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军艳
近几年,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群基数在不断攀升,肥胖症也成了卫生部门研究的关键,肥胖不仅仅会造成严重的高血压、高血脂,也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发生概率增大.在肥胖症引发蛋白尿后,就会对肾脏产生严重的影响.文章中对肥胖相关性肾病临床表现、诊断机制进行了分析,并且对目前的治疗进展予以讨论,仅供参考.
作者:韦振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象思维”概念,意指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种思维模式.它通过对客观对象的取象、分类、建模,而解释自然世界.具体到中医学领域,主要指阴阳、五行学说.象思维通常带有一定的先天的主观臆性,不具有科学精神内涵.在当代,其有效的指导实践的发展与否还有待商榷.
作者:郭在强;刘烁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玻璃体腔注药患者门诊手术模式的建立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玻璃体腔注药患者60例,然后平均分成两组,采用SPSS21.0将入组患者按先后序列号(1~60)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门诊手术组(30例),一组为住院手术组(30例),统计分析两组医护人员书写病例时间、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差错事故发生情况、患者和医护人员对门诊手术模式的满意度.结果:门诊手术组医护书写病例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住院手术患者组(P<0.05),治疗费用显著低于住院手术组(P<0.05),麻醉、手术部位差错事故率(0、3.3%)均显著低于住院手术组10.0% (3/30)、16.7% (5/30) (P<0.05),门诊患者、医护人员对门诊手术模式的满意度93.3% (28/30)、96.7% (29/30)均显著高于住院手术组70.0% (21/30)、73.3% (22/30)(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药患者门诊手术模式较住院手术模式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松艳;赵素华;马倩;李燕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术后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并进行分析.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行PICC置管化疗,对照组行常规化疗.结果:试验组患者的静脉血栓发生率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材质、护理干预、治疗影响均是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可通过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来减少重复穿刺和患者的痛苦,降低置管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作者:方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胸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胸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将所选的80例胸椎骨折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综合性护理组和常规性护理组,每组40例.常规性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如术后包扎、日常看护等,综合性护理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指导等,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将其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研究数据进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显著,综合性护理组(82.5%)显著高于常规性护理组的6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椎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综合性护理,其效果显著,减少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可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此种护理方式.
作者:莫华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2%,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6%,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对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患者的早日恢复提供了有效保障.
作者:刘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测定市售的11种常用口服抗菌药对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ATCC25922)的体外抑菌浓度与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比较,了解市售常用口服抗菌药抑菌作用的达标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试管倍比稀释法测定药物的MIC.结果:11种抗菌药中8种达标,3种超范围.结论:某些市售口服抗菌药对标准菌株的体外抑菌浓度与CLSI体外允许抑菌浓度范围比较有一定差距,药品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并提高技术监督的能力,相关企业应增强社会责任感.
作者:敖茂程;庞载元;吴贤丽;华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前列腺癌作为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恶性疾病,发展趋势恶劣.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切除、放疗、化疗以及去势性抵抗治疗,但基础疗法并不能完全抑制肿瘤的转移和复发.因此,从其根本研究癌症发展原因是现阶段较前沿的研究.目前,前列腺癌于细胞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本综述主要讨论前列腺癌干细胞的相关标志物,并探讨其主要信号通路.
作者:王静;杜彦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牙周基础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灼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灼口综合征患者56例,随机分成试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试验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后4周、24周采用患者口腔主观症状的变化并辅以数字疼痛评分法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4周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9.3%、78.7%,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治疗24周,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2.1%、64.3%.试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牙周基础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灼口综合征能缓解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陈渊;吴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调查探讨三台县城乡地区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三台县符合纳入标准的200名老年人对其养老现况及养老需求方式进行调查.结果:三台县城乡地区老年人对养老方式的择优顺序依次为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其主要原因分别为习惯与家人在一起、生活环境不改变、子女无能力照顾.此外,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等不同人口学特征对老年人选择养老方式也具有一定影响.结论:致力于建设多元化的养老照护体系,满足老年人愈加复杂的养老需求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唐攀杰;李鑫;刘祯帆;龙霖;王丹;侯玉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氧自由基代谢及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收集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力衰竭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依那普利组,每组42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依那普利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自由基代谢指标[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SOD、CAT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依那普利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依那普利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MPV、PCT、PDW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依那普利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依那普利能有效改善AMI后心力衰竭患者的氧自由基代谢受损状态及血小板参数降低现象.
作者:赵树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平板运动试验中运动血压的变化,探讨其运动血压升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7月在我院接受平板运动试验的159例患者,分为正常组(90例)及高血压组(69例),其中高血压组又分为高血压控制组(42例)及高血压未控制组(27例),比较各组在运动前、次极量心率、极量心率及运动停止后2min、4min、5min的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变化.结果:运动前、次极量心率、极量心率及运动停止后2min、4rnin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及运动停止后5min的收缩压较正常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前、次极量心率、运动停止后2min、4min的收缩压及舒张压,高血压来控制组增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运动量时收缩压≥200mmHg监测结果显示高血压组较正常组明显增高.结论:平板运动试验运动血压的变化具有极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利于高血压病的早期诊断及预防.
作者:李燕丽;谭顺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基于“磁性医院”导向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实践体会.方法: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对手术室护理管理实施“磁性医院”管理方法,采取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科学的“四级八岗”护士分层管理,有效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温馨的优质护理服务举措,平等的晋级激励机制,营造舒心的职场环境,重视护士专业提升的机会等七项措施,从而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结果:对比实施基于“磁性医院”管理方法前后护士对排班制度、与同事的关系、被表扬和认可、职业发展机会、与社会或专业发展交流的机会、工作与家庭平衡、整体工作满意度,比较实施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及对工作十年以下护士培训前后医生满意度.平均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运用“磁性医院”管理模式,能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升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郭留萍;沈明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儿保干预对早产儿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我院儿保门诊收集的早产儿资料,设为早产儿组,并将同期健康足月儿设为足月儿组,分别于早产儿校正年龄或足月儿出生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应用G esell的5项指标对两组神经发育情况进行检测对比.结果:校正年龄6个月时早产儿组5项指标均落后于足月儿组(P<0.05);校正年龄12个月时早产儿组除个人社交外其余4项指标均落后于足月儿组(P<0.05);校正年龄24个月时早产儿组5项指标与足月儿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早期神经发育水平均比足月儿低,通过儿保干预后后期能逐渐赶上足月儿.
作者:姚宏智;龙吟芸;刘晖;刘静;淡彩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择予我院治疗的78例恶性肿瘤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根据患者床号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每组39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肿瘤科护理形式,试验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形式,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抑郁情绪、焦虑情绪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2组患者不良情绪均得以缓解,但试验组护理后抑郁情绪、焦虑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试验组恶性肿瘤护理后生活质量优良率(94.87%)明显高于参照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人文关怀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应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毛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析曲美他嗪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其中对照组行地高辛治疗,治疗组通过曲美他嗪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t分别为0.201、0.334,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舒张压70.59mmHg(s=3.92)、收缩压92.69mmHg(s =2.40)显著低于对照组60.17mmHg(s=4.58)、104.27mmHg(s=3.48),差异性显著(f分别为8.637、12.158,P<0.05);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性显著(x2=11.506,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玉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微生态调节剂与抗生素联用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中的15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其中对照组75例患者,使用乳酶生、复合维生素口服进行治疗,而观察组的75例患者使用酪氨酸球菌三联活菌联合阿莫西林进行治疗,探究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结果表明,在两组患者中,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和病情恢复时间等都短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生物调节剂与抗生素联合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保障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并发挥其应用效果.
作者:王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顺利治疗的5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后肺功能.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明显比对照组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提升临床治疗效率,医学价值高.
作者:孔陈苏;肖若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流程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方法:我中心于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纳入了10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院前救治,抽签分组法分成两组后给予A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对B组5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院前急救护理过程中实施流程管理法,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B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院前抢救护理后的院前急救整体时间、出诊反应时间、首次心电圈时间与A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B组的抢救成功率(96.08%)、血管再通率(88.24%)明显优于A组(84.00%、72.00%),两组相比:P=0.04、P=0.04.结论:流程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提高患者抢救效果,促进预后.
作者:路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布渣叶提取物的调血脂作用及胆固醇逆向转运机制.方法:将建立的高脂血症大鼠模型50只作为研究对象,期间所有大鼠均按时服用布渣叶提取物,用药前后分别测定所有模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结果:用药前后所有大鼠血清检测结果显示,用药后血清TC、TG和LDL-C检测结果明显低于用药前(P<0.050),HDL-C水平明显高于用药前(P<0.05),提示布渣叶提取物具有较好的调血脂作用.结论:布渣叶提取物主要通过促进胆固醇逆向转运减少内外源性胆固醇以及改善机体代谢产物吸收率,从而调节人体血脂状态,药物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孔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