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分
目的:分析治疗特殊类型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接收的80例特殊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样本,结合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治疗,分析治疗结果.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6.8个月(s-1.2).Neer优秀者51例,良好者24例,尚可者3例,差者2例.患者优良率为93.75%.结论:对于特殊类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在治疗前应当做好评估工作,以此为基础,制定出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案,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同林;王中兴;任国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应用中医护理干预对脑瘤患者晚期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9月到2016年9月收治的80例脑瘤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并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更少,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瘤患者晚期疼痛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并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彭水姣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究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于2014年1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就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通过动态化随机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对照组单用泮托拉唑治疗,探究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治疗总有效率、48h再次出血例数、止血时间、输血量、出血次数以及住院时间)、血压、心率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疾病具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王清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小儿股骨干骨折患儿采用桥式钢丝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小儿股骨干骨折患儿均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给予桥式钢丝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Bryant牵引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优良率为96.67%,与对照组的93.33%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较对照组的36.67%减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小儿股骨干骨折患儿,采用桥式钢丝夹板外固定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俞文涛;刘尧;刘亚;庄挺;陆敏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对比盐酸氨溴索分别联合左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他唑巴坦钠治疗老年急性肺炎的疗效.方法:研究阶段为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研究对象为海南边防总队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急性肺炎患者.A组43例,使用盐酸氨溴索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B组47例,使用盐酸氨溴索联合头孢曲松他唑巴坦钠治疗.对比两组药物的疗效.结果:B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B组高于A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头孢曲松他唑巴坦钠治疗老年急性肺炎见效快速,有效率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文立献;张立群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究CT对胃肠道间质瘤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接受CT检查,统计检查结果以及CT表现.结果:CT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符合率为96.25%.77例确诊患者均可见肿块腔内侧的溃疡病灶,可见软组织密度肿块,密度水平均匀的35例,不均匀的42例.肿瘤位于胃部的54例,肠腔的21例,肠外(肠系膜、网膜)的5例.55例患者的肿瘤边界清晰,22例患者的肿瘤与周围邻近组织有粘连.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CT检查有明确的特征,有助于临床医师获取详细的影像图信息,提高诊断正确率,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作者:覃天海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睑松弛与睑袋整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来我院进上睑松弛与睑袋整形术的老年患者8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1年后进行术后随访,对患者的术后效果与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3例(3.49%)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主要是术后重睑线不对称,外眦瘢痕,部分伤口裂开;患者的术后满意度达94.19%.结论:老年人上睑松弛与睑袋整形术的临床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向艺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梅特兰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在针灸治疗基础上配合梅特兰手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存在显著差异,且观察组(96%)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78%),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针灸配合梅特兰手法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其疗效优于单纯采用针灸推拿治疗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熊暑霖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优化院前急救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我院接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33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参与本次研究的33例患者在入院前采用优化后的院前急救流程进行院前急救,对患者救治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3例患者经过优化后的院前急救流程急救后,24h运转时间为22.5min(s=3.5);有30例被成功运转至我院接受治疗,死亡3例,有效救治率高达90.9%.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优化院前急救流程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创造有利条件,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桂将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分析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超声影像特点及体会.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63例视网膜脱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超声检查,分析超声检查结果.结果:163例视网膜脱离患者,完全脱离69例,部分脱离94例.69例完全脱离中有12例为陈旧性视网膜脱离;94例部分性视网膜脱离有73例为象限性视网膜脱离,16例为局限性视网膜脱离,5例为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163例视网膜脱离患者,结合临床资料,74例为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占45.4%,患者有外伤、炎症、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病史. 57例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占35.0%,患者有高度近视,眼外伤史或无晶体眼.渗出性视网膜脱离32例,占19.6%,患者有后葡萄膜炎,恶性高血压等病史.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玻璃体内高回声光带,上有点状、条状血流信号,有后运动现象,但12例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的后运动缺乏.结论:当前方视路出现混浊,特别是严重玻璃体混浊,白内障患者,超声检查是视网膜脱离的佳诊断手段,通过超声检查,可以了解疾病的发展,视网膜脱离的范围、活动度及玻璃体情况,为手术提供帮助.
作者:熊健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在注射室护理中应用PDCA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在医院门诊注射室接受注射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注射护理,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患者对门诊注射室环境、护理态度、护理技术、信任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注射室护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可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杨洁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通过试验与观察加减“四四二合方”对于治疗原发性痛风性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到我院治疗原发性痛风性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两组进行相同的一般治疗,对照组采取别嘌呤醇治疗,试验组则另外加以加减四四二合方治疗.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3%和70.5%,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Cr)、尿素(UN)、尿酸(UA)、24h尿蛋白都出现一定程度的好转(P<0.05或P<0.01),但试验组患者的好转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减“四四二合方”在治疗原发性痛风性肾病中具有比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治疗上广泛推广.
作者:王化群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式学习(PBL)教学法在检验科血液学检验操作实践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检验科接受临床实习的66名检验科实习生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实习学生33名,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观察组33例则采用PBL教学法,比较两组实习学生实习成绩及对带教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整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检验科血液学检验操作实习生带教中采用PBL教学法可有效提升带教效果,提升实习生理论与技能掌握程度,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黄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健康体检人群使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收集健康体检人群共1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则加强健康教育,将两组依从性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依从性更高(P<0.05).结论:对健康体检人群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升其依从性,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显森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急慢性肾衰竭并发症无主机血透临床的效果.方法:以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急慢性肾衰并发症33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的方式,分析并总结33例急慢性肾衰竭并发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基本信息.结果:通过对资料信息整合,本次研究所纳入的33例急慢性肾衰竭并发症患者,接受无主机血透治疗之后,心悸、呕吐、恶心、胸痛等临床表现均得到显著的改善,各项有关指标均得到一定的缓解.结论:急慢性肾衰竭并发症患者应用无主机血透方案进行治疗,有效、安全、操作简便,能够有效促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升,可将其作为临床治疗急慢性肾衰竭并发症患者的佳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实践应用.
作者:阿丽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厚朴排气合剂作为一种常用的促胃肠功能障碍恢复药而广泛应用于临床,2015年2月,我院有1例患者出现服用此药后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于2015年2月10日入院,主要症状:右上腹部呈持续性胀疼痛,无恶心、呕吐,无肩背部放射痛,无畏寒、发热,无腹泻、便秘,无尿频、尿急、尿痛.体格检查:体温36.6℃,脉搏76/min,呼吸20/min,血压140/74mmHg.皮肤巩膜无黄染,上腹部肌稍紧张,右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Murphy征(-),腹部未扪及明显异常肿块.入院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淀粉酶、肿瘤标志物、病毒全套、大便常规、胸片、心电图均大致正常.
作者:廖丹;刘莉萍;倪渊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罹患牙周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河北大学医院口腔科门诊的老年患者528例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牙周病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528例调查对象中共322例(60.98%)罹患牙周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每日刷牙次数、吸烟、每年口腔检查次数、是否知晓口腔保健知识是老年人罹患牙周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牙周病患病率高,应重视老年人口腔保健,普及牙周病的防治知识,降低牙周病的发病率.
作者:林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疝气患儿分为两组,试验组50例采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自主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疝气采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疗效确切,由于该手术具备微创优点,因此更利于患儿术后恢复.
作者:何分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胸膜炎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4月到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胸膜炎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一组为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和对照组住院费用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县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依从性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护理方法,具有比较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施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致病原感染心内膜、瓣膜或瓣膜相关结构引起的疾病,这类患者多有先天性或风湿性心脏病,在心内膜及瓣膜上附有赘生物,赘生物很脆弱,易脱落造成栓塞.一般内科治疗远期效果欠佳,且此疗法对14岁以下患儿更具危险性,院内病死率高[1-2].2017年3月我科收治1例重症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经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存在二尖瓣瓣膜病变及赘生物,经内科积极治疗与护理,病情稳定后转至外科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较好.现将其内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黄林英;田艳艳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