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抗米勒管激素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价值分析

宋波

关键词:抗米勒管激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 酶联免疫吸附法, 相关性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抗米勒管激素(AMH)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我院同期35例非PCOS不孕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AMH.结果:观察组血清AMH平均水平为9.89ng/ml(s=3.26),与对照组的8.13ng/ml(s=1.2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AMH5.0ng/ml为界值时,其灵敏度为87.5 %(35/40),特异性为71.4%(25/35).另外,高AMH(>78.65 pmol/L)组促性腺激素(Gn)用量明显高于抵AMH(≤78.65pmol/L)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检测血清AMH水平可对PCOS是否存在和PCOS患者卵巢功能失调程度及对促排卵反应功能进行诊断,对临床诊治PCOS有重要价值.血清AMH水平可作为诊断PCOS的参考标准,并对PCOS患者的促排卵用药的剂量选择有指导意义.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肝癌的临床比较研究

    目的:系统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切除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的患者,按入院号的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符合行肝切除术的指征,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指标(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含量),术后机体应激反应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术后通气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肝癌患者符合手术指征的前提下,采取腹腔镜手术比传统开腹手术更有优势,并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术后,且无显著的安全问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李江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感染源和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笔者所在社区门诊收治的符合儿童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的1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3组,A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B组给予阿糖腺苷治疗,C组给予阿奇霉素+阿糖腺苷治疗.结果:150例肺炎患儿的病毒、细菌及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阿糖腺苷、阿奇霉素+阿糖腺苷等3种方法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基本一致.

    作者:柯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某市城乡居民糖尿病流行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我市区城乡居民糖尿病流行情况.方法:应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我市三区18岁以上城乡居民作为本次调查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健康查体方式分析我市城乡糖尿病患病情况及人群分布特点.结果:本次调查研究共调查9827例,糖尿病患病人数为965人例,总惠病率为9.82%,其中女性患病人数为499例,患病率为9.06%,男性为468例,患病率为10.58%,差异显著(P<0.05).随着年龄增长糖尿病患病率是增高的,差异显著(P<0.05).我市区城乡居民糖尿病知晓、药物治疗及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6.17%、57.68%、26.31%.结论:我市城乡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较高,在性别、年龄上存在差异,疾病控制情况尚满意,但应继续开展对多种危险因素的干预.

    作者:张汝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中、大分子毒素清除与瘙痒症状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肾功能不全患者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后体内中、大分子毒素的清徐效果以及瘙痒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17例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疗法的肾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治疗前后的中、大分子毒素水平,统计瘙痒症状缓解率结果:患者使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后的AGEs(晚期糖基化终未产物)、Hcy(同型半胱氨酸)、PTH(甲状旁腺素)和β2-M((β2-微球蛋白)较治疗前大幅度减小,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瘙痒症状缓解率为91.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有效清除患者体内的中、大分子毒素,显著缓解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值得临床采纳和大力推广.

    作者:蒙芳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介入治疗在凶险型前置胎盘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凶险型前置胎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介入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子宫切除率.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率和子宫切除率都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采用介入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手术质量,降低子宫切除率,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万雪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复合人工骨结合膜诱导技术治疗大段骨缺损的试验研究

    目的:研究复合人工骨结合膜诱导技术(Masquelet技术)治疗大段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大段骨缺损患者共35例为研究对象,给予复合人工骨结合Masquelet技术治疗,分析疗效.结果:33例Ⅰ期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31个月(s=1.57);与术前比较,末次随访SF-36量表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段骨缺损采用复合人工骨结合Masquelet技术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韩小松;李鹏;柏帆;向柄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全程导乐陪伴用于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总结硬膜外麻醉配合全程导乐陪伴对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愿参加本研究且拟行自然分娩的产妇2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镇痛方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添加全程导乐陪伴法,对比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结果:试验组剖宫产率为14.8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84% 在缩宫素用量、麻醉药用量方面,试验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试验组产程显著缩短,产后出血量也大幅减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配合全程导乐陪伴有利于减轻产妇痛苦,缩短产程,减少麻醉药和缩宫素的用量,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刘大民;邱碧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互动达标理论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互动这标理论运用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护理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自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惠者中随机抽取86例,双盲法分为互动组、常规组两组,各43例,两组患者就一般资料而言并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常规组予以常规传统护理干预,互动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以互动达标理论为基础加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指标差异.结果:经护理后,互动组忠者治疗依从性及服药依从性出现较大差异,且远优于常规组;互动组患者的护理目的达成率及患者自知情况远高于常规组,两组惠者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互动达标理论作为基础的护理干预于临床取得较好成果,有效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减轻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地促进了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美玲;刘鑫;刘晓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1例臀部神经纤维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的临床特点以及臀部纤维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整形医院2016年11月收治的1例臀部神经纤维瘤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总结神经纤维瘤的特点及臀部神经纤维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结果:通过对神经纤维瘤的认识,以及对臀部神经纤维瘤患者的术前术后精心的护理,患者未发生贫血、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臀部神经纤维瘤严重影响惠者的生活,该手术范围大,术前应积极的完善检查,为手术做准备;术后采取积极的护理方案,针对并发疰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明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临床诊断中导致粪尿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探讨临床诊断中导致粪尿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100份不合格的粪便标本与122份不合格的尿液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予以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检验不合格的原因.结果:导致粪尿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中,标本量不足,占57.21%,标本污染,占20.72%,标识出错、容器出错、送检超时,分别占9.45%、6.76%、5.85%.结论:常规检验粪尿标本之前,应当对患者予以有关指导,尤其是标本量采集、容器选择以及搜集的方式等,搜集标本之后,予以严格查验,保证粪尿检验的合格率.

    作者:李金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康博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康博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CME)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应用基础上联合使用康博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观察两组BCVA(佳矫正视力)提高值、CMT(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下降值、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BCVA提高值0.72(s=0.08)明显低于对照组,CMT降低值385.56μm(s=25.26)及临床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博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提高视力矫正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欧足国;翟建伟;卢兰芳;韦柳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妇女普查中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合并阴道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妇女普查中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糜烂)合并阴道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我职防院对3650名育龄女职工进行每年一次的妇女体检.结果:在普查中发现患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合并阴道炎的妇科病患者多达36%.结论:针对此普查的结果,按妇科病患者的感染程度不同,我院制订并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从而确保了女职工的身体健康,降低了患者的发病率.

    作者:睢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甲状腺功能异常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抗病毒治疗中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岳阳市一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292例CHC患者,均采用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在243例基线正常者中,82例(33.74%)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其中亚临床性甲状腺动能减退症(简称“亚甲减”)51例(20.99%),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13例(5.3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18例(7.69%);随访72周,在82例患者中60例(73.17%)甲状腺功能逐步改善;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年龄、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HCV2a型.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年龄、肝功能和基因型.

    作者:方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析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采用抓阄的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所在科室78例急性脑栓塞患者分为常规组和依达拉奉组进行统计分析,每组试验样本确定为39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相对于常规组,依达拉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P<0.05);相对于常规组,依迭拉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相对于常规组,依达拉奉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较高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急性脑栓塞患者依达拉奉治疗,临床效果突出,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信赖.

    作者:刘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超声与腹部X线片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对比超声与腹部X线片对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疑似为肠套叠患儿64例的病历资料,分别使用超声、腹部X线片进行检查诊断.并对比两种检查结果.结果:经手术确诊肠套叠为54例,诊断准确性为84.4%;超声诊断50例,诊断准确率为92.6%,腹部X线片诊断36例,诊断准确率为66.7%,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腹部X线片,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诊断小儿肠套叠,超声诊断准确性高于腹部X线片,有助于小儿肠套叠诊断.

    作者:陈俊;宋小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伴有失眠的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伴有失眠的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伴有失眠的焦虑症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rTMS联合文拉法辛治疗,对照组采用文拉法辛联合安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评分及失眠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多导睡眠监测睡眠潜伏期及觉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觉醒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可有效改善伴有失眠焦虑症患者焦虑情绪,缩短睡眠潜伏期及觉醒时间,减少觉醒次数.

    作者:谢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对急性脊髓炎的辅助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对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对急性脊髓炎的辅助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6例急性脊髓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治疗,加入地基米松开展辅助治疗;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结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脊髓神经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其治疗总有效率(93%)高于对照组(74.4%),差异显著(P<0.05).结论: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对急性脊髓炎的辅助治疗效果使人满意,不仅能有效提高疗效,同时对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玉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妊娠早期子宫动脉血流变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妊娠早期子宫动脉血流的变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是2014年5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06例妊娠妇女,分别在不同的孕周监测妊娠妇女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参数变化,即在孕10周、20周与30周时监测其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收缩期垮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的比值(S/D),观察在不同阶段妊娠妇女指标的变化,从而判定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抽取的106例妊娠妇女中89例为正常妊娠,17例为难免流产,且正常妊娠妇女的早期子宫动脉RI、PI及S/D等明显区别于不良妊娠结局组的孕妇指标,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妊娠早期子宫动脉血流的变化对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影响,加强对妊娠早期子宫动脉血流的变化的检查能够提高妊娠结局质量,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汪芸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开腹肌瘤剔除与腹腔镜下肌瘤剔除的对比

    目的:探讨开腹肌瘤与腹腔镜下肌瘤剔除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子宫肌瘤患者5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28例,常规组采用开腹肌瘤剔除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治疗,并对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临床治疗显示,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都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治疗效果显示,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治疗创伤小、痛苦少、安全性高并且术后患者并发症概率较低,有助于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作者:张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自我管理教育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自我管理教育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我院共收治类风温关节炎患者200例,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和半年各自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出院后3个月及出院后6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自我管理教育模式能够显著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余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