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高位胃溃疡120例临床分析

嵇均安;鲍洪莹

关键词:老年人, 高位, 胃溃疡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位胃溃疡良恶性特点及延误诊治原因.方法回顾8年来胃镜检查资料及随诊情况.结果高位胃溃疡恶性度高,≥2.5cm者易恶变,应早期手术.结论老年胃溃疡男性多于女性、症状不典型、合并出血多、溃疡位置高,应尽早胃镜检查.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中护理干预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手术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唯一可靠方法.传统手术一般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疝囊高位结扎和疝修补术,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新方法.我院2002-02/2003-12在门诊手术室行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无张力疝修补术342例,现将术中的相关护理和心理干预报告如下.

    作者:赵丽慧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消化内镜检查的安全措施

    消化内镜检查术是诊断与治疗消化道疾病可靠的方法之一,越来越被临床医生和病人所接受,因为此检查法显示病变清楚,诊治效果评价可靠,对可疑癌变可直接取活体组织检查,但也比其他检查方法危险性大,不一定所有受检者都能很好地配合,为了确保受检者的安全,顺利做好检查这一目的,首先是需要内镜室工作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娴熟的技术操作本领,才能有备无患,杜绝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大限度的发挥其好处,笔者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总结体会如下.

    作者:田爱华;张秀丽;张静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老年肺心病病人的心理护理

    在临床工作多年,常遇到老年肺心病,这些病人由于病情反复发作,加上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每次住院后多数病人表现情绪低落且心情烦躁不安,对治疗没有信心,极不利于疾病的康复.为此,临床护士除了做好必要的病情观察和常规护理外,要注重病人的心理护理,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作者:刘梅花;程玉芬;焦佩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2例临床分析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常见急危重症之一,可致各主要器官损害,因起病急骤,临床表现复杂,需迅速、恰当地处理.现将我院收治12例AOPP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郭丽;师淑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系指患者由于长期糖尿病得不到满意控制,发生动脉硬化,进而出现上下肢大血管和微血管的病理改变.据统计,60%~80%糖尿病患者将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其主要表现是肢体麻木、或伴有疼痛,触之则痛剧,蚁走感、走路不稳.严重缺血者可发生坏疸甚至不得不截肢,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笔者自2001年以来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VitB1、VitB12治疗本病30例,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红梅;张强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脑血管意外的基础护理体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意外成为中老年常见病,病死率较高,急性期患者经抢救脱险后往往留下偏瘫、失语、二便失禁等后遗症,需要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因此,应针对病人具体情况,认真进行分析,实施全程有效的基础护理.

    作者:石金丽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栓1例

    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往往引起门脉高压,有的可导致肝硬化或节段性萎缩甚至可急性致死.以剧烈腹痛为主要症状,而无门脉高压及肝脏改变者少见,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孝顺;徐伟;李宏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根除幽门螺杆菌和十二指肠溃疡再出血的关系研究

    目的观察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对预防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再出血的作用.方法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经内镜检查确诊并检测Hp,急性期给予支持治疗.配对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病人给予雷尼替丁150mg,bid,共30天;羟氨苄青霉素1 000mg,灭滴灵400mg,bid,共14天.观察组给予雷尼替丁150mg,bid,共30天,然后给予雷尼替丁150mg,qd,维持1年.所有病人随访观察1年.结果溃疡愈合率治疗组94%,对照组87%,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Hp根除率分别为94%和8%,有显著差异(P<0.01).1年溃疡复发率分别为7%和28%(P<0.01),再出血率为0和19%(P<0.05).结论根除Hp治疗能有效的预防十二指肠球溃疡再出血的发生.

    作者:孙士东;王淑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静脉滴注鱼腥草致过敏反应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26岁,工人,产后23天,因乳房肿痛伴发热2天于2003-06-26来诊.查体:T 38.2℃,P 81次/min,R 21次/min,Bp 105/75mmHg,精神欠佳,右侧乳房表面红热,于外下象限扪及一压痛肿块,左侧乳房正常.

    作者:曹国伟;罗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Z型被膜支架治疗食管狭窄12例

    食管狭窄导致患者进食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期,随者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支架置入术已成为治疗食管狭窄的主要方法,我们选用Z型支架治疗食管狭窄1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季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21例治疗体会

    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晚期病例多以腹痛、腹胀就诊.尤其是左半结肠癌,肠梗阻是一常见并发症.该症的治疗既要求急症解除梗阻,又要考虑肿瘤切除的彻底性,为治疗提出了新的课题.现结合我院1980~2003年收治的因结肠癌引起的急性肠梗阻21例,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张进明;李强;夏法建;高振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纳洛酮对呼吸衰竭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

    应激性溃疡是呼吸衰竭(RF)常见并发症之一,并进一步加重病情,显著影响患者预后.为了观察纳洛酮对呼吸衰竭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我们于1999-11/2004-02进行了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立泉;崔庆莲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肿瘤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我院1998-07/2003-08手术治疗的肿瘤性肠梗阻162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春祥;王培林;张始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的诊断及治疗

    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 PHG)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PHT)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中,仅次于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其临床意义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同等重要.现就其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郝卫东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人工流产的心理护理

    1 临床资料2003-02/2003-07我院妇产科收治人工流产410例,受术者大多有恐惧、紧张焦虑表现,医护人员通过采取心理护理均收到良好的效果,无一例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

    作者:张圣玲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市场经济下搞好急诊护理之管见

    急诊科是,急、危、重病人集中的地方,随着工业、农业和交通、建筑业的飞速发展,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对安全生产、交通安全意识的淡漠,使工伤和交通事故发生率显著增加.为使病人得以迅速有效的抢救治疗,急诊护理工作越来越被重视.

    作者:许乐芬;郑爱霞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SABP)的诊断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年36例SABP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SABP中,26例非梗阻性SABP行保守治疗,治愈24例,2例因胰腺坏死继发感染而转外科手术;10年梗阻性SABP中8例先行急诊ENBD,病情平稳后再行EST/ENBD,2例发生壶腹部结石嵌顿病情恶化而行急诊切开取石并引流,均成功治愈.全组治愈率94.44%(34/36).结论梗阻型SABP应尽早予以EST/ENBD解除胆道梗阻;非梗阻型SABP宜先积极保守治疗,当治疗72h后病情无缓解或并发感染时应积极中转外科手术.

    作者:黄平;沈云志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氧氟沙星治疗女性急性泌尿道感染

    氧氟沙星(Ofloxacin,OFX)为第三代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对革兰阴性菌作用较强.我们用OFX治疗女性急性泌尿道感染5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晶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急性腹痛病人的接诊与观察

    急性腹痛是急诊科常见病种之一,它包括内科急性腹痛和外科急腹症.外科急腹症是指需立即施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或者留院观察后再决定治疗方法的急性腹痛病症,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脏器穿孔、胆石症、泌尿系结石等;而内科急性腹痛是指内科疾病引起的急性腹痛,它是功能性或神经性的,腹腔脏器没有器质性病变,或仅有粘膜表浅炎症;如急性胃炎、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溃疡急性发作等.有些腹外的内科病症也可以引起腹痛,多是神经反射性的,如急性心肌梗死等,内科急性腹痛与外科急腹症有明显区别,因此提高急诊科护士对急性腹痛患者接诊、分诊及观察的应急能力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现笔者就急性腹痛病人的接诊与观察略谈体会如下.

    作者:郭文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医院药师指导病人用药应用注意的问题

    药房药师直接面对病人,药师对药物知识的掌握和了解程度关系到病人用药后的疗效.笔者就此提出几点心得,供同行参考.

    作者:吕雪菲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主管: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主办:中国医促会胃病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