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文娟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并发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AD患者的病历资料,对AD并发心包积液患者和未并发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冠心病病史、血压不对称、胸痛、胸腔积液、血压、晕厥或黑曚、心悸、主动脉瓣杂音、呼吸困难、住院期间死亡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AD合并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死亡率较高,主要临床特征为胸痛,应尽早确诊,积极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
作者:晋晓飞;罗爱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在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7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住院脑外伤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实施血肿清除,观察组在3个月后实施颅脑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对照组在3个月后先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待3~6个月后实施颅脑修补.比较两组的预后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预后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外伤患者早期实施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患者的神经功能系统恢复明显,术后并发症少,预后好..
作者:伏光辉;袁涛;王建伟;王文学;刘宇粱;康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观察所有患者在手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后6个月治疗的有效率为98.5%,手术后12个月的有效率为93.75%,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采取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能有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较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贞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对急性脊髓炎的辅助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6例急性脊髓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治疗,加入地基米松开展辅助治疗;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结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脊髓神经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其治疗总有效率(93%)高于对照组(74.4%),差异显著(P<0.05).结论: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对急性脊髓炎的辅助治疗效果使人满意,不仅能有效提高疗效,同时对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玉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回顾2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和肺癌是占比较高的恶性肿瘤,而又以肺癌占比多,骨盆、肋骨及脊柱是常见的转移部位,从转移时间来看以乳腺癌长,胰腺癌短,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主要表现为转移部位明显疼痛,且呈多部位疼痛感觉.结论:恶性肿瘤骨转移具有易发的特点,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及早诊断、及早治疗,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朱永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有效性.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苏打水和冰硼散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药熏蒸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上比较,试验组均占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中,中药熏蒸疗法整体效果较好,方法经验证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刘国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骨科急诊手术治疗多发性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多发性创伤患者40例,将其使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20例 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治疗方法以及骨科急诊手术的方法治疗,比较其效果.结果:两组均取得一定疗效,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所有差异经比较后显示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多发性创伤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应用骨科急诊手术的方法能够取得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于德洋;王爱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椎弓根钉联合椎间融合器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滑脱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2例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滑脱的患者,对其实施椎弓根钉联合椎间融合器手术治疗.采用日本腰腿痛疗效标准法(JOA)及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对患者手术前后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进行比较;通过患者术后X线片观察椎弓根钉的位置、融合器有无松动以及植骨是否融合,了解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JOA评分及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提高(P<0.05),且术后12个月的评分指标与术后6个月平均指标差异明显(P<0.05).随访X线片发现椎弓根钉的位置稳定,融合器未出现松动或移动,且植骨融合较好,未出现神经系统或其他并发症.结论:采用弓根钉联合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滑脱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术后稳定,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陈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肾功能不全患者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后体内中、大分子毒素的清徐效果以及瘙痒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17例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疗法的肾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治疗前后的中、大分子毒素水平,统计瘙痒症状缓解率结果:患者使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后的AGEs(晚期糖基化终未产物)、Hcy(同型半胱氨酸)、PTH(甲状旁腺素)和β2-M((β2-微球蛋白)较治疗前大幅度减小,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瘙痒症状缓解率为91.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有效清除患者体内的中、大分子毒素,显著缓解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值得临床采纳和大力推广.
作者:蒙芳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稳定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口腔外科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支抗口腔正畸治疗,试验组实施微型种植体支抗口腔正畸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正畸成功率高,各项指标改善明显,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正畸治疗方式,稳定性和安全性相对较高,应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蔡永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1-12月我院缺血性脑卒中总共65例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组.对照组31例,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34例,采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间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性脑卒中采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疗效显著,临床可推广使用.
作者:潘成德;唐明山;邹耀兵;肖静;江思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补佳乐与米非司酮在绝经后妇女取环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60例要求取环的绝经后妇女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分别为A、B、C组,A组取环前1周口服补佳乐2mg,每天1次;B组取环前3d空腹服用米非司酮25 mg,每天2次,间隔12h;C组直接手术.结果:A组与B组在取环效果、手术时间、患者的疼痛程度方面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绝经后妇女,在取器前服用补佳乐或米非司酮,能有效软化并扩张宫颈,降低手术难度和风险,提高取环成功率,同时缩短了手术时间,缓解疼痛,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川苹;夏远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组研究,对照组采取肝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研究组采取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均随访1年以上,对两组患者临床术后结石残留率与随访1年的复发率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率与随访1年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部分切除术应用于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患者可以减少术后结石残留率,并降低随访期间复发率,值得借鉴.
作者:李万岱;戈亚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中两种填充材料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所接诊的需要进行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选择碧兰糊剂加以牙胶尖根管作为充填材料,对照组选择氧化锌充填治疗,对比临床成效.结果:根据疼痛评分进行评定,试验组患者的疼痛分值优于对照组,检出人数也少于对照组,治疗价值也较对照组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临床需要进行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的患者,以碧兰糊剂作为主要填充材料,在疼痛和病情改善上都有显著效果,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刘宁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侧脑室引流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对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患者的治疗情况.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止血、降压等治疗,其中对照组45例患者在以上基础上使用传统的侧脑室引流治疗,治疗组36例患者使用侧脑室引流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统计两组患者在治疗5d、10d后脑室内积血的廓清情况及治疗后患者的康复情况并进行比较,综合以上指标评定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5d、10d后,治疗组脑室内积血的廓清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而且治疗后的康复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侧脑室引流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是一种有效地治疗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涛;刘荣华;黄龙飞;史开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小儿支气管哮喘应用硫酸镁与孟鲁司特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惠儿应用硫酸镁进行治疗,试验组患儿应用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惠儿的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应用硫酸镁与孟鲁司特治疗之后,能够获得显著的疗效,且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使患儿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爱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硝普钠和多巴胺、呋塞米对扩张型心肌病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以后扩张型心肌病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次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于2014年l2月至2016年12月收集的31例扩张型心肌病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服用血管紧张紊转移酶抑制剂、抗心律不齐药、洋地黄等常规治疗,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硝普钠、多巴胺以及速效利尿剂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功能指标的变化及有效率.结果:对31例扩张型心肌病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显效17例(54.84%),有效13例(41.94%),无效1例(3.23%),总有效率为96.77%.治疗后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硝普钠、多巴胺以及速效利尿剂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疗效,值得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加以应用.
作者:张俊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应用比索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方式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选择比索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0% (32/40)、92.5% (37/4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比索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具有比较理想的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建秀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细节管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管理内的运用 方法:调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的每个月护理质量和安全分析总结,分析各种不良世界和已经杜绝的未发生不良事件,实行护理风险因素分类,分析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一步完善处理流程,制订护理对策,将细节管理运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管理中.结果:加强护理的细节管理,总结针对各种可能会引起护理事故的细节处理策略,完善护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此外血透患者的护理风险也会极大的降低.结论:强化细节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护理差异事故的发生,确保医疗护理安全,并且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陈超;牛青青;王会苗;张颖;张国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并分析推拿手法配合针灸在老年肩周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所选的研究对象为本社区收治的70例老年肩周炎患者,采用奇偶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针灸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则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手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肌力的恢复的情况及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疼痛感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肌力的恢复情况也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的总有效率(97.14%)也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两组间的数据经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推拿手法配合针灸在老年肩周炎治疗中具有积极意义,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感,加快了肌力的恢复速度,而且还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罗刚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