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雯宇
目的:探究唑来膦酸(密固达)联合PKP技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6年10月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20例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10例.对照组给予PKP技术治疗,试验组给予唑来膦酸联合PKP技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股骨近端骨密度(BMD)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唑来膦酸联合PKP技术治疗的效果较好.
作者:魏入帅;李诚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究献血者机采中出现反应的原因,并制订相应的对策.方法:搜集贵港市中心血站采血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机采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的2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出现献血反应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结果:25例发生献血反应,其中轻度20例,占80.0%;中度4例,占16.0%;重度1例,占4.0%.献血反应的原因主要是睡眠不足加上过度疲劳,以及空腹献血,分别占到44.0%(11/25)、40.0% (10/25),其次为晕车后献血,占4.0%;精神心理因素,占4.0%;皮下血肿,占4.0%;枸橼酸钠进入体内引起口唇发麻或手足抽搐,占4.0%.结论:机采献血既关系献血者的健康,又关系我国机采献血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做好献血者的身体检查,提高采血技术,减轻疼痛,营造一个舒适的献血环境,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韦春燕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析磁共振Tricks技术在四肢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四肢血管瘤患者20例,对所有患者实施常规平扫,再进行对比剂的注入,同时利用磁共振Tricks技术对患者的动态血管进行造影,后再采取增强扫描,对患者病变显示的具体情况和病例图像的质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手术病例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磁共振Tricks动态图像真实清楚的显示了血管瘤瘤体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引流静脉,通过常规扫描的结合,其诊断的准确率为95% (19/20).结论:磁共振Tricks技术在四肢血管成像中是一种新兴且有效的诊断方法,能够清楚地动态观察血管瘤异常血管的组成,提高诊断率.
作者:余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评价社区糖尿病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我社区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将78例患者分成两组,取39例糖尿病患者仅定期随访设作对照组,另取39例糖尿病患者分析影响糖尿病生活质量因素后实施社区糖尿病管理设作观察组,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水平、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因素包括对疾病知识认识、患者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糖尿病管理可以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绮文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CT和MRI在肝硬化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结节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患者行CT和MRI诊断,观察不同的影像诊断对肝硬化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肝硬化结节的MRI诊断独立预测指标为结节性肝表面、门静脉高压及肝实质异常;肝硬化结节的CT诊断独立预测指标为肝边缘、肝实质异常以及门静脉高压.CT和MRI两种检测方式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两种检测方式之间的价值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和MRI诊断均能够提高肝硬化结节的准确率,两者各有优势,就能够提高临床的诊断效果.
作者:毛锦春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心脏B超与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50例本院收治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所有患者分别行心脏B超与心电图检查,对两组检查方法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心脏B超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心电图,两种检查方法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B超在高血压性心脏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杨红蕾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究CT对胃肠道间质瘤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接受CT检查,统计检查结果以及CT表现.结果:CT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符合率为96.25%.77例确诊患者均可见肿块腔内侧的溃疡病灶,可见软组织密度肿块,密度水平均匀的35例,不均匀的42例.肿瘤位于胃部的54例,肠腔的21例,肠外(肠系膜、网膜)的5例.55例患者的肿瘤边界清晰,22例患者的肿瘤与周围邻近组织有粘连.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CT检查有明确的特征,有助于临床医师获取详细的影像图信息,提高诊断正确率,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作者:覃天海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全身支持处理对疲劳产妇产程及产后的影响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处理,试验组给予全身支持处理.记录并分析两组疲劳产妇产程、妊娠结局.结果:试验组总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自然分娩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48.89%),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疲劳产妇给予全身支持处理可获得更为理想的妊娠结局,有效缩短总产程并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对减少产后出血具有一定作用,有利于保障母婴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作者:张莉丽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分析经皮骶髂螺钉和骶髂关节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102例,随机均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其中对常规组采取骶髂关节前路铜板内固定治疗,对试验组采取经皮骶髂螺钉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采取经皮骶髂螺钉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出血少、手术耗时短、住院时间段等优势,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刘超贤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对比分析在临床中超导可视下无痛人工流产与常规盲视下无痛人工流产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到本院接收无痛人工流产的患者14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700例,试验组患者行超导可视下无痛人工流产,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盲视下无痛人工流产,比较两组患者进出宫次数、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等.结果:试验组患者的阴道出血时间与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并发症、进出宫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行超导可视下无痛人工流产可有效降低对患者子宫的伤害,手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罗孟春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健康体检人群使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收集健康体检人群共1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则加强健康教育,将两组依从性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依从性更高(P<0.05).结论:对健康体检人群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升其依从性,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显森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究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CNP)对知识掌握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2例DPN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按照不同护理方案分成对照组(51例)与研究组(5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知识掌握度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知识掌握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N患者应用CNP干预可促进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知识掌握度提高,从而促进疗效及预后改善.
作者:唐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分析疼痛管理对慢性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某医院接受伤口治疗的8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及试验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情况、伤口愈合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伤口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伤口愈合率、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管理能有效缓解伤口疼痛,加快伤口愈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海艳;黄素碧;蒋纯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观察Nd:YAG激光治疗人工晶体虹膜后粘连的疗效.方法:应用Nd:YAG激光解除虹膜后粘连.报道12例(13眼)白内障术后人工晶体虹膜后粘连YA G激光松解的治疗方法与结果.YAG激光单脉冲从粘连张力大位置开始,逐步击射直至解除粘连.结果:一次全部松解粘连无复发者12只眼(92.3%).除3只眼瞳孔缘有微量渗血、2只眼人工晶体表面有激光伤斑、1只眼术后一时性轻度眼压升高外,无其他并发症.YAG激光治疗人工晶体虹膜后粘连后,视觉质量提高,减少瞳孔阻滞.结论:Nd:YAG激光解除人工晶体虹膜粘连,是一种安全、有效、易为患者接受的疗法,具有并发症少,能够解除瞳孔阻滞,防治继发性青光眼,增加视觉质量等优点.
作者:李宾毅;禤中宁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51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达到9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P<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1年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显示生活质量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式,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玉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研究观察全程护理干预对小儿急性腹泻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小儿急性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法为依据,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呕吐缓解时间、腹泻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分级护理对初级产妇产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初级产妇,共9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分级护理治疗,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11%和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为95.56%,对照组的总满意率6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级护理在初级产妇产后的护理过程中,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显著提升,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许媛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联合降压治疗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联合降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降压治疗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临床疗效和预后,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魏秀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对于microRNA在肝细胞性肝癌发生发展所扮演的角色及其作为一种生物学标志在肝细胞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进行综述.首先描述目前肝细胞性肝癌的发病情况及其可能的病因,其次介绍microRNA合成、成熟及功能,后阐述microRNA在肝细胞性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作为一种生物学标志物在肝癌诊断及临床治疗的价值.终得出综合分析microRNA的水平能早期诊断肝细胞性肝癌并有利于临床早期干预治疗,并认为以某些关键microRNA作为基因治疗的靶点可控制肝细胞肝癌发生及发展.
作者:刘勇;梁长华;李增志;李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分析短期静脉高营养联合维生素B对妊娠剧吐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100例妊娠剧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实施短期静脉高营养液联合维生素B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均有一定效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妊娠剧吐,使用短期静脉高营养联合维生素B的方法能够取得更佳的临床疗效,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钱利静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