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警;吴齐;孙利;李子禹;步召德;苏向前;李士杰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剥离术(ESD)在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病理诊断和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检索2012年1月1日-2014年11月30日在南京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住院病例,筛选因异位胰腺住院行ESD的病例,归纳总结出资料完整的病例共36例,全部病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异位胰腺,回顾分析操作过程、标本病理、随访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ESD治疗胃异位胰腺34例,十二指肠异位胰腺2例,平均操作时间66 min,平均切下标本大小21.0 mm×16.0 mm,标本完整切除率100.00%。随访并发症中,发热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穿孔1例。结论 ESD是目前较先进的微创治疗手段,可完整切除病变组织,获取准确病理学诊断,是异位胰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文明;彭德银;凌亭生;邹晓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随着对胆囊功能认识的逐渐提高,内镜微创保胆技术得到了广泛开展和普及,此项技术己在国内有了很大的发展,内镜微创保胆委员会在既往《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丰富和完善,从而为该技术的实施提供指导和帮助。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联合腹腔镜下大肠癌根治术在老年大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于该院胃肠外科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00例老年大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加速康复组及对照组,每组100例患者,研究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快速康复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调查两组患者术后2周的生活质量水平。结果快速康复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个数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加速康复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开始进食时间、输液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其总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0.05)。加速康复组术后咽痛、腹胀、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加速康复组患者治疗满意为率96.0%(96/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8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的生存质量核心问卷(QLQ- C30)调查结果显示加速康复组患者总体健康、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0.05),而恶心呕吐、疼痛、失眠、食欲减退和便秘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快速康复治疗联合腹腔镜在老年大肠癌的治疗中安全有效,可以促进老年患者的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及近期生活质量。
作者:梁显军;章周梁;郭帅;梁建华;杨余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三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住院拟行良性卵巢囊肿剔除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给予传统三孔腹腔镜治疗方式,观察组给予单孔腹腔镜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卵巢功能指标和美观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24和72 h的疼痛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和意外肠道损伤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与术前的结果相比,两组患者在术后30 d后促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细胞激素(FSH)含量均有提升,雌二醇(E2)含量有明显地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前两组患者E2、LH和FSH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术后两组患者E2、LH和FSH的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的美观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单孔微创腹腔镜手术应用于剔除巢囊肿患者的治疗,在相同疗效的基础上,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感,还可以提升患者的美观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淑芳;代霁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子宫中隔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宫腔镜下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后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宫腔镜下TCRS并有生育要求的随访资料完整的1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前后妊娠结局差异以及术后妊娠相关因素。结果 TCRS手术前、后自然流产率分别为70.40%和19.39%,活产率分别为10.40%和7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患者年龄≥35岁者与<35者比较,前者术后自然流产率更高,活产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不同的宫腔操作次数、自然流产次数和中隔长度等术后妊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下子宫中隔切除术可明显改善妊娠结局。术后妊娠受患者年龄的影响,而与术前自然流产次数、中隔状态及术后治疗方式等可能无关。
作者:刘尧芳;鲁照明;詹平;毛熙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腹股沟血管旁入路闭孔神经阻滞和经典入路闭孔神经阻滞,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操作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择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患者40个样本,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Ⅰ~Ⅱ级,年龄35~91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血管旁入路组(V组,=20)和经典入路组(T组,=20)。闭孔神经阻滞前后分别测定阻滞侧大腿内收肌力量。记录每侧闭孔神经阻滞穿刺尝试次数、穿刺时间、穿刺过程中高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穿刺后大腿内收肌群肌力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V组1次穿刺成功率明显大于T组(<0.01);V组闭孔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明显少于T组(<0.01);T组出现2例穿刺过程误入血管,调整后注药,V组未见误穿血管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两组闭孔神经阻滞前后大腿内收肌力下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或<0.01);T组穿刺过程中高VAS评分明显高于V组(<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局麻药中毒、术后闭孔神经支配区域感觉异常及闭孔神经损伤等情况。结论与经典入路比较,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腹股沟血管旁入路闭孔神经阻滞定位准确,调整次数少,操作时间短,且安全、舒适、有效。
作者:杜鑫丹;陶凡;黄焱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描述胰腺癌放疗致放射性胃、十二指肠损伤的内镜下表现,研究放疗同步S-1(替吉奥胶囊)、吉西他滨化疗对放射性溃疡发生的影响。方法对空军总医院2010年2月-2015年5月胰腺癌单纯放疗及放疗同步替吉奥、吉西他滨化疗患者的放疗前、后上消化道内镜下表现进行自身对比研究。以Pearson χ2检验分析单纯放疗组与放化同步组的放射性溃疡发生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单纯放疗组、放疗同步替吉奥化疗组、放疗同步吉西他滨化疗组放射性溃疡发生率分别为44.1%(26/59)、50.0%(10/20)和46.7%(7/15);3组间放射性溃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97)。结论从胰腺癌放化同步对胃、十二指肠安全的角度考虑,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同步应用替吉奥、吉西他滨化疗,同步化疗与否对放射性溃疡的发生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郭小陪;魏华琳;陈晓;张夏璐;刘建辉;周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经皮微创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该科2009年10月-2015年5月收治12例腕舟骨骨折患者运用关节镜探查腕关节并在腕关节镜监视下复位腕舟骨经皮微创螺钉固定,如合并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一期进行处理,术后12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常规行三维CT及MRI检查。12例患者均在伤后15d内进行手术治疗。结节部骨折8例,腰部骨折4例。年龄20~58岁,男7例,女5例,慢速车祸外伤6例,运动损伤4例,摔伤2例。应用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标准及Her-bert和Fisher腕舟骨骨折评价标准评价手术后随访结果,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5个月,患者健侧为对照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合并TFCC损伤2例,为中央型。对术后6和12个月行常规X线影像学检查,术后6个月全部骨折愈合。术后12个月腕关节评分标准患侧与健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腕关节镜经皮固定腕舟骨骨折,具有复位精准,创伤小,不遗漏TFCC等损伤,康复较快等优点。
作者:魏利成;雷光华;易汉文;胡伟国;何科;车国良;欧阳鹤鹏;兰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水灌注对兔肠黏膜损伤和肠镜操作的影响。方法30只体重约1.6~2.5 kg的普通级、成年雄性家兔,随机分成3组:A组(35~36℃)、B组(37~38℃)和C组(39~41℃),行注水结肠镜检查,术中评估操作者满意度,术后光镜观察肠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3组肠黏膜损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C组肠腔视野暴露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温水灌注肠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其中39~41℃为佳温度。
作者:黎明;毛淑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大叶性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常规细胞学形态学检测、肺炎支原体- DNA(MP- DNA)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选取确诊为大叶性肺炎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的患儿87例,行BAL当天对患儿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分为:重症组27例,轻症组60例;根据BALF免疫荧光定量MP- DNA结果,分为支原体感染73例:中拷贝组32例、高拷贝组41例,无支原体感染14例;ELISA法检测BALF中IL-17水平,对BALF中细胞HE染色后放大100倍计数,比较各组间常规细胞学计数百分比差异。结果 BALF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淋巴细胞百分比(LY%)与血清中NE%和LY%无相关性(>0.05);轻症组患儿BALF中柱状上皮细胞计数百分比高于重症组,并且重症组患儿BALF中巨噬细胞百分比高于轻症组(<0.05);高拷贝组NE%高于中拷贝组(<0.05),且NE%与BALF中IL-17水平及MP- DNA拷贝均呈正相关(1=0.49,=0.000,2=0.48,=0.000)。结论大叶性肺炎肺泡灌洗液中成分更能反应大叶性肺炎局部炎症情况;大叶性肺炎发生时柱状上皮细胞受损脱落,同时巨噬细胞趋化聚集参与炎症反应;肺炎支原体感染时,IL-17通过中性粒细胞募集作用发挥抗感染能力, BALF中NE%可间接反映患儿局部感染支原体拷贝数。
作者:王云霞;刘文光;谷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两种不同重量及大小的胶囊内镜之间胃通过时间(GTT)、小肠通过时间(SBTT)及全小肠检查完成率(CR)是否不同。方法回顾性纳入因各种原因而接受了OMOM胶囊内镜检查或MiroCam胶囊内镜检查(比OMOM胶囊更小且更轻)的患者,对比分析了这两种不同重量及大小的胶囊内镜的GTT、SBTT以及CR。结果共纳入1448名符合条件的患者,其中OMOM组628例,MiroCam组820例。总体上,在工作时间校正后SBTT和CR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在克罗恩病或可疑克罗恩病患者中,OMOM组的GTT明显长于MiroCam组[(53.4±52.6)min比(41.1±47.9)min,=0.022)];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OMOM组的GTT明显短于MiroCam组[(42.1±44.8)min比(62.0±78.6)min,=0.016]。结论总体来说,两种不同重量及大小的胶囊内镜之间的GTT、SBTT及CR没有明显差别,但在克罗恩病或可疑克罗恩病患者中,更轻且更小的胶囊内镜的GTT较短;而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更轻且更小的胶囊内镜的GTT较慢。
作者:高良庆;韩泽龙;陈振煜;黄森雄;刘思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方式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治疗膀胱癌的临床观察指标,评价腹腔镜技术在RC治疗膀胱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9年10月-2014年8月该院实施RC患者49例,其中腹腔镜组20例(A组)、开放组29例(B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等作为观察指标。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资料采用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平均术中出血量A组低于B组[(416.66±232.73)ml vs (964.16±445.73)ml,<0.05];平均术后住院时间A组低于B组[(14.93±2.72)d vs(19.50±3.16)d,<0.05)];术后并发症A组少于B组(<0.05);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分析两组临床观察指标,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LRC)治疗膀胱癌,在手术效果方面与开放手术相似,但其具有创伤小、失血少、恢复快和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远期疗效尚需要更多病例术后随访。
作者:王晓东;王元林;石华;徐述雄;李凯;罗光恒;杨秀书;胡建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估全麻经喉罩行纤维支气管镜取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年间该院在喉罩全麻下纤维支气管镜取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57例。结果57例气管支气管异物均1次手术取出成功,全部病例经皮血氧饱和度、心率等生命体征平稳,有5例钳取肉芽组织出现少量出血,未出现喉水肿、喉痉挛和心跳呼吸骤停等并发症。结论喉罩全麻下纤维支气管镜取儿童支气管异物手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张森雄;梁卓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窥镜括约肌切开术(EST)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复杂胆总管结石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取的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EST+LC组(38例)和LCBDE+LC+ERCP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肝功能相关指标情况。结果 LCBDE+LC+ERCP组结石大直径、胆总管直径均大于EST+LC组,其结石数量明显多于EST+L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与EST+LC组相比,ERCP+LC+LCBDE组单次手术成功率较高,手术时间短,但其手术费用亦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取石成功率、中转开腹率及住院时间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ERCP+LC+LCBDE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9/42),EST+L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32%(10/3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术后1d的血清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及天冬氨酸转氨酶均轻度升高,术后3d两组患者各指标均恢复正常水平。结论 LCBDE+LC+ERCP以及EST+LC两种手术方案均是治疗复杂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方法,其中LCBDE+LC+ERCP手术成功率高,手术时间较短,对较大的结石更有优势。
作者:张建涛;吴畏;钱惠岗;陈光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超声内镜(EUS)和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在Borrmann Ⅳ型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作用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Borrmann Ⅳ型胃癌患者的影像学术前TNM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分期进行比较。结果 EUS和MSCT检查对T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54.2%和79.2%(=0.009),分层分析表明MSCT对T3、T4分期的准确率高于EUS(T3:84.6% vs 57.7%,=0.032;T4:82.4% vs 41.2%,=0.032)。两者对N分期的准确率,均为56.3%(=1.000),无明显差异,EUS和MSCT对淋巴转移检查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83.3%/72.2%和66.7%/91.7%。结论 EUS更适合对早期胃癌分期,而已浸润至浆膜层及有远处转移的Borrmann Ⅳ型胃癌患者,应优先选择MSCT检查进行分期。
作者:赵新浩;张福成;魏志;王要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介绍在脊膜膨出和脊髓脊膜膨出手术中使用硬质神经内镜的初步体会。方法2013年5月应用硬质神经内镜完成1例脊膜膨出和2例脊髓脊膜膨出的切除和修补术。男2例,女1例;中位年龄20个月(13~22个月)。手术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完成,全程应用硬质内镜观察,手术操作均在镜鞘外进行。结果3例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年,术前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硬质神经内镜可用于脊膜膨出和脊髓脊膜膨出的手术治疗,可简化手术过程,减少组织损伤。
作者:吕健;权瑜;巩守平;张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小探头超声内镜(EUS)在早期胃癌(EGC)治疗方式选择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151例单发EGC临床病理资料。分析EUS判断EGC浸润深度的准确率及影响因素,评价基于EUS选择EGC治疗方法的策略。结果 EUS对EGC浸润深度判断的准确率为74.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2 cm、内镜下溃疡形成及病灶位于胃中上2/3是导致分期错误的危险因素(<0.05)。75.3%(107/142)的EGC病例通过基于EUS评估获得了适合的治疗。结论小探头EUS在EGC浸润深度评估及治疗方式选择中具有良好实用性,当病灶直径大于2 cm、合并溃疡形成或位于胃中上部时,应当谨慎对待EUS结果。
作者:王警;吴齐;孙利;李子禹;步召德;苏向前;李士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支气管曲霉球是一种新近定义少见的肺曲霉病,探讨该类型肺曲菌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策略,以期通过该研究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该研究通过确诊2例支气管内曲霉球及对文献发表的29例患者临床表现、影像特点、气管镜表现、诊断及治疗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疾病常见表现有咯血、咳嗽、咳痰,影像学多表现结节或实变影,气管镜表现:主要表现新生物及坏死物阻塞支气管腔,可伴有支气管内实质损伤(和/或)空腔性病变。该病诊断是经气管镜见管腔内新生的肿物或坏死组织,活检物组织病理发现特征性菌丝即可确诊。结论支气管内曲菌球是肺曲霉菌病的少见类型,气管镜是其诊断及治疗的关键措施,对于当抗真菌治疗无效、肺内病变无吸收甚至增大时,应警惕合并肺部肿瘤的可能。
作者:蒋胜华;王继旺;查王健;姜鲁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