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长勤;张晓莎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出现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外科手术切口未感染患者120例为参照组.通过对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护理方案.结果:影响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合并疾病、住院时间及营养状况等.经统计学分析,研究组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引起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较多,对外科手术患者选择佳时机实施手术,并充分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工作,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能够进一步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促使患者尽快康复出院.
作者:钟桂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研究放置宫内节育器对女性生殖系统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站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60例行宫内节育器进行节育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术后的生殖健康状况展开调查与分析,并对所得结果展开研究.结果:经术后随访调查结果得出,在术后共有20例女性出了异常症状,其中包括:8例女性月经不规律,6例女性出现小腹疼痛,3例女性出现了盆腔炎,3例女性发生了节育器异位.因节育器的选择不同,手术者在术后出现的异常症状也存在明显区别,从统计结果中发现,节育器应用母体环和T形环的患者其不良症状发生率要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内放置节育器会给女性的生殖健康带来一定影响,但其影响程度与患者的身体耐受力、节育器类型等有着密切关联.
作者:尹素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治疗的72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表分为一般组和综合组,各36例,一般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护理,综合组在常规的基础上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在相同的护理周期内,比较两组患者血糖的控制情况、对于糖尿病知识的认识程度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通过治疗,一般组患者的血糖为5.7mmol/L (s=3.0),综合组患者的血糖为7.1mmol/L (s=2.0),比较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一般组相比,综合组患者对于糖尿病知识的认知程度、护理的满意程度有明显的提高,综合组高达94%,而一般组仅有55%,比较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有利于稳定糖尿病患者病情,提高病人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薛静;段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医疗单位患者身份识别工作落实情况更加重视,2008年卫生部提出的《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之一是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1].《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的提出,有效地规避了以往查对制度下工作落实中的弊端,而在患者身份识别流程中积极成立品管圈(QCC)小组,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及医疗服务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规范与责任意识,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保证医疗、护理活动的安全,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唐森尤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究分析七氟醚吸入全身麻醉在老年手术患者中的效果及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70例纳入研究中,其收治时间均在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通过单双号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麻醉中分别给予患者七氟醚吸入(观察组)及异氟醚吸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苏醒与拔管时间、认知功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为6.93min(s=1.72),拔管时间为8.92min(s=2.71),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天认知功能评分为26.08分(s=0.96),术后3d认知功能评分为28.35分(s=0.4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全身麻醉在老年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今后临床中广泛推广实施.
作者:卜叶波;杨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研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效果,以此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5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再抽取同期门诊收治的体检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比较两组高心率和低心率、24h平均心率、24h总心搏数等指标,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心律失常(房室阻滞、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性停搏)各项指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效果较好,能提高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彩虹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比较美托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我科室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将入选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即卡维地洛组和美托洛尔组,各研究组均包含25例患者.卡维地洛组患者口服卡维地洛,美托洛尔组患者口服美托洛尔进行治疗.结果:卡维地洛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美托洛尔组为76.00%,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功能指标相当,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卡维地洛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LVEDd和LVESd心功能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美托洛尔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卡维地洛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美托洛尔组为2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对患者的心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与美托洛尔相比,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安全性良好的临床优势,可作为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首选疗法进行应用.
作者:王福意;武雨侠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比索洛尔联合厄贝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02%,治疗后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为37.79mm(s=3.14),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为48.15mm(s=3.61),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50.18% (s=10.36),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联合厄贝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吕永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究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于2014年1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就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通过动态化随机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对照组单用泮托拉唑治疗,探究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治疗总有效率、48h再次出血例数、止血时间、输血量、出血次数以及住院时间)、血压、心率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疾病具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王清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究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前路手术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会祥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不同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纠正酸碱、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静脉补液等治疗,并给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消旋卡多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总有效率;大便频率、性状复常时间、止泻时间、72h大便量;治疗前和治疗后患儿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大便频率、性状复常时间、止泻时间、72h大便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试验组炎症因子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采用常规抗病毒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效果确切,可快速改善临床症状,改善炎症状况,值得推广.
作者:李海英;石梅兰;周润芯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缺铁性贫血患者采用补充铁剂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予以补充铁剂治疗,n=50例)和对照组(予以食疗法治疗,n=50例).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各项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充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张婧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对比汉族和哈萨克族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的差异.方法:收集儿科门诊收治的哈萨克族及汉族儿童600例进行血常规检测,对比两族儿童中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并分析两族儿童间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哈萨克族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高于汉族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哈萨克族儿童容易患缺铁性贫血,发生与否与其生活环境、饮食习惯、母亲贫血史、母亲生育史、母乳喂养史等有关.结论:哈萨克族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较高,应该加强对哈萨克族儿童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的改善,给儿童添加相应的辅食、均衡营养,母亲在孕期应该注意保健,重视对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作者:张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究唑来膦酸(密固达)联合PKP技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6年10月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20例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10例.对照组给予PKP技术治疗,试验组给予唑来膦酸联合PKP技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股骨近端骨密度(BMD)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唑来膦酸联合PKP技术治疗的效果较好.
作者:魏入帅;李诚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痔疮围术期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痔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n=55例)与对照组(n=55例),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围术期患者疼痛感程度、焦虑度等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总满意率分别为98.18%、83.64%,且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疼痛感、焦虑评分结果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痔疮围术期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不仅能为患者提供优的服务,也能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疼痛感和焦虑度,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的护理方案.
作者:戴永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测的影响因素.方法:分别采集200例健康志愿者的静脉血和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查;分别对室温下放置0min、30min、2h和6h后的静脉进血行血常规检查;对血常规检查中的主要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末梢血中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b)的检测值均明显高于静脉血(P<0.05),血小板计数(PLT)明显低于静脉血(P<0.05),中间细胞百分比(MXD)和静脉血无差异(P>0.05);静脉血的WBC、RBC和Hb不同时间检测无统计学差异(P>0.05),PLT较放置前明显降低(P<0.05),MXD较放置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较多,采取静脉血2h以内检查可以降低误差.
作者:蒙绍建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比较分析重庆市綦江区库存血量和临床用血量管理现状及对策.方法:对重庆市綦江区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血液中心库存血量及用血量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际用血需求量同库存血量比较,全血及红细胞悬液不同血型构成比差异较大.各类血型红细胞血液实际用量远低于库存血量,二者间关系不稳定,AB型库存较其他型库存量低.结论:在采血、存血前应先对当地常年实际用血比例进行了解,并结合当地当时的库存血量血型构成比来实施采血存血,优先采集较为紧缺的血型,避免因血液过期导致浪费,建立安全、稳定、自愿的无偿献血队伍,利于采血有计划的实施.
作者:杨长勤;张晓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异丙嗪、维生素K1、654-2联合十六角蒙脱石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收集160例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腹泻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80例,两组均按常规补液,对症、支持治疗,调节饮食及口服十六角蒙脱石治疗.试验组加用异丙嗪、维生素K1、654-2.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8.75%;对照组总有效率8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试验组平均止泻时间与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异丙嗪、维生素K1、654-2联合十六角蒙脱石可以快速止泻,能明显缩短病程.
作者:易爱华;刘园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分析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等效生物剂量.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甲组患者的等效生物计量为65~ 75 Gy,平均等效生物剂量为72Gy.乙组患者的等效生物剂量为76~ 85Gy,平均等效生物剂量为80Gy.丙组患者的等效生物剂量为86~ 100Gy,平均等效生物剂量为90Gy.1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放疗结束后应用NP方案进行化疗4个周期.比较三组患者的相关治疗有效率.结果:在治疗3个月和6个月之后,三组患者之间的治疗有效率并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5).治疗后9个月之后,丙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甲组,治疗12个月后,丙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甲组和乙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对机体内其他正常细胞和组织产生的伤害较轻.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等效生物剂量90Gy左右时,治疗有效率较高,复发率相对较低.
作者:陈庆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对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从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25例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对照组中25例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可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其疗效确切,能有效缩短愈合时间,促进患者康复,且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富军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