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莫沙比利联合泮托拉唑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疗效观察

吴明浩;周会新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药物疗法, 苯咪唑类/应用
摘要: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以烧心,反酸,暖气等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中如内镜检查为阴性的称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本院于2002年4月至2003年7月用莫沙比利联合泮托拉唑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共40例,并与吗叮啉,法莫替丁进行临床对照,现报道如下.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骶前引流管在直肠癌Dixon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直肠癌Dixon术后常见的近期并发症为吻合口瘘,出血及感染,临床上常规处理方法多需要再次手术治疗.本院1999年1月至2002年11月对426例直肠癌患者行Dixon术,术中常规留置骶前引流管,虽然术后发生并发症41例,发生率为9.6%,因为充分利用骶前引流管的作用,取得较好效果,使再手术率大大降低,现就骶前引流管在其中的作用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唐卫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周围神经端侧吻合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进展

    周围神经损伤是常见疾病,周围神经损伤后,其支配的远端肢体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为使失神经支配的肢体恢复功能,长期以来,人们试图用多种方法对损伤神经进行修复.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对神经损伤和失神经支配的神经生物学的深入了解,神经修复的效果有了巨大的进步.端端神经吻合是公认的神经完全断离的有效的修复方法,一直被广泛应用,但对较长距离的神经缺损则无法使用.虽然神经移植和神经转位等可考虑应用,

    作者:孙贵新;顾玉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35例新生儿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为提高急症新生儿手术麻醉的安全性.[方法]术前肌注阿托品0.02 mg/kg,入手术室后肌注氯胺酮4~5 mg/kg,内含安定0.2 mg/kg,开放静脉.根据病情分别选择气管内麻醉(10例):入室后静注羟基丁酸钠(r-OH)80~100 mg/kg,10 min后气管插管.术中间断加注氯胺酮、r-OH维持麻醉.复合组(1 5例):选择L1-2或L3-4间向头或尾端行硬膜外穿刺,分别向上或向下置管2 cm,注0.5%~0.66%利多卡因(6 mg/kg)+0.1%丁卡因(1 mg/kg)+1:20万肾上腺素混合液分次注入.术中间隔50~60min,追注首次剂量的1/2~2/3.静脉麻醉组(10例):以肌注氯胺酮为主辅以亚冬眠合剂.术中监测:脉搏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呼吸、血压、体温及尿量.[结果]35例患儿麻醉全部获得成功,无一例死亡.[结论]麻醉方式的正确选择和术中各项指标的严密监测,可提高危重新生儿手术麻醉的安全性.

    作者:文学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膝关节僵直术后康复训练中使用镇痛泵36例疗效分析

    膝关节僵直是膝关节创伤或手术后易发生的一种常见并发症,重度膝关节僵直是指膝关节活动范围小于90°,同时伴有髌骨活动度减少甚至消失[1].

    作者:李健;李永平;肖业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LASIK术中角膜瓣制作不良的预防及处理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是近年来发展起来治疗近视的新技术,具有疗效好、恢复快、安全性高、稳定性强等优点,但是这项手术对于设备和技术的要求比较高,特别是由于手术中需要用板层角膜刀制作角膜瓣,将会出现与制作角膜瓣有关的并发症,后果较为严重.现将本院对LASIK术中出现的并发症角膜瓣制作不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陈飚;周志雄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甲氨蝶呤结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60例分析

    近年来应用甲氨蝶呤(MTX)化疗已成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一种主要手段,作者经过8年的临床治疗观察后发现,在住院、B超、血β-hCG值严密监测并充分征求患者知情同意的条件下,应用MTX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效果较单用MTX为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隽;周美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CT引导下肾囊肿硬化术的临床应用

    本院自1999年以来,先后开展了CT定位下经皮肺部,肝脏、肾脏、颅内穿刺,并进行了相应的引流,活检及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本院2000年8月至2003年8月68例在CT引导下行肾囊肿无水乙醇硬化术的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邓元甫;刘建滨;向华;刘觉化;张智明;潘能玉;黄卫国;严春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循证医学指导家庭护理实践

    循证医学遵循当前好的临床研究证据,将科研结论与临床实践、病人的需求有机结合在一起,对家庭护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韩国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颅内肠源性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中枢神经系统肠源性囊肿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瘤样占位性病变,常发生于椎管内,颅内则罕见.本组报道2例,结合有关文献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许小林;龙东兵;熊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有限内固定外加固定架治疗严重胫腓骨骨折46体会

    严重的胫腓骨骨折,多系高能量暴力造成的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因皮肤,软组织严重污染、挫伤、缺损、骨折粉碎,不宜行常规的钢板或髓内针固定.其伤口也不能行一期缝合,临床上治疗比较棘手.自2002年4月至2004年作者等采用胫骨钢丝捆扎、螺钉、克氏针有限内固定,加单侧三维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粉碎性胫腓骨骨折46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陈先礼;缪时金;汪学徽;丑克;邓俭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09例脑内环形病灶的CT分析

    为进一步加深对脑脓肿,脑胶质瘤,脑转移瘤,脑肺吸虫病影像特点的了解,作者对109例脑内环形病变的CT征象进行分析,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祚国;张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舒利迭粉吸入剂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进行性气流受限为特征,其气流阻塞部分有可逆性[1].COPD急性加重期临床常以支气管扩张剂来缓解症状,但对稳定期的COPD患者如何改善其肺的通气功能,阻止病情发展,是改善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问题.

    作者:唐旭红;郑东元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27例临床分析

    红细胞增多可分为相对性和绝对性红细胞增多,后者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现将本院1 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住院的27例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劲;肖佩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骨间背侧神经离断伤的显微外科治疗

    1998年2月至2003年2月作者共收治骨间背侧神经离断伤患者12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治疗,经6个月至5年,平均20个月的随访,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含军;郭开今;龚维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桡神经浅支吻合术后顽固性疼痛22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桡神经浅支吻合术后顽固性疼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针对桡神经浅支吻合术后产生的神经瘤与周围组织粘连,在腕关节活动和拇指对掌活动时,对神经的牵拉使神经吻合术后再损伤致切口处有顽固性疼痛.手术予神经松解或神经近端切断并埋置于肌肉内或骨中.[结果]经术后4个月至2年的随访,顽固性疼痛消失,腕关节及拇指对掌活动正常.[结论]前臂下段被高能量致伤因子损伤,导致桡神经浅支离断,如予神经吻合,出现顽固性疼痛可能较大.但通过神经松解,神经瘤近端切断埋置肌肉内或骨空,使顽固性疼痛消失.

    作者:周黎明;章伟文;谢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紫杉醇与诺维本加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比较

    肺癌是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70%~80%.80%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放、化疗均不敏感,总的5年治愈率约10%[1].本院自1998~2002年间随机采用紫杉醇(TAX)为主或以诺维本(NVB)为主方案治疗晚期NSCLC64例,其结果对比报道如下.

    作者:肖茂良;李鹏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高速涡轮牙钻在阻生齿及残根拔除中的应用

    临床上多采用骨凿去骨劈开方式拔除阻生齿及残根,拔牙器械及敲打的震动很容易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1].高速涡轮牙钻去骨分根早已提出[2].近几年作者采用高速涡轮牙钻去骨、劈开、分根拔除阻生齿、多根磨牙,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顺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急性期川崎病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对急性期川崎病(KD)的疗效,以寻求佳方案的IVIG治疗KD.[方法]对三家医院5年余收治的KD分别给予3种不同方案的IVIG加用相同剂量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比较4组患儿在预防冠状动脉瘤及控制临床炎症方面的差别,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IVIG 2 g/kg和1 g/kg一次使用的疗效均明显优于IVIG 400 mg/(kg@d)连用5 d的方案;而IVIG 2 g/kg和1 g/kg两组的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IVIG一次性使用比连用数天更能有效地预防冠状动脉瘤及控制临床炎症.

    作者:邓慧延;梁桂林;陈笑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微创血肿抽吸尿激酶溶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多发病,无论是内科保守治疗还是外科手术治疗,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居高不下,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题.本院自1998年8月至2003年6月采用CT定位钻孔血肿抽吸,尿激酶溶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4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特飞;潘同春;杨治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和实体瘤14例分析

    本院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应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实体瘤共14例,其中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7例,白体骨髓移植(ABMT)7例,现将治疗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耿丽;路希敬;丁慧芳;邢健;刘国强;徐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