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许媛艳

关键词:分级护理, 初级产妇, 产后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摘要:目的:分析分级护理对初级产妇产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初级产妇,共9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分级护理治疗,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11%和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为95.56%,对照组的总满意率6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级护理在初级产妇产后的护理过程中,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显著提升,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力推广.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分析

    目的;探究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ICU接受治疗的危重患者154例,分成休克组及非休克组,分别监测有创及无创动脉压,每5min记录一次数值,持续24h,分析监测结果.结果:休克组患者有创动脉压监测结果显示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9.80kPa (s=1.95)、6.28kPa(s=1.87),持续监测无创动脉压,结果显示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33kPa (s=2.74)和7.62kPa(s=2.45);其中,有创动脉压测量指标相对无创动脉血压监测数值偏低(P<0.05).结论:监测ICU危重患者的有创动脉血压水平,能够及时准确显示血压实际波动情况,结合优质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罗建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针灸配合梅特兰手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梅特兰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在针灸治疗基础上配合梅特兰手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存在显著差异,且观察组(96%)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78%),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针灸配合梅特兰手法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其疗效优于单纯采用针灸推拿治疗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熊暑霖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前路手术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会祥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急性心肌梗死心脏介入治疗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的护理观察与措施.方法:对我院心内科收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护理.结果:本次手术过程中,出现6例心动过缓、2例室颤、6例低血压、3例阵发性室速,均抢救成功,术中异常情况发生率为56.67%,手术成功率100%.结论:心脏介入手术是直接开通闭塞冠状动脉,恢复冠脉血流有效的方法,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死亡率.

    作者:运晓静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脑瘤患者晚期疼痛的影响

    目的:研究应用中医护理干预对脑瘤患者晚期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9月到2016年9月收治的80例脑瘤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并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更少,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瘤患者晚期疼痛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并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彭水姣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Nd:YAG激光治疗人工晶体虹膜后粘连体会

    目的:观察Nd:YAG激光治疗人工晶体虹膜后粘连的疗效.方法:应用Nd:YAG激光解除虹膜后粘连.报道12例(13眼)白内障术后人工晶体虹膜后粘连YA G激光松解的治疗方法与结果.YAG激光单脉冲从粘连张力大位置开始,逐步击射直至解除粘连.结果:一次全部松解粘连无复发者12只眼(92.3%).除3只眼瞳孔缘有微量渗血、2只眼人工晶体表面有激光伤斑、1只眼术后一时性轻度眼压升高外,无其他并发症.YAG激光治疗人工晶体虹膜后粘连后,视觉质量提高,减少瞳孔阻滞.结论:Nd:YAG激光解除人工晶体虹膜粘连,是一种安全、有效、易为患者接受的疗法,具有并发症少,能够解除瞳孔阻滞,防治继发性青光眼,增加视觉质量等优点.

    作者:李宾毅;禤中宁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唑来膦酸(密固达)联合PKP技术治疗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唑来膦酸(密固达)联合PKP技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6年10月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20例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10例.对照组给予PKP技术治疗,试验组给予唑来膦酸联合PKP技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股骨近端骨密度(BMD)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唑来膦酸联合PKP技术治疗的效果较好.

    作者:魏入帅;李诚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早期肌力和关节活动度训练对急性脊髓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作用

    目的:分析予以急性脊髓炎患者行早期的肌力训练与关节活动度训练可对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意义.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选择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脊髓炎患者50例选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均分其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增加肌力训练与关节活动度训练,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70.28分(s=15.13)]显著高于对照组[50.56分(s=15.45)],其观察指标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早期的肌力与关节活动度训练对急性脊髓炎患者而言,不仅可以提高其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其康复的状态.

    作者:张建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6min步行距离的影响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氨茶碱配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氨茶碱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氨茶碱与呼吸功能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FVC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6min步行距离为435.6m(s=22.3),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为382.6m(s=19.5),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 (P<0.05).结论:氨茶碱与呼吸功能训练联合应用,有助于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缓解其临床症状,增强运动耐力,提高疗效.

    作者:潘耀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疼痛管理对慢性伤口愈合的影响

    目的:分析疼痛管理对慢性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某医院接受伤口治疗的8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及试验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情况、伤口愈合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伤口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伤口愈合率、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管理能有效缓解伤口疼痛,加快伤口愈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海艳;黄素碧;蒋纯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雌激素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目的: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雌激素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在我院收治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中随机选取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试验组采取雌激素和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对照组使用乳酸菌阴道胶囊,1个疗程后观察分析pH阴性率和外阴瘙痒率,治疗4周和8周后分别观察两组对象的复发率.结果:试验组对象外阴瘙痒率及pH碱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4周和8周后的复发率同样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雌激素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儿童秋季腹泻联合用药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异丙嗪、维生素K1、654-2联合十六角蒙脱石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收集160例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腹泻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80例,两组均按常规补液,对症、支持治疗,调节饮食及口服十六角蒙脱石治疗.试验组加用异丙嗪、维生素K1、654-2.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8.75%;对照组总有效率8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试验组平均止泻时间与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异丙嗪、维生素K1、654-2联合十六角蒙脱石可以快速止泻,能明显缩短病程.

    作者:易爱华;刘园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效果评定及分析

    目的:分析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90例肛周脓肿患者并随机分组.传统组给予切开引流手术,一次性组则实施一次性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肛周脓肿治疗效果、复发率、术前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一次性组患者肛周脓肿治疗效果高于传统组(P<0.05);一次性组复发率低于传统组(P<0.05);术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一次性组生活质量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应用效果确切,复发率低,可缩短疗程,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李丽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治疗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时腹腔镜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集我院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诊断为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5.13%,低于对照组的17.95%;在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均较高,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治疗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时有明显优势,安全有效.

    作者:上官士斌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提高乡镇基层卫生院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提高乡镇基层卫生院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期间的护理人员1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5年10月前,未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期间的护理人员12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不实施安全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观察两组护理人员护理风险与护理纠纷发生情况及护理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8.33%,护理纠纷未发生,基础护理24.26分(s-1.02)、护理安全23.10分(s=1.01)、应急处理24.13分(s=0.41)、感染控制24.85分(s=0.1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与护理纠纷发生率,对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新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社区糖尿病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评价

    目的:评价社区糖尿病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我社区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将78例患者分成两组,取39例糖尿病患者仅定期随访设作对照组,另取39例糖尿病患者分析影响糖尿病生活质量因素后实施社区糖尿病管理设作观察组,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水平、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因素包括对疾病知识认识、患者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糖尿病管理可以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绮文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小儿骶尾部畸胎瘤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研究小儿骶尾部畸胎瘤的临床诊治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治的36例骶尾部畸胎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结果:对所选的患儿中的24例进行了随访观察,中位随访时间为46个月,23例患儿良性畸胎瘤随访期间未见复发,1例成熟畸胎瘤合并卵黄囊瘤患儿术后化疗6个疗程后复发,实施二次手术.结论:小儿骶尾部畸胎瘤主要为良性,通过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预后良好,术后将尾骨完整切除,避免肿瘤破溃是预防肿瘤恶变和复发的关键措施,彻底手术切除恶性畸胎瘤同时辅助化疗能够达到良好的生存率.

    作者:张莹;段昀盈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对小儿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探讨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诊断小儿肺炎中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肺炎患儿80例,平均分为研究组A和研究组B,而后选取同一时期入院的健康儿童40例将其设为参照组,所有受检儿童均接受PCT、hs-CRP、WBC联合检测,后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组受检儿童经联合检测后,研究组A患儿的PCT、hs-CRP、WBC与研究组B和参照组进行比对明显较高,研究组A中PCT、hs-CRP、WBC联合检测所占比例同研究组B比对也明显较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在小儿肺炎诊断中应用PCT、hs-CRP、WBC联合检测,效果理想,具有较高的鉴别度和灵敏性.

    作者:孙种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时使用胺碘酮作为治疗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后输入电脑,电脑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使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使用胺碘酮治疗后,其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时使用胺碘酮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率情况,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塔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CT与MRI在肝硬化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CT和MRI在肝硬化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结节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患者行CT和MRI诊断,观察不同的影像诊断对肝硬化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肝硬化结节的MRI诊断独立预测指标为结节性肝表面、门静脉高压及肝实质异常;肝硬化结节的CT诊断独立预测指标为肝边缘、肝实质异常以及门静脉高压.CT和MRI两种检测方式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两种检测方式之间的价值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和MRI诊断均能够提高肝硬化结节的准确率,两者各有优势,就能够提高临床的诊断效果.

    作者:毛锦春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