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成才
目的:比较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方案的护理效果,阐明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0例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按照入院序号和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主要就两组患者健康状况、住院时间和费用、患者满意程度等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护理满意程度方面,观察组(94.29%)高于对照组(77.14%);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都大大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评分均有所上升,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改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大范围广泛推广.
作者:李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掌骨骨折患者76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微型钢板治疗观察组患者,比较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无较大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型钢板治疗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运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创伤骨科患者围术期应用个体化疼痛管理对疼痛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80例创伤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90例,常规组患者围术期以常规疼痛控制,研究组患者围术期行以个体化疼痛管理,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睡眠时间明显多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创伤骨科患者围术期应用个体化疼痛管理可有效控制疼痛,延长患者睡眠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孙凤丽;于东伟;彭海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益母草软胶囊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诊治的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母草软胶囊口服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纽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母草软胶囊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效果良好,副作用较少,患者预后较好.
作者:黄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重症肺部感染床旁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内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行纤支镜肺泡灌洗方法并予以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血氧分压状况及治疗有效性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pH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实行纤支镜肺泡灌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通过对患者手术过程进行护理配合,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胡玉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试验组为双号(45例),对照组为单号(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心理护理.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实施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提高护理的效果,改善患者焦虑的情绪,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
作者:彭应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静脉用药对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医院在2015年5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5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对其进行分组对比,将25例患者作为对照纽,采取常规治疗;另将25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采取静脉用药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分析静脉用药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方面的作用.结果:研究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经静脉用药治疗后,改善患者临床效果,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达到92.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达到68.0%;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应用静脉用药治疗方式,能够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发挥积极影响,可以在实践中该用药治疗方式.
作者:覃春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心肌标志物变化情况.方法:对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7d内不同时间血清心肌标志物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肌红蛋白(Mb)值在入院时为高值,在48h后逐渐降至临界值;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8h为高值,入院72h后逐渐降至临界值;肌钙蛋白Ⅰ(CTnI)在入院时达到高值,与临界值对比高出数倍之多,与其他标志物对比也显著增高;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l)各项标志物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FMI).结论:针对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建议其在早期进行CTnI、Mb与CK-MB的联合检测,能够给予患者尽早诊断,同时也可以降低误诊率,客观反映病情发展情况.
作者:蒋先晓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着重于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运用盐酸依匹斯汀与复方甘草酸苷合并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44例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单用盐酸依匹斯汀,试验组采用盐酸依匹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依匹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不会增加慢性荨麻疹患者用药的毒副反应,能够显著增强疗效,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随永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临床麻醉中呼末二氧化碳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手术并行全身麻醉的11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观察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变化情况,分析患者麻醉前、麻醉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变化情况.结果:本组平均麻醉时间为170.9min(s =43.9),监测结果显示,其中13例患者出现异常,7例低氧血症,3例机械通气不足,2例机械通气过度,1例恶性高热.经指标纠正后稳定,在全身麻醉后,PaCO2指标稳定,PETCO2指标则趋于正常,在麻醉120min时,PaCO2指标变化显著,麻醉120min与180min与麻醉前相比,PaCO2与PETCO2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ETCO2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患者在全身麻醉期间的各类异常,灵敏度高,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行.
作者:陈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脏自主神经张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8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比较两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及心脏自主神经张力指标以及副作用.结果:研究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前心功能及心脏自主神经张力指标相似,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心功能及心脏自主神经张力指标比对照组好,P<0.05;两组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及心脏自主神经张力,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彭齐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护理风险管理是通过一些系统的方法来减少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重症监护室是一个特殊的部门,负责对一些病情危急的患者进行治疗,而在重症监护室中的护理工作更是非常重要.护理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就是为了减少重症监护室中护理风险,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同时也能够提升护士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孟凡秀;贾会真;韩淑亭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妊娠中期完全性前置胎盘引产中的疗效.方法:分析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接诊的妊娠中期完全性前置胎盘病患50例的临床资料,用抽签法将之随机等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都予以羊膜腔注射药物治疗,试验组同时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分析比较各组的疗效.结果:试验组引产成功率为100.0%,比对照组的72.0%更高,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产前、产中与产后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术后感染率为0,术后再次妊娠率为60.0%,再次妊娠前置胎盘率为6.6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2.0%、36.0%、33.33%,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妊娠中期完全性前置胎盘患者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可提高引产成功率,减少术后出血量,预防感染,改善预后.
作者:赵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病原因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内、外因素均可导致.当前医学界已确定.的高危因素主要为吸烟史与芳香胺类化学物质,其中约50%为吸烟引起,且膀胱尿路上皮癌发病率随着患者级烟史延长而升高.同时,苯胺、1-萘胺等化学物质也是导致膀胱尿路上皮癌的重要因素.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作为该疾病主要治疗方法,联合灌注治疗能够降低术后复发率.当前在灌注方案、药物选择等方面仍未形成统一看法,因此,对膀胱灌注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庞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评价他克莫司治疗老年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医院肾内科收治的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入组,入选对象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43例.对照组采用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加强饮食管理,小剂量应用泼尼松,观察患者联合他克莫司治疗,持续12周.结果:观察组尿蛋白下降幅度、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治,组内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血肌酐(Cr)、尿素氮(BUN)、白介素10(IL-10)水平低于治疗前,组间对比观察组Cr、BUN、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治疗老年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疗效肯定,可加速患者康复,减轻肾损伤.
作者:张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头孢呋辛、喜炎平注射液对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4例.给予对照组头孢呋辛进行治疗,试验组喜炎平进行治疗.结果: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效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5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45%,两组比较,试验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的疗效优于头孢呋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伍菊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经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肺泡灌洗疗法治疗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我科接诊的110例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110例病例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组均55例.试验纽采取经纤支镜肺泡灌洗疗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观察两组的病情改善情况,比较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8.18%,对照组为87.27%.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5.1d(s=2.6)、治疗费用为7.5万元(s=0.4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4d(s=3.8)、11.9万元(s=0.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纤支镜肺泡灌洗疗法不仅具有诊断准确率高、创伤小、疗效好与安全可靠等特点,同时还有助于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情的快速恢复,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高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技术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所接收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共86例,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纽与中转开腹组,腹腔镜手术组患者64例,中转开腹组患者22例.比较这两纽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中转开腹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采用腹腔镜技术,所需的手术时间短,且术中出血量低,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夏存林;丁勇;吴海涛;黄勇;王加亮;杨晓磊;陈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不同保守方法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入院接受治疗的160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其中对照组80例,采取氨甲蝶呤注射治疗,试验组8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所需治疗时间也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中,氨甲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单药物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表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在临床中,可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赖秋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松动前牙用Super-Bond C&B黏结剂固定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探讨松牙固定时机对中重度牙周炎基础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31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给予超声龈上洁治和口腔卫生宣教后随机分成两纽.试验组16例,20颗松动前牙,松牙固定术后即刻行龈下刮治术和根面平整术(SRP);对照组15例,18颗松动前牙,SRP后6周复查,行松牙固定术.基线、SRP后6周、SRP后6月评估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组内比较,基线、SRP后6周、SRP后6月的牙周临床指标两两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 两组间比较,SRP后6周与基线之间的临床指标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RP后6周与SRP后6月之间的临床指标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松动前牙,SRP前行松牙固定术,在确保了牙周基础治疗疗效的同时,方便了医生的刮治操作,患者也更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乔治向;汪涌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