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
目的:观察痔疮围术期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痔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n=55例)与对照组(n=55例),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围术期患者疼痛感程度、焦虑度等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总满意率分别为98.18%、83.64%,且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疼痛感、焦虑评分结果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痔疮围术期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不仅能为患者提供优的服务,也能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疼痛感和焦虑度,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的护理方案.
作者:戴永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研究针灸调补任督法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中心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任督组.常规组行常规针刺治疗,任督组行针灸调补任督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脑卒中后尿失禁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患者夜间护理次数、日均排尿次数的差异.结果:任督组相对于常规组脑卒中后尿失禁治疗效果更好(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P>0.05);治疗前两组夜间护理次数、日均排尿次数相似(P>0.05),治疗后任督组相较于常规组夜间护理次数、日均排尿次数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针灸调补任督法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尿失禁症状,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治疗方法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孔秋香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讨论颅底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进行颅底肿瘤切除术治疗的60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进行分组试验,其中试验组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及患者吞咽功能变化.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试验患者吞咽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是护理措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在颅底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吞咽功能的护理中,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同时可以提高护理的整体水平,是患者容易接受的一种护理方式.
作者:唐芙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在内镜下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先后通过随机入组的方式,将8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内镜下指导医生给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止血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在内镜下治疗,其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时,采用内镜查看患者内部具体情况,临床医生在综合内镜反应结果及自身经验后,可以更加快速的制订治疗方案,减少治疗时间.因内镜创面较小,可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史伟东;杨晓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研究放置宫内节育器对女性生殖系统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站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60例行宫内节育器进行节育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术后的生殖健康状况展开调查与分析,并对所得结果展开研究.结果:经术后随访调查结果得出,在术后共有20例女性出了异常症状,其中包括:8例女性月经不规律,6例女性出现小腹疼痛,3例女性出现了盆腔炎,3例女性发生了节育器异位.因节育器的选择不同,手术者在术后出现的异常症状也存在明显区别,从统计结果中发现,节育器应用母体环和T形环的患者其不良症状发生率要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内放置节育器会给女性的生殖健康带来一定影响,但其影响程度与患者的身体耐受力、节育器类型等有着密切关联.
作者:尹素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疝气患儿分为两组,试验组50例采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自主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疝气采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疗效确切,由于该手术具备微创优点,因此更利于患儿术后恢复.
作者:何分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通过肠炎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学检验,分析肠炎沙门菌特点及病原学检测的方法.方法:按照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方法,对疑似引起食物中毒的食物进行采样,通过增菌—培养—细菌生化—细菌血清学流程对食物中毒暴发的流行因素及病原学因素加以判定.结果:凉拌牛肉为本次食物中毒的流行因素,肠炎沙门菌为本次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因素.结论:食品若被肠炎沙门菌污染,在环境适宜条件下,肠炎沙门菌可迅速生长繁殖,食用此类食物,极易造成食物中毒暴发,因此需相关监管部门加以重视并做好监管及宣传教育工作.
作者:卢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出现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外科手术切口未感染患者120例为参照组.通过对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护理方案.结果:影响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合并疾病、住院时间及营养状况等.经统计学分析,研究组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引起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较多,对外科手术患者选择佳时机实施手术,并充分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工作,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能够进一步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促使患者尽快康复出院.
作者:钟桂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探讨“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在寻常痤疮的诊疗中的应用.讨论如何通过辨病、辨体相结合把握疾病,如何通过辨证加辨体,或辨体加辨症状进行辨证论治,以痤疮为例探讨三辨诊疗模式在皮肤科的应用意义.
作者:张景龙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有关资料显示,在所有的骨折患者中老年人占大多数.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的骨质偏脆,所以老人一旦受到碰撞就很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也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骨质疏松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瘫痪,所以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避开导致骨折的危险因素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老年人如何预防骨折和如何护理做出一定讨论.
作者:王艳红;刘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时普外科手术患者行心理护理对其焦虑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进入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进行手术的患者中,采取随机法抽选出60例进行分析,予以分组:常规组:30例行常规护理项目,护理组:30例加行心理护理措施,对两组的焦虑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接受护理前,常规组30例患者Zung焦虑表评分57.12分(s=4.23),护理组56.77分(s=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常规组51.76分(s=9.22),护理组43.02分(s=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握康复治疗相关知识,终使患者获得满意的康复效果,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生活质量.
作者:范斌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观察与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脑卒中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印例脑卒中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按照确诊方式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观察A组患者根据理化指标检查结果进行确诊,对观察B组患者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理化指标检查结果进行确诊.对比并分析观察A组和观察B组患者的临床确诊率,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颈总动脉的内-中膜厚度、颈内动脉的内-中膜厚度、颈外动脉的内-中膜厚度.结果:观察B组患者的临床确诊率(96.67%)与观察A组患者(56.67%)相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颈总动脉的内-中膜厚度、颈内动脉的内-中膜厚度、颈外动脉的内-中膜厚度与对照组健康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脑卒中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邱跃文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住院部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简单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5例.其中试验组患者给予干扰素联合炎琥宁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炎琥宁治疗,对比2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临床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5.56%)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6.67%)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并且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柳瑞春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对阿莫西林的药性作用及在临床的应用合理性分析.方法:在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采用阿莫西林治疗患者中选取600例,对阿莫西林使用情况、药性作用及临床应用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本次选取的600例患者中,用药后5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痛、胃肠道反应、嗜睡及乏力等.结论:阿莫西林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如果出现不合理用药则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因此为有效发挥阿莫西林药性作用,需要提高阿莫西林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
作者:张洛川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在恶性肿瘤患者睡眠障碍治疗中采用耳穴压豆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以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为样本选取时段,选择我院收治的72例伴随有失眠症状的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耳穴压豆方法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采用耳穴压豆治疗后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各项评分均得以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恶性肿瘤患者睡眠障碍治疗中采用耳穴压豆方法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阳小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分析结肠癌采用直肠低位吻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直肠超低位吻合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直肠低位吻合手术治疗,试验结束之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排便功能及手术前后肛门压力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比较发现,试验组患者手术前肛门压力的变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术后肛门压力及排便功能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直肠低位吻合手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的保留患者的肛肠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国庆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患者实施心理行为护理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86例该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不同护理方案平分为常规、研究两组,各43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行为护理,护理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研究组实施心理行为护理干预,研究组及常规组社会功能评分为16.37 (s=4.83)、20.75 (s=7.73),研究组认知功能改善程度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行为护理应用于慢性精神分裂患者临床护理中效果较好,可对减轻认知功能障碍,改善疾病预后等方面均产生积极影响,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袁惠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会厌逐瘀汤在治疗肥厚性喉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7例肥厚性喉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厚性喉炎患者行会厌逐瘀汤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蒋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6例A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AD患者临床表现多样,胸痛多为常见的首发症状,好转或治愈出院31例,死亡3例,签字放弃治疗出院2例.结论:AD的早期预检分诊、诊断治疗、重视心理护理、缓解疼痛、控制血压和心率、可以减少并发症并降低死亡率.
作者:莫景书;杨起;李海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分析治疗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时腹腔镜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集我院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诊断为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5.13%,低于对照组的17.95%;在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均较高,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治疗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时有明显优势,安全有效.
作者:上官士斌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