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同步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赵炳芬

关键词:
摘要:非小细胞肺癌确诊时40%~50%已为Ⅲ期,其中70%~80%已失去手术机会,放化疗成为其主要治疗手段.由于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仅给予单纯放、化疗的有效率低.三维适形放疗是一项新的放射治疗技术,能大限度地增加肿瘤的局部控制率(TCP),减低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并发症(NTCP).新的化疗药物不断出现,人们在不断探索放疗与化疗联合应用,以期提高疗效,减轻毒副作用[1,2].2004-04/2005-02我们对46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进行了同步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现总结报告如下.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磁盘镜像技术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应用,计算机日益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工具,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自然也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保存,而计算机硬盘毕竟是一件机电产品,它有自身的使用寿命,必然会出现正常的衰老和损坏,若硬盘一旦损坏,保存在硬盘上的所有数据必将丢失,无法找回,从而对使用者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医院信息系统(HIS)更是这样,门诊和住院病人收费、住院病人用药医嘱、药房发药等数据不能有任何丢失和中断,如果不采取预防措施,硬盘的物理损坏所造成的损失将是灾难性的.磁盘镜像是预防磁盘物理损坏的有效措施之一,其花费也不大,当一个硬盘损坏时,可以由另一个硬盘自动发挥作用,系统数据不受任何损失.

    作者:屈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16例脾结核的CT诊断

    腹腔内结核感染并不少见,但脾结核临床少见,一般是由肺部结核通过血液循环播散到脾脏引起.我们搜集了1994~2005年期间经CT检查并经外科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脾结核16例,讨论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作者:李建华;厉建永;单宗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预防与治疗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LC及OC)胆管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我院近10年来胆囊切除术(LC及OC)致胆管损伤9例及外院转入1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损伤的部位、类型、发现时间、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0例中6例行修补术或拆除缝线并T管引流痊愈出院;2例行胆肠Roux-en-Y吻合,痊愈出院;1例行肝圆韧带移植修补及T管引流,术后出现·胆漏,经充分引流痊愈出院;1例因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预防损伤和术中及时发现损伤是关键,胆管损伤的处理要根据损伤发现的时间、部位、类型等选择不同的方法.

    作者:闵春凯;孙一凡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经胃镜应用云南白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研究

    目的探讨经胃镜应用云南白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作用.方法选择9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给予制酸药、保护胃黏膜、应用抗菌素和止血药物的内科常规治疗.其中38例除按上述内科常规治疗外,还进行胃镜检查,发现出血病灶后立即对病灶用生理盐水10ml+云南白药0.5g喷涂出血处.随后再加服云南白药0.5g,3次/d,疗程3~10d.结果内科常规治疗组52平均住院天数是22.4d,而经胃镜应用云南白药后再加服云南白药的38例平均住院天数为12.5d.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在内科常规用药的同时,经胃镜检查对病灶应用云南白药,随后又加服云南白药,可以明显缩短病程,未发现副作用,效果良好.

    作者:郭锦洪;方红艳;陈达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大肠黑变病20例临床分析

    大肠黑变病是大肠黏膜一种非炎症性、良性、可逆性的以色素沉着为特征的病变.近几年随着内镜检查的开展,大肠黑变病的诊断率逐步提高.现将我院2001~2005年内镜检查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大肠黑变病人20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昌燕;张洪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青年型胃癌52例临床分析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几年来,青年型胃癌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现将我院1992~2005年间经胃镜(或手术)病理确诊52例青年型胃癌(18~40岁)的临床、内镜特点,病理分型,误诊情况进行分析以进一步了解青年人胃癌的发病特点.

    作者:王淑杰;徐立宏;王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胃癌组织α-连环素和CD44v6表达的检测和意义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α-连环素和CD44v6的表达,以探讨它们的表达异常与胃癌病人的临床和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半定量地检测胃癌组织和胃癌的癌旁正常黏膜这两种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情况并将二者的表达情况和胃癌病人的临床和病理特征进行比较.结果部分胃癌组织中α-连环素表达减少或消失,而在正常黏膜中α-连环素均正常表达.α-连环素的表达异常与胃癌病人的性别、年龄、胃癌的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胃癌组织的病理分级及远处转移有相关性(P<0.05).在正常胃黏膜中CD44v6无表达,而在部分胃癌组织中CD44v6呈阳性表达,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5).CD44v6的表达上调与胃癌病人的性别、年龄、胃癌的部位及病理分级无明显厢关性(P>0.05),与远处转移呈正相关(P<0.05).胃癌组织中α-连环素和CD44v6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α-连环素和CD44v6有异常表达;胃癌的远处与原转移发肿瘤组织中α-连环素和CD44v6的异常表达有关;α-连环素和CD44v6的异常表达参与了肿瘤的转移过程.

    作者:陈国裕;陈锡美;周南方;朱风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肺心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护理

    多脏器功能衰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慢性肺心病病人急性发作期间,由于呼吸道感染,炎症波及到支气管周围的动脉分枝,引起炎性痉挛、狭窄和阻塞,骤然增加右心负担,诱发呼吸衰竭和心功能衰竭,极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预后差,病死率高,严重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安全,在治疗过程中,护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将我们2002-04/2005-10收治的120例肺心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俊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浅谈如何搞好护理工作

    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各项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医院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目前情况下如何搞好护理工作,谈一下我们自己的一些看法.

    作者:孙卫红;魏灵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浅谈成功定律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一个成功的医院,它不仅仅在于有没有高明的医生,有没有先进的设备,而重要的在于有没有一群成功的人士.而护士在医院的群体中占大多数,如何对护士进行成功教育,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兴衰与发展,我院一直坚持对护士进行成功教育,取得了较好成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魏灵芝;孙卫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治

    1概况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具有胃食管反流(GER)的临床症状和组织病理学改变.而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进入食管引起的食管黏膜损伤及其继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消化性炎症表现.正常人出现的胃食管生理性反流,不会引起胃黏膜损伤.

    作者:赵荣莱;沈慧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序贯疗法治疗胃柿石26例体会

    我们自1998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序贯给药的方法治疗胃柿石26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徐立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高血糖与肝纤维化形成机制的研究

    高血糖对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高血糖可以促进肝星状细胞增生及胶原合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自由基的产生、有丝分裂原蛋白激酶的活化、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及细胞因子的改变有关.

    作者:焦明丽;苌新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上消化道出血对老年人脏器及血象影响的观察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对老年人重要脏器及血象的影响.方法将同期住院被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或急、慢性胃炎的病人分为:伴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组和普通组、不伴上消化道出血的对照组,对三组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上消化道出血时,病人重要脏器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血常规结果确实存在明显的改变.而老年病人的改变比普通病人更为明显.结论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可致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出血不止或治疗不及时可引起机体的组织血液灌注减少和细胞缺氧,终导致有效血容量锐减,老年人器官储备功能降低,失血更易引起心、脑、肾脏功能障碍.

    作者:崔红渝;亢渝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肠梗阻保守治疗的护理

    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腔,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保守治疗是每一个肠梗阻病人必须首先采用的方法,部分单纯性肠梗阻病人,常可采用此法使症状完全解除而免于手术,对需要手术的病人,此法也是手术前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有效地胃肠减压是保守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

    作者:姜小燕;刘荣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食管癌病人术后营养支持与护理

    食管癌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我国的治疗效果居.世界领先水平.据文献报告[1],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3.4%~24%,并发症发生率为3%.因此,食管癌病人注重术后营养支持十分重要.

    作者:宋秀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放射线和TNF-α诱导胃癌细胞表达胸苷磷酸化酶的研究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是否表达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phosphotylase,TP)以及放射线照射和肿瘤坏死因子作用后能否诱导胃癌细胞使其高表达TP.方法培养BGC823胃癌细胞株并按0 Gy、1 Gy、5 Gy、10 Gy、20Gy、30 Gy的剂量梯度进行照射并培养12h后收集细胞;按30GY照射后培养1h、3h、6h、12h,24h后收集细胞;放入肿瘤坏死因子使其在培养液的终浓度达到10ng/ml并培养3h、6h、12h、24h后收集.然后分离胞浆蛋白,测定浓度后用蛋白印迹方法检测TP含量变化.结果蛋白印迹检测发现正常培养的BGC823胃癌细胞,经放射线照射和肿瘤坏死因子作用的BGC823胃癌细胞均未见目标TP显像.结论BGC823胃癌细胞不仅不表达TP而且也无法用放射线和肿瘤坏死因子诱导后使其表达TP.

    作者:金俊硕;李林虎;高英兰;钟秀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羊水过少140例分析

    羊水过少是产科并发症之一,它可以严重地影响围产儿的预后,因此,及时地发现和处理羊水过少对提高围产期质量有很重要的意义.现对140例羊水过少病例进行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姚素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腹部切口裂开41例临床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状况的改善,缝合材料的日益出新,缝合技术的提高,切口裂开的发生率已明显减少,但仍有一定的发病率,值得探讨.现对我院1990-01/2003-01腹部手术发生切口裂开41例切口裂开的病人,结合有关文献,对其发生相关因素、治疗及预防进行回归性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帕尔哈提;吴越;边拜;张国飞;孙大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少脂肪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leiomyolipoma,ALL)根据脂肪含量比例大小,可分为多脂肪、少脂肪或无脂肪型ALL[1].多数病例肿瘤内含有较多脂肪成分故在CT上具备特征表现而易于诊断,对于少脂肪或无脂肪型即以平滑肌、血管成分为主的ALL,在CT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存在一定困难[2],为此我们收集了近年来一组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如下.

    作者:王玉昌;孙丰焕;姜成旭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主管: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主办:中国医促会胃病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