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民;赵利;易清平;杨红亮
目的 探讨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 TEM)治疗直肠肿瘤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 选择76例接受TEM临床治疗的的患者资料,分析TEM在直肠肿瘤治疗中应用效果.直肠病灶平均直径为(2.3±0.5 )cm(0.7~5.2 cm),距齿线平均距离(4.8±2.1 )cm( 1.5~15.5 cm),病灶在直肠内的部位:前壁23例,后壁16例,左侧壁15例,右侧壁22例.结果 76例患者手术方式包括TEM肠壁全层切除63例,黏膜下及部分肌层切除13例.平均手术时间(65.0±35)min(25~180 min),平均失血(15.6±8.5)mL(1O ~ 80 mL).术后病理学检查:直肠腺瘤22例,直肠腺瘤癌变和直肠癌20例(其中Tis期12例,T1期7例,T2期5例),直肠类癌12例,直肠间质肿瘤7例,直肠平滑肌瘤2例,炎性息肉13例,标本切缘皆为阴性.术后并发肛门出血2例,泌尿系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3.9%,术后平均住院日(3.4±1.4)d(2~8 d).平均术后随访14.6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TEM治疗直肠肿瘤具有手术损伤小、疗效好、恢复快、切除精确等优点.对于术前诊断肿瘤性质明确及术后明确为T1期癌变者,TEM是一种治愈性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作者:郝敬鹏;王晖;所增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处理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10年6月该院妇科腹腔镜手术中37例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7年中共进行腹腔镜手术7157台,发生手术并发症37例,发生率为0.52%,其中出血25例,膀胱损伤2例,肠管损伤3例,切口疝2例,气肿4例,皮肤烧伤1例.并发症在手术方式中的分布为:附件手术23例,子宫肌瘤剔除术8例,子宫全切术6例.结论 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的难度和术者技巧有关,应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技巧,减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程卫;李晓菁;何薇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改良腹壁吊线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验,探讨其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09年7月~2010年12月20例改良腹壁吊线常规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14例,胆囊息肉6例,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除1例因局部致密粘连,胆囊三角解剖困难,于剑突下增加1个操作通道改为吊线二孔法外,其余19例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2~90 min,平均55 min;术中出血2~8mL,平均5mL;术后无近期并发症,腹壁几乎见不到疤痕.结论 改良腹壁吊线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可行的,并有较好的美容效果,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作者:戴小明;黄秋林;贺更生;罗加兴;韩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总结该院2年来开展的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18例手术经验.结果 全部病例成功实现了保胆取石术,其中腹腔镜辅助保胆取石术10例,平均手术时间38 min;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8例,平均手术时间64 min,平均住院时间4.6d.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保留了胆囊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但基层医院应该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作者:于洪武;戴亚伟;代伟;张芸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的126例EM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3年,对可能影响复发的相关因素(年龄、盆腔病变位置、既往有无EMs手术史、既往腹腔镜手术史、R-AFS分期、术前CA125水平、术后克罗米酚促排卵治疗及术后GnRH-a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盆腔病变位置、有无EMs手术史、R-AFS分期、术前CA125水平、有无术后克罗米酚促排卵治疗及术后GnRH-a治疗等6个因素与术后复发有关系(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既往有盆腔病变位置、无EMs手术史、R-AFS分期、术后克罗米酚促排卵治疗及术后GnRH-a治疗是影响腹腔镜保守性治疗后患者复发的独立因素.结论 既往有无EMs手术史、盆腔病变位置、R-AFS分期、术后克罗米酚促排卵治疗及术后GnRH-a治疗是影响EMs患者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
作者:李铭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妇科和普外科联合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从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因妇科疾病合并普外科疾病行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及卵巢囊肿多脏器联合手术68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在我院妇科行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平均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6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无手术并发症发生.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平均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妇科和普外科联合腹腔镜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马宇;欧华;林华;李胜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重症医学科危重症患者床旁胃镜辅助下放置鼻空肠管的具体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1月~2011年11月共3120例危重症患者在入ICU后24h内接受床旁胃镜辅助下放置鼻空肠管,观察置管的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及留置时间.结果 置管时间为(15.5±5.61 )min,成功率为99.07%(3091/3120),未发生置管相关并发症,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6%(55/3 120),导管留置时间为(15.2±4.50)d.结论 危重症患者床旁胃镜辅助放置鼻空肠管具有简单、快速、安全,易于护理、患者痛苦小和易耐受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桂培根;吴正茂;曾均发;李方;张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的术前评估、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方法 对3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经过严格的术前评估后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结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结果 该组36例均顺利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术后发生胆漏4例,经引流后愈合.32例术后40d左右拔除T管,顺利恢复.4例胆道造影发现或怀疑残余结石于术后2个月行经窦道胆道镜检查,3例残余结石胆道镜经窦道成功取石.无出血、胆管损伤、腹腔脓肿等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与开腹胆总管探查相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生活质量较高等优点.
作者:杜锐锋;和红春;张冰;陈焰;杜云飞;苏晓;管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IPB)的临床特点,提高IPB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 结合文献对12例IPB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4例接受开放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 IPB属良性肿瘤;膀胱镜检查加病理活检是确诊的主要方法,B超检查可作为筛查手段;TUR Bt是IPB的标准治疗方法;术后不必进行膀胱灌注化疗和有创检查,但定期B超检查、随访是有必要的.
作者:王积安;谭波;成波;朱波;郭志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微创保胆手术和胆囊切除术对肠道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30例胆囊结石/息肉患者,依照患者意愿,分成EMIC组和CHC(胆囊切除术,cholecystectomy)组,术前和术后第2天口服乳果糖(lactulose)/甘露醇(mannitol)试剂,收集尿液,应用高压液相色谱仪法测定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评价肠道通透性.结果 EMIC组术前和术后L/M比值分别为:(0.020±0.011)、(0.058±0.048);CHC组术前和术后L/M比值分别为:(0.038±0.048)、(0.146±0.087);两组术后尿L/M比值明显升高,P值分别为0.012和0.000;CHC组L/M比值增高幅度明显高于EMIC组[(O.108±0.076)vs(0.037±0.013),P=0.006].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均可导致患者术后肠通透性增加,EMIC手术对患者肠通透性的影响小.
作者:雷福明;崔士华;周振兴;黄文生;葛国祥;刘京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食管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9年8月~2010年12月该院采用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治疗食管癌患者22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8例,年龄47~73岁,平均64.8岁;病变部位:胸上段食管癌1例,胸中段食管癌14例,胸下段食管癌7例.术前病理确诊均为鳞癌.手术采用胸腔镜游离胸段食管并清扫淋巴结,开腹游离胃行食管胃颈部吻合.结果 1例因胸腔严重粘连、1例因肿瘤明显外侵而中转辅助小切口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0~330min,平均280 min.其中胸部手术时间平均为85 min (45~120min),术中出血150~350mL,平均220mL.术后住院10~15d,平均12d.共清扫淋巴结246枚,平均每例清除12.3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4/20):颈部吻合口瘘2例(术后第7天和第8天),心律失常1例,声音嘶哑1例.结论 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但要把握好手术适应证.
作者:林建生;许建新;关军;吴荔辉;郑新阳;施海展;陈信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目前两种常用的内镜下胃造瘘方法,探寻并发症更少、操作更方便的胃造瘘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8月~2010年6月在该院进行内镜下胃造瘘术患者90例,采用Pull法46例,采用Introducer法44例.进行胃造瘘患者中,神志清醒者40例,神志不清者50例,所有进行胃造瘘患者术前均禁食8h,操作时患者取卧位,头偏向左侧,通过比较两种胃造瘘方法时的操作时间、患者耐受性(仅对于神志清醒患者)及并发症,随访90 d,观察两种操作方法的造瘘管更换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地实施了胃造瘘术,采用Pull法造瘘的平均时间为(20±2.2)min,采用Introducer法平均时间为(18±1.3)min,72%患者术后认为难以忍受Pull法,14%的患者认为采用Introducer法难以忍受.Pull法发生并发症8例,其中气腹4例,造瘘口感染4例.Introducer法未发生并发症,随访90d,Introducer法有5例更换了造瘘管,造瘘管更换率高于Pull法.结论 采用Introducer法进行胃造瘘操作时间短,患者耐受性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特别适用于食管、贲门存在狭窄的患者,采用Pull法造瘘管更换率低,更为经济.
作者:杨晓强;赵亚刚;孙大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分析经皮胃镜下胃造瘘术( PEG)的操作意外情况及并发症处理的经验教训,以期提高成功率,减轻减少并发症.方法 对PEG操作及术后护理患者62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其中部分病例操作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如穿刺针划伤胃黏膜出血、外套管鞘胃内折曲、牵引导丝拉断及肥胖患者透光定位困难等术中意外情况及术后造瘘口感染、胃壁压迫缺血性坏死溃疡瘘道形成等并发症,作对应处理.结果 全部病例顺利完成PEG操作,手术成功率100%,没有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导致PEG操作失败.操作术中异常情况及时得到合理处理,术后并发症亦得到妥善合理处理,恢复良好.结论 PEG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临床营养新方法,可作为长期非经口营养供给的首选方法,其操作及护理虽然有一些难度,但均能成功完成,恢复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黄润全;黄植强;杨育如;戚艮有;夏羿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首次报道并介绍应用单孔腹腔镜完全经肛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直肠癌—一种完全意义上的经自然腔道的外科手术( Pure-NOTES).方法 经术前评估选择一位适合行经肛手术的直肠癌患者,在PPH扩肛器下于肿瘤远端荷包缝合直肠,横断全层直肠壁,将三通道套管植入横断面,注气人造术腔,用单孔腹腔镜技术,按照TME原则向上分离全直肠系膜,在直肠子宫襞处切开造气腹,分离乙状结肠及其系膜,结扎切断肠系膜下血管,分离足够长的乙状结肠,取下PPH扩肛器和三通道套管,经肛门将直肠和乙状结肠拖出,切断乙状结肠并用吻合器将直肠和乙状结肠端端吻合.结果 手术时间300 min,直肠系膜完整切除并检出12个淋巴结,其中1个淋巴结阳性,直肠远端切缘及其系膜环切缘阴性,后病理分期pT3N1M0,术后患者恢复顺利,第2天开始肠内营养,未发生吻合口漏和感染,第7天后排便功能接近正常.结论 完全的经自然腔道手术—完全经肛单孔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是可行的.
作者:张浩;张云生;金雄伟;李满志;樊竟生;杨祚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前对于儿童或气道狭窄者而言,纤维支气管镜因在操作时占据一定的气道,减少通气面积,可能会影响患者的通气功能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硬质支气管镜则可维持一定的气体通道,保证治疗过程的通气和安全.此项设计包括硬质电子支气管镜及与其连接的摄像主机、冷光源主机及监视器,该系统能将供氧、吸痰、诊断和治疗同时进行,大大缩短所需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有效地提高了手术准确率和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此项设计已获国家专利,专利号为:ZL201020537694.X.
作者:张阳德;杨柳青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后腹腔镜下巨大肾积水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的比较,探讨后腹腔镜下巨大肾积水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该院2007年2月~2011年8月收治的46例巨大肾积水切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A组平均手术时间(154.0±23.8)min,显著长于B组(106.0±13.5)min(P <0.01);A组术中出血量(182.0±27.0)mL,显著少于B组(267.0±20.3)mL(P <0.01);A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29.1±6.5)h,显著短于B组(64.7±8.5 )h(P <0.01);A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6.4±9.4)h,显著短于B组(66.2±8.7)h(P <0.01);A组术后住院天数(7.2±1.3)d,较B组(11.8±2.4)d显著缩短(P<0.01);A组住院总费用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后腹腔镜是治疗巨大肾积水的可选择手术方法之一,具有术后恢复快、创伤小等优点.
作者:贺书云;庞高明;楚剑锋;郑云;汤敏;肖红照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在宫角妊娠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该院2006年9月~2010年3月共收治宫角妊娠患者17例,应用宫腹腔镜技术时其进行诊断及治疗.结果 17例患者均由宫腔镜检确诊.11例成功在腹腔镜监视下完成胚胎组织取出术,6例行腹腔镜下宫角切开取胚+子宫修补术.所有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宫腹腔镜技术是诊断及保守治疗宫角妊娠的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方法,同时可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李武;杜炜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阔韧带肌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对2007年5月~2011年5月行腹腔镜下子宫阔韧带肌瘤剔除术的5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例患者均成功行腹腔镜下阔韧带肌瘤剔除术,术中无1例发生输尿管损伤及术中大量出血等并发症.手术时间(75.5±35.2)min(45~125min),术中出血(42.3±37.6)mL(5~150 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8.3±5.6)h(14 ~30 h),术后高体温( 37.8±0.5 )℃(37.5~38.6℃),术后平均住院天数(3.1±1.4)d(3~5 d).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阔韧带肌瘤剔除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可供临床选用.
作者:艾小燕;程玉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该文通过分析其危险因素,探讨预防SIRS的对策.方法 对2009年5月~2011年6月采用PCNL治疗的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X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及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性别、年龄、术前中段尿细菌培养结果、术前是否使用敏感抗生素、手术时间5种因素与术后SIRS的相关性.结果 术前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术前未使用敏感抗生素以及手术时间是术后发生SIRS的危险因素;而年龄和性别并非危险因素.结论 为预防SRIS发生,应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术前使用敏感抗生素是预防SRIS的重要对策.
作者:黄海;周建辉;黄文胜;鄢羽中;刘潜;胡明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表现的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表现,总结临床经验,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1年4月该院收治的14例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表现的血液系统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表现,10例(714%)有发热表现.累及食管1例,胃6例,十二指肠1例,空肠2例,回肠4例,结肠2例.10例(71.4%)为单发病变.内镜下形态表现多样,以溃疡型病变为主要表现9例,浸润型2例,肿块型2例,多发结节型1例.内镜活检确诊者5例(35.7%).结论 原发于消化道的血液系统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内镜下形态具有多型性,提高对其内镜下表现的认识,结合多取及深挖活检对提高内镜确诊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霞;赵宏贤;王忠琼;李昌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