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外痔剥离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

张华

关键词:外痔剥离术, 一次性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 混合痔,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外痔剥离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抽取的22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11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外痔剥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结束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和创面愈合所需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创口愈合时间较短,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也明显较少,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H加外痔剥离术治疗重度混合痔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后创口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知识掌握度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究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CNP)对知识掌握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2例DPN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按照不同护理方案分成对照组(51例)与研究组(5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知识掌握度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知识掌握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N患者应用CNP干预可促进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知识掌握度提高,从而促进疗效及预后改善.

    作者:唐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的效果分析

    目的:浅析并评价非布司他用于痛风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接受痛风治疗的66例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并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试验组口服非布司他治疗,对照组使用别嘌醇治疗,经8周的连续治疗后,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尿酸变化与不良反应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尿酸含量虽均出现显著降低,但试验组的降幅明显大于对照组;而试验组的不良反应率仅有12.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27%,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布司他可显著降低痛风患者的血尿酸含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良好,可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彭延刚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腹部超声对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行腹部超声检查的价值及特征表现.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艾滋病并丙肝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单纯慢性丙肝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腹部超声检查,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腹部超声表现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腹部超声表现肝大、回声增粗,脾大,胆囊壁增厚,腹腔淋巴结大;腹水检出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腹部超声检查可发现艾滋病合并丙肝患者的超声表现与单纯慢性丙肝存在显著差异,能够直观反应患者腹部脏器损害情况,在疾病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指导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英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PDCA对提高门诊注射室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效果

    目的:探讨在注射室护理中应用PDCA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在医院门诊注射室接受注射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注射护理,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患者对门诊注射室环境、护理态度、护理技术、信任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注射室护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可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杨洁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阿莫西林的药性作用及合理用药研究分析

    目的:对阿莫西林的药性作用及在临床的应用合理性分析.方法:在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采用阿莫西林治疗患者中选取600例,对阿莫西林使用情况、药性作用及临床应用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本次选取的600例患者中,用药后5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痛、胃肠道反应、嗜睡及乏力等.结论:阿莫西林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如果出现不合理用药则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因此为有效发挥阿莫西林药性作用,需要提高阿莫西林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

    作者:张洛川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护理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强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5%,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5%,远远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李生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对健康体检人群的干预效果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健康体检人群使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收集健康体检人群共1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则加强健康教育,将两组依从性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依从性更高(P<0.05).结论:对健康体检人群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升其依从性,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显森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盐酸氨溴索联合不同药物对老年急性肺炎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对比盐酸氨溴索分别联合左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他唑巴坦钠治疗老年急性肺炎的疗效.方法:研究阶段为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研究对象为海南边防总队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急性肺炎患者.A组43例,使用盐酸氨溴索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B组47例,使用盐酸氨溴索联合头孢曲松他唑巴坦钠治疗.对比两组药物的疗效.结果:B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B组高于A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头孢曲松他唑巴坦钠治疗老年急性肺炎见效快速,有效率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文立献;张立群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四逆加味汤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功能不全经四逆加味汤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给予西医(同对照组)与中医(四逆加味汤)联合治疗,记录两组连续治疗2周后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86.67%)较对照组70.00%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给予西医、中医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给药.

    作者:杨永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放置宫内节育器对女性生殖系统健康的影响

    目的:研究放置宫内节育器对女性生殖系统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站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60例行宫内节育器进行节育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术后的生殖健康状况展开调查与分析,并对所得结果展开研究.结果:经术后随访调查结果得出,在术后共有20例女性出了异常症状,其中包括:8例女性月经不规律,6例女性出现小腹疼痛,3例女性出现了盆腔炎,3例女性发生了节育器异位.因节育器的选择不同,手术者在术后出现的异常症状也存在明显区别,从统计结果中发现,节育器应用母体环和T形环的患者其不良症状发生率要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内放置节育器会给女性的生殖健康带来一定影响,但其影响程度与患者的身体耐受力、节育器类型等有着密切关联.

    作者:尹素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感染扩散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

    目的:研究在预防手术室感染扩散中采取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方法.方法: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我院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4例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参照组(n=27)与试验组(n=27),参照组患者护理中实行我院手术室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护理中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对经不同护理后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感染症状评分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感染症状评分7.25分(s=2.11)、护理满意度100%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感染症状评分19.65分(s=3.25)、护理满意度74.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预防手术室感染扩散中效果显著,可以提升护理依从性,具备广泛应用的价值.

    作者:张予馨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多阶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对多阶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择选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80例多阶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展开观察与分析.结果:在本次治疗中,对照组患者中有18例为保守治疗,22例为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中有19例为保守治疗,21例为手术治疗.在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脊髓损伤程度为:A级6例,B级15例,C级6例,D级13例;对照组患者脊髓损伤程度为:A级7例,B级12例,C级5例,D级16例.结论:多阶段脊柱骨折在发生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状,这需要患者快速接受手术治疗来减轻痛苦,使疾病早日痊愈.

    作者:胡济南;贾宏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临床尿液检验的若干影响因素与对策探析

    目的:探讨影响临床尿液检测结果因素,并进行对策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某院在2016年1月至6月的临床尿液检查600份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将尿液检查样本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0份.研究组尿液检验标本采用化学分析仪进行检验,参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检验,比较分析两种检验方式的误差,并提出相关对策.结果: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在尿液检验结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0份尿液检验标本中共33例误差,误差率为5.5%;其中临床用药误差率为21.21%,标本采集误差率为9.09%,标本储存误差率为6.06%,标本送检误差率为18.18%,标本检验误差率为45.45%.结论:多种因素均会影响临床尿液检验,从而导致其误差的出现.因而通过对影响检验因素的分析,并制定相关对策能够确保临床尿液检验的准确性.

    作者:李雯宇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心脏永久起搏器安装术后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

    目的:探究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后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某医院收治的安装心脏永久起搏器的心脏病患者68例,所有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接受健康教育,对比治疗之后患者生命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的患者经过健康教育后病情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病患者接受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手术过后,在后期治疗过程中如果进行一定程度的健康教育,就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对心脏起搏器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作者:丘增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直肠低位吻合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结肠癌采用直肠低位吻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直肠超低位吻合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直肠低位吻合手术治疗,试验结束之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排便功能及手术前后肛门压力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比较发现,试验组患者手术前肛门压力的变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术后肛门压力及排便功能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直肠低位吻合手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的保留患者的肛肠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国庆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精细化护理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评价精细化护理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2例神经内科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比较,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9%,低于对照组(12.50%),护理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91.07%),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在神经内科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促进护患关系,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李秋林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6min步行距离的影响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氨茶碱配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氨茶碱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氨茶碱与呼吸功能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FVC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6min步行距离为435.6m(s=22.3),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为382.6m(s=19.5),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 (P<0.05).结论:氨茶碱与呼吸功能训练联合应用,有助于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缓解其临床症状,增强运动耐力,提高疗效.

    作者:潘耀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共收治764例结肠癌患者,从中选取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手术治疗方法,给予研究组患者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患者,能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症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应用和椎广.

    作者:张建海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血塞通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塞通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观察组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的基础上联合血塞通滴丸治疗,观察时间为4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8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结论:血塞通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痛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汪元元;周晓妍;黄德莲;吕海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炎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对于本病治疗一直未有突破,常用抗风湿药物,虽有一定疗效,但存在副作用大等问题.艾灸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利用艾绒熏灼、温熨体表一定部位,并借助其热力及药物作用来平衡人体阴阳、扶正祛邪、调节经络脏腑功能以防治疾病,具备应用便捷、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好等特点.本文根据所查文献仅对艾灸治疗RA及相关研究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开慧;杨吉恒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