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细化护理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效果

李秋林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 神经内科,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评价精细化护理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2例神经内科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比较,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9%,低于对照组(12.50%),护理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91.07%),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在神经内科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促进护患关系,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提高乡镇基层卫生院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提高乡镇基层卫生院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期间的护理人员1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5年10月前,未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期间的护理人员12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不实施安全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观察两组护理人员护理风险与护理纠纷发生情况及护理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8.33%,护理纠纷未发生,基础护理24.26分(s-1.02)、护理安全23.10分(s=1.01)、应急处理24.13分(s=0.41)、感染控制24.85分(s=0.1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与护理纠纷发生率,对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新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6例A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AD患者临床表现多样,胸痛多为常见的首发症状,好转或治愈出院31例,死亡3例,签字放弃治疗出院2例.结论:AD的早期预检分诊、诊断治疗、重视心理护理、缓解疼痛、控制血压和心率、可以减少并发症并降低死亡率.

    作者:莫景书;杨起;李海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泰州市高港区2010-2016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高港区2010-2016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掌握其流行趋势和影响因素,为有效地防控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6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手足口病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6年高港区共报告手足口病128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70.15/100000,全年每个月均有发病,有两个发病高峰,每年4-7月和10-12月,部分年份为单高峰.1~5岁人群发病多,占总病例的88.59%,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78∶1,托幼机构共聚焦性发病12起.实验室诊断280例,病原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为主,其他肠道病毒为辅.共有11例重症病例,死亡1例,均为EV71感染.结论:手足口病的疫情处于高发态势,有明显的季节性、年龄和性别差异,在托幼机构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作者:陈翠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疗效.方法:以本院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试验组采取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水平(FPG)、餐后2h血糖水平(2hPG)、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FPG、2hPG、HbA1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FPG、2hPG、HbA1c及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

    作者:肖剑;周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3个月CCS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3个月CCS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12.50%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CCS评分.

    作者:李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效果,以此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5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再抽取同期门诊收治的体检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比较两组高心率和低心率、24h平均心率、24h总心搏数等指标,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心律失常(房室阻滞、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性停搏)各项指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效果较好,能提高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彩虹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在老年牙周炎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老年牙周炎治疗中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牙周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比较常规的治疗措施,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采用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牙周探诊深度、牙龈沟出血指数及菌斑指数均明显得到改善,试验组患者牙周探诊深度、牙龈沟出血指数及菌斑指数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3.33%,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牙周炎患者的治疗中,加入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钟开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炎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对于本病治疗一直未有突破,常用抗风湿药物,虽有一定疗效,但存在副作用大等问题.艾灸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利用艾绒熏灼、温熨体表一定部位,并借助其热力及药物作用来平衡人体阴阳、扶正祛邪、调节经络脏腑功能以防治疾病,具备应用便捷、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好等特点.本文根据所查文献仅对艾灸治疗RA及相关研究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开慧;杨吉恒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舒适护理在妊娠高血压孕妇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妊娠高血压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60例妊娠高血压孕妇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均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妊娠高血压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梅忠群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2-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2-聚乙二醇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治疗36周并随访36周,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基因分型、前C区突变情况、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载量,并在开始治疗后的前3月每月检测1次血清HBV DNA载量,之后改为每3个月检测1次血清HBV DNA数量,以病毒学应答作为评价疗效的指标.并比较不同血清HBV DNA载量、基因分型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62例患者低载量组持续应答(SVR)获得率明显高于高载量组,差异显著(P<0.05);62例患者B基因无突变组、C基因无突变组的SVR获得率均分别高于B基因突变组和C基因突变组,差异显著(P<0.05),但是早期病毒学应答(EVR)获得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2-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理想的疗效,HBV DNA载量水平、HBV基因突变情况可作为疗效的有效观察指标.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儿童临床保健研究进展

    保健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儿童保健的需求在临床也不断加强,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得儿童保健的医疗服务内容不断丰富,保健工作不断加强.儿童保健的临床研究也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作者:张利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51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达到9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P<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1年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显示生活质量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式,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玉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脑瘤患者晚期疼痛的影响

    目的:研究应用中医护理干预对脑瘤患者晚期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9月到2016年9月收治的80例脑瘤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并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更少,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瘤患者晚期疼痛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并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彭水姣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临床意义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时使用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共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观察组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将两组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复发率更低(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甲状腺全切除术能够显著降低疾病的复发率,且并发症少,治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超宇;宋璇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口腔颌面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效果

    目的:选用口腔颌面外科病房精细化管理方式,从而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临床护理服务.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日至2016年5月20日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病房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选用病房常规管理方式,试验组患者选用精细化病房管理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较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长于试验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口腔颌面外科病房护理中,精细化管理手段的运用,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缩减患者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龙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8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片+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并监测用药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高血压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90%)略低于时照组(14.29%),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效果较为理想,优于单方用药,且未增加不良反应风险,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作者:刘新生;冯恩志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血清胱抑素c与尿液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水平对肾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与尿液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水平对诊断肾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肾病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血肌酐水平分为A、B两组,同时选取同期4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结果:B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与尿液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数据明显高于A组和对照组,A组患者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A组,同时联合检查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血清胱抑素c与尿液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查,可有效地提高其阳性检出率.在早期肾早期肾损害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姜维;毕纹玫;王俊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二尖瓣病变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例报道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致病原感染心内膜、瓣膜或瓣膜相关结构引起的疾病,这类患者多有先天性或风湿性心脏病,在心内膜及瓣膜上附有赘生物,赘生物很脆弱,易脱落造成栓塞.一般内科治疗远期效果欠佳,且此疗法对14岁以下患儿更具危险性,院内病死率高[1-2].2017年3月我科收治1例重症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经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存在二尖瓣瓣膜病变及赘生物,经内科积极治疗与护理,病情稳定后转至外科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较好.现将其内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黄林英;田艳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献血者机采中出现反应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目的:探究献血者机采中出现反应的原因,并制订相应的对策.方法:搜集贵港市中心血站采血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机采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的2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出现献血反应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结果:25例发生献血反应,其中轻度20例,占80.0%;中度4例,占16.0%;重度1例,占4.0%.献血反应的原因主要是睡眠不足加上过度疲劳,以及空腹献血,分别占到44.0%(11/25)、40.0% (10/25),其次为晕车后献血,占4.0%;精神心理因素,占4.0%;皮下血肿,占4.0%;枸橼酸钠进入体内引起口唇发麻或手足抽搐,占4.0%.结论:机采献血既关系献血者的健康,又关系我国机采献血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做好献血者的身体检查,提高采血技术,减轻疼痛,营造一个舒适的献血环境,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韦春燕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宫腔镜下电切术(TCRM)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1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试验组52例行TCRM,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手术指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手术、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更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并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华;聂娜;林彩云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