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婧
目的:评价社区糖尿病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我社区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将78例患者分成两组,取39例糖尿病患者仅定期随访设作对照组,另取39例糖尿病患者分析影响糖尿病生活质量因素后实施社区糖尿病管理设作观察组,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水平、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因素包括对疾病知识认识、患者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糖尿病管理可以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绮文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比索洛尔联合厄贝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02%,治疗后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为37.79mm(s=3.14),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为48.15mm(s=3.61),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50.18% (s=10.36),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联合厄贝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吕永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对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PHC)实行肝脏MSCT和DSA检查,两者之间要间隔2~14d.比较和分析多层螺旋CT和DSA检查对于PHC的诊断价值.结果:60例PHC患者中,巨块型有14例,弥漫型和混合型有40例,结节型有6例;其中有10例患者的两种检查结果存在差异,其余的50例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基本上是一致的.DSA和MSCT检查内均发现PHC合并门静脉主干和近端分支癌栓12例,同时MSCT检查中得知,2例的外周分支存在癌栓.DSA检查得知PHC的中肝动脉-门静脉瘘(APS)形成24例,MSCT检查中发展的APS形成20例.结论:MSCT和DSA在原发性肝癌的影响诊断中各自具有特点,且两者相结合针对PHC的诊断及综合治疗存在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婧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观察Nd:YAG激光治疗人工晶体虹膜后粘连的疗效.方法:应用Nd:YAG激光解除虹膜后粘连.报道12例(13眼)白内障术后人工晶体虹膜后粘连YA G激光松解的治疗方法与结果.YAG激光单脉冲从粘连张力大位置开始,逐步击射直至解除粘连.结果:一次全部松解粘连无复发者12只眼(92.3%).除3只眼瞳孔缘有微量渗血、2只眼人工晶体表面有激光伤斑、1只眼术后一时性轻度眼压升高外,无其他并发症.YAG激光治疗人工晶体虹膜后粘连后,视觉质量提高,减少瞳孔阻滞.结论:Nd:YAG激光解除人工晶体虹膜粘连,是一种安全、有效、易为患者接受的疗法,具有并发症少,能够解除瞳孔阻滞,防治继发性青光眼,增加视觉质量等优点.
作者:李宾毅;禤中宁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究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CNP)对知识掌握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2例DPN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按照不同护理方案分成对照组(51例)与研究组(5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知识掌握度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知识掌握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N患者应用CNP干预可促进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知识掌握度提高,从而促进疗效及预后改善.
作者:唐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分析短期静脉高营养联合维生素B对妊娠剧吐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100例妊娠剧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实施短期静脉高营养液联合维生素B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均有一定效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妊娠剧吐,使用短期静脉高营养联合维生素B的方法能够取得更佳的临床疗效,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钱利静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偏头痛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方式.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尼美舒利分散片治疗;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偏头痛的发病特点进行总结,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头痛程度、偏头痛持续时间、偏头痛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偏头痛患者的头痛多为单侧性和搏动性,疼痛为重度或中度,头痛期间可伴随恶心、呕吐或畏光、畏声表现.B组偏头痛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A组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头痛程度、偏头痛持续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头痛程度、偏头痛持续时间均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偏头痛的临床特点有别于其他类型头痛,给予尼美舒利分散片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和血液流变学情况,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苏梅;赵晓雪;潘世民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患者的给药剂量为每天12.5mg,试验组患者的给药剂量为每天25mg,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子宫肌瘤反跳生长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不良反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25mg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未显著增加,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曹慧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睑松弛与睑袋整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来我院进上睑松弛与睑袋整形术的老年患者8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1年后进行术后随访,对患者的术后效果与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3例(3.49%)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主要是术后重睑线不对称,外眦瘢痕,部分伤口裂开;患者的术后满意度达94.19%.结论:老年人上睑松弛与睑袋整形术的临床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向艺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百艾洗液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选用国家中药新药百艾洗液作为治疗组,洁尔阴洗液作对照组,共观察临床病例960例,其中治疗组700例,对照组260例.结果:百艾洗液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的平均总显效率为84.17%,总有效率为94.48%;对照组的总显效率为60.5%,总有效率为79.2%.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显著.治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观察中,收集了73例妊娠期阴道炎患者病例,临床疗效满意,未发现生殖毒性及不良反应,由此证明,百艾洗液可用于孕妇.结论:观察中治疗组起效迅速,尤其在快速止痒、止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良好,使用简便易行.
作者:王肖凤;殷海波;伍招娣;赵玉秋;李克湘;朱克俭;郑纯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致病原感染心内膜、瓣膜或瓣膜相关结构引起的疾病,这类患者多有先天性或风湿性心脏病,在心内膜及瓣膜上附有赘生物,赘生物很脆弱,易脱落造成栓塞.一般内科治疗远期效果欠佳,且此疗法对14岁以下患儿更具危险性,院内病死率高[1-2].2017年3月我科收治1例重症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经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存在二尖瓣瓣膜病变及赘生物,经内科积极治疗与护理,病情稳定后转至外科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较好.现将其内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黄林英;田艳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分析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90例肛周脓肿患者并随机分组.传统组给予切开引流手术,一次性组则实施一次性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肛周脓肿治疗效果、复发率、术前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一次性组患者肛周脓肿治疗效果高于传统组(P<0.05);一次性组复发率低于传统组(P<0.05);术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一次性组生活质量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应用效果确切,复发率低,可缩短疗程,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李丽 刊期: 2017年第13期
良好的护理对呼吸科患者的康复是很重要的,在住院患者中又以老年人居多,而对老年人的护理也是一个难点.本文分析了老年人身体和心理上的特征,在对老年人做常规护理时,注重护理过程的安全,尤其是重症患者的护理,并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状态,给予其合理的心理护理,助其早日康复.
作者:祁爱凤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血浆游离3-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和3-甲氧基肾上腺素(MN)在嗜铬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41例有嗜铬细胞瘤筛查指征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收治的75例非嗜铬细胞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后NMN和MN水平,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浆游离NMN和MN诊断嗜铬细胞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治疗前,嗜铬细胞瘤组患者的血浆游离NMN和MN水平明显高于非嗜铬细胞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嗜铬细胞瘤组患者的血浆游离NMN和MN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MN和MN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0(s =0.003)和0.786(s =0.021),血浆NMN在225 μg/L时诊断嗜铬细胞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7%和99.5%,血浆MN在89.6μg/L时诊断嗜铬细胞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2.8%和100.0%.结论: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游离NMN和MN简单有效,且血浆NMN和MN诊断嗜铬细胞瘤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可作为临床筛查嗜铬细胞瘤的理想方法.
作者:吴俊锋;李小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近年来,白藜芦醇成为科学界关于抗氧化抗衰老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白藜芦醇的自然界分布、理化性质、生产工艺、在机体内代谢途径以及在不同疾病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简要阐述.鉴于白藜芦醇的广泛作用机制,其有望成为预防和治疗衰老相关疾病的有效化合物.
作者:严全全;柯峰;苗芬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全身支持处理对疲劳产妇产程及产后的影响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处理,试验组给予全身支持处理.记录并分析两组疲劳产妇产程、妊娠结局.结果:试验组总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自然分娩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48.89%),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疲劳产妇给予全身支持处理可获得更为理想的妊娠结局,有效缩短总产程并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对减少产后出血具有一定作用,有利于保障母婴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作者:张莉丽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研究探讨我院住院药房药物调剂差错的原因及相应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住院药房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近两年来药物调剂的差错记录231份,差错记录占总记录的0.05%(药物调剂共计462 000份).对差错记录进行总结,分析出现的常见差错,导致差错发生主要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差错发生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发放药剂的调剂人员没有深刻认识到错发药品的风险,思想认识不深刻.②调剂人员专业水平不达标或业务能力低.③药房调剂人员在发药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④药品间名称过于相近有些仅存一字之差.⑤医院药房没有制定严格的差错报告和登记制度及科学有效的赏罚规则.结论:导致差错发生主要原因有主观与客观两种,但药房调剂人员的主观因素占主导地位.为此增加药剂人员的业务及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深刻了解调剂差错的重要性,坚定其一心一意对患者负责的思想,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操作规程及赏罚规则并严格遵守.
作者:兰玉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究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前路手术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会祥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术式入路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经颞叶皮质入路行小骨窗术,观察组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行小骨窗术,对比组间手术疗效及预后.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昏迷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可较彻底清除血肿,减小术后并发症风险,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近林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究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小儿早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NSI)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确诊为CNSI感染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感染类型进行分组,病毒感染组36例,细菌感染组44例,同期选择40例无发生感染的儿童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LDH、CRP、PCT水平,分析其鉴别诊断价值.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CRP、PCT、LDH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病毒组患者的LDH、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CT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LDH、CRP、PCT可作为小儿早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诊断重要指标,可指导临床治疗,对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
作者:杨启慧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