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纤维胆道镜治疗胆管残余结石682例临床分析

余昌中;于聪慧;梅建民

关键词:纤维胆道镜, T管引流, 残余结石
摘要:目的 探讨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残余结石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的方法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1991年2月~2009年2月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术后胆管残余结石6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82例患者中656例取净结石,取石治疗成功率96.19%,取石次数1~6次,平均2.8次,有2例发生窦道穿孔断裂,经保守治疗痊愈,取石后胆管少量出血69例,并发腹泻28例、发热16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纤维胆道镜技术是目前治疗术后胆管残余结石的安全、有效方法.应作为常规技术普及应用.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探讨(附100例报告)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胆道镜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的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 选取胆囊功能良好的胆囊结石患者100例,按照自行设计的手术方法性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并观察其术后临床表现.结果 全部100例手术成功,平均住院3.5 d,无手术并发症,无死亡.结论 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手术安全,痛苦小,恢复快.

    作者:石玉宝;王新波;董万斌;鲁蓓;孙太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膈膨升症行腹腔镜膈肌折叠术1例并文献复习

    1 病例介绍1.1 临床资料患者,女,50岁,以胸闷、气短2年余为主诉入院.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气管居中,双侧胸廓对称,左侧第3前肋以下呼吸动度及语颤音消失,听诊可闻及肠鸣音,右肺及左侧第3前肋以上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作者:马胡赛;马菊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手术方式和适应证.方法 50例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开腹微创保胆取石术,于胆床底体表投影位置切开皮肤3、4 cm,分层切开入腹,提起胆床底部经穿刺证实后切开胆囊1、2 cm,进入胆道镜,用取石网将胆囊内结石全部取净,对于超过2 cm的结石或胆囊颈部嵌顿性结石,用钬激光击碎后再行内镜取石.仔细检查证实胆囊管通畅,胆囊切口用可吸收缝线连续全层缝合及浆肌层包埋,无1例留置引流管.结果 10例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患者手术顺利,无出血及胆漏,无中转胆囊切除.手术时间40~90min,平均65min,术后住院7~12d.1例伤口脂肪液化,经换药、抗感染、行Ⅱ期缝合后痊愈,1例术后18个月后复发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论 严格的病例筛选,确切的胆囊功能检查,熟练而细致的胆道镜检查和治疗,配合钬激光碎石,施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安全可靠,患者创伤小、痛苦轻,此方法既保留了有功能的胆囊,又祛除了病因,值得推广.

    作者:朱新吾;严军;黄浩;黎明;许兴绒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腹腔镜治疗肾周巨大血肿的手术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肾周巨大血肿的方法和初步经验,寻求改善巨大血肿的肾脏功能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3年6月~2006年6月收治6例肾周巨大血肿患者.其中男2例,女4例;年龄7~46岁,平均32岁.左侧3例、右侧3例.其中ESWL术后肾周巨大血肿的1例,自发性出血致肾周巨大血肿1例,左侧肾错构瘤出血1例,外伤后肾周巨大血肿3例.经内科保守治疗1个月血肿未吸收而于腹腔镜下清除血肿并引流手术,错构瘤患者同时行肾部分切除手术.结果 6例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28min~2.5 h,平均8min,清除血肿约300~900 mL,术后肾周引流管放置7~10 d,平均8.2 d,无继发出血,无肠损伤,术后1个月~4年复查CT见肾脏无萎缩,肾功能良好.结论 腹腔镜下肾周血肿的清创、减压及引流是减少术后肾萎缩、改善和保留肾功能的微创技术,其方法简单、操作容易、患者痛苦小、恢复快,是处理肾周血肿的一种可选择的新技术.

    作者:朱岳华;涂建锋;陈欣;张大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腹腔镜手术技巧与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计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住囊肿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 对该院1999年4月~2008年6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8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均采取囊内液抽吸、粘连分离、剥除囊壁及电凝止血的方法,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其中299例行一侧囊肿剥除术,189例行双侧囊肿剥除术.术后145例口服内美通3~6个月,254例患者皮下注射GnRH-α3个月.术后随访1~10年,追踪到375例,随访率为76.84%,随访患者中术前有盆腔疼痛史者193例,术后症状完全缓解者34例,基本缓解者138例,总缓解率90.16%,其中用药组缓解率为93.29%,未用药组缓解率为35.71%;合并不孕症患者132例,其中妊娠76例,妊娠率57.66%,用药组妊娠率为64.55%,未用药组妊娠率为22.72%;复发70例,总复发率18.67%,其中用药组复发率为17.34%,未用药组复发率为26.92%.结论 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首选方式,掌握其手术技巧,联合用药可达到手术效果好、复发率低的目的.

    作者:彭景;张怡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将2005年6月~2008年12月该院收治的46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22例)和开放组(24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组无1例中转开腹,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67.53±67.58)和(256.36±45.63)min,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157.35±52.73)mL,明显少于开腹组的(266.47±66.83)mL(P<0.05),腹腔镜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日分别为:(1.02±0.53)、(2.30±0.41)、(2.49±0.25)和(7.63±1.51)d,开腹组分别为:(2.87±1.27)、(3.60±1.31)、(4.41±1.36)和(11.31±3.25)d,前者时间较后者明显缩短(P<0.05).腹腔镜组无并发症,开腹组发生吻合口瘘1例,切口感染2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 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唐悦锋;廖健;朱卫东;周春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切除巨大子宫肌瘤58例体会

    目的 探讨巨大子宫肌瘤行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2005年1月~2007年12月用Liga Sure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142例,其中巨大子宫肌瘤58例,其余的8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 142例患者手术全部在腹腔镜下进行,无中转开腹,其中手术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巨大子宫肌瘤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只要不断提高医生的自身技术水平,具备良好的器械,完全可以在腹腔镜下完成.

    作者:夏亲华;姚红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血管介入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介入治疗用于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04年4月~2009年4月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介入治疗15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右侧股动脉穿刺术,将导管插入子宫动脉,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监视下注入明胶海绵颗粒对出血血管进行栓塞.结果 13例患者经介入治疗均达到有效止血,且保留了子宫,无1例死亡.发热及栓塞后综合征为栓塞后常见的并发症,通常不需特别处理.结论 血管介入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治疗中具有快速、有效、创伤小、恢复快、保留子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月香;黄宇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内镜微创保胆手术中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

    目的 通过探讨内镜微创保胆手术中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完善保胆手术方法,提高成功率.方法 胆囊壶腹部嵌顿结石使用碎石器破碎后取出,壁间结石使用活检钳撕开胆囊黏膜后取出,胆囊内细碎结石使用结石吸附器吸出,胆囊息肉使用电活栓钳切除,息肉切除后创面出血使用球形电极凝固.结果 胆囊壶腹部结石嵌顿患者55例经碎石后取出结石,壁间结石患者235例(607处)经钳夹全部取净,胆囊内细碎小结石97例经吸引全部取出.胆囊息肉切除后创面出血187例全部止血彻底.使内镜微创保胆手术得以顺利实施.结论 内镜微创保胆手术的不断创新,解决了手术中存在的问题,使内镜微创保胆手术更加完善,保胆成功率更高,并发症更少.

    作者:刘京山;赵期康;李晋忠;黄坤全;杜筠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先天性子宫畸形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先天性子宫畸形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合并不孕不育的经宫腹腔镜联合诊治的先天性子宫畸形患者37例.结果 27例为纵隔子宫,在子宫畸形中发生率高,占73.0%,4例双子宫,2例单角子宫,2例残角子宫,1例鞍状子宫,1例双角子宫.B超、宫腔镜诊断子宫畸形均有一定的误诊率.盆腔并发症中以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高,占43.2%,盆腔粘连发生率占40.5%.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同时诊治子宫畸形及导致不孕不育的因素.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可作为子宫畸形合并不孕不育妇女理想的诊治手段.

    作者:周曦;陈忠东;文佩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X线引导经胆道镜U100双频激光治疗术后胆管残留结石

    目的 介绍X线引导经胆道镜U100双频激光治疗术后胆管残留结石技术,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 将术后胆管残留结石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治疗方法:Ⅰ组胆道镜检+网篮取石术;Ⅱ组胆道镜栓+U100双频激光碎石+网篮取石术;Ⅲ组X线引导胆道镜检+U100双频激光碎石+网篮取石术.结果 Ⅰ组治愈率(指初次治愈率)为50.00%,平均手术耗时(75±30)min,并发症发生率为5.00%.Ⅱ组治愈率为75.50%,耗时(81±29)min,并发症发生率为0.00%.Ⅲ组治愈率为95.00%,,耗时(62±19)min,并发症发生率为0.00%.结论 X线引导胆道镜U100双频激光碎石能有效治疗肝内外胆管残留结石,尤其在难治性结石的治疗上存在优势,可减少操作时间,提高胆管残留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树英;费凛;李杰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内镜下黏膜染色联合黏膜切除术在大肠早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对癌变率极高的大肠扁平隆起、平坦、凹陷型及广基浅表性病变进行常规电子大肠镜下黏膜染色联合黏膜下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6例符合条件的患者用0.4%靛胭脂直接喷洒行黏膜染色.于染色肠镜下观察病灶腺窝开口类型.按工藤分类法判断浅袁型大肠肿瘤小凹形状.局部黏膜注射1:10000肾上腺素,或其中加入少量美蓝、甘油果糖,根据黏膜隆起征判断是否行黏膜切除术.观察切除率及并发症.结果 26例患者中1次切除(EMR)22例,分次切除(EPMR)4例,其中1例病变创面行夹子缝合.1例并发内镜治疗后便血,行急诊大肠镜检查电烧后止血.2例黏膜层癌病变,内镜治疗后有1例患者本人仍要求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发现癌残留及淋巴结转移;另1例长期内镜随访24个月,未见局部再发及转移.所有患者均无治疗后穿孔、感染.结论 使用普通电子染色内镜也可使病灶范围显示清楚,同时观察腺管开口,判断是否行黏膜下切除肿瘤,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郝卫东;孙长征;李殿环;马忠超;李温静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术中应用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

    目的 探讨术中应用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优劣.方法 术中切开胆总管后应用胆道镜探查肝内外胆管有无结石残留,胆管狭窄和应用各种器械取石.解除狭窄.结果 术中胆道镜可以取出大部分的结石.结论 术中胆道镜是术中进行探查、取石、避免结石残留的重要手段,应该得到充分重视,有些病例应用胆道镜后可一期缝合胆管.但不宜进行过长时间的术中胆道镜操作.

    作者:吴刚;白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术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008年12月以来开展的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成功实现了保胆取石术,其中腹腔镜辅助保胆取石术15例,平均手术时间65min;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27例,平均手术时间75min.两组中分别有6例未用抗生素,分别占40%和22.2%,均无1例感染,无1例胆漏.平均住院时间4.9d.术后1个月内B超检查结石取净率97.6%.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有利于术中选择佳术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郁林海;顾春飞;顾士荣;徐国权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经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初探

    目的 评价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经腹腔镜下切开胆囊底部应用纤维胆道镜进行取石,保留功能良好的胆囊.结果 2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症状得到改善.结论 经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特点,且可保留有功能的胆囊,是值得推广的治疗胆囊结石的良好方法.

    作者:韩高雄;帅晓明;曾长江;潘志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治疗胃静脉曲张出血的排胶规律研究

    目的 研究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治疗胃静脉曲张出血时组织粘合剂的用量和排胶规律,评价该治疗方法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1年半时间内148例活动性(25例)或近期(123例)胃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行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直到曲张静脉闭塞.根据上腹部平片、CT血管成像和电子胃镜观察排胶规律.平均随访时间为13.1个月.结果 86.1%患者在1个月内排胶,在1年内可消失.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后团块形态与血管解剖结构相近,排胶时间与剂量无关系.远期生存率的决定因素是引起门脉高压的基础疾病.主要并发症是排胶出血,严重并发症是异住栓塞.结论 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是治疗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适合作为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王艳梅;程留芳;李楠;吴凯;翟俊山;王雅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套扎联合高频电凝电切治疗胃肠道息肉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凝电切治疗胃肠道息肉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尼龙绳圈通过操纵把手经内镜套扎于息肉根部并加高频电切除.结果 该组19例共21枚胃肠道宽基或粗蒂息肉均能成功一次性套扎加高频电切除,术后1周复查示蓝色圈套完全脱落,成功率为100%.所有病例术中未见渗血、术后未见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凝电切法对胃肠道息肉的治疗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等优点.

    作者:王皓;周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内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

    目的 为了改善传统开放甲状舌管囊肿手术后的美观效果,探讨内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技术的可行性.方法 2004年5月~2008年1月对7例甲状舌管囊肿怠者行内镜辅助下颏下小切口入路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结果 全部患者均完整切除囊肿和瘘管,切口长度1.5~2.0 cm,手术时间(51.14±12.03)min,手术出血量(8.43±4.79)mL.术后病理均符合甲状舌管囊肿,术后无血肿、气肿、吞咽障碍等并发症,无中转手术病例.所有患者均对颈部小切口的美容效果满意,随访14~58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 内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可减低手术的侵袭性,术后相对美观,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内镜甲状舌管囊肿手术,可作为甲状舌管囊肿手术患者的一种新选择.

    作者:郭明明;蔡谦;黄晓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气管狭窄

    目的 评价局部麻醉下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介导下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气管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30例气管、支气管良性狭窄患者,根据狭窄部位、长度,选择不同型号的球囊导管,实施球囊扩张术.对球囊扩张后疗效、肺功能改善、并发症以及综合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对30例患者进行球囊扩张,平均接受球囊扩张术(2.4±1.2)次,扩张后气管、支气管管径较前明显增大,症状明显缓解,即刻疗效达100%,术后狭窄段气管支气管直径、气促评分、肺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随访4~53个月.远期疗效达80.0%.结论 局部麻醉下经纤支镜引导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气管狭窄是一项安全、快速和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海旺;王国安;吴宏成;沈世茉;张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人工肾积水在输尿管插管困难的无积水肾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肾造瘘术中建立人工肾积水方法在输尿管插管困难的无积水肾结石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9例逆行输尿管插管困难的无积水肾结石患者,采用留置导尿并通过尿管灌注生理盐水,同时静脉给予速尿(呋塞米)20 mg,形成人工肾积水,在B超引导下行肾盏穿刺,建立经皮肾盂通道行碎石取石术.左侧6例,右侧3例.铸型结石3例,单发结石4例,多发结石2例.结石长径2.0~4.5 cm,平均3.5 cm.结果 9例均穿刺成功,术中出血40~400mL,平均150mL,建立通道时间10~25min,平均16min,无1例输血,无结肠、肝、脾及肺损伤.术后恢复好,留置尿管1周,拔除后7例可通畅排尿.结论 对于无肾盂积水输尿管置管困难的肾结石患者,建立人工肾积水后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肾盂穿刺成功率较高,是解决无积水肾结石微创手术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海;满立波;李贵忠;何峰;黄广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