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谊朝;马大华;郭泽雄
目的分析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方法A组为该院1998~2005年13例门静脉高压症的胆囊结石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B组为随机抽取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00例,将两组进行比较.结果病人手术顺利,无术后再出血及中转开腹.A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日长于对照组.A组病人术后胆囊床积液及发热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正确选择的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胆囊结石病人是安全的.
作者:高嵩;张寰;刘国礼;赵建勋;万远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与方法2004年3月我院收治-女性患者,54岁,因反复咳嗽、咳脓痰、偶伴痰中带血1年余,在外院就诊,行胸部CT检查,提示左主支气管侧壁嵌顿-环形异物影,见附图.追问病史,患者曾有进食鸡块时呛咳史,诊断为鸡骨呛入气道.曾先后在外院行2次经纤支镜钳取操作,未获成功,即入我院救治,拟再行纤支镜下嵌取异物.应用BF-1T40型纤支镜进入气管后发现,左主下段斜行嵌插一楔形异物,周围炎性肉芽组织增生包绕,表面覆盖脓性坏死物,左主支气管部分阻塞.因异物与周围组织结合牢固,且病人咳嗽反应剧烈于局部充分麻醉后,应用CD-6C-1型高频波电疗探头烧灼周围肉芽组织并应用FB-15C-1鳄口型活检钳逐步清除,CC-3C型双关节刮匙撬动异物,然后用FG-14P-1 V字型异物钳子钳住异物一端,并随纤支镜一起快速拔出一楔形碎骨片,见附图.术后予冲洗并局部应用止血药物.
作者:谭晓明;石昭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术诊治孕妇反复发作肾绞痛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对9例反复发作肾绞痛的孕妇进行输尿管镜检查,并应用气压弹道碎石术处理.结果9例均发现输尿管结石并处理,术后肾绞痛无再发作.结论输尿管镜术可作为诊治孕妇反复发作肾绞痛的一种有效方法,不仅可以确定引起肾绞痛的病因,同时可以进行治疗.
作者:陈志权;罗立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静脉快通道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应用,并比较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对病人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ASA体格状况为Ⅰ、Ⅱ级,在腹腔镜下行择期单纯胆囊切除手术的病人,随机等分成两组.实验组(静脉全麻组):麻醉诱导采用咪唑安定0.04 mg/kg,瑞米芬太尼2μg/kg,异丙酚2mg/kg,阿曲库铵0.6mg/kg诱导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采用瑞米芬太尼0.1μg/(kg·min)、异丙酚80~120μg/(kg·min)、阿曲库铵8~10μg/(kg·min)全部采用微泵注射.对照组(吸入麻醉组)麻醉诱导同实验组,麻醉维持采用安氟醚,阿曲库铵8~10μg/(kg·min)微泵注射.两组病人的麻醉深度维持在心率、血压于术前±20%.手术结束后采用Steward评分方法,10 min内评分在4分及以上者送回病房,否则送入ICU;记录两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及其他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人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无明显差异;实验组10min内评分在4分及以上者有43人,对照组为31人,两组相比,P<0.05;实验组术后恶心呕吐12例,对照组27例,P<0.01.结论静脉快通道麻醉可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术后尽早苏醒,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并减少进入PACU或ICU机会.
作者:石恒林;吴刚明;任长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术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技巧、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对该院2002年1月~2005年6月于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核除术的40例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核除肌瘤54个.单发肌瘤36例,多发肌瘤4例.镜下缝合38例,未缝合2例.手术时间、出血量与肌瘤的大小、个数成正比.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 d,1例术后出现发热.结论浆膜下肌瘤、单发壁间肌瘤直径小于7 cm,于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核除术效果好,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
作者:徐丽玲;李英华;柴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电子软性膀胱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软镜对195例病人进行检查和辅助治疗.结果84例病人被检出各种疾病,在软性膀胱镜辅助下,输尿管插管、尿道内切开、膀胱穿刺造瘘及导尿均获得成功.结论软性膀胱镜可有效进行泌尿系疾病的诊治,值得推广.
作者:黄广林;刘流;梁德江;满立波;李贵忠;何峰;王海;刘宁;王建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TUL)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应用TUL联合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56例.结果56例患者中54例碎石成功,2例失败,所有患者无明显穿孔、出血、感染及输尿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TUL联合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高效安全、并发症少、适应证广的优点.
作者:吴张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置管及术后大流量短程持续灌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2001年2月~2005年2月采用关节镜下清理、置管及术后大流量短程持续灌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23例,随访6个月以上,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随访6个月~2年,23例患者全部治愈无复发,评定术后疗效:优18例、良4例、差1例,平均治疗时间6.8 d.结论采用关节镜下清理、置管及术后大流量短程持续灌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损伤小,恢复快,治疗时间短,术后效果好,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沈生军;杨杰山;龚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评估黏膜下子宫肌瘤宫腔镜下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分析该院56例有症状的黏膜下子宫肌瘤,均采用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后平均随访40个月,其中异常月经过多、经期延长32例,不育者24例,18例要求术后有生育;观察生育力及月经过多改善的效果.结果一次手术控制子宫出血27例,3例行二次手术控制,2例痛经复发;9例术后成功怀孕,8例正常分娩,1例流产;术后2例复发,均行二次手术,效果良好.结论经阴道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能有效控制异常子宫出血及改善生育力.
作者:唐舒梅;邓美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囊肿造袋术治疗鼻窦黏液囊肿的临床疗效,并研究鼻窦黏液囊肿组织的超微结构及与病理特性之间的关系,为鼻窦黏液囊肿造袋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30例鼻窦黏液囊肿病人均行经鼻内镜囊肿造袋术,手术后标本作电镜超微结构检查.结果术后随访6~12月无1例复发.30例均为黏液囊肿,除1例为立方状上皮外,其余内衬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上皮纤毛发达,线粒体丰富,内质网、高尔基氏体发达,黏液性腺细胞和杯状细胞浆中有大量黏液分泌颗粒,基底膜下有大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结论经鼻内镜囊肿造袋术是治疗鼻窦黏液囊肿的有效术式,具有微创、面部无瘢痕等优点.鼻窦黏液囊肿内衬上皮与鼻腔大部分黏膜一样均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纤毛发达,术后纤毛功能可以恢复,其超微结构与病理特性密切相关.
作者:殷泽登;欧小毅;黎万荣;吴跃军;刘广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对921例经支气管镜确诊肺癌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常规支气管镜检查,镜下直视、盲目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和刷检细胞学检查的方法,确定诊断和病理类型.结果肺癌的发病率在40岁以下显著增加,50~69岁为发病高峰,70岁以下开始下降.921例肺癌中,鳞癌占38.5%,腺癌和低分化癌分别占27.4%和21.9%,小细胞癌占8.7%,其他占3.5%.男性鳞癌的发病率高,女性腺癌发病率高.结论50~69岁是肺癌的高发年龄段,发病率高的是鳞癌,其次是腺癌、低分化癌和小细胞癌.男女性别的病理类型分布有差别.重视支气管镜检查和提高活检技术,可显著提高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毕玉田;洪新;吴奎;崔社怀;梁先万;曹国强;周蒙丽;雷文慧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监测氧化电位水对胃镜的消毒效果.方法检测消毒前和消毒后胃镜表面和胃镜腔内细菌的菌落数,每年随机抽查.结果消毒后胃镜表面和胃镜腔内细菌的杀灭率达99%以上;连续监测3年合格率为100%.结论氧化电位水对胃镜消毒效果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洪升;陈敏;王维;王志芬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技术在双J管上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1998年8月~2005年8月,采用输尿管镜技术对31例双J管上移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其中28例患者采用输尿管镜技术将其取出,另外3例患者改用其他方法治疗.成功率90.32%(28/31),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结论该技术操作简单,对患者创伤较小,费用低,不需住院,可在门诊治疗,可作为治疗双J管上移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连渠;卜红民;闫拥军;李保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根治性肾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手助腹腔镜行根治性肾肿瘤切除术36例.结果36例手助腹腔镜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65~220min,平均105min;术中出血20~200mL,平均85 mL;术后住院5~11d.结论手助腹腔镜根治性肾肿瘤切除术不仅具有常规腹腔镜创伤小、失血少、恢复快的优点,更具有传统开放手术安全、彻底、手术时间短的优点,是根治性肾肿瘤切除术可选择的新的手术方式.
作者:袁建林;王禾;张运涛;刘贺亮;杨力军;武国军;王立国;秦卫军;邵晨;李欣;杨小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对诊断和治疗单纯滑膜结核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9月~2004年9月间8例单纯滑膜结核患者,临床上以关节肿痛为主要表现,关节镜检查及病理检查为确诊手段,治疗上采用关节镜下病变滑膜切除术.结果8例单纯滑膜结核患者平均随访2年4个月,关节肿痛症状消失,关节功能良好,疗效满意.结论关节镜检查是滑膜结核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可清除病变滑膜,有利于局部结核病灶的控制.
作者:郭磊;白希壮;吴丽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丙泊酚不同靶浓度靶控输注在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64例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n=22)、B组(n=22)、C组(n=20).3组患者丙泊酚血浆靶浓度分别设置为4、5和6μg/mL.分别记录3组患者入室时、插镜时、停止注药时、睁眼时的SpO2、BP、HR和BIS值,开始注药到镜检开始时间(T1)、开始注药到停止注药时间(T2)、镜检时间(T3)、停止注药到睁眼时间(T4),诱导量(D1),总用药量(D2),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C组插镜时和停止注药时的MBP低于其他两组(P<0.05);T1时间C组明显缩短(P<0.05),C组丙泊酚的诱导量高于其他两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亦较高.结论该研究表明,丙泊酚4、5μg/mL血浆靶浓度用于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较为适宜,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王莉;李艳华;郭强;唐天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对于胰体尾部病变的手术治疗,传统术式为开腹胰体尾脾切除术.随着腔镜技术及器械的发展,国内外少数腔镜中心开展了为数不多的腹腔镜胰体尾脾切除术.由于胰腺位于腹腔深部,解剖关系复杂,腹腔镜手术难度较大,器械要求高.本科分别于2005年2月和6月,采用由胰至脾及由脾至胰两种手术方法,成功地完成了2例腹腔镜胰体尾脾切除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刚;吴硕东;曾艳;张立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子宫内膜电切术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endometrial atypical hyperplasia,EAH)的价值.方法对实施子宫内膜电切术的26例EAH患者的临床特点,术中、术后和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3.5岁,平均手术时间(24.7±10.3)min;平均术中出血(43.1±11.7)mL.无死亡、子宫穿孔、低钠血症及电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随访3.7 a(1~7 a),术后闭经21例(80.8%),少量月经2例(7.7%),闭经4个月后再次周期性子宫出血3例(11.5%),但月经量均少于平常正常量.2例TCRE术后先后行子宫切除术,剖视宫腔无内膜残留.诊刮与电切之间诊断EAH的符合率为65.4%.结论对没有生育要求,能够坚持随访的患者,子宫内膜电切术可以替代传统的子宫切除术治疗EAH,并有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具有不开腹、创伤小、出血少、卵巢功能和性生活影响小等优点.
作者:刘木彪;何援利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小儿与成人腹腔镜手术下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变化的不同.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儿20例(小儿组),成人20例(成人组).全部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气管内插管,呼吸机行间歇正压通气.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气腹前(T2)、气腹5min(T3)、气腹20min(T4)、气腹30 min(T5)、放气腹后5 min(T6),观察心率变异性指标低频(LF)、高频(HF)、低频高频功率比(LF/HF)、低频标准化值(LFNU)、高频标准化值(HFNU)的变化.结果与小儿组比较,成人组气腹后LFNU、LF/HF显著升高(P<0.01),HFNU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的交感神经发育成熟度晚于副交感神经,对麻醉和手术的反应性较成人差.
作者:李晓红;许占宏;张国庆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能量不同处理时间与关节软骨损伤效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膝关节软骨退变模型,模拟膝关节镜环境,射频消融汽化仪在同一能量设置条件下处理牛膝关节退变软骨,按不同的处理时间分为对照组、10 s组、30 s组、60 s组4组,每组6份标本,共24份标本.随后,每份标本一分为三,分别行软骨组织块培养,HE染色,FDA/PI荧光染色,测出GAG释出率.结果随着射频消融处理时间的增加,软骨细胞空泡率明显增加,GAG释放率明显减少,软骨细胞死亡率明显增加.结论射频消融处理时间与关节软骨细胞及基质的损伤效应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作者:孙建华;刘维钢;史晨辉;王永明;董金波;李宽新;何斌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