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七氟醚在颈椎损伤患者行纤支镜引导插管中应用

陈公锦;周金萍;王淼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 七氟醚, 颈椎损伤
摘要:目的 探讨七氟醚复合芬太尼麻醉诱导下纤维支镜管镜(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颈椎损伤患者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颈椎损伤但脊髓损伤分级(ASIA)在C-E级的患者20例,年龄在20~65岁,ASAⅡ~Ⅲ级.所有患者均在麻醉前使用阿托品0.01 mg/kg肌肉注射.选择较通畅的一侧鼻腔的鼻咽部黏膜用2%利多卡因和麻黄碱混合液行表面麻醉同时收缩黏膜血管,麻醉诱导: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吸入七氟醚浓度为4% ~6%.10 min后在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记录插管前、插管后即刻、插管后5min血浆儿茶酚胺浓度、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血气分析,并同时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气道事件(SPO2<90%和喉痉挛)、气管插管时肢体和呛咳反应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气管插管,在插管前后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未见低氧血症和喉痉挛等不良气道事件发生.结论 七氟醚联合芬太尼麻醉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颈椎损伤患者中应用的方法可行,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治疗163例腹股沟疝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技巧.方法 对2008年3月~2010年8月该院实施TEP的1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手术技巧进行总结.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未中转其他术式,平均手术时间(73.1±37.5)min,平均住院时间(4.1±1.4)d,恢复天数(7.8±2.1)d,术中出血量(9.5±3.0)mL,腹膜撕裂发生率为8.24%(15/182);术后皮下气肿发生率为2.19%(4/182),腹股沟区血肿发生率为2.74%(5/182),异物感发生率1.09%(2/182),术后未出现持续性神经性疼痛、切口感染及补片感染;2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1.09%(2/182).结论 熟练掌握腹股沟解剖,运用合理的手术技巧和规范的操作,可以有效缩短学习曲线,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忠;肖越华;王卫斌;万李;唐果;伍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围手术期相关处理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成功,保肛率100%,平均住院时间11d,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经术后积极处理,保守治疗愈合.结论 腹腔镜低住直肠癌根治术保留肛门有其围术期处理特点,周到细致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旷芙蓉;马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微通道经皮肾穿刺造瘘在处理移植肾输尿管并发症中的应用(附9例报告)

    目的 评价微通道经皮肾穿刺造瘘在处理移植肾输尿管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例移植肾输尿管尿瘘患者、2例移植肾输尿管狭窄患者及2例移植肾输尿管结石患者分别行微通道经皮肾穿刺造瘘,其中2例输尿管狭窄患者同期行DJ管置入术,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DJ管置入术.待全身及局部情况改善后,根据影像检查结果决定是否行二期手术.结果 2例尿漏患者及1例输尿管狭窄患者经充分引流后治愈;1例尿瘘患者行二期移植肾输尿管与自体输尿管端端缝合术,2例尿漏及1例输尿管狭窄患者二期行移植肾输尿管膀胱再植术;输尿管结石患者拔除DJ管后未再出现输尿管梗阻表现.手术均取得成功,9例患者血肌酐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随访4~ 79个月无复发.结论 微通道经皮肾穿刺造瘘处理移植肾输尿管并发症安全有效,可避免开放手术或为开放手术提供一个有利的手术时机.

    作者:谢晋良;杨中青;周成;朱向荣;丁翔;陈志;齐范;顿金庚;张阳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腹部刀刺伤的腹腔镜临床诊断与治疗

    目的 评估腹腔镜在腹部刀刺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4年7月~2010年8月,接受腹腔镜诊断与治疗的腹部刀刺伤患者7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凡存在休克征象、腰背部外伤、合并严重的颅脑损伤以及既往腹部手术史者均视为腹腔镜探查手术禁忌.结果 36例(50.0%)行非治疗性腹腔镜探查,22例(30.6%)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包括:肝、脾脏外伤出血处理,结肠、胃壁、膈肌修补以及肠系膜、网膜血管损伤止血.共58例(80.5%)患者避免了开腹手术.余14例(19.4%),因显露不佳、操作无法完成或缺乏手术经验而中转开腹.所有腹腔镜诊治病例无死亡,除1例因遗漏小肠损伤外,无其他围手术期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技术是诊断和治疗腹部刀刺伤的有效外科手段.

    作者:周程;夏辉;李福强;龚昭;胡思安;阮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两孔法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良性疾病87例分析

    目的 探讨两孔法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良性疾病的手术操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0月~2011年2月,该科开展两孔法胸腔镜治疗胸部良性疾病患者共87例.其中包括肺部良性疾病24例(肺叶切除9例、肺楔形切除15例)、气胸32例、纵隔肿瘤20例、食管疾病11例.均为完全胸腔镜操作.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为(117.6±22.4)mjn,术中出血(112.5±36.2)mL,术后住院时间为(5.6±2.2)d,胸腔闭式引流管拔出时间(4.8±1.7)d,手术费用与传统胸腔镜相当.无术中输血,中转开胸2例,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术后背部疼痛与感觉异常显著减轻.结论 两孔法胸腔镜治疗胸部良性疾病安全、可靠,患者痛苦更小,术后恢复快.较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操作更便利,扩大了手术适应证,可作为胸部大多数良性疾病的首选手术方式.

    作者:雷霆;李继良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内镜下金属夹治疗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消化道出血的治疗除了有电凝、氩气刀、套扎、硬化剂等止血外,内镜下金属夹止血也是较为广泛应用的止血手段之一[1].我院对44例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了金属夹止血治疗,止血迅速,成功率高.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斌;姚育红;胡光胜;戴勇;廖爱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七氟醚在颈椎损伤患者行纤支镜引导插管中应用

    目的 探讨七氟醚复合芬太尼麻醉诱导下纤维支镜管镜(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颈椎损伤患者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颈椎损伤但脊髓损伤分级(ASIA)在C-E级的患者20例,年龄在20~65岁,ASAⅡ~Ⅲ级.所有患者均在麻醉前使用阿托品0.01 mg/kg肌肉注射.选择较通畅的一侧鼻腔的鼻咽部黏膜用2%利多卡因和麻黄碱混合液行表面麻醉同时收缩黏膜血管,麻醉诱导: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吸入七氟醚浓度为4% ~6%.10 min后在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记录插管前、插管后即刻、插管后5min血浆儿茶酚胺浓度、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血气分析,并同时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气道事件(SPO2<90%和喉痉挛)、气管插管时肢体和呛咳反应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气管插管,在插管前后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未见低氧血症和喉痉挛等不良气道事件发生.结论 七氟醚联合芬太尼麻醉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颈椎损伤患者中应用的方法可行,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公锦;周金萍;王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经输尿管镜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与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经输尿管镜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4例肾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经输尿管镜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28例和对照组(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26例,分别使用经输尿管镜囊肿切开引流术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和随访结果.结果 观察组中有3例进镜失败改后腹腔镜手术,25例患者均1次手术成功;对照组患者手术均1次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术后复查B超均提示肾囊肿消失或直径缩小至术前1/2以上.两组术中均未出现大出血、周围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术后服用止痛药、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平均随访(8.4±3.6)个月.观察组肾囊肿复发有2例,对照组4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经尿道输尿管镜技术处理部分肾囊肿具有近期疗效确切、微创、安全等优点,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胡斌;王晓平;蓝志相;黎承阳;邓耀良;玉海;黄延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窄带成像技术在诊断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窄带成像技术( NBI)在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白光和NBI模式下观察食管黏膜,记录病变的大小、范围,同时进行NBI分级.后应用1.2%碘液进行全食管染色,记录碘染色阳性部位大小、范围,并进行碘染色分级.对所有NBI阳性及碘染色阳性部位均取活检.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将其他检查结果与之作对照.结果 ①应用白光、NBI模式及碘染色检查60例患者中共发现86个病变.其中白光模式下,高年资和低年资内镜医师对病变检出率分别为79.1%(68/86)和65.1%(56/86);应用NBI模式及碘染色后两位医师对病变的检出率相同,NBI模式均为86.0%(74/86),碘染色均为90.7%.②高级别黏膜内瘤变均主要表现为NBI Ⅰ级(79.1%)和碘染色Ⅰ级(84.7%),低级别黏膜内瘤变主要 表现为碘染色Ⅱ/Ⅲ级(78.0%).结论 与白光模式相比,NBI模式与碘染色均可增强病变的可识别性,能清楚显示病变轮廓和形态.能提高平坦型微小黏膜病变的检出率,同时也有效提高活检的准确性.操作方便,易于推广应用.NBI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解丽;王巧民;盛明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腹腔镜下宫颈筋膜层次分离法子宫切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宫颈筋膜层次分离法子宫切除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0月~2010年12月在该院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的患者110例.其中,腹腔镜下宫颈筋膜层次分离法子宫切除55例为研究组,行传统的腹腔镜子宫切除55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3d体温及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所有病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出现手术并发症,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3d体温及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组(P<0.05).结论 腹腔镜宫颈筋膜层次分离法具有简单易操作、损伤小、并发症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黄宇春;张月香;丁易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支原体感染与宫腔粘连术后疗效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支原体感染与宫腔粘连术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该内镜诊治中心194例宫腔镜宫腔粘连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支原体阳性者132例为观察组(术后3个月支原体仍为阳性者70例为观察组Ⅰ,术后3个月支原体转阴组62例为观察组Ⅱ),术前术后支原体均阴性者62例为对照组.观察组Ⅰ、Ⅱ及对照组:中度粘连分别为34例、32例、30例,重度粘连分别为36例、30例、32例.观察术后月经改善、妊娠以及宫腔再粘连情况.结果 观察组Ⅰ中度粘连患者月经改善率、妊娠率、再粘连率分别为47.1%、10.0%、26.5%,重度粘连患者分别为38.9%、3.4%、38.9%;观察组Ⅱ中度粘连患者月经改善率、妊娠率、再粘连率分别为81.3%、50.0%、3.1%,重度粘连患者分别为70.0%、42.1%、13.3%;对照组中度粘连患者月经改善率、妊娠率、再粘连率分别为90.0%、43.7%、6.7%,重度粘连患者分别为84.4%、38.1%、18.5%.观察组Ⅰ中度粘连及重度粘连患者月经改善率、妊娠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Ⅱ和对照组,再粘连率均高于观察组Ⅱ和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观察组Ⅱ中度粘连及重度粘连患者和对照组相比月经改善率、妊娠率及宫腔再粘连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支原体感染与宫腔粘连愈后有相关性,宫腔粘连患者术前及术后应积极治疗支原体感染.

    作者:申爱荣;王宝金;杨敬敬;杨淑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腹腔镜胃旁路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腹腔镜Roux-en-Y分流胃旁路手术在肥胖症及2型糖尿病的外科治疗中已被证明是一种疗效显著、持久的安全手术方式,也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流术式.该文通过几种减肥术式的比较,阐述了该手术的相关机制、患者的选择、疗效及并发症等,并对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胡友主;喻海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纤维支气管镜及三维重建胸部CT在不典型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不典型支气管异物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7 ~ 2010年收治的有异物吸入史不典型的支气管异物患者12例临床资料.结果 异物种类各异,主要以植物性异物为主(60%),胸部影像学无特异表现;骨性和金属异物可通过肺部三维CT提供异物的精确阻塞部位;所有病例均经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窥见异物,并通过各种活检钳、鄂口钳等取出异物,成功率100%.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对不典型支气管异物的诊疗价值甚高,但同样详细询问病史及辅助检查诸如三维胸部CT重建亦至关重要.

    作者:杨艳娟;程德云;郑西卫;李芳;张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大鼠腹腔镜不同气腹模型的建立及对直肠癌细胞Colo-320种植转移的影响

    目的 建立大鼠腹腔镜不同气腹模型,探讨其对直肠癌Colo-320细胞种植转移的影响.方法 64只裸鼠分为4组,即开腹组、二氧化碳(CO2)气腹组、N2气腹组、无气腹组,每组16只,术前30 min于每只裸鼠腹腔内注入1×107直肠癌Colo-320细胞,建立大鼠腹腔镜不同气腹模型,3周后每组取10只处死,观察腹腔及各脏器的成瘤情况,剩余6只观察生存时间.结果 腹腔镜不同气腹模型建立稳定,无大鼠死亡;各组裸鼠致瘤率:开腹组10/10、CO2气腹组10/10、N2气腹组9/10、无气腹组9/10,差异无显著性(p>0.05);裸鼠腹腔内瘤结节数、不同脏器成瘤率无气腹组低,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裸鼠生存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通过技术改进能够建立稳定的大鼠气腹模型;与开腹手术相比,CO2气腹和N2气腹并不增加直肠癌细胞在腹腔内以及对各脏器的侵袭转移能力,对致瘤裸鼠的生存时间无影响,而无气腹腹腔镜在减少肿瘤细胞侵袭及转移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陶国全;王绍闯;刘东宁;葛恒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24例成人输尿管囊肿腔镜手术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成人输尿管囊肿经尿道腔镜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成人输尿管囊肿经B超、IVU、CT和(或)MRU、膀胱镜检查确诊后经尿道等离子腔镜输尿管囊肿部分切除术(腔镜组)情况,并与12例常规开放手术切除组(开放组)比较.结果 24例患者均手术痊愈出院,术后肾积水减轻,1例输尿管反流,1例尿潴留,无其他并发症,平均随访2年未见复发.与开放组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减少(P<0.01),术后并发症输尿管反流、感染发生率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 经尿道输尿管囊肿部分切除手术难度小、创伤小、恢复快,是成人输尿管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曾立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开窗或吻合扩张治疗鼻泪管阻塞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经鼻腔手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 回顾分析2001~2005年开展的鼻泪管阻塞患者经鼻内镜下行泪骨、上颌骨额突造口,鼻腔泪囊开窗法或吻合扩张法手术治疗45例(47眼)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随访6~ 12个月,治愈41眼,占87.23%;好转1眼,占2.13%;无效5眼,占10.64%.结论 该手术适应广泛:慢性或复发性泪囊炎、泪囊黏液囊肿、外伤性鼻泪管阻塞等,只要有可探及并可实施造口操作的泪囊结构均适合此手术.以鼻腔泪囊开窗法为佳.对于小泪囊、泪囊粘连或分隔形成等,可行引入扩张管或扩张纱条即吻合扩张法手术.该手术方法明显好于于鼻外内眦切开法.

    作者:刘振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经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手汗症

    目的 评价经单孔胸腔镜胸交感神经链切除术治疗手汗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自2006年~2010年6月,74倒手汗症患者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麻,在电视胸腔镜下,光源杆及电凝棒经胸壁单孔操作,行双侧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结果 74例患者术后手掌多汗症状消失,无Honer's综合征及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38.52±9.24)rnin,随访8~24个月,无病例复发.结论 经单孔腔镜胸胸交感神经节切除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汗症的微创手术.

    作者:熊健宪;赖政洪;肖骏琦;罗志方;李章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大肠镜下表现

    目的 探讨大肠镜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HD)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2000年~2010年该院运用大肠镜检查118例HD进行观察,总结HD镜下表现、术前并发症的诊治.结果 118例患者中,经大肠镜检查考虑为HD者107例,HD术前并发症诊治:并发结肠炎97例;结肠溃疡11例;粪石10例,均内镜下碎石处理;内镜诊断并切除肠息肉7例.结论 大肠镜下HD结肠皱襞和肠腔直径有明显变化;可直观显示HD术前并发症,为充分术前准备提供依据.

    作者:黄茂华;魏文琼;赵玉霞;代怡然;李春娣;罗正利;刘海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内镜下舌根肿物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鼻内镜在舌根部位病变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9年10月鼻内镜系统辅助下舌根部肿物切除术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舌根囊肿5例,血管瘤2例,神经鞘膜瘤1例,乳头状瘤3例,脂肪瘤1例,鳞状细胞癌4例,黏液表皮样癌2例.结果 所有病例均在鼻内镜系统辅助下完成切除手术,随访6~36个月无复发.结论 鼻内镜系统辅助舌根部位病变切除具有入路直接、操作可视及副损伤小等优点,可能成为一种可行的微创手术方式.

    作者:秦晓威;刘江涛;姜琳琳;李慧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免气腹非全身麻醉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

    目的 探讨在免气腹非全麻后腹腔镜下行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可行性.方法 86例均来自该院2006年6月~2010年8月住院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41例用可折叠软柄撑开器行免气腹非全麻后腹腔镜手术.同期对照组45例开展普通后腹腔镜手术.每例手术患者均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高碳酸血症和恶心呕吐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了手术时气腹、全麻可能引起的高碳酸血症和恶心呕吐并发症(P<0.05).结论 借助可折叠软柄撑开器开展免气腹非全麻后腹腔镜手术与普通后腹腔镜手术相比同样微创,患者痛苦小、恢复快、易于接受.且显著减少了原后腹腔镜手术时气腹、全麻可能引起的高碳酸血症和恶心呕吐并发症.

    作者:瞿兆奎;祁薇;杨岗林;吉剑波;吴大庆;许少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