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伟;白正钧;孙海青;明修熙
目的 比较后腹腔镜与开放性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疗效并探讨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技术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和120例开放性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后腹腔镜组手术成功率96%,开放手术手术成功率100%.后腹腔镜组、开放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0.28±12.36)mL、(40.55±16.45)mL;术后下床时间分别为(1.65±0.85)d、(3.15±1.26)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20±1.25)d、(9.35±2.38)d,后腹腔镜组显著少于开放手术组(P<0.05);手术时间两组分别为(80.35±28.68)min、(72.46±25.35)min,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后腹腔镜组有3例尿漏,7~11d后自行愈合,开放手术组无尿漏并发症,但有5例伤口感染,26例术后有不同程度的伤口区疼痛或麻木.结论 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与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微创、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开放手术的替代方法.
作者:刘伟民;邹建纲;周忠兴;吴小鹏;陆曙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氩气刀治疗胃黏膜癌前病变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患者,经病理诊断为胃黏膜癌前病变并且Hp阳性,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抗Hp治疗的同时予氩气刀治疗;对照组给予抗Hp和口服叶酸治疗.结果 治疗组对胃黏膜癌前病变消除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氩气刀治疗胃黏膜癌前病变是一种有效方法,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应用价值.
作者:黄适;陈远能;张涛;唐少波;袁海锋;蒙晓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应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加大球囊扩张(LBD)与常规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对较大胆总管结石治疗效果.方法 200个直径大于1 cm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配于EST+LBD组和常规EST组.两种方式分别治疗胆总管结石100例.比较两种术式的取石成功率、取碎石时间、采用机械碎石的机率、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EST+LBD组与常规EST组取净结石成功率分别为98%和97%(P >0.05);EST组+LBD组与常规EST组平均取碎石时间分别为21、46 min(P <0.05).EST组+LBD组与常规EST组术中采用机械碎石的几率分别为18%和43%(P <0.05).EST+LBD组与常规EST组术后并发症分别为3%和5%(P>0.05),其中,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和2%,胰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和3%.两组均无穿孔并发症.结论 对于较大的胆总管结石,EST+LBD术可以缩短取碎石时间和减少采用机械碎石的几率,其取石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常规EST相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方式.
作者:刘治军;郭瑾陶;王晟;葛楠;刘香;王国鑫;孙思予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CE)和结肠镜同步检查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100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胶囊内镜和结肠镜同步检查.结果 100例患者中98例完成胶囊内镜和结肠镜的肠道内对接检查,检出病变98例,其中肿瘤性病变41例(41.8%),非肿瘤性病变57例(58.2%).36例依据联合同步检查的结果,经腹腔镜、结肠镜和(或)手术切除病灶,得到根治;其中回盲部腺癌4例(4%).结论 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同步结肠镜检查在病因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且可大大提高回盲部腺癌的确诊率.
作者:郭先科;高春芳;魏东;胡文华;赵元珍;赵艇;范玉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辅助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与腹膜阴道成形术治疗36例MRKH综合征(MRKHs)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4月~2010年2月对该院36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实施腹腔镜辅助阴道成形术,其中22例实施腹腔镜辅助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组),14例实施腹腔镜辅助腹膜阴道成形术(腹膜阴道成形术组),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的情况.结果 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短于腹腔镜辅助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组;住院费用低于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组;术后体温恢复时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人工阴道长度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组长于腹膜阴道成形术组.对术后有性生活的患者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标量表(FSFI)评分,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与正常女性比较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腹腔镜阴道成形术治疗MRKH综合征是微创、安全的.与腹腔镜辅助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相比,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及合并症少的优势.
作者:颉丽;刘青;王晓黎;龙丽霞;栾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通过硬质胆道镜注入去甲肾上腺素液冲洗胆囊黏膜止血对血压、心率的影响程度.方法 行择期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手术的成年患者20例,因术中胆囊黏膜出血,通过胆道硬镜注入去甲肾上腺素液5mL(去甲肾上腺素2mg,0.9%氯化钠4mL),共1、2次,冲洗止血.观察术前(T)、注药前(T0)、注药后1 min(T1)、3 min(T2)、5 min(T3)、10 min(T4)共6个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变化值.结果 对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变化,与术前、注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0.782,0.779,0.785,0.776,P >0.05).结论 保胆取石(息肉)术中用去甲肾上腺素液冲洗胆囊黏膜止血对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影响,可安全地用于胆囊黏膜出血止血.
作者:周平义;董荟;郭锦潮;许才燕;戴惠惠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耳内镜下中央性鼓膜穿孔修补术的经验,分析术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耳内镜下中央性鼓膜穿孔修补手术的病例资料,术后随访3~12个月,术后1年复查纯音测听,观察术后疗效.结果 一次手术治愈35耳,术后随访贴敷治疗治愈2耳,总治愈率94.9%(37/39耳).结论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方便快捷,尤其是中央性鼓膜穿孔,术后可有效随访处理,提高鼓膜修补术治愈率.
作者:季俊峰;周玫;李泽卿;江满杰;王秋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技术在肾上腺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后腹腔镜技术治疗肾上腺疾病65例,其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35例(腺瘤25例,增生10例),皮质醇增多症20例(增生13例,腺瘤7例),嗜铬细胞瘤2例,肾上腺囊肿5例,无功能肿瘤3例.结果 61例患者在腹腔镜下均成功切除病灶或肾上腺组织,手术平均时间98 min(45~235 min),平均出血量75 mL(30~145 mL),中转开放手术4例.腹腔镜治疗的患者术后1~2 d下床活动,住院时间4~11d,平均7d.结论 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疾病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是治疗肾上腺良性疾病的首选方法.
作者:高中伟;刘刚;任小强;程远合;张建国;窦中岭 刊期: 2011年第09期
1病例介绍1.1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2年前因进食梗阻就诊,诊断为食管中段鳞状细胞癌,行食管癌根治术并术后化疗.术后8个月再现进食梗阻,CT示食管癌颈段下部及吻合口上部占位,考虑复发,予行放疗并巩固化疗.7个月后,进食困难加重,入院.查体:右胸壁和腹壁正中见两处陈旧性手术切口,余无特殊.X线吞钡示(图1):食管上段癌术后右侧胸腔胃,食管上段局限性狭窄,下段通畅.
作者:林园园;谢军培;陈章兴;傅育卡;戴益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单气囊小肠镜在全结肠检查方面的优越性.方法 1099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单气囊小肠镜,SBE),B组(普通结肠镜,RC)及C组(麻醉肠镜,PC),研究分析各组在完成全结肠失败率、内镜完成时间、满意率、并发症及安全性方面的情况.结果 ①镜检查A组与B组、C组比较,失败率全结肠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完成时间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A组、C组分别与B组在满意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与C组满意度评分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在安全性和并发症方面,3组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 单气囊小肠镜在全结肠检查方面是一种成功率、安全性以及舒适度更高的方法.尤其对于结肠走向多变以及对疼痛敏感的“特殊”患者,单气囊小肠镜具有独特优势和特殊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毅;瞿春莹;周敏;陈莺;陈惠芳;崔珺;徐雷鸣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微创外科时代多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和(或)合并胆囊结石的治疗规范.方法 搜集该院微创中心2002年7月~2008年7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病例共434例,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制定个体化多镜联合治疗方案.结果 所有434例患者经选择性综合应用内镜腹腔镜及开放手术等技术手段,均应用手术治愈.结论 多镜联合是微创外科时代治疗胆总管结石和(或)合并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案.目前临床工作中胆总管结石治疗存在着随意性较大的散乱状况.制定多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和(或)合并胆囊结石的规范化技术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曾志武;胡思安;李兵;龚昭;肖新波;张雷达;别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7岁,主因频繁呕吐1周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患带状疱疹,因疼痛服用芬必得止痛治疗,半个月后感胃部不适停用.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频繁呕吐,患者只能进食少量米粥,不敢进固体食物及大口饮水,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黏液.体检未发现阳性体征.入院后行胃镜检查示食管腔内较多食物残留,无法辨认管腔方向,未能进入胃腔.
作者:张欣焱;崔梅花;岳林;牟方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截石斜卧位下对肾结石患者同时进行患侧输尿管镜插管和经皮肾穿刺建立通道碎石取石的方法和优缺点.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截石斜卧位,同时消毒患侧腰部和下腹会阴部,在助手向患侧进行输尿管镜检查和插管的同时,术者采用B超定位,于患侧第11肋间或第12肋骨下、腋后线附近进行目标肾盏穿刺建立经皮肾通道进行碎石取石.结果 36例患者采用截石斜卧位进行目标肾盏穿刺和碎石取石,均获得成功,下盏通道12例,中盏通道20例,上盏通道4例,目标肾盏穿刺成功率100%.一二期总结石清除率83.3%.仅一例在术后一周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截石斜卧位下同期输尿管镜检查插管和穿刺建立经皮肾通道进行碎石取石可以减轻医护人员负担、节省手术时间,减少患者体位的不适感和便于观察及抢救.
作者:李道兵;罗旭;付逆;苗向阳;赵法亮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巨大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55例和同期开腹手术59例巨大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55例腹腔镜手术均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囊液外漏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镇痛剂使用情况、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小于开腹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为治疗巨大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肿瘤大小不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只要手中处理得当,手术均可成功完成,且腹腔镜手术有望取代开腹手术.
作者:单宝媛;曹保利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乳管镜定位及引导下进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7月~2010年5月,该科共收治拟诊为单发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79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1例,进行乳管镜定位及引导下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对照组38例,进行常规部分腺体切除术.比较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①在乳管镜定位及引导下,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顺利找到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并切除,手术时间为(52.3±5.1 )min,手术切口长度为(2.6±0.3)cm,手术切除标本重量(10.2±1.4)g,病理检出率高达95.1%,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②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切口较短,手术切除标本量较少,病理检出率较高,但手术时间较长,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 <0.05).结论 乳管镜定位及引导下进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具有简便易行,定位准确,手术范围小,术后美容效果好,病理检出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元庆;徐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结肠血管畸形的疗效.方法 对经内镜检查确诊的10例结肠血管畸形患者予内镜下1%聚桂醇注射液多点注射硬化治疗.结果 首次硬化治疗后10例血管畸形患者均无复发性出血,2次治疗后有效率达100%.结论 内镜下1%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结肠血管畸形是安全、有效的,尤其适用高龄不能耐受手术者,并可进行反复治疗.
作者:杨剑;陈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在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病例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1998年9月~2009年6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的63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结果 57例成功实施腹腔镜手术,6例中转开腹.结论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恰当的处理,绝大多数的Child-A和Child-B级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可以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作者:陈峰;宋洪亮;徐迈宇;潘步建;肖竣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在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过程中以低能量电凝处理多发胸膜下肺大疱的可行性、疗效及其技术要点.方法 2004年3月~2010年8月,共计77例次自发性气胸患者在术中接受多发胸膜下肺大疱的低能量电凝处理,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因自发性气胸接受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患侧胸腔探查,术中肺尖部明显的成簇状分布的薄壁肺大疱予以楔形切除,而分布于其余肺组织表面的多发的胸膜下肺大疱则以10~15kJ的低能量电凝烧灼凝固处理;烧灼程度以整个肺大疱萎陷,肺大疱表面及周围约0.5~1.0 cm范围内的脏层胸膜及肺组织皱缩凝固变白而又不伴有脏层胸膜破损为佳.术后待肺组织无漏气、复张良好,脏壁层胸膜完全贴合48 h后拔除胸腔引流管.结果 该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1.2 d;平均手术时间为121.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0mL;术后平均闭式引流时间5.9 d;以漏气时间大于1周作为持续漏气标准,术后无患者出现持续漏气;全组患者未出现其他明显围手术期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至2010年10月,平均随访时间26个月;除3例患者因出现对侧自发性气胸而再次于该科行胸腔镜手术治疗,余患者无复发.结论 如能充分掌握术中技术及术后康复要点,在自发性气胸术中以低能量电凝处理多发散在胸膜下肺大疱,方法简便、可靠,疗效满意.
作者:陈应泰;黄宇清;崔健;孟宪璞;刘军;王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带T管保留Oddi括约肌功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38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个体化采用腹腔镜下行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后缝扎胆囊管(n=5)、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n=10)、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加术中留置鼻胆管引流(n=11)、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辅助小切口原位缝合并肝圆韧带局部缝合加固及术中鼻胆管引流术(n=5)、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辅助小切口下胆道扩张并鼻胆管引流再一期缝合手术(n=7)治疗,并对上述治疗方法加以分析.结果 全组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胆漏及胆道残余结石发生.结论 对胆总管结石患者采取个体化选择手术适应证行不带T管的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是科学合理的手术治疗方式.
作者:李美荣;陈伟强;吴桂堂;张锐江;向王洛平;郑进洪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对比观察腹腔镜保守手术和化学药物对输卵管妊娠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7年6月~2009年2月收治的94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6),观察组予腹腔镜保守手术,对照组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化疗,对两组出院时情况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7.92%,对照组为93.48%.观察组住院时间及出院时血HC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侧输卵管通畅率和再次宫内孕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同侧异位妊娠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与化学药物保守治疗相比,尽管腹腔镜保守手术预防再次同侧异位妊娠的效果不明显,但仍具有明显优势,是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中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作者:刘伟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