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宾毅;禤中宁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转归时间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咳嗽消失、退热、肺部体征转归正常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67%,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向太梅;易智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分析疼痛管理对慢性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某医院接受伤口治疗的8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及试验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情况、伤口愈合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伤口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伤口愈合率、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管理能有效缓解伤口疼痛,加快伤口愈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海艳;黄素碧;蒋纯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阴道和腹部联合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异位妊娠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阴道超声检查及经腹部超声检查检查,对比单纯经阴道超声检查、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及两者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及漏诊率,并对比经阴道超声检查与经腹部超声检查的检查结果.结果:单纯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为77.78%;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为75.56%;阴道和腹部联合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8.89%.经统计学分析,单纯经阴道超声检查、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两种方法诊断结果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单纯检查方法与联合检查方法相比,诊断准确率差异显著(P<0.05).在孕囊、异位妊娠包块及盆腔积液等阳性检出率方面,经阴道超声检查显著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阴道和腹部联合超声检查的方式诊断异位妊娠,可以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便于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使患者恢复健康,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文倩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于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1 1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切口大小[2.39cm(s=0.31) vs4.22cm(s=0.51)]、术中出血量[14.15ml(s=4.08)vs30.26ml(s=6.85)]、术后排气时间[15.38h(s=2.74) vs 36.19h(s=4.28)]、住院时间[36.19d(s=4.28)vs9.14d(s=0.9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2%vs10.34%)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其安全性高,术后恢复效果好,能够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
作者:贾华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对阿莫西林的药性作用及在临床的应用合理性分析.方法:在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采用阿莫西林治疗患者中选取600例,对阿莫西林使用情况、药性作用及临床应用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本次选取的600例患者中,用药后5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痛、胃肠道反应、嗜睡及乏力等.结论:阿莫西林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如果出现不合理用药则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因此为有效发挥阿莫西林药性作用,需要提高阿莫西林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
作者:张洛川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健康体检人群使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收集健康体检人群共1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则加强健康教育,将两组依从性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依从性更高(P<0.05).结论:对健康体检人群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升其依从性,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显森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会厌逐瘀汤在治疗肥厚性喉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7例肥厚性喉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厚性喉炎患者行会厌逐瘀汤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蒋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术式入路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经颞叶皮质入路行小骨窗术,观察组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行小骨窗术,对比组间手术疗效及预后.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昏迷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可较彻底清除血肿,减小术后并发症风险,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近林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参松养心胶囊与美托洛尔对老年冠心病(CHD)伴心律失常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近三年收治的老年CHD伴心律失常患者中抽取100例开展研究,然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研究组各有5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单用美托洛尔进行临床治疗,研究组在观察组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临床用药,研究用药后患者疗效和血压、生化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效率是82%,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效率是94%,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效率比研究组低,在血压和生化指标的改善程度上也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给予老年CHD伴心律失常患者参松养心胶囊以及美托洛尔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其血压以及生化指标,提升临床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侯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时普外科手术患者行心理护理对其焦虑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进入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进行手术的患者中,采取随机法抽选出60例进行分析,予以分组:常规组:30例行常规护理项目,护理组:30例加行心理护理措施,对两组的焦虑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接受护理前,常规组30例患者Zung焦虑表评分57.12分(s=4.23),护理组56.77分(s=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常规组51.76分(s=9.22),护理组43.02分(s=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握康复治疗相关知识,终使患者获得满意的康复效果,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生活质量.
作者:范斌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胸膜炎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4月到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胸膜炎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一组为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和对照组住院费用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县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依从性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护理方法,具有比较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施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研究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压、血糖,抗血小板聚集,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但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两个疗程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规定疗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均减少,但是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曲美他嗪在改善稳定型心绞痛每日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电图演变均有较好的效果,没有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且更好的改善心脏和全身的血流动力学,增加心肌供能,可有效改善心绞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外痔剥离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抽取的22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11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外痔剥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结束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和创面愈合所需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创口愈合时间较短,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也明显较少,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H加外痔剥离术治疗重度混合痔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后创口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分析2-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2-聚乙二醇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治疗36周并随访36周,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基因分型、前C区突变情况、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载量,并在开始治疗后的前3月每月检测1次血清HBV DNA载量,之后改为每3个月检测1次血清HBV DNA数量,以病毒学应答作为评价疗效的指标.并比较不同血清HBV DNA载量、基因分型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62例患者低载量组持续应答(SVR)获得率明显高于高载量组,差异显著(P<0.05);62例患者B基因无突变组、C基因无突变组的SVR获得率均分别高于B基因突变组和C基因突变组,差异显著(P<0.05),但是早期病毒学应答(EVR)获得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2-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理想的疗效,HBV DNA载量水平、HBV基因突变情况可作为疗效的有效观察指标.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致病原感染心内膜、瓣膜或瓣膜相关结构引起的疾病,这类患者多有先天性或风湿性心脏病,在心内膜及瓣膜上附有赘生物,赘生物很脆弱,易脱落造成栓塞.一般内科治疗远期效果欠佳,且此疗法对14岁以下患儿更具危险性,院内病死率高[1-2].2017年3月我科收治1例重症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经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存在二尖瓣瓣膜病变及赘生物,经内科积极治疗与护理,病情稳定后转至外科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较好.现将其内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黄林英;田艳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妊娠合并肾脏疾病是临床上广泛关注的问题.正常妊娠期肾脏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表现为肾脏体积加大,处于生理性高灌注、高滤过状态,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显著增加.异常妊娠合并肾脏疾病的育龄女性,由于妊娠期所引起的循环、内分泌系统等变化,妊娠并发先兆子痫、胎盘早剥等加剧肾功能恶化,甚至引发流产、早产、胎儿死亡的高风险.因此,本文就此问题进行系统回顾.
作者:陈美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式学习(PBL)教学法在检验科血液学检验操作实践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检验科接受临床实习的66名检验科实习生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实习学生33名,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观察组33例则采用PBL教学法,比较两组实习学生实习成绩及对带教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整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检验科血液学检验操作实习生带教中采用PBL教学法可有效提升带教效果,提升实习生理论与技能掌握程度,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黄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不同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纠正酸碱、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静脉补液等治疗,并给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消旋卡多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总有效率;大便频率、性状复常时间、止泻时间、72h大便量;治疗前和治疗后患儿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大便频率、性状复常时间、止泻时间、72h大便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试验组炎症因子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采用常规抗病毒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效果确切,可快速改善临床症状,改善炎症状况,值得推广.
作者:李海英;石梅兰;周润芯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保健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儿童保健的需求在临床也不断加强,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得儿童保健的医疗服务内容不断丰富,保健工作不断加强.儿童保健的临床研究也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作者:张利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研究血塞通治疗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于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痛患者中选出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塞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且心绞痛发作次数更少,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塞通治疗冠心病效果确切,减轻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鹿雷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