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肾盂结石合并严重脊柱侧弯(附1例报告)

李宏岩;张刚;邢媛媛;王伟华;张茁;周裔

关键词:肾盂结石, 脊柱侧弯, 微创经皮肾镜
摘要: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年龄48岁,病程2年,加重2个月;该患者先天脊柱严重侧弯,身高1.4米,体质量35kg,2年前出现左腰部间断疼痛,当地医院诊断肾结石一直未经治疗,近2个月疼痛明显加重,于多家医院就诊由于患者脊柱严重畸形无法行体外碎石治疗及手术治疗;入我院后行腹部平片及肾盂分泌造影检查后,诊断明确.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临床研究中争论焦点及医学伦理探讨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e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的概念早是在1994年由WILK[1]提出.1998年,美国的5所大学成立了Apollo小组,开展专门的NOTES研究,并于1999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开展了活体动物经胃行腹腔镜手术[2].2004年,KALLOO等[3]发表了将胃镜经胃壁切口置人腹腔进行肝活检的动物实验报告.至此,NOTES的研究热潮便向全球扩散开来.

    作者:彭健;陈诗圣;张阳德;陈杰;曹继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10mm取石钳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10 mm取石钳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该院使用10 mm取石钳联合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的29例子宫黏膜下肌瘤作为联合治疗组,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该院单纯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27例子宫黏膜下肌瘤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例在年龄、肌瘤大小、个数、类型等一般情况方面无差异,该文主要比较分析两组手术病例的一般情况、手术治疗效果、手术时间、出血量、膨宫液体用量、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联合治疗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更短,膨宫液体使用量更少,子宫穿孔、周围脏器损伤、大出血,稀释性低钠血症、宫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也更低,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10 mm取石钳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庆源;陈德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气管镜下气道内肿物开通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氩等离子体凝固与二氧化碳(CO2)冷冻联合治疗气道内良、恶性肿物及中心气道阻塞性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在有创机械通气支持和复合麻醉下,经电子纤维支气管镜,采用氩气刀、冷冻治疗仪,对52例气管、支气管内肿物通过烧灼、切割等方法,将肿物粘出或吸出,使气道开通,对其近期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52例气道内肿物经上述治疗,绝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气道打通,瘤体变小,肺功能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在有创机械通气支持和复合麻醉下通过纤支镜下烧灼和冷冻治疗气道内肿物的疗效理想、操作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璞莹;苏向红;王桂兰;于含清;潘素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宫腔镜手术治疗年轻、未育的子宫内膜增殖症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宫腔镜手术治疗年轻、未育、刮宫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子宫内膜增殖症的临床效果及生殖预后.方法 30例年轻、未育女性,经超声及宫腔镜检查+诊刮诊断为子宫内膜增殖症,在超声监护下行宫腔镜子宫内膜功能层电切术,保留基底层内膜.根据术后病理选择辅助药物治疗,随访治疗后月经改善情况、妊娠率、活产率.结果 30例患者,术前内膜诊刮对复杂型增生和非典型增生的漏诊率达50.0%.平均随访(31.7±11.0)个月,术后月经改善率为26.7%(8/30),24例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中5例术后经常规促排卵治疗妊娠,1例行辅助生育获得妊娠,术后妊娠率及活产率均为25.0%(6/24).结论 宫腔镜手术切除功能层子宫内膜治疗药物及刮宫治疗效果不佳的子宫内膜增殖症,去除病灶后联合药物治疗,可改善月经情况,保留子宫,保留患者生育力.

    作者:黄晓武;夏恩兰;刘玉环;彭雪冰;马宁;李云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肾铸型结石

    目的 探讨C臂机引导下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铸型结石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2月~ 2010年12月,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258例肾铸型结石患者,其中右肾结石151例,左肾结石93例,双肾结石14例(双肾结石手术均分期进行).结石大小3.6 cm × 2.5 cm~7.5cm×5.3 cm,平均5.0 cm×3.6 cm.结果 258例患者均一期建立皮肤肾脏通道,一期手术时间50~120 min,平均70 min.一期结石取净175例,占67.83%,二期取净结石68例,结石清除率94.19%.残留结石15例.手术并发症17例,发生率6.59%.结论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铸型结石高效、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可选择性地作为肾铸型结石患者的治疗方案.

    作者:李斌;赵恒;李波涌;唐秀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学习曲线内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的手术难点探讨

    目的 探讨学习曲线内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的手术难点.方法 2007年7月~ 2010年12月由作者完成后腹腔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33例(男25例,女8例).患者分为前期组(A组)16例和后期组(B组)17例.比较两组输尿管寻找、双J管的植入和输尿管缝合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结石平均大小相近[(22.0±5.5):(20.0±5.0)mm,P >0.05],手术出血量相当.A组输尿管寻找时间[(24.0±6.4):(10.0±3.7)min,P <0.05]、置入双J管时间(18.0±7.2):(8.0±3.7)min,P <0.05]、输尿管缝合时间[(30.0±7.5):(13.0±3.6)min,P <0.05]和总手术时间[(116.0±20.4):(72.0±122)min,P <0.05]显著多于B组.两组均无1例改行开放手术,A组1例双J管放置不到位发生漏尿,1例术后6个月发生输尿管狭窄.B组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输尿管结石的定位寻找和输尿管缝合、双J管的置入是学习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的技术难点.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学习曲线大约需15例左右经验积累,即可达到较熟练程度.

    作者:李浩勇;梁培育;周治彦;宋鹏;许海波;颜毅;欧善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腹腔镜复杂胆囊切除术9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复杂胆囊行腹腔镜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复杂胆囊行腹腔镜切除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腹腔镜手术对96例复杂胆囊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治疗效果及优点.结果 96例复杂胆囊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93例在腹腔镜下完成,3例中转开腹,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疗效满意.结论 采用腹腔镜对复杂胆囊行切除,只要方法适当,是安全可行的,必要时可中转开腹处理.

    作者:吴继营;李水薇;谢翠芳;刘贤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机械控制通气下经纤支镜氩气刀切除中心气道器质性病变

    目的 评价全身麻醉机械控制通气下经纤支镜氩气刀切除中心气道器质性病变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34例中心气道器质性病变患者,在快速诱导全身麻醉下插入三通喉罩气道(TLMA),在机械控制通气下经纤支镜氩气刀切除中心气道器质性病变.术中连续监测收缩压(SP)、舒张压(D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麻醉前5min(T0)、手术开始(T1)、手术5min(T2)、10 min(T3)和术毕(T1)时的SP、DP、HR和SPO2.于T0、T2、T3和T4时采集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手术时间,通气时间和手术结果.结果 34例患者共接受经纤支镜中心气道器质性病变切除术45例次,全部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5~52(24±8)min,通气时间35~65(41±10)min.术中血压、心率平稳.TLMA通气后PCO2、PO2、O2sat明显改善(P<0.05).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全身麻醉机械控制通气下经纤支镜氩气刀切除中心气道器质性病变的效果好,并发症少.

    作者:张春宝;钟军;陆卫忠;门小光;田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内镜下胆道塑料支架治疗难治性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内镜下塑料支架胆道引流术(ERBD)治疗难活性结石的疗效.方法 对48例反复腹痛、发热、黄疸、伴基础疾病或因乳头、胆总管异常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有高风险的难治性胆总管结石病例行ERBD,并随访3~48个月.结果 48例均完成EST+ERBD.术后3d内,腹痛、发热消失,黄疸在1周后明显减轻、48例中有12例ERBD作为长期治疗.2例结石消失.ERBD术3个月后,第2次内镜下结石取净者76.5%(26/34).17例ERBD术前与术后3个月的MRCP资料显示,胆总管结石直径、胆总管直径缩小显著(P<0.01);且胆总管直径的回缩程度显著大于胆总管结石减小的程度(P <0.01).结论 ERBD治疗胆总管结石有碎石溶石作用,是治疗难取性胆总管结石简单有效的方法,对高龄伴基础疾病的患者更是明智的选择.

    作者:施云星;曾晓虹;吕礁;周国中;刘长云;覃林花;郑智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内镜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 对107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ST和(或)适度水压气囊扩张,并行网篮取石和(或)机械碎石后网篮取石.结果 107例行EST后99例取净结石(92.5%),术后发生胰腺炎3例,出血2例,穿孔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4%.结论 内镜下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只要熟悉胆总管末端与憩室的解剖关系;明确适当的切开指征,掌握EST 及取石的操作技巧,就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何正在;江应平;郭良忠;陈友平;孙永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腔内外联合断流术与内镜下套扎术治疗食管曲张静脉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腔内外联合断流术与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治疗食管曲张静脉的疗效及其对门静脉压力、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167例食管曲张静脉患者按分层随机原则分为两组:联合断流术组(82倒)和内镜下套扎术组(85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门静脉压力、血流动力学.结果 腔内外联合断流术后穿静脉显示率明显低于术前,明显低于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VL)术后,而EVL术后下降不明显;两组患者术后食管曲张静脉分级与术前比较均有较大改善,但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术后食管周围曲张静脉与术前比较均有较大改善,腔内外联合断流术后明显好于EVL术后.两种治疗方式均无患者死亡,主要并发症包括感染、腹内出血、门静脉血栓和肝功能衰竭,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随访3年,联合断流术组复发率、再出血率、死亡率均低于内镜下套扎术组.术后两组患者门静脉压力、大血流速度和门静脉血流量较术前均显著下降,而且联合断流术组下降幅度大于内镜下套扎术组.结论 腔内外联合断流术比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能更好地治疗食管曲张静脉,降低门静脉压力,改善血流动力学.

    作者:孙吉春;冯超;黄飞舟;聂晚频;刘浔阳;叶启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后再狭窄的腔内治疗

    目的 探讨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后输尿管再狭窄的腔内泌尿外科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方法 2005年2月~2011年4月收治的8例曾患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均经过妇科和泌尿外科的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术后不同时间检查发现病侧输尿管再次狭窄,导致梗阻出现肾积水.分别采用筋膜扩张器扩张、气囊扩张、钬激光切割的腔内治疗方法,术后置入单条或2条双J管,留置时间2~6个月.结果 1例经筋膜扩张器扩张、3例经气囊扩张、4例经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切割治疗成功.8例患者术后随访6~27个月,超声检查肾积水减轻或消失,静脉肾盂造影显示病侧输尿管通畅.结论 对于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后出现输尿管再次狭窄的患者,采用腔内泌尿外科治疗方法予以狭窄段扩张或钬激光切割治疗安全、有效,无并发症.

    作者:刘冠炤;曾国华;张晓薇;袁坚;单炽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经脐自然腔道内镜手术探查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经脐自然腔道腹腔内镜手术探查在结核性腹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34例疑诊为结核性腹膜炎的患者采用经脐途径行自然腔道内镜手术探查腹腔,观察腹膜的外观及腹腔内是否存在粘连,并在内镜直视引导下对腹膜病灶行病理活检.结果 34例患者中,经腹膜活检确诊为结核性腹膜炎27例,腺癌3例,腹膜间皮瘤2例,骨外尤文氏肉瘤1例,诊断不明1例.确诊率97.1%.结核性腹膜炎内镜下表现为腹膜上分布大小较均匀,颜色偏白的粟粒状结节,腹膜与脏器间可出现粘连.结论 经脐自然腔道腹腔内镜手术探查是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直接而准确的方法.

    作者:李银鹏;王立生;李迎雪;师瑞月;钟运莲;朱惠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纤维支气管检查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提高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早期无症状肺癌及X线阴性肺癌诊断价值的认识,以尽早确诊肺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纤支镜检查确诊的早期无症状肺癌20例及X线阴性肺癌32例的纤支镜下表现及病理学类型.结果 无症状肺癌组:纤支镜下表现:①解剖学分型:中央型16例(80.00%),周围型4例(20.00%);②基本表现:增生型10例(50.00%),侵润型6例(30.00%),外压型3例(15.00%),正常型1例(5.00%).病理学类型:鳞癌13例(65.00%),小细胞癌3例(15.00%),腺癌2例(10.00 %),未分类2例(10.00%).X线阴性肺癌组:①解剖学分型:中央型24例(75.00%),周围型8例(25.00%);②基本表现:增生型18例(56.25%),侵润型6例(18.75%),混合型5例(15.62%),正常型3例(9.38%);病理学类型:鳞癌18例(56.25%),小细胞癌5例(15.63%),腺癌4例(12.50%),未分类5例(15.62%).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早期无症状肺癌及X线阴性肺癌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贺仁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应用Forgarty导管进行气道充气、测压定位气胸肺漏气支气管

    目的 探讨Forgarty导管球囊充液,气道内充气、测压定位气胸漏气支气管方法,并评价其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40例气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钳道插入Forgarty导管,采用导管球囊充液封堵靶支气管气流.A组:应用胸腔持续负压吸引定位肺漏气支气管.B组:在A组基础上,经导管向充液球囊前端支气管注气,测压定位肺漏气支气管.结果 两组张力性和交通性气胸患者均成功定位.闭合性气胸中,A组定位成功率37.5%(3/8),B组89%(8/9),组间比较P<0.05.A组定位时间平均(11±4.1)min,B组平均(13±3.2)min,组间比较P>0.05.两组患者定位过程中均耐受良好.结论 准确定位气胸肺漏气所属支气管是封堵成功的关键.Forgarty导管球囊充液,球囊前端气道内充气、测压是一种同样安全和更为准确的气胸肺漏气支气管定位新方法,特别适合于胸腔负压吸引时,引流管无明显气体溢出的患者.

    作者:金普乐;葛晖;胡文霞;李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支气管镜代胃镜在食管狭窄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代胃镜检查在食管狭窄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由于支气管镜只有吸引管道,无给水给气管道,该病例组设计了氧气瓶经鼻吸氧管与支气管镜活检管道相连接的送气方法,使支气管镜也能像鼻胃镜一样对食管狭窄处进行全面观察和诊断.结果 14例患者镜下表现与疾病诊断符合率为100%.改进后的支气管镜代胃镜检查,同样可达到鼻胃镜的诊治效果,且并发症较少.结论 支气管镜代胃镜检查是对普通胃镜检查的补充,可以进入更细的腔道内进行诊治,在食管狭窄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重要的作用,使诊断的准确性、治疗的安全性更高,在无鼻胃镜的医院可开展.

    作者:徐爱军;吴华星;孟蕊;晋明渊;何洋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超声刀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 评价超声刀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因双侧卵巢良性囊肿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患者80例,根据处理残留卵巢的不同方法随机分为超声刀组和镜下缝合组,每组40例.比较各组手术前后的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以及基础窦卵泡计数(AFC)的变化情况,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任何并发症.两组术后均出现血清E2和AFC降低,FSH和LH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采用超声刀处理残留卵巢并不加重术后卵巢功能的损伤,相比采用镜下缝合法可以减少手术时间.

    作者:李凤翔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腹腔镜在小儿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小儿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和优势.方法 结合对该院2006年1月~ 2011年3月采用腹腔镜诊治的81例小儿急腹症病例的总结,分析腹腔镜在小儿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和优势.结果 81例小儿急腹症通过腹腔镜明确诊断80例,1例中转常规进腹手术后确诊;腹腔镜直接完成手术54例,腹腔镜辅助下完成手术19例,进腹手术8例.所有病例均得到及时治疗,1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术后右上腹10mm Trocar孔切口裂开,同时腹腔内残余感染,予换药,加强抗感染后治愈,其余病例恢复良好,随访4个月~5年无腹痛及粘连性肠梗阻等相关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应用于小儿急腹症,可直接手术或协助常规进腹完成手术.具有确诊率高,探查全面,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李辉;黄河;杨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单瓶磷酸钠盐口服溶液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单瓶磷酸钠盐口服溶液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方法 连续选择拟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分别接受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A组)和口服磷酸钠盐溶液(B组)进行结肠镜前肠道准备.内镜医师单盲法记录肠道清洁程度,并通过问卷调查记录患者耐受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种方法均能达到较满意的清洁效果,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 >0.05.肠道准备可耐受率B组明显多于A组,P <0.01.结论 单瓶磷酸钠盐口服溶液完全可以达到与标准聚乙二醇相同的肠道准备效果,且耐受性更高.

    作者:马君红;张黎;齐中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肾盂结石合并严重脊柱侧弯(附1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年龄48岁,病程2年,加重2个月;该患者先天脊柱严重侧弯,身高1.4米,体质量35kg,2年前出现左腰部间断疼痛,当地医院诊断肾结石一直未经治疗,近2个月疼痛明显加重,于多家医院就诊由于患者脊柱严重畸形无法行体外碎石治疗及手术治疗;入我院后行腹部平片及肾盂分泌造影检查后,诊断明确.

    作者:李宏岩;张刚;邢媛媛;王伟华;张茁;周裔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