味汤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给予西医(同对照组)与中医(四逆加味汤)联合治疗,记录两组连续治疗2周后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86.67%)较对照组70.00%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给予西医、中医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给药.
作者:杨永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分析烧伤后瘢痕的预防处理和整形效果.方法:总结60例烧烫伤患者的治疗经验及效果.结果:对多个功能部位的深度烧伤患者在早期采取多种治疗方法有效预防瘢痕;针对后期不同部位瘢痕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开展治疗.结论:在应对患者功能部位的深度烧伤时,早期要进行彻底清除痂皮并有效预防后期的瘢痕挛缩和功能影响;烧伤的创面在愈合之后的3~6个月要立刻实行瘢痕的整形治疗,以达到满意效果.
作者:田永松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探讨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诊断小儿肺炎中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肺炎患儿80例,平均分为研究组A和研究组B,而后选取同一时期入院的健康儿童40例将其设为参照组,所有受检儿童均接受PCT、hs-CRP、WBC联合检测,后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组受检儿童经联合检测后,研究组A患儿的PCT、hs-CRP、WBC与研究组B和参照组进行比对明显较高,研究组A中PCT、hs-CRP、WBC联合检测所占比例同研究组B比对也明显较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在小儿肺炎诊断中应用PCT、hs-CRP、WBC联合检测,效果理想,具有较高的鉴别度和灵敏性.
作者:孙种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疝气患儿分为两组,试验组50例采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自主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疝气采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疗效确切,由于该手术具备微创优点,因此更利于患儿术后恢复.
作者:何分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碘克沙醇对肾功能不全冠脉介入患者的肾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肾功能不全冠脉介入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碘海醇造影和碘克沙醇造影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不良事件发生率、造影剂肾病发生率、造影后血清肌酐浓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碘克沙醇造影对肾功能不全冠脉介入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松;侯舒心;张金春;卢英民;黄达民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研究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提出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体检的511名体检者的所有临床资料,所有受检人群均实行甲状腺彩超检查,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检出率.结果:研究发现人群检出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23.67%,其中女性患者检出率58.67%,男性患者检出率41.32%,<30岁人群检出率低15.65%(80/511),50 ~59岁检出率高19.92%(153/511),30 ~39岁检出率18.39%(94/511)、40~49岁检出率17.22%(88/511)、>60岁检出率18.78%(96/511).结论:在人群体检中存在比较高的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受检样本的年龄、性别等会对检出率造成影响,在健康体检中需要广泛应用甲状腺彩超检查.
作者:李迎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临床经验,降低漏诊率、误诊率.方法:收集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8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收治的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的3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有获得性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吸烟、各种原因导致的制动/长期卧床、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液黏度升高.36例均有呼吸困难,其中34例表现为活动后气促,仅有2例休息时亦感气促,胸痛2例,咯血1例.所有患者均有D-二聚体升高.合并深静脉血栓20例,早期漏诊30例,误诊1例.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患者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容易漏诊、误诊.
作者:彭庆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l2月呼吸科收治的危重症患者中的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呼吸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结果:比较两组护理后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率,结果均显示观察组所得效果更为满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临床护理服务中增加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避免各类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作者:蔡红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分析使用当归苦参丸内服外搽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中轻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西医治疗,观察组接受当归苦参丸内服外搽治疗,分析相关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皮损评分显著较好(P<0.05).结论:对于中轻度痤疮患者,使用当归苦参丸内服外搽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吴学春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选用口腔颌面外科病房精细化管理方式,从而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临床护理服务.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日至2016年5月20日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病房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选用病房常规管理方式,试验组患者选用精细化病房管理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较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长于试验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口腔颌面外科病房护理中,精细化管理手段的运用,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缩减患者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龙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罹患牙周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河北大学医院口腔科门诊的老年患者528例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牙周病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528例调查对象中共322例(60.98%)罹患牙周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每日刷牙次数、吸烟、每年口腔检查次数、是否知晓口腔保健知识是老年人罹患牙周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牙周病患病率高,应重视老年人口腔保健,普及牙周病的防治知识,降低牙周病的发病率.
作者:林琳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