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性护理干预预防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分析

罗庆梅;邱田;郑安海

关键词:新生儿, 黄疸, 综合性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预防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出生足月新生儿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80例.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内容.比较两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后,共发生5例新生儿黄疸,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例(2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内容应用于产科护理中,一方面,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自身素质、责任心及团队意识,改善护理质量;另一方面,有利于预防新生儿黄疸发生,提高临床表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补佳乐与米非司酮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补佳乐与米非司酮在绝经后妇女取环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60例要求取环的绝经后妇女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分别为A、B、C组,A组取环前1周口服补佳乐2mg,每天1次;B组取环前3d空腹服用米非司酮25 mg,每天2次,间隔12h;C组直接手术.结果:A组与B组在取环效果、手术时间、患者的疼痛程度方面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绝经后妇女,在取器前服用补佳乐或米非司酮,能有效软化并扩张宫颈,降低手术难度和风险,提高取环成功率,同时缩短了手术时间,缓解疼痛,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川苹;夏远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80例进行研究分析,将这8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搭配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通过治疗,有效29例,好转10例,1例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通过治疗,有效14例,好转14例,12例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70%,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疾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从而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张华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服用华法林的抗凝指导及健康教育分析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服用华法林抗凝指导和健康教育方法.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181例需使用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在术后均需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 对所有患者均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健康教育,分析其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和护理效果,1例患者死亡,一些出现了并发症的患者在对其实施相应的处理后有所恢复.结论: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对患者实施华法林治疗时使用针对性的抗凝治疗和健康教育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有着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易春玉;张小满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电话回访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电话回访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lCC置管)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长期行PICC置管的166例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3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给予一般指导,观察组给予电话回访,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10%,为4.82%,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予长期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电话回访可提高他们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冉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超声检查与诊断价值评析

    目的:对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超声检查与诊断价植进行研究及判定.手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30例经外科手术证实的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腹腔内胃十二指肠周围、肝前、肝肾间隙、结肠肝曲、右侧结肠旁沟、髂窝处进行超声探查,并对其超声表现进行总结.结果:30例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的12例呈双棒祥穿壁强回声,占比40.00%,腹腔游离积气者20例,占比67.67%,腹腔游离积液者28例,占比93.33%,非对称性胆囊壁增厚者8例,占比26.67%,肠管扩张者6例,占比20.00%,胰腺假性囊肿者1例,占比3.33%,胃腔潴留者5例,占16.67%,上腹部包块4例,占比13.33%.结论:急性胃十二直肠穿孔予以超声诊断效果显著.

    作者:周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观察缺铁性贫血患者采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蔗糖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亚铁治疗,对比两组不同时间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红细胞计数等指标,临床疗效及药物副作用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红细胞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药物副作用发生率较比对照组明显更为理想,差异显著(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患者采用蔗糖铁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临床指标,改善病情.

    作者:李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硝酸甘油泵入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硝酸甘油泵入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所接收的6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68例患者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患者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方式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入硝酸甘油进行泵入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研究组疗效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可知,硝酸甘油应用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当中的效果十分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韩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螺旋霉素胶囊治疗非淋菌性尿道感染的疗效分析

    目的:针对非淋菌性尿道感染患者,讨论实施螺旋霉素胶囊治疗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我院牧治的非淋菌性尿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选时间均集中在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患者总计150例. 在分组研究中,将15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袁法,划分为两个研究组,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螺旋霉素胶囊治疗;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螺旋霉素胶囊联合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统计,观察组患者显效42例,占比56.()%;有效30例,占比40.0%;无效3例,占比4.0%,治疗总有效率为96.0% 对照组患者显效35例,占比46.7%;有效21例,占比28.0%;无效19例,占比25.3%,治疗总有效率为74.7%,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明显.结论:非淋菌性尿道感染的患者,应用螺旋霉素治疗后,效果明显;而在应用螺旋霉素胶囊联合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后,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减少身体的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泌尿系统感染而言,联合用药的效果,要比单一用药更加理想.

    作者:蒋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研究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4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回顾性观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探究治疗方法.结果:42例患者中,3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肿瘤直径2~ 14cm,平均直径8.49cm(s=1.27),包膜完整,肿瘤边界清晰;9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癌,肿瘤直径4.4~8.0cm,平均直径5.7cm(s =0.63).肿瘤边界表现为浸润性生长,肿瘤包膜与神经遭到侵袭.另外,42例患者中,5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1.9%.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恶性程度不高,较少见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癌,目前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为主,且给予根治性切除术治疗,预后效果佳.

    作者:全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奥美拉唑联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应用奥美拉唑结合气滞胃病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 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得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90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各45例,A组患者给予西药奥美拉唑常规治疗,B组在A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中成药气滞胃痛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A组比较,B组总有效率95.5%、治愈率84.4%均高于A组(P<0.05),无效率4.5%低于B组(P<0.05),两组缓解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5).结论:西药奥美拉唑结合中成药气滞胃痛颗粒治疗有效改善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有利于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

    作者:成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胆道镜术系列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胆道镜术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9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采用系列治疗,均行影像学、胆道镜等检查以及经T管胆道冲洗,T管胆道镜治疗和消炎利胆片的使用;术中系列治疗,采用胆道超影,胆道镜清除结石,解除狭窄;术后系列治疗,术后胆道镜取石,胆道外引流管持续灌注冲洗,溶石液溶石治疗.结果:术中胆道镜等系列治疗应用后,使手术残石率为78%降低为20%,经术后胆道镜等系列治疗,终残石率为2% 结论:对肝胆管结石患者只有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才能提高并改善肝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胆道镜外科技术在系列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术前做必要的检查,使术者对患者的手术难度即有全面的把握,各种治疗措施的使用可以使手术的难度降低,极大地提高了诊疗效果.

    作者:陈培生;陈谷;郑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老年肺结核患者的预防及控制对策分析

    目的:探究老年肺结核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从各医院选取44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制订针对性的预防控制对策.结果:老年肺结核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短促、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等;主要类型为浸润型,其中存在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肺尘埃沉着病、糖尿病、近期有肺结核接触史患者居多.给予治疗之后患者的症状均有明显好转,并发症主要有肺气肿、肺心病、气胸和动脉硬化.结论:为了有效控制老年肺结核,要根据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疾病特点来制订预防对策,以提高肺结核的防治效果.

    作者:陈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自我管理教育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自我管理教育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我院共收治类风温关节炎患者200例,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和半年各自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出院后3个月及出院后6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自我管理教育模式能够显著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余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痛经心理疼痛阈值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痛经心理疼痛阈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至2017年间来我院就诊的原发性痛经患者2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规范的心理干预护理,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疼痛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生活满意度方面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女性痛经患者,需要从基本药物治疗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进行切入,还要对患者加强护理方面的指导,需要采用心理干预的措施,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经期卫生习惯,还能提高患者心理疼痛阈值,并为以后的治疗提供了显著的医学价值.

    作者:曾素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干预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通过综合干预措施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通过三年时间逐步完善制度、改善洗手设施、分层培训、开展手卫生暗访等活动,比较分析三年间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差异.观察手卫生依从性和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逐年增加:2013年为53.43%、2014年为66.15%、2015年为75.75%.医院感染发生率逐年下降:2013年-为1.07%、2014年为0.97%、2015年为0.87%.结论:改善手卫生设施、分层培训、强化内外监督以及建立奖惩结合的管理制度等,可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封明香;罗祥颖;陈国梅;游树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某市城乡居民糖尿病流行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我市区城乡居民糖尿病流行情况.方法:应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我市三区18岁以上城乡居民作为本次调查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健康查体方式分析我市城乡糖尿病患病情况及人群分布特点.结果:本次调查研究共调查9827例,糖尿病患病人数为965人例,总惠病率为9.82%,其中女性患病人数为499例,患病率为9.06%,男性为468例,患病率为10.58%,差异显著(P<0.05).随着年龄增长糖尿病患病率是增高的,差异显著(P<0.05).我市区城乡居民糖尿病知晓、药物治疗及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6.17%、57.68%、26.31%.结论:我市城乡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较高,在性别、年龄上存在差异,疾病控制情况尚满意,但应继续开展对多种危险因素的干预.

    作者:张汝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输尿管软、硬镜联合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输尿管软、硬镜联合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每组56例的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行输尿管软硬镜联合处理结石;对照组行输尿管硬镜处理结石,对比两组的处理效果.结果:试验组的结石排净率(89.29%)明显比对照组(71.43%)高(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7.14%)明显比对照组(25%)低(P<0.05).结论:输尿管软、硬镜联合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可有效提高结石处理效果,减少并发症,具有显著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龚云辉;刘泽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颈内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通过拜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颈内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60例,且均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单独应用拜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拜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从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及生存质量状况三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7%)比治疗组(93.3%)低(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组发生率(10%)与对照组发生率(6.7%)相比无明显差异(P>0.()5).结论:颈内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通过拜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后,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存在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华承磊;吴忠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推拿手法配合针灸在老年肩周炎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并分析推拿手法配合针灸在老年肩周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所选的研究对象为本社区收治的70例老年肩周炎患者,采用奇偶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针灸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则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手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肌力的恢复的情况及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疼痛感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肌力的恢复情况也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的总有效率(97.14%)也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两组间的数据经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推拿手法配合针灸在老年肩周炎治疗中具有积极意义,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感,加快了肌力的恢复速度,而且还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罗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结合具体情况,探完行之可效的管理措施.方法:在本从研究中对新生凡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对护理对策进行落实.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实践证明,主要类型包括:外界因素、人员因素、技术因素、其他因素等,比例分别为37.5%、35%、15%、12.5%.结论:针对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相关不安全因素,需要掌握不安全因素的产生原因,做好临床护理干预工作,减少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概率.

    作者:殷小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