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对急性脊髓炎的辅助治疗效果分析

刘玉照

关键词:甲泼尼龙冲击疗法, 急性脊髓炎,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对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对急性脊髓炎的辅助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6例急性脊髓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治疗,加入地基米松开展辅助治疗;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结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脊髓神经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其治疗总有效率(93%)高于对照组(74.4%),差异显著(P<0.05).结论: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对急性脊髓炎的辅助治疗效果使人满意,不仅能有效提高疗效,同时对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

    目的:分析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IE)临床特点,并探讨其诊疗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48例感染性心内膜惠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临床特点、内科治疗情况.结果:48例患儿中,发热46例,占95.83%;贫血37例,占77.08%;心脏杂音27例,占56.25%;脾太8例,占16.67%;动脉栓塞6例,占12.5%;痊愈19例,占39.58%,显效18例,占37.50%,无效11例,占22.92%,其中内科治疗无效后转至上级医院进行手术8例(16.67%),死亡3例(6.25%),死亡原因为感染性体克及心力衰竭;患儿治疗后受溶血性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等致病菌干扰比例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E患儿病情进展迅速,应及早诊断,及时给予足量抗生素治疗或手术治疗,达到有效控制感染和提高治愈率的目的.

    作者:李珍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老年妇科肿瘤的临床特点与处理原则分析

    目的:研究对比老年妇科肿瘤的临床特点与处理原则.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5例老年妇科肿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65例老年妇科肿瘤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老年妇科肿瘤良恶性之比为0.75∶1,绝经时间越长,发生恶变的概率越高.无痛性阴道流血和腹部包块是常见、早出现的临床症状,老年妇科疾病患者的术前并发症较多,但经过治疗,患者的并发症逐渐减少,通过临床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老年妇科肿瘤的发生率与绝经的时间和年限呈正相关,当患者的年龄越大,绝经年限越久,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就越高,无痛性阴遭流血和腹部包块是妇科肿瘤早出现的临床症状.

    作者:蒋田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术后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患者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术后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患者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实施胃肠手术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求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胃肠手术护理方式(42例),观察组在常规胃肠手术护理方式的基础上选择术后护理干预(43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早期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采用术后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后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患者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明显,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早期恢复效果,降低患者住院时间,效果显著,值得临床雅广实践.

    作者:任丽娜;张银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血清抗米勒管激素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抗米勒管激素(AMH)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我院同期35例非PCOS不孕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AMH.结果:观察组血清AMH平均水平为9.89ng/ml(s=3.26),与对照组的8.13ng/ml(s=1.2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AMH5.0ng/ml为界值时,其灵敏度为87.5 %(35/40),特异性为71.4%(25/35).另外,高AMH(>78.65 pmol/L)组促性腺激素(Gn)用量明显高于抵AMH(≤78.65pmol/L)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检测血清AMH水平可对PCOS是否存在和PCOS患者卵巢功能失调程度及对促排卵反应功能进行诊断,对临床诊治PCOS有重要价值.血清AMH水平可作为诊断PCOS的参考标准,并对PCOS患者的促排卵用药的剂量选择有指导意义.

    作者:宋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宫内节育器临床常见并发症分析

    目的:对宫内节育器(IUD)临床应用中的并发症进行系统分析,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方法.方法:对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进站接受IUD置入术的841例妇女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841例妇女中,术后有52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6.2%,主要有出血、感染、IUD异位与嵌顿及子宫穿孔.结论:对实施IUD置入术妇女,在术后应加强随访工作,做好并发症预防工作,提高手术安全性.

    作者:尹素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问题式教学法在妇产科急腹症超声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超声影像技术妇产急腹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结合PBL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超声诊断思维,减少疾病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提高超声诊断妇产急腹症的准确率.

    作者:周慧丽;米婉琴;向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分析

    目的:观察并比较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不同手术时机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间牧治的6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均在发病48h内手术(n=32),B组则在48h后手术(n=36),均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提示A组更为理想(P<0.05).结论:在发病48h内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汪永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析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采用抓阄的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所在科室78例急性脑栓塞患者分为常规组和依达拉奉组进行统计分析,每组试验样本确定为39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相对于常规组,依达拉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P<0.05);相对于常规组,依迭拉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相对于常规组,依达拉奉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较高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急性脑栓塞患者依达拉奉治疗,临床效果突出,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信赖.

    作者:刘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痛经心理疼痛阈值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痛经心理疼痛阈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至2017年间来我院就诊的原发性痛经患者2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规范的心理干预护理,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疼痛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生活满意度方面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女性痛经患者,需要从基本药物治疗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进行切入,还要对患者加强护理方面的指导,需要采用心理干预的措施,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经期卫生习惯,还能提高患者心理疼痛阈值,并为以后的治疗提供了显著的医学价值.

    作者:曾素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低剂量泼尼松联合茶碱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治疗哮喘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低剂量泼尼松联合茶碱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治疗哮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中度持续哮喘患者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及经济状况分组,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1例,给予不同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包括1s用力肺活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呼气高峰流量(PEFR)、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持续性哮喘患者,选择低剂量泼尼松联合茶碱治疗方案能够达到临床治疗效果,且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费用,值得在低收入人群中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周治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预防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预防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出生足月新生儿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80例.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内容.比较两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后,共发生5例新生儿黄疸,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例(2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内容应用于产科护理中,一方面,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自身素质、责任心及团队意识,改善护理质量;另一方面,有利于预防新生儿黄疸发生,提高临床表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庆梅;邱田;郑安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护士分层次培训与考核的方法及效果分析

    目的:利用护士分层培训和考核方法,以提高医院整理护理水平.方法:对本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制订差异性的培训内容和考核细则予以分析,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职称的重要条件之一.结果:经两年内护士统一培训,培训率占比100.0%;过关率为100.0%;培训专业护理人员20名,设定专科门诊3个.结论:合理化、系统化、制度化的培训和考核方法可提高护理人员水平,便于树立良好医院形象.

    作者:陈华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术后吞咽困难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脑桥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吞咽困难患者的早期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1月60例脑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合并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30)给予一般护理,试验组(n=30)接受早期对症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试验组基础护理、服务态度、安全护理、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病情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术后合并吞咽困难患者开展护理干预时,早期行对症护理措施,临床护理效果明显,能够促进患者良好预后.

    作者:扈文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症状及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症状及顸后.方法:本文随机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PCUI NHI)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资料中主要包含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发病历程、具体的肿瘤大小、相应的治疗方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对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随访结果:患有PCUI NH]的患者在临床上的表现没有明显的特征,参与研究的患者有临床表现为腹痛的有30例(75.0%),表现为贫血的有22例(55.0%),表现为食欲不振的有19例(47.5%).结论:患者的临床分期与肿瘤大小是影响PCUI NHI预后的主要因素,另外,要想不断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就必须创建一套科学的治疗方案,进而提升PCUI NHI的预后质量.

    作者:邹立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开腹肌瘤剔除与腹腔镜下肌瘤剔除的对比

    目的:探讨开腹肌瘤与腹腔镜下肌瘤剔除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子宫肌瘤患者5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28例,常规组采用开腹肌瘤剔除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治疗,并对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临床治疗显示,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都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治疗效果显示,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治疗创伤小、痛苦少、安全性高并且术后患者并发症概率较低,有助于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作者:张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颅内胶质瘤分级及切除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颅内胶质瘤分级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颅内胶质瘤患者88例,其中42例常规手术,46例彩超辅助手术,对影像学诊断及手术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常规手术组全切率76.19%,彩超术中辅助手术组全切率95.65%;并发生症发生率常规手术组19.05%,彩超辅助手术组4.35%,彩超辅助组的全切率、并发症优于常规手术组.术后病理终诊断Ⅰ~Ⅱ级58例,Ⅲ~Ⅳ级30例;其中彩超辅助手术组Ⅰ~Ⅱ级27例,Ⅲ~ Ⅳ级19例,术中彩色多普勒诊断Ⅰ~ Ⅱ级24例,Ⅲ~Ⅳ级22例,与病理诊断对比,彩色多普勒诊断总准确率为93.4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颅内胶质瘤分级诊断方面具有准确性高的特点,在手术中进行实时监控,可有效避免重要神经结构,对于提高手术全切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梁有明;蓝胜勇;叶劲;钟书;徐鹏;曾令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的分析和探讨.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试验组出血量为30~ 60ml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出血量为61 ~ 80ml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治疗脑出血手术的患者中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荣荣;吕吉;黄惠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腱异位囊肿并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接收和治疗的9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试验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排气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效果更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提升患者的自然妊娠率,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宏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多层螺旋CT结直肠充气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结直肠充气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的35例行MSCT检查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依据肿瘤影像诊断价值对MSCT结直肠充气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与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35例患者中未发现占位性病变者共9例,MSCT诊断为结肠癌者17例,其中9例已经手术验证,所有患者均经1次扫描即可获得理想图像.结论:MSCT结直肠充气成像技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

    作者:李庆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自我管理教育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自我管理教育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我院共收治类风温关节炎患者200例,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和半年各自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出院后3个月及出院后6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自我管理教育模式能够显著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余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