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时洋;冯年新;唐亮
目的:分析急诊科患者心肺复苏中应用便携式(MCC)心脏按压器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急诊科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72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心肺复苏术进行干预,根据心肺复苏中心脏胸外按压的方法不同将其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徒手按压,观察组患者给予便携式心脏按压器按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48.4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5.0%(P<0.05);观察组心肺复苏成功患者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心脏按压器在急诊科患者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有助于提高抢救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东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8个月前出现咳嗽、咳痰,4个月前腰骶部及双下肢疼痛不适,半月前左下肢疼痛加重,双下肢活动受限.查体见左肺下叶呼吸音低,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胸腰椎、骶尾部棘突及椎旁肌压痛、叩击痛明显;双侧腹股沟区、大腿至膝关节处呈放射性疼痛;双下肢无自主活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9;Holden步行能力分级为0级;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为94.行CT及PET-CT检查提示左肺门占位;左肺门、纵隔内、双锁骨上肿大淋巴结;右侧第7肋骨、T11椎体、L1右侧椎弓根、左侧骶骨翼及左髋臼不规则骨质破坏,考虑为肺癌合并淋巴、骨转移(图1).于左侧髋臼处钳取组织(图2),送检骨及纤维组织内查见腺癌,结合临床及免疫组化结果,考虑肺来源腺癌(图3).临床诊断:①肺恶性肿瘤;②淋巴转移;③骨继发性恶性肿瘤(多发性、溶骨性);④双下肢运动障碍.
作者:范真真;刘训伟;谢志勇;邵迥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术后并发感染性体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预警指标及防治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经皮肾镜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60例经皮肾镜术后未并发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人血白蛋白、D-二聚体、肌钙蛋白T、胆碱酯酶、血小板、器官功能障碍数目等预警指标,并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结果:观察组的人血白蛋白、胆碱酯酶、血小板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D-二聚体、肌钙蛋白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的人血白蛋白、胆碱酯酶、血小板等水平显著低于为死亡组,而D-二聚体、肌钙蛋白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血白蛋白、D-二聚体、肌钙蛋白、胆碱酯酶、血小板可作为经皮肾镜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预警指标.
作者:王代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小针刀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时照组50例患者以针刺、电针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以小针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腰椎功能障碍评分及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结论:小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长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联合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指导脓毒症患者容量管理的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脓毒症患者,依照2012年重症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按照EGTD的原则,立即给予患者液体复苏治疗.在液体复苏治疗时,记录患者的即时、液体复苏6h及24h的生理指标、实验室指标、平均动脉压及呼吸指标,观察患者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联合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及血乳酸指标,进行组织灌注指标的评价,根据液体复苏治疗24h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观察、比较两组指标区别.结果:经过比较发现,两组在液体复苏治疗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指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复苏治疗6h、24h,死亡组的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显著高于生存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显著低于生存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患者出现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时,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联合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指标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吴娜;万廷军;王江;张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患者血清Surviv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体水平及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分析32例口腔鳞癌患者和20例正常健康对照的血清Survivin、VEGF水平;并分析血清Survivin、VEGF水平的相互关系.结果:口腔鳞癌患者血清Survivin、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随着病理分化不良血清Survivin、VEGF水平均升高,有淋巴结转移组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结论:口腔鳞癌患者血清Survivin、VEGF水平的变化可能成为口腔鳞癌病进展动态观察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薛梦姗;刘艳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对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使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的疗效.方法:对我院40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方治疗.结果:两组均取得一定疗效,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使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的方法可起到更好的临床疗效,有极高应用价值.
作者:王冬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深入分析急性脑梗死意识障碍患者采用纳洛酮和醒脑静医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全组120例急性脑梗死意识障碍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间收治的患者;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组,即A组(内科常规医治)、B组(纳洛酮治疗)、C组(醒脑静治疗)和D组(醒脑静+纳洛酮治疗)各30例,对比四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D组的总有效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分别为73.3%和21.16分(s=7.25),较其他三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意识障碍患者给予醒脑静和纳洛酮医治,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育英;陈英道;张岐平;李海宁;梁炳松;李健;陈小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地佐辛在无病人流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丙泊酚组)和试验组(丙泊酚复合地左辛组),每组40例,对两组患者的唤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术中麻醉效果、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术前、术中3 min、术后3min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试验组唤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中麻醉效果、术后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术中3min及术后3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血氧饱和度(SpO2)均高于对照组,心率(HR)低于对照组.结论:丙泊酚复合地佐辛在无痛人流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均较佳,且患者的不良反应也更少.
作者:姬仁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子痫前期患者行彩超检查对其子宫螺旋动脉组织血流动力指数变化情况的监测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来我院的子痫前期患者52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孕妇38例作为参照组,均进行彩超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子宫螺旋动脉组织的血流动力指数.结果:两组在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舒张比值(S/D)上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早发型子痫前期S/D值、PI值以及RI值均会比晚发型患者高(P<0.05).结论:通过彩超对孕妇进行检查,观察其子宫螺旋动脉组织的S/D值、PI值和RI值,对子痫前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作者:张庆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沙丁胺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P<0.05);研究组哮鸣音、胸闷气短、哮鸣音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症的临床效果更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文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脊柱内固定系统(GSS)治疗中重度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治疗的中重度脊椎骨折的5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采用GSS治疗,对照组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组间对比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就治疗总有效率而言,研究组(92%)高于对照组(64%);就治疗后的Frankel分级而言,研究组主要为C级和D级,对照组主要为A级和B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SS治疗中重度脊椎骨折可以改善患者的Frankel分级,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非手术方法.
作者:李亚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总结不同的手术方式对子宫脱垂合并张力性尿失禁进行治疗的效果,选择佳手术治疗方案.方法: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5年1~10月收治的子宫脱垂合并张力性尿失禁患者,总计50例.按照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采取阴式子宫切除术合并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的试验组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的对照组,组间基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试验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合并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整体实施价值显著,且操作简单,出血少,可作为治疗子宫脱垂合并张力性尿失禁的首选方案.
作者:姚婷婷;宁锋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收集其资料数据,运用SPSS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PN产生的危险因素(P<0.05)主要有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餐后2hC肽(2hCP).结论:为了患者的健康,有必要对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从而降低DPN的发生概率.
作者:陈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肺癌患者12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肺癌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本组肺癌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肺癌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与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肺癌患者GQOL-74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87.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新型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作者:张秋娥;谭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危重患者失禁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共收治失禁性皮炎高危患者94例,随机分组,每组47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和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为19.15%(9/47),治愈好转率为63.83% (30/47),复发率为25.53%(12/4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44.68% (21/47)、25.53% (12/47)和53.19%(25/4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89.36%(42/47),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6.60% (36/4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失禁性皮炎高危患者而言,采用品管图活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对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王洪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CT灌注成像对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和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58倒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和肝血管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CT灌注进行诊断,对其参数予以分析.结果:3组患者经CT灌注成像方法检查后,病灶周围实质部分参数肝血流量(HBF)、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和肝动脉分数(HAF)差异不显著,肝血容量(HBV)、平均通过时间(MTT)差异不显著.与正常肝实质相比,HBF、HBV及PS差异不显著;MTT与HAF差异显著.结论:CT灌注成像对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和肝血管瘤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彭诚初;杨玉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9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联合使用生长抑素和泮托拉唑来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单纯使用泮托拉唑来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32(71.1%)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43 (95.6%)明显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x2 =9.680 0;P<0.05).结论:联合使用生长抑素和泮托拉唑来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较好,治疗的安全性也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振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膝关节原发性骨肿瘤患者采用置入假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进行膝关节原发性骨肿瘤治疗的患者30例,采用置入假体进行治疗,进行12个月的随访,分析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接受治疗的3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分别为8例优(26.67%)、18例良(60.00%)、4例中(13.33%),总优良率为86.67%,没有出现治疗效果为差的患者,术后12个月内随访共有2例(6.67%)出现并发症,为假体无菌性松动、断裂.结论:置入假体用于膝关节原发性骨肿瘤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作为一个有效的保肢疗法还能地降低局部并发症,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徐学政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为提高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诊断价值的认识,研究CT诊断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例确诊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CT平扫及增强结果,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8例均为单发,右肾5例,左肾3例;椭圆形或圆形5例,水滴形2倒,腰果形1例;所有病灶边界清晰,密度均匀,4例肿块中可见多点或单点细小斑点状钙化.病灶直径为1.5~8cm,平均为4.3cm.增强后动脉期强化不明显,均未见明显囊变坏死现象.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CT表现具有铸形生长、钙化、强化轻度延迟及不明显的坏死囊等特征性,其影像表现有利于术前诊断和鉴别.CT增强扫描在肾上腺节细胞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志刚;雷明军;丁梓华;阳煜;刘小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