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

杨军昌;董焱鑫;钱云程;高清元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 高龄
摘要:目的 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TURP)治疗75岁以上高龄前列腺增生痘(BPH)患者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PKTURP治疗的109例75岁以上高危BP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9例患者手术20~87min,平均53min.电切前列腺组织39~103g,平均71g;术中失血75~400mL,平均237mL.术中没有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RUS)发生;未发生术中大出血.术后无继发出血再手术者,术后前尿道炎性狭窄4例,经门诊尿道扩张后治愈.术后随访均排尿通畅,未见前列腺再次增生梗阻;全组患者术后均未有心、脑、肝、肾等系统疾病加重.暂时性尿失禁28例,经提肛训练1~4周恢复正常.IPSS评分:全部病例随访3~12月IPSS由术前30.0降到7.4,Qmax>15mL/s.结论 等离子电切系统安全可靠,非常适宜于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治疗.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纤维支气管镜肺段灌洗联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胸部手术后急性呼吸衰竭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段冲洗与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对胸部手术后肺部感染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55例胸部手术后肺部感染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段冲洗与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变化,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ICU时间,以及再次插管率、病死率、其他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和术后总治疗费用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段冲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中PH、PaCO2、PaO2、SaO2以及肺静态顺应性(Cst)、峰值气道压(Ppeak)明显好转(P<0.05);与对照组相比: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ICU时间明显缩短,术后总治疗费用明显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再次插管率、病死率、其他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肺段冲洗与有创、无创祝械通气序贯治疗联合应用救活胸部手术后肺部感染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疗效优于单纯使用机械通气治疗,并可减少其他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改善围术期的预后.

    作者:赵文静;罗涛;孟雷;王国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超声内镜对内镜治疗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指导价值

    目的 评价超声内镜对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指导内镜下微创治疗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57例内镜下诊断为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进行超声内镜检查,其中36例进行内镜下治疗(套扎、电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穿刺等),外科治疗19例.结果 21例源于黏膜层的息肉、6例源于黏膜肌层的间质瘤、3例源于固有肌层的间质瘤及1例异位胰腺、1例食管囊肿、1例食管癌经内镜下治疗.3例囊肿行内镜下穿刺治疗.除1例术后出血外,其余手术都安全,无其他并发症出现.术后回访2~30个月无复发.结论 超声内镜为内镜微创治疗选择隆起性病变适应证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部分病变内镜下可安全有效地切除.

    作者:刘锦涛;余细球;侯华军;杨建荣;黄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腹腔腹腔镜再次手术119例经验

    目的 总结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经验.方法 用B超合理选择适应证;选择适当位置行第1穿刺孔,注重穿刺技巧,必要时采用开放法置入穿刺鞘.结果 119例全部成功完成手术,其中2例需肠吻合开小切口辅助,3例直肠癌根治术需小切口辅助取出标本.结论 有腹部手术史的腹腔镜手术是完全可行的.

    作者:赖敬业;王存川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鼻内镜下鼻腔多形性腺瘤切除术(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多形性腺瘤亦称混合瘤,是来源于涎腺的良性肿瘤,我院近来收治1例鼻腔多形性腺瘤.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东云;梁建平;何宁;李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附36例报道)

    目的 探讨经腹腔途径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36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采用腹腔镜经腹腔途径手术治疗.结果 36例全部成功,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术中及术后均未输血,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问45~130 min,平均75 min.术中血压波动≥20 mmHg 11例.术后住院时间4~7d.平均5.2d.病理报告均为嗜铬细胞瘤.全部病例获得随访6~72个月,患者术后血压正常,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具有损伤小、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张轶庠;杨江根;肖克峰;陈彤;罗思颖;田素萍;张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放大内镜诊断大肠黏膜病变

    目的 通过放大内镜观察不同大肠黏膜病变的pit形态,探讨其用于诊断肿瘤性病变与非肿瘤性病变的准确性,研究大肠癌前病变及早期大肠癌的放大内镜下特点及其与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 放大内镜观察病变表面结构,与病理准断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放大内镜诊断非肿瘤性病变(增生性、炎性、肥大赘生物)和肿瘤性病变(腺瘤和癌)的病理符合率分别为82.19%和96.05%.11个癌变病变中(8个黏膜内癌、2个黏膜下层癌、1个进展期癌),10个出现了V型结构.30个病变同时进行了实体显微镜观察.结论 放大内镜通过对pit形态的观察可以很好地区分非肿瘤性病变和肿瘤性病变.出现VA型pit者多为黏膜内癌,出现VN型者可能为黏膜下层癌或进展期癌.放大内镜与实体显微镜观察息肉pit形态,其结果基本一致.

    作者:王成文;金松杰;刘永革;房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病例选择策略

    目的 分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转开腹手术的原因,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选择合适病例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该科2003年2月~2007年2月采用腹腔镜行直肠癌根治手术的208例患者的资料,其中中转开腹手术32例,分析中转原因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因腹腔内出血中转6例,肿瘤较低位4例,肿瘤较大5例,腹内脏器损伤8例,腹腔粘连重6例,肥胖2例,吻合口渗漏1例.结论 腹腔镜行直肠癌根治术具有一定的中转开腹手术率,但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中转开腹手术,腹腔脏器损伤和腔内出血是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腹腔粘连、肥胖和肿瘤位置大小等并不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的绝对禁忌证.

    作者:钟克力;潘凯;夏利刚;陈杰;林烈文;李明伟;周汉新;王春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膝关节镜引导下胫骨平台骨折的微创治疗

    目的 探讨在膝关节镜引导下胫骨平台骨折微创治疗的手术方法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7月~2007年3月该院共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4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Ⅰ型5例,Ⅱ型8例,Ⅲ型16例,Ⅳ型3例,Ⅴ型2例.合并半月板损伤7例,前交叉韧带损伤7例,侧副韧带损伤5例.术前摄取X片、CT片(含三维重建)或行MR检查,术中在关节镜引导下辅助C型臂X线机进行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首先处理关节内合并损伤,然后对骨折进行解剖复位,复位后应用松质骨拉力螺钉或解剖支撑钢板内固定,骨缺损处用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植骨,术后配合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40个月,平均27.6个月.X片显示所有患者均在术后3、4个月获得骨性愈合,未出现切口及关节内感染、皮肤坏死或创口延迟愈合及螺钉断裂等并发症.随访期间无创伤性膝关节炎和膝关节内翻、外翻畸形发生.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28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1.2%.结论 采用膝关节镜引导下的有限切口结合少量固定的微创手术治疗Schatzker Ⅰ~Ⅴ型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可达解剖复位并同时处理关节腔内的其他损伤等优势,可获得骨折愈合快、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和并发症少的临床疗效,是一项值得临床推广的技术.

    作者:曾昭池;宁资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完全腹腔镜治疗胰岛细胞瘤的临床应用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胰岛细胞瘤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2005年3月~2006年6月间,该科对3例胰岛细胞瘤患者实施的腹腔镜胰岛细胞瘤切除术,手术种类包括:胰岛细胞瘤剜除术2例,胰体尾加脾切除术1例.并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进行诊治分析.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肿瘤完整切除,3例均在全腹腔镜下完成,术中出血分别为15、70和500 mL,2例术后第2天进食、下床活动,1例少量渗出.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对于胰岛细胞瘤切除是微创、安全、可行的,具有术中出血少、创伤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豫峰;薛金虎;段友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两孔法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两孔法全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18例患者行两孔法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结果 18例均两孔完成,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天数等指标与三孔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目前无手术并发症发生,腹部仅在左或右下腹留有一约10mm的疤痕.结论 两孔法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治疗宫颈疾病、宫颈原位癌、早期子宫内膜癌等疾病安全有效,不会增加手术危险性和手术并发症.

    作者:陈秀玮;娄阁;夏恩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后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00例

    目的 探讨后三角入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在4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后三角入路分离胆囊管,切除胆囊.结果 400例手术成功392例,中转8例,胆管损伤2例.结论 后三角入路LC是一种安全容易掌握的手术方法.

    作者:张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中阴道延长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施行腹膜阴道延长术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003年1月~2006年4月对12例宫颈癌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其中6例腹腔镜下腹膜阴道延长术为研究组,另外6例常规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恢复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而术后6个月测定阴道长度,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研究组阴道深7~10cm,平均7.8 cm,对照组阴道深4~5cm,平均4.5cm,且研究组男女对性生活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中施行腹膜阴道延长手术既达到了微创手术的目的 ,又有效地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纪妹;武惠敏;沈艳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的腔内治疗

    目的 探讨经汽化电切镜外鞘榆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结合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并膀胱结石的疗效.方法 联合应用经汽化电切镜外鞘榆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和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BPH并膀胱结石患者47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治疗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24个月,患者均排尿通畅,无结石复发.结论 腔内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高效,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张卫国;金伟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膀胱白斑22例报告

    目的 探讨膀胱白斑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2例膀胱白斑患者行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手术均成功,手术平均时间30min,术后3~5 d拔除尿管.随防0.25~1.50年尿路刺激症状均消失,未见复发及恶变者.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手术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创伤小,安全性高,效果良好,是治疗膀胱白斑的理想方法.

    作者:梁伟东;孙方浒;张少林;陈伯川;申鹏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胃镜检查中应激反应的影响因素及预防

    目的 调查胃镜检查中的应激反应,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对200例胃镜检查者监测检查过程心血管反应及生理反应,观察应激反应与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插管反应、操作水平、检查时间、次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心血管反应发生率62.0%,收缩压与舒张压增高12.5%、14.6%,心率加快16.0%;出现缺血性ST-T及T波改变、心律失常18例;生理反应发生率为60.5%.影响因素:女性、年龄大、伴基础疾病、插管反应明显、检查时间长、内镜医师操作水平低等,与检查次数的多少无关.结论 胃镜检查中,可发生不同程度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及生理反应;提高内镜医生操作水平,缩短检查时间;同时对存在危险因素者进行心理干预、施行心电监护,进行无痛检查或应用恩丹西酮,可减轻应激反应.

    作者:陈建荣;郭锡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电视胸腔镜治疗胸腺瘤和重症肌无力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治疗胸腺瘤和重症肌无力(MG)的手术方法和可行性.方法 2000年3月~2006年9月,15例患者行胸腺瘤和(或)重症肌无力胸腔镜手术治疗.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15~66岁,平均38.5岁.行胸腺全切15例,合并MG行胸腺扩大切除9例.结果 所有手术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胸者.5例MG病例术后需短暂呼吸机辅助通气(<12h),余无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120min,平均胸腔引流1.9d,平均术后住院7d.结论 胸腔镜治疗早期胸腺瘤较开胸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显著优势,且符合该类肿瘤的外科治疗原则;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作者:崔键;刘轶男;张凯;刘成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腺肌瘤性息肉的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腺肌瘤性息肉的临床应用.方法 分析42例子宫内膜腺肌瘤性息肉患者的诊治及预后.结果 诊断子宫内膜腺肌瘤性息肉的敏感度宫腔镜检查57.14%,B超35.71%,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误诊为子宫黏膜下肌瘤率官腔镜检查42.86%,B超47.62%,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全部患者均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术后随访1~10年,无任何病例复发.5例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宫腔镜是诊治子宫内膜腺肌瘤性息肉的好方法;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患者,必要时术后辅以高效孕酮治疗.

    作者:刘玉环;夏恩兰;吕悦;彭雪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盘状半月板破裂类型及损伤机制分析

    目的 探讨盘状半月板破裂镜下分型及不同破裂类型的发生率,分析其损伤机制同时评价关节镜手术疗效.方法 124例经关节镜下证实为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患者,按照盘状半月板Watanabe分类方法,其中完全型盘状半月板87例,不完全型盘状半月板35例,Wrisberg韧带型盘状半月板2例.分析盘状半月板不同破裂类型的发生率,据术中情况分别予部分切除、次全切除和全切除术.结果 盘状半月板发现水平裂占53.2%,放射状裂占7.3%,纵裂占3.2%,边缘撕裂占12.9%,混合裂占23.4%.根据镜下确定半月板损伤类型决定手术方式,随访6个月~2年,124例盘状半月板中优42例,良65例,优良率约占86.3%,可14例,差3例.结论 盘状半月板因其解剖特征和组织学构成与正常半月板不同,其损伤的类型有自身特点,关节镜下治疗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作者:刘涛;徐斌;朱金文;徐洪港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

    目的 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TURP)治疗75岁以上高龄前列腺增生痘(BPH)患者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PKTURP治疗的109例75岁以上高危BP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9例患者手术20~87min,平均53min.电切前列腺组织39~103g,平均71g;术中失血75~400mL,平均237mL.术中没有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RUS)发生;未发生术中大出血.术后无继发出血再手术者,术后前尿道炎性狭窄4例,经门诊尿道扩张后治愈.术后随访均排尿通畅,未见前列腺再次增生梗阻;全组患者术后均未有心、脑、肝、肾等系统疾病加重.暂时性尿失禁28例,经提肛训练1~4周恢复正常.IPSS评分:全部病例随访3~12月IPSS由术前30.0降到7.4,Qmax>15mL/s.结论 等离子电切系统安全可靠,非常适宜于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治疗.

    作者:杨军昌;董焱鑫;钱云程;高清元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与内镜在急性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与消化道内镜在急性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61例消化道出血(非休克组29例,休克组32例)分别经DSA及消化道内镜检查.结果 两种方法共检出上消化道出血45例,下消化道出血16例,其中DSA准确检出35例(休克组28例,非休克组7例),内镜准确检出36例(休克组10例,非休克26例).结论 DSA与内镜在诊断急诊消化道大出血时是两种有效的方法,对于休克患者DSA优于消化道内镜检查;而对于无休克患者,内镜优于DSA.

    作者:杨久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