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亚
近年来,随着女性剖宫产率的不断提高,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处理不当会延误诊断,导致女性大出血、子宫破裂、子宫切除失去生育能力,更严重的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对其发病机制、诊断、治疗进展进行了总结.
作者:潘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喜炎平在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腺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6例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6例患儿均分为A、B两组,每组43例,A组予以单纯阿奇霉素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联合使用喜炎平,对比治疗效果.结果:B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高于A组(83.7%),差异显著(P<0.05);B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总时间比A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腺炎治疗上,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喜炎平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有助于患儿尽早恢复健康.
作者:张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关节镜治疗持续性膝关节病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共筛选持续性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54例,且呈反复发作迹象和大于10天的发作病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6例患者采取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治疗,观察组28例患者采取关节镜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关节积液情况与膝关节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关节活动与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关节积液情况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治疗持续性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NSAIDs治疗组,且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含复方尿囊素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150例H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75),使用含复方尿囊素四联疗法和对照组(n=75),使用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Hp根除率,腹胀、反酸、嗳气缓解率和频率降低率.结果:试验组患者Hp根治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93.33%us 89.33%,P>0.05).试验组患者腹胀、反酸、嗳气缓解季和频率降低率均略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含复方尿囊素四联疗法对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其疗效与含铋剂四联疗法相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腾飞;刘鹏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肝硬化治疗中肝功能检查的临床作用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于本院确诊为肝硬化的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另取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其各项指标(ALB、CHO及TBA)进行测定,并观察两组人员的白蛋白(ALB)、血清胆固醇(CHO)及总胆汁酸(TBA)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肝硬化患者的ALB及CHO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TBA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中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各项指标,其CHILD-C的下降值>CHILD-B的下降值>CHILD-A的下降值.结论:肝硬化治疗中肝功能检查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临床中可依据ALB、CHO及TBA的各项指标为判定肝硬化的好转提供参考,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伍亭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辅助脑积水分流术围术期的护理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5期收治的脑积水患者31例,均采取腹腔镜辅助实施脑积水分流术治疗,并结合患者特点采取整体护理方式确保患者围术期安全.结果:本次研究31例脑积水患者均通过腹腔镜辅助实施脑积水分流术治疗,及整体围手术护理,手术成功,手术耗时13~17min,并在术后第2天通过CT检查,患者脑室积液均在减少,住院7~10d,通过随访观察半年,全部患者脑室均得到明显改善恢复正常,脑白质水肿消失或改善.结论:在腹腔镜辅助脑积水分流术围术期中做好术前各项准备、专业的心理疏导干预,以及全面的术中配合,术后患者体征监测行整体护理等措施,均能够有效提升手术质量,增强患者预后疗效,降低并发症率,提高手术安全性,保障患者生命健康.
作者:唐艳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舒适化护理对初产妇分娩疼痛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初产妇71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初产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初产妇行舒适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疼痛人数比例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舒适化护理对初产妇分娩疼痛及焦虑抑郁的影 响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范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腭咽闭合不全患者的手术治疗有效办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腭咽闭合不全患者9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给予腭咽肌瓣成形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比较,其吹气实验数值以及发音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腭咽肌瓣成形术以及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治疗腭咽闭合不全的临床治疗效果均十分确切,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酌情选择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魁;周勤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慢性附件炎经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联合康妇消炎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慢性附件炎总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统计学软件SSPS17.0中产生的随机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试验组,单独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3%)高于对照组(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附件炎患者应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肝胆外科术后腹腔感染的综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肝胆外科术后腹腔感染患者5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综合护理方法.结果:全部50例患者综合护理,48例患者基本治愈或者完全治愈,2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临床病死率为4.0% (2/50).结论:加强肝胆外科术后腹腔感染患者的综合护理,能对感染进行有效控制和预防,让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得以有效保证.
作者:罗爱秀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自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是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他都是缺血性的脑血管疾病.本院使用回顾分析法对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终治疗显示,有32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是69%,其余的48例达到了78%.结论:要想将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的死亡概率降到低,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是关键,临床治疗方案实施的有效性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脑部功能.
作者:何玉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深入探讨参麦注射液辅助肿瘤化疗的整体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化疗的基础上联合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然后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肿瘤消除情况、生活质量(KPS)评分以及毒副作用等方面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在中晚期肿瘤患者的化疗中,联合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的整体效果优于单纯化疗,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周晓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无痛分娩技术对分娩过程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产科2016年5月至2016年8月的3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试验组予以无痛分娩技术,对照组行常规分娩.比较两组镇痛总有效率、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2h失血量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结果:试验组镇痛总有效率为100%,产程时间为7.22h(s=2.32),剖宫产率为8.9%;对照组镇痛总有效率为0,产程时间为9.61h(s=4.22),剖宫产率为18.3%,两组镇痛总有效率、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2h失血量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产妇疼痛,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总产程时间,为产妇安全分娩提供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胡佳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采用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女性不孕不育患者100例,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西医的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50例,采用在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煎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在1年后随访.结果:试验组疗效显著的患者有34例,疗效较佳的有12例,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疗效显著的有25例,疗效较佳的有12例,总有效率80.0%;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的临床疗效值得肯定,治疗后一年内受孕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红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总结急性心肌梗死伴新发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特征以及意义.方法:抽取我院心内科2013年6月至2016年10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1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发病情况分为急性心肌梗死伴新发束支传导阻滞为试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未伴新发束支传导阻滞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观察指标.结果:试验组心肌酶谱、恶性心律失常发病率、前降支发病率以及预后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伴新发束支传导阻滞发病血管多数为前降支、心律严重不齐,患者预后差.
作者:刘淑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平面QRS-T夹角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三组冠心病患者中室性期前收缩及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和B组比较,C组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三组冠心病患者其心电图平面QRS-T夹角明显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间心电图平面QRS-T夹角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平面QRS-T夹角明显增加的同时,其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逐渐升高,经临床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电图平面QRS-T夹角.
作者:鞠录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救治的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均给予临床症状、体征等综合检查,观察组(58例)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腹部超声检查,统计两组患者诊断结果准确率以及误诊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1.0%)、误诊率(3.4%)则明显低于对照组(19.0%),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部超声检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诊断准确率极高且误诊率较低,对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治疗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园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Donabedian模式在新生儿窒息复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所选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经阴道分娩,孕周>28周活产,1分钟Apgar评分<7分的新生儿80例,按照数字随机方式将全部新生儿分成两组,40例对照组新生儿选择窒息抢救常规流程进行管理.40例试验组新生儿则选择Donabedian模式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管理.结果:在新生儿5min复苏成功率以及有关窒息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试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新生儿窒息复苏管理中,应用Donabedian模式能让复苏成功率有效提高,让有关窒息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建娟;刘剑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析在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合理运用优质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分析数据来源为2014至2016年本院80例新生儿相关基线资料,根据新生儿出生后接受的护理管理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新生儿常规护理管理)和观察组(新生儿优质护理管理),每组40例.比较不同护理方案对新生儿的临床作用.结果:观察组出现新生儿疾病例数2例,对照组出现新生儿疾病9例,发生率分别为5.0%、22.5%,差异显著(P<0.05);采用调查问卷了解新生儿家长对护理措施满意程度,观察组与对照组满意率分别为100%、85.0%,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生儿出生后在院期间护理管理质量的高低对于新生儿健康有直接影响,在优质护理管理理念下对新生儿采取护理措施能减少新生儿疾病的出现,提高新生儿家属对于医院服务满意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在输尿管狭窄治疗过程中运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的疗效评估.方法:以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因患输尿管狭窄而入本院实施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57例为此次调查的对象,评估经治疗后输尿管狭窄的病情康复情况.结果:随访1年得知,57例患者中,43例输尿管得以治愈,14例发生过病情反复的现象,但经内切开处理、重复扩张、置入金属支架等方式得以显著缓解.结论:腔内泌尿外科技术被运用于输尿管狭窄的医疗工作中,兼具创伤性小、操作简便等优势,疗效显著.
作者:郭民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