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的腹腔镜胆囊切除体会

陈峰;宋洪亮;徐迈宇;潘步建;肖竣

关键词:肝硬化, 胆囊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在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病例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1998年9月~2009年6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的63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结果 57例成功实施腹腔镜手术,6例中转开腹.结论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恰当的处理,绝大多数的Child-A和Child-B级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可以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经脐单孔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78例分析

    目的 探讨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 2010年7月完成的78例使用普通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并发症发生,无中转开腹或传统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25 ~ 95m in,术后平均住院数为2.7 d.结论 常规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操作相对困难,但其美容效果明显,有经验的腹腔镜外科医师在有技术条件的腔镜中心可选择合适的病例开展.

    作者:黄明文;王恺;徐智;罗志强;邹书兵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疣状胃炎93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疣状胃炎的临床表现、胃镜及病理、Hp感染率.方法 对938例疣状胃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胃镜下特点,病理及Hp感染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疣状胃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的上消化道症状.胃镜下特点主要发生在胃窦幽门区,胃黏膜上形成带脐窝的隆起性病变,部分以幽门为中心呈串珠样排列.年龄以28~55岁为多,男性多于女性.病理报告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部分伴有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结论 胃镜是诊断该病的佳方法,Hp感染与该病的发生有关.

    作者:刘光英;欧阳伟钢;刁红亮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多镜联合规范化个体化治疗胆总管结石和(或)合并胆囊结石

    目的 探讨微创外科时代多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和(或)合并胆囊结石的治疗规范.方法 搜集该院微创中心2002年7月~2008年7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病例共434例,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制定个体化多镜联合治疗方案.结果 所有434例患者经选择性综合应用内镜腹腔镜及开放手术等技术手段,均应用手术治愈.结论 多镜联合是微创外科时代治疗胆总管结石和(或)合并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案.目前临床工作中胆总管结石治疗存在着随意性较大的散乱状况.制定多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和(或)合并胆囊结石的规范化技术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曾志武;胡思安;李兵;龚昭;肖新波;张雷达;别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耳内镜下中央性鼓膜穿孔修补术

    目的 总结耳内镜下中央性鼓膜穿孔修补术的经验,分析术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耳内镜下中央性鼓膜穿孔修补手术的病例资料,术后随访3~12个月,术后1年复查纯音测听,观察术后疗效.结果 一次手术治愈35耳,术后随访贴敷治疗治愈2耳,总治愈率94.9%(37/39耳).结论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方便快捷,尤其是中央性鼓膜穿孔,术后可有效随访处理,提高鼓膜修补术治愈率.

    作者:季俊峰;周玫;李泽卿;江满杰;王秋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低能量电凝处理多发胸膜下肺大疱在自发性气胸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过程中以低能量电凝处理多发胸膜下肺大疱的可行性、疗效及其技术要点.方法 2004年3月~2010年8月,共计77例次自发性气胸患者在术中接受多发胸膜下肺大疱的低能量电凝处理,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因自发性气胸接受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患侧胸腔探查,术中肺尖部明显的成簇状分布的薄壁肺大疱予以楔形切除,而分布于其余肺组织表面的多发的胸膜下肺大疱则以10~15kJ的低能量电凝烧灼凝固处理;烧灼程度以整个肺大疱萎陷,肺大疱表面及周围约0.5~1.0 cm范围内的脏层胸膜及肺组织皱缩凝固变白而又不伴有脏层胸膜破损为佳.术后待肺组织无漏气、复张良好,脏壁层胸膜完全贴合48 h后拔除胸腔引流管.结果 该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1.2 d;平均手术时间为121.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0mL;术后平均闭式引流时间5.9 d;以漏气时间大于1周作为持续漏气标准,术后无患者出现持续漏气;全组患者未出现其他明显围手术期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至2010年10月,平均随访时间26个月;除3例患者因出现对侧自发性气胸而再次于该科行胸腔镜手术治疗,余患者无复发.结论 如能充分掌握术中技术及术后康复要点,在自发性气胸术中以低能量电凝处理多发散在胸膜下肺大疱,方法简便、可靠,疗效满意.

    作者:陈应泰;黄宇清;崔健;孟宪璞;刘军;王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单气囊小肠镜在结肠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单气囊小肠镜在全结肠检查方面的优越性.方法 1099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单气囊小肠镜,SBE),B组(普通结肠镜,RC)及C组(麻醉肠镜,PC),研究分析各组在完成全结肠失败率、内镜完成时间、满意率、并发症及安全性方面的情况.结果 ①镜检查A组与B组、C组比较,失败率全结肠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完成时间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A组、C组分别与B组在满意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与C组满意度评分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在安全性和并发症方面,3组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 单气囊小肠镜在全结肠检查方面是一种成功率、安全性以及舒适度更高的方法.尤其对于结肠走向多变以及对疼痛敏感的“特殊”患者,单气囊小肠镜具有独特优势和特殊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毅;瞿春莹;周敏;陈莺;陈惠芳;崔珺;徐雷鸣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自制模型在腹腔镜下腹膜阴道成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制阴道模型在腹腔镜下腹膜阴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于2008年4月~2010年3月该院共实施腹腔镜下腹膜阴道成形术13例,在术中均使用由塑料注射器改制成的自制阴道模型,并对术式进行了改进.结果 13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1.5年,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成形之阴道宽敞,黏膜粉红色、润滑、弹性好,外阴外观无改变,性生活满意.结论 自制阴道模型取材方便、制作简单、价格低廉,适合成形后的人工阴道.经改进后的术式可有效减少并发症.

    作者:董丽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的腹腔镜胆囊切除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在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病例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1998年9月~2009年6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的63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结果 57例成功实施腹腔镜手术,6例中转开腹.结论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恰当的处理,绝大多数的Child-A和Child-B级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可以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作者:陈峰;宋洪亮;徐迈宇;潘步建;肖竣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膝关节屈曲受限的关节镜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膝关节屈曲受限的发病机制及关节镜下诊治.方法 分析2007年1月~2008年5月采用膝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屈曲受限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膝关节平均屈曲度为62°(15°~100°).根据关节镜检查明确病因并选择相应手术方式.结果 关节粘连、组织挛缩是较常见原因.关节交锁也是屈膝受限常见原因,主要为半月板桶柄样破裂及关节内游离体引起.另外,关节内炎性病变如骨性关节炎、非特异性滑膜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痛风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等也可表现为膝屈曲受限.术后随访12 ~ 24个月,平均15个月,膝关节平均屈曲度为123° (75°~140°),较术前增加61°(37°~80°).结论 关节镜是诊断膝关节屈曲受限的佳手段,同时可进行治疗,创伤小,恢复快,利于关节功能康复.

    作者:王英明;徐斌;钱三祥;周亮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肾上腺疾病后腹腔镜治疗(附65例报告)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技术在肾上腺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后腹腔镜技术治疗肾上腺疾病65例,其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35例(腺瘤25例,增生10例),皮质醇增多症20例(增生13例,腺瘤7例),嗜铬细胞瘤2例,肾上腺囊肿5例,无功能肿瘤3例.结果 61例患者在腹腔镜下均成功切除病灶或肾上腺组织,手术平均时间98 min(45~235 min),平均出血量75 mL(30~145 mL),中转开放手术4例.腹腔镜治疗的患者术后1~2 d下床活动,住院时间4~11d,平均7d.结论 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疾病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是治疗肾上腺良性疾病的首选方法.

    作者:高中伟;刘刚;任小强;程远合;张建国;窦中岭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后腹腔镜技术治疗上尿路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技术与开放手术在上尿路疾病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上尿路疾病患者300例,其中后腹腔镜组150例(A组),开放手术组150例(B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就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等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病人手术均较成功,与开放手术组相比,后腹腔镜组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后腹腔镜技术治疗上尿路疾病,与开放手术具有相同的效果,且具有出血少、损伤小、痛苦少、康复快等优点,临床中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延伟;白正钧;孙海青;明修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术中同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道梗阻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术中十二指肠镜同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道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实验组:30例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术中十二指肠镜同步治疗,对照组:30例同类患者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所需总治疗时间,术后并发症(胆漏、胆道结石残留、胆道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实验组所需治疗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术后出现胆道结石残留、胆道感染情况,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联合术中十二指肠镜同步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道梗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有推广普及价值.

    作者:欧阳红飞;焦伟华;吉成岗;林树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不同降压水平对高血压老年患者鼻内镜手术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控制性降压水平对高血压老年患者鼻内镜手术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择期行鼻内镜下眼-鼻相关手术的高血压病老年患者,随机分成A组[平均动脉压(MAP)降低20%]、B组MAP降低30%)、C组(MAP降低40%),n=20.观察记录入室后10 min(T1)、降压15 min(T2)、30 min(T3)、停止降压后15 min(T4)时胸导联心电图ST段改变,桡动脉和颈内静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进行Fromme术野质量评分;同时记录手术中尿量、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及围术期控制性降压并发症.结果 C组在T2、T3时ST段改变较A、B组明显(P<0.05);A组在T2和T3的Fromme术野质量评分高于B、C组(P<0.05);B、C组的手术时间要短于A组(P<0.05);B、C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P<0.05);A、B两组T2和T3动脉血乳酸浓度(LAC)较C组低(P<0.05);A、B组在T2和T3时点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和脑氧摄取率(CERO2)低于C组(P<0.05).结论 降低MAP 30%使术野出血少,缩短手术时间,无明显副作用,可安全用于高血压老年患者眼-鼻相关鼻内镜手术.

    作者:金约西;吴文灿;姜艾芬;叶文炼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两种阴道成形术治疗MRKH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腹腔镜辅助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与腹膜阴道成形术治疗36例MRKH综合征(MRKHs)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4月~2010年2月对该院36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实施腹腔镜辅助阴道成形术,其中22例实施腹腔镜辅助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组),14例实施腹腔镜辅助腹膜阴道成形术(腹膜阴道成形术组),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的情况.结果 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短于腹腔镜辅助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组;住院费用低于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组;术后体温恢复时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人工阴道长度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组长于腹膜阴道成形术组.对术后有性生活的患者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标量表(FSFI)评分,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与正常女性比较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腹腔镜阴道成形术治疗MRKH综合征是微创、安全的.与腹腔镜辅助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相比,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及合并症少的优势.

    作者:颉丽;刘青;王晓黎;龙丽霞;栾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碎石钳与钬激光在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经尿道大力碎石钳和钬激光在BPH合并膀胱结石中碎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把BPH合并膀胱结石73例分为两组,A组38例用大力碎石钳碎石后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或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治疗.B组35例经尿道钬激光碎石后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对2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和碎石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A组前列腺或膀胱损伤5例,碎石失败3例.术后尿道狭窄3例,碎石成功率为79.0%( 30/38),B组无术中并发症,35例全部碎石成功(35/35),术后尿道外口狭窄1例.A组与B组的碎石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经尿道钬激光碎石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

    作者:刘定益;王健;王名伟;张翀宇;楚晨龙;周文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食管裂孔疝的内镜诊断

    目的 探讨内镜在食管裂孔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60例经内镜诊断的食管裂孔疝患者的镜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食管裂孔疝内镜下的主要特征是贲门口明显扩大、松弛呈开放状140例(87.5%),胃底黏膜松弛,His角变钝或消失115例(71.9%),齿状线上移明显138例(86.3%),齿状线至食管裂孔压迹的距离为2.5~9.5 cm,根据食管下端粘膜的严重程度不同分为轻度58例,中度60例,重度11例.结论 内镜检查作为食管裂孔疝的诊断方法,具有直观、可靠、方便的价值特点.

    作者:马君红;齐中普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乳管镜定位及引导下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乳管镜定位及引导下进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7月~2010年5月,该科共收治拟诊为单发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79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1例,进行乳管镜定位及引导下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对照组38例,进行常规部分腺体切除术.比较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①在乳管镜定位及引导下,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顺利找到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并切除,手术时间为(52.3±5.1 )min,手术切口长度为(2.6±0.3)cm,手术切除标本重量(10.2±1.4)g,病理检出率高达95.1%,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②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切口较短,手术切除标本量较少,病理检出率较高,但手术时间较长,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 <0.05).结论 乳管镜定位及引导下进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具有简便易行,定位准确,手术范围小,术后美容效果好,病理检出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元庆;徐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后腹腔镜与开放性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后腹腔镜与开放性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疗效并探讨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技术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和120例开放性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后腹腔镜组手术成功率96%,开放手术手术成功率100%.后腹腔镜组、开放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0.28±12.36)mL、(40.55±16.45)mL;术后下床时间分别为(1.65±0.85)d、(3.15±1.26)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20±1.25)d、(9.35±2.38)d,后腹腔镜组显著少于开放手术组(P<0.05);手术时间两组分别为(80.35±28.68)min、(72.46±25.35)min,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后腹腔镜组有3例尿漏,7~11d后自行愈合,开放手术组无尿漏并发症,但有5例伤口感染,26例术后有不同程度的伤口区疼痛或麻木.结论 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与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微创、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开放手术的替代方法.

    作者:刘伟民;邹建纲;周忠兴;吴小鹏;陆曙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不带T管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目的 探讨不带T管保留Oddi括约肌功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38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个体化采用腹腔镜下行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后缝扎胆囊管(n=5)、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n=10)、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加术中留置鼻胆管引流(n=11)、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辅助小切口原位缝合并肝圆韧带局部缝合加固及术中鼻胆管引流术(n=5)、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辅助小切口下胆道扩张并鼻胆管引流再一期缝合手术(n=7)治疗,并对上述治疗方法加以分析.结果 全组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胆漏及胆道残余结石发生.结论 对胆总管结石患者采取个体化选择手术适应证行不带T管的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是科学合理的手术治疗方式.

    作者:李美荣;陈伟强;吴桂堂;张锐江;向王洛平;郑进洪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氩气刀治疗胃黏膜癌前病变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氩气刀治疗胃黏膜癌前病变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患者,经病理诊断为胃黏膜癌前病变并且Hp阳性,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抗Hp治疗的同时予氩气刀治疗;对照组给予抗Hp和口服叶酸治疗.结果 治疗组对胃黏膜癌前病变消除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氩气刀治疗胃黏膜癌前病变是一种有效方法,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应用价值.

    作者:黄适;陈远能;张涛;唐少波;袁海锋;蒙晓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