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慧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于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1 1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切口大小[2.39cm(s=0.31) vs4.22cm(s=0.51)]、术中出血量[14.15ml(s=4.08)vs30.26ml(s=6.85)]、术后排气时间[15.38h(s=2.74) vs 36.19h(s=4.28)]、住院时间[36.19d(s=4.28)vs9.14d(s=0.9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2%vs10.34%)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其安全性高,术后恢复效果好,能够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
作者:贾华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分析CT和MRI对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并分析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确诊为副神经节瘤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实施CT诊断和MRI诊断,对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CT和MRI均能够对副神经节瘤患者起到一定的临床诊断效果,CT的诊断检出率为75%,MRI诊断检出率为70%,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CT诊断可更好地显示肿瘤和周围组织关系,MRI可反映肿瘤组织学成分的不同.结论:对副神经节瘤患者使用CT以及MRI诊断均可取得一定效果,但CT诊断可更好地显示肿瘤和周围组织关系,MRI可反映肿瘤组织学成分的不同,在实际的诊断中可将两种诊断方法进行联合,以期取得更好的诊断效果.
作者:韦霞俊;苏文兵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在内镜下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先后通过随机入组的方式,将8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内镜下指导医生给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止血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在内镜下治疗,其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时,采用内镜查看患者内部具体情况,临床医生在综合内镜反应结果及自身经验后,可以更加快速的制订治疗方案,减少治疗时间.因内镜创面较小,可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史伟东;杨晓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偏头痛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方式.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尼美舒利分散片治疗;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偏头痛的发病特点进行总结,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头痛程度、偏头痛持续时间、偏头痛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偏头痛患者的头痛多为单侧性和搏动性,疼痛为重度或中度,头痛期间可伴随恶心、呕吐或畏光、畏声表现.B组偏头痛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A组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头痛程度、偏头痛持续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头痛程度、偏头痛持续时间均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偏头痛的临床特点有别于其他类型头痛,给予尼美舒利分散片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和血液流变学情况,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苏梅;赵晓雪;潘世民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分析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90例肛周脓肿患者并随机分组.传统组给予切开引流手术,一次性组则实施一次性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肛周脓肿治疗效果、复发率、术前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一次性组患者肛周脓肿治疗效果高于传统组(P<0.05);一次性组复发率低于传统组(P<0.05);术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一次性组生活质量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应用效果确切,复发率低,可缩短疗程,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李丽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究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前路手术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会祥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究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肺炎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盐酸氨溴索,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缓解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体位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肺炎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静;张青龙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究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在小于2cm小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67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后采用了常规超声诊断方法和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方法进行临床诊断,对比分析了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小乳腺癌的准确率为83.5%,明显优于常规超声诊断准确率79.1%,两种诊断方式的临床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超声诊断比较而言,超声弹性成像在小于2 cm小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其诊断准确率高,非常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作者:向惠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功能不全经四逆加味汤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给予西医(同对照组)与中医(四逆加味汤)联合治疗,记录两组连续治疗2周后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86.67%)较对照组70.00%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给予西医、中医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给药.
作者:杨永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析磁共振Tricks技术在四肢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四肢血管瘤患者20例,对所有患者实施常规平扫,再进行对比剂的注入,同时利用磁共振Tricks技术对患者的动态血管进行造影,后再采取增强扫描,对患者病变显示的具体情况和病例图像的质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手术病例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磁共振Tricks动态图像真实清楚的显示了血管瘤瘤体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引流静脉,通过常规扫描的结合,其诊断的准确率为95% (19/20).结论:磁共振Tricks技术在四肢血管成像中是一种新兴且有效的诊断方法,能够清楚地动态观察血管瘤异常血管的组成,提高诊断率.
作者:余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前后患者凝血功能和血小板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多个科室接受大量输血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输注悬浮红细胞2000 ~ 4000ml(10~ 20U)和血浆400~ 800ml,观察所有患者在输血前后6h的血小板数量以及凝血功能.结果:患者输血前后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及血红蛋白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输血前后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四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大量输血之后血小板计数与凝血功能会下降,所以在临床中需要针对大量输血患者给予实时血小板、凝血功能监测护理,按照患者实际情况补充血小板,从而保障输血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作者:熊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小儿急性阑尾炎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0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儿3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试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状况、术后镇痛剂使用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等.结果:两组经过不同手术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术后镇痛剂使用量、术中出血量方面对比,差异显著(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儿,疗效十分突出,可有效缩短惠儿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此术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剑锋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对阿莫西林的药性作用及在临床的应用合理性分析.方法:在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采用阿莫西林治疗患者中选取600例,对阿莫西林使用情况、药性作用及临床应用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本次选取的600例患者中,用药后5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痛、胃肠道反应、嗜睡及乏力等.结论:阿莫西林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如果出现不合理用药则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因此为有效发挥阿莫西林药性作用,需要提高阿莫西林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
作者:张洛川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测的影响因素.方法:分别采集200例健康志愿者的静脉血和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查;分别对室温下放置0min、30min、2h和6h后的静脉进血行血常规检查;对血常规检查中的主要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末梢血中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b)的检测值均明显高于静脉血(P<0.05),血小板计数(PLT)明显低于静脉血(P<0.05),中间细胞百分比(MXD)和静脉血无差异(P>0.05);静脉血的WBC、RBC和Hb不同时间检测无统计学差异(P>0.05),PLT较放置前明显降低(P<0.05),MXD较放置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较多,采取静脉血2h以内检查可以降低误差.
作者:蒙绍建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参松养心胶囊与美托洛尔对老年冠心病(CHD)伴心律失常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近三年收治的老年CHD伴心律失常患者中抽取100例开展研究,然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研究组各有5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单用美托洛尔进行临床治疗,研究组在观察组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临床用药,研究用药后患者疗效和血压、生化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效率是82%,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效率是94%,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效率比研究组低,在血压和生化指标的改善程度上也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给予老年CHD伴心律失常患者参松养心胶囊以及美托洛尔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其血压以及生化指标,提升临床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侯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炎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对于本病治疗一直未有突破,常用抗风湿药物,虽有一定疗效,但存在副作用大等问题.艾灸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利用艾绒熏灼、温熨体表一定部位,并借助其热力及药物作用来平衡人体阴阳、扶正祛邪、调节经络脏腑功能以防治疾病,具备应用便捷、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好等特点.本文根据所查文献仅对艾灸治疗RA及相关研究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开慧;杨吉恒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血塞通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观察组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的基础上联合血塞通滴丸治疗,观察时间为4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8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结论:血塞通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痛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汪元元;周晓妍;黄德莲;吕海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比较分析重庆市綦江区库存血量和临床用血量管理现状及对策.方法:对重庆市綦江区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血液中心库存血量及用血量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际用血需求量同库存血量比较,全血及红细胞悬液不同血型构成比差异较大.各类血型红细胞血液实际用量远低于库存血量,二者间关系不稳定,AB型库存较其他型库存量低.结论:在采血、存血前应先对当地常年实际用血比例进行了解,并结合当地当时的库存血量血型构成比来实施采血存血,优先采集较为紧缺的血型,避免因血液过期导致浪费,建立安全、稳定、自愿的无偿献血队伍,利于采血有计划的实施.
作者:杨长勤;张晓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肺栓塞严重指数(PESI)评分指导中危患者抗凝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3例中危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者的PESI评分为中度危险患者(PESI评分均为Ⅲ~Ⅳ级),分析患者抗凝治疗短期疗效及出血情况.结果:①短期疗效:总有效率为87.3%,其中PESI评分Ⅲ级总有效率为91.18%,PESI评分Ⅳ级总有效率为82.76%,无死亡病例.②心肌损伤指标及血气分析: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和血氧饱和度(SpO2)指标明显上升,脑钠肽(BNP)、肌钙蛋白T(TNT)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H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出血:63例患者住院治疗及随访6个月中,总出血率为6.35%.结论:依据PESI评分为中危肺栓塞患者抗凝治疗安全有效,可为非高危患者的临床预后及治疗提供指导.
作者:熊亮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究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中抽取出8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观察组(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45%比对照组的77.27%高(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6.82% (P>0.05).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在消化性溃疡中应用效果确切,促进患者溃疡的愈合,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罗金燕;张明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