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尿道肾穿刺造瘘外鞘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疗效观察

刘维;李可宝;张发

关键词:膀胱结石, 气压弹道碎石, 肾穿刺外鞘
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肾穿刺造痿外鞘李逊微创肾镜或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疗效.方法: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采用肾穿刺造瘘外鞘作为手术通道用李逊微创肾镜或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30例.结果:碎石时间10 ~ 60min,平均25 min,均成功取净结石;术中膀胱出血2例,经冲洗后变清顺利完成手术,无膀胱穿孔、破裂,无尿道损伤;术后尿道感染3例,尿培养均回报大肠埃希杆菌,给予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后痊愈.18例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未见结石复发.结论:经尿道肾穿刺造瘘外鞘李逊微创肾镜或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双排螺旋CT和XDR在肋骨骨折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双排螺旋CT和数字化X线摄影(DR)在肋骨骨折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时间范围为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共纳入病例数为118例(总骨折数168根).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118例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调查所有患者均分别实施双排螺旋CT(A组)及DR检查(B组),分析检查结果.结果:A组、B组确诊率分别为95.2% (160/168)、81.0% (136/168),差异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检出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肋骨骨折患者临床诊断过程中,实施双排螺旋CT与DR诊断的效果均较为理想,但DR漏诊率较高,且不能及时检出相关并发症,临床应用受限.

    作者:冯建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析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采用抓阄的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所在科室78例急性脑栓塞患者分为常规组和依达拉奉组进行统计分析,每组试验样本确定为39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相对于常规组,依达拉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P<0.05);相对于常规组,依迭拉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相对于常规组,依达拉奉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较高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急性脑栓塞患者依达拉奉治疗,临床效果突出,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信赖.

    作者:刘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的分析和探讨.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试验组出血量为30~ 60ml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出血量为61 ~ 80ml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治疗脑出血手术的患者中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荣荣;吕吉;黄惠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干预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通过综合干预措施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通过三年时间逐步完善制度、改善洗手设施、分层培训、开展手卫生暗访等活动,比较分析三年间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差异.观察手卫生依从性和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逐年增加:2013年为53.43%、2014年为66.15%、2015年为75.75%.医院感染发生率逐年下降:2013年-为1.07%、2014年为0.97%、2015年为0.87%.结论:改善手卫生设施、分层培训、强化内外监督以及建立奖惩结合的管理制度等,可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封明香;罗祥颖;陈国梅;游树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研究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4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回顾性观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探究治疗方法.结果:42例患者中,3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肿瘤直径2~ 14cm,平均直径8.49cm(s=1.27),包膜完整,肿瘤边界清晰;9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癌,肿瘤直径4.4~8.0cm,平均直径5.7cm(s =0.63).肿瘤边界表现为浸润性生长,肿瘤包膜与神经遭到侵袭.另外,42例患者中,5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1.9%.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恶性程度不高,较少见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癌,目前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为主,且给予根治性切除术治疗,预后效果佳.

    作者:全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症状及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症状及顸后.方法:本文随机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PCUI NHI)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资料中主要包含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发病历程、具体的肿瘤大小、相应的治疗方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对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随访结果:患有PCUI NH]的患者在临床上的表现没有明显的特征,参与研究的患者有临床表现为腹痛的有30例(75.0%),表现为贫血的有22例(55.0%),表现为食欲不振的有19例(47.5%).结论:患者的临床分期与肿瘤大小是影响PCUI NHI预后的主要因素,另外,要想不断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就必须创建一套科学的治疗方案,进而提升PCUI NHI的预后质量.

    作者:邹立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慢性肾功能不全透析治疗对患者血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CRF)透析治疗对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于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6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进行透析治疗的3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将来进行透析治疗的30例患者纳入常规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信息,并记录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30例患者中,合并高血压明显要比常规组高,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血压控制方面,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透析治疗过程中,容易合并高血压,通过科学合理的控制方法,控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压,对减低高血压发生率更为有利,避免临床发生死亡事件,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漆荣堂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全程导乐陪伴用于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总结硬膜外麻醉配合全程导乐陪伴对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愿参加本研究且拟行自然分娩的产妇2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镇痛方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添加全程导乐陪伴法,对比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结果:试验组剖宫产率为14.8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84% 在缩宫素用量、麻醉药用量方面,试验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试验组产程显著缩短,产后出血量也大幅减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配合全程导乐陪伴有利于减轻产妇痛苦,缩短产程,减少麻醉药和缩宫素的用量,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刘大民;邱碧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螺旋霉素胶囊治疗非淋菌性尿道感染的疗效分析

    目的:针对非淋菌性尿道感染患者,讨论实施螺旋霉素胶囊治疗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我院牧治的非淋菌性尿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选时间均集中在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患者总计150例. 在分组研究中,将15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袁法,划分为两个研究组,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螺旋霉素胶囊治疗;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螺旋霉素胶囊联合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统计,观察组患者显效42例,占比56.()%;有效30例,占比40.0%;无效3例,占比4.0%,治疗总有效率为96.0% 对照组患者显效35例,占比46.7%;有效21例,占比28.0%;无效19例,占比25.3%,治疗总有效率为74.7%,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明显.结论:非淋菌性尿道感染的患者,应用螺旋霉素治疗后,效果明显;而在应用螺旋霉素胶囊联合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后,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减少身体的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泌尿系统感染而言,联合用药的效果,要比单一用药更加理想.

    作者:蒋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试验时间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试验对象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5)以及对照组(n=45) 对照组予以替吉奥治疗,观察组予以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试验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近期疗效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亚莉;冀学宁;全秀莲;吕金燕;唐荣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感染源和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笔者所在社区门诊收治的符合儿童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的1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3组,A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B组给予阿糖腺苷治疗,C组给予阿奇霉素+阿糖腺苷治疗.结果:150例肺炎患儿的病毒、细菌及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阿糖腺苷、阿奇霉素+阿糖腺苷等3种方法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基本一致.

    作者:柯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体位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通气体位对于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1]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75例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48例,女性27例;年龄45~ 62岁,平均年龄54岁(s=1.5).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甲组25例,采用30)°仰卧通气体位;乙组25例,采用40°仰卧通气体位:丙组25例,采用常规平躺仰卧通气体位.比较3组共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究不同通气体位下重症肺炎伴发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甲组、乙组患者的病情相比治疗前均有显著好转,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患者的病情治疗后亦有好转,但相比甲组、乙组的治疗效果明显较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与乙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通气体位对于重症肺炎伴发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明显影响,采用30°、40°仰卧通气体位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采用常规仰卧通气体位患者,30°仰卧通气体位效果佳.

    作者:李拥军;杨宝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放射治疗头颈部肿瘤致正常组织损伤的临床探讨

    头颈部肿瘤主要包括颈部肿瘤、耳鼻喉科肿瘤以及口腔颌面肿瘤3种基本类型,临床治疗中,多采取手术或放射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放射治疗在头颈部肿瘤的治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头颈部正常组织具有较高的放射敏感性,放射治疗可造成正常组织的损伤,如白内障、口腔黏膜的放射损伤,放射皮肤性纤维瘤等.基于此,本研究将针对近年来有关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相关正常组织的损伤及其处理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综述报道如下.

    作者:陈善联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补佳乐与米非司酮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补佳乐与米非司酮在绝经后妇女取环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60例要求取环的绝经后妇女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分别为A、B、C组,A组取环前1周口服补佳乐2mg,每天1次;B组取环前3d空腹服用米非司酮25 mg,每天2次,间隔12h;C组直接手术.结果:A组与B组在取环效果、手术时间、患者的疼痛程度方面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绝经后妇女,在取器前服用补佳乐或米非司酮,能有效软化并扩张宫颈,降低手术难度和风险,提高取环成功率,同时缩短了手术时间,缓解疼痛,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川苹;夏远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小儿慢性咳嗽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小儿慢性咳嗽的效果.方法:将小儿慢性咳嗽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总结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病因情况,分析不良反应,并比较不同年龄段诊断结果.结果:40例患儿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后显示慢性感染15例,喉-气管-支气管软化13例,气管支气管异物7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2例,喉软骨发育不良2例,结核1例;婴幼儿与学龄前小儿在病因诊断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40例患儿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后仅有3例一过性不良反应,如鼻出血、低氧血症等,均比较轻微,对症处理后缓解或消失.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小儿慢性咳嗽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明确病因情况,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并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戴聪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血清抗米勒管激素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抗米勒管激素(AMH)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我院同期35例非PCOS不孕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AMH.结果:观察组血清AMH平均水平为9.89ng/ml(s=3.26),与对照组的8.13ng/ml(s=1.2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AMH5.0ng/ml为界值时,其灵敏度为87.5 %(35/40),特异性为71.4%(25/35).另外,高AMH(>78.65 pmol/L)组促性腺激素(Gn)用量明显高于抵AMH(≤78.65pmol/L)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检测血清AMH水平可对PCOS是否存在和PCOS患者卵巢功能失调程度及对促排卵反应功能进行诊断,对临床诊治PCOS有重要价值.血清AMH水平可作为诊断PCOS的参考标准,并对PCOS患者的促排卵用药的剂量选择有指导意义.

    作者:宋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老年患者动脉采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方面的作用

    目的:对品管圈活动在老年患者动脉采血成功率方面的提升作用进行观察.方法:在我院呼吸内科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需行动脉采血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中任选200例,任取其中100例为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进行采血,而其余100例患者则为观察组,采血中行品管圈活动.对采血综合效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采血成功率为43.00% (43/100),观察组为82.00% (82/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运用于老年患者动脉采血中,可提高采血成功率.

    作者:陈聘怀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92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活血化瘀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择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6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04% (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为76.81分(s=5.08),对照组治疗后评分为56.49分(s=5.31)(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能够更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季立功;何国富;袁文全;陈灵;钱霞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ICU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ICU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我院的ICU患者48例随机分两组肠外营养组进行肠外营养支持,肠内营养组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胃排空时间、ICU监护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营养指标的差异.结果:肠内营养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肠外营养组(P<0 05);肠内营养组胃排空时间、ICU监护时间短于肠外营养组(P<0.05);治疗前两组营养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肠内营养组营养指标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ICU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胃排空时间、]CU监护时间,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屈秀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妊娠早期子宫动脉血流变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妊娠早期子宫动脉血流的变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是2014年5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06例妊娠妇女,分别在不同的孕周监测妊娠妇女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参数变化,即在孕10周、20周与30周时监测其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收缩期垮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的比值(S/D),观察在不同阶段妊娠妇女指标的变化,从而判定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抽取的106例妊娠妇女中89例为正常妊娠,17例为难免流产,且正常妊娠妇女的早期子宫动脉RI、PI及S/D等明显区别于不良妊娠结局组的孕妇指标,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妊娠早期子宫动脉血流的变化对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影响,加强对妊娠早期子宫动脉血流的变化的检查能够提高妊娠结局质量,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汪芸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