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初步探讨

刘木彪;何援利

关键词:宫腔镜, 电外科手术,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预后
摘要:目的评价子宫内膜电切术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endometrial atypical hyperplasia,EAH)的价值.方法对实施子宫内膜电切术的26例EAH患者的临床特点,术中、术后和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3.5岁,平均手术时间(24.7±10.3)min;平均术中出血(43.1±11.7)mL.无死亡、子宫穿孔、低钠血症及电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随访3.7 a(1~7 a),术后闭经21例(80.8%),少量月经2例(7.7%),闭经4个月后再次周期性子宫出血3例(11.5%),但月经量均少于平常正常量.2例TCRE术后先后行子宫切除术,剖视宫腔无内膜残留.诊刮与电切之间诊断EAH的符合率为65.4%.结论对没有生育要求,能够坚持随访的患者,子宫内膜电切术可以替代传统的子宫切除术治疗EAH,并有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具有不开腹、创伤小、出血少、卵巢功能和性生活影响小等优点.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纤维支气管镜在急性呼吸衰竭中应用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2例具有痰液阻塞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均予常规吸痰、吸氧、抗感染、化痰、解痉平喘或人工通气等治疗,其中46例应用纤维支气管镜为治疗组进行吸痰、支气管灌洗及局部抗感染治疗,其余46例为对照组,均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有效率及血气分析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于分泌物较多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及时给予纤支镜治疗,有利于迅速解除气道阻塞,改善血氧交换.纤支镜治疗方法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及易被患者接受的的技术.

    作者:陈公平;林其昌;金咏絮;郑志萍;张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氧化电位水对胃镜消毒效果的观察

    目的监测氧化电位水对胃镜的消毒效果.方法检测消毒前和消毒后胃镜表面和胃镜腔内细菌的菌落数,每年随机抽查.结果消毒后胃镜表面和胃镜腔内细菌的杀灭率达99%以上;连续监测3年合格率为100%.结论氧化电位水对胃镜消毒效果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洪升;陈敏;王维;王志芬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电子软性膀胱镜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电子软性膀胱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软镜对195例病人进行检查和辅助治疗.结果84例病人被检出各种疾病,在软性膀胱镜辅助下,输尿管插管、尿道内切开、膀胱穿刺造瘘及导尿均获得成功.结论软性膀胱镜可有效进行泌尿系疾病的诊治,值得推广.

    作者:黄广林;刘流;梁德江;满立波;李贵忠;何峰;王海;刘宁;王建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静脉快通道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静脉快通道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应用,并比较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对病人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ASA体格状况为Ⅰ、Ⅱ级,在腹腔镜下行择期单纯胆囊切除手术的病人,随机等分成两组.实验组(静脉全麻组):麻醉诱导采用咪唑安定0.04 mg/kg,瑞米芬太尼2μg/kg,异丙酚2mg/kg,阿曲库铵0.6mg/kg诱导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采用瑞米芬太尼0.1μg/(kg·min)、异丙酚80~120μg/(kg·min)、阿曲库铵8~10μg/(kg·min)全部采用微泵注射.对照组(吸入麻醉组)麻醉诱导同实验组,麻醉维持采用安氟醚,阿曲库铵8~10μg/(kg·min)微泵注射.两组病人的麻醉深度维持在心率、血压于术前±20%.手术结束后采用Steward评分方法,10 min内评分在4分及以上者送回病房,否则送入ICU;记录两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及其他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人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无明显差异;实验组10min内评分在4分及以上者有43人,对照组为31人,两组相比,P<0.05;实验组术后恶心呕吐12例,对照组27例,P<0.01.结论静脉快通道麻醉可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术后尽早苏醒,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并减少进入PACU或ICU机会.

    作者:石恒林;吴刚明;任长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经上胸前壁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21例

    目的探讨经上胸前壁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应用经上胸前壁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完成手术21例.结果21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60~330min,平均(165±25)min,术中出血2~50 mL,平均(20±5)mL,术后无严重皮下气肿及呼吸困难,无喉返、喉上神经、甲状旁腺损伤,无术后出血及伤口感染,原发性甲亢患者无甲状腺危象.结论经上胸前壁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安全可行,皮下分离范围小,手术适应范围广,能达到较好的微创效果与好的美容效果.

    作者:谭建中;张洪武;李理;余子牛;黄程;方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输尿管镜技术在治疗双J管上移中的应用(附31例报告)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技术在双J管上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1998年8月~2005年8月,采用输尿管镜技术对31例双J管上移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其中28例患者采用输尿管镜技术将其取出,另外3例患者改用其他方法治疗.成功率90.32%(28/31),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结论该技术操作简单,对患者创伤较小,费用低,不需住院,可在门诊治疗,可作为治疗双J管上移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连渠;卜红民;闫拥军;李保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经鼻内镜囊肿造袋术治疗鼻窦黏液囊肿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囊肿造袋术治疗鼻窦黏液囊肿的临床疗效,并研究鼻窦黏液囊肿组织的超微结构及与病理特性之间的关系,为鼻窦黏液囊肿造袋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30例鼻窦黏液囊肿病人均行经鼻内镜囊肿造袋术,手术后标本作电镜超微结构检查.结果术后随访6~12月无1例复发.30例均为黏液囊肿,除1例为立方状上皮外,其余内衬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上皮纤毛发达,线粒体丰富,内质网、高尔基氏体发达,黏液性腺细胞和杯状细胞浆中有大量黏液分泌颗粒,基底膜下有大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结论经鼻内镜囊肿造袋术是治疗鼻窦黏液囊肿的有效术式,具有微创、面部无瘢痕等优点.鼻窦黏液囊肿内衬上皮与鼻腔大部分黏膜一样均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纤毛发达,术后纤毛功能可以恢复,其超微结构与病理特性密切相关.

    作者:殷泽登;欧小毅;黎万荣;吴跃军;刘广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75例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02年3月~2005年12月75例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VATS 71例、VAMT 2例、中转开胸手术2例.手术方式均为松解胸膜粘连+结扎或切除肺大疱+胸膜固定术.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45~150min,平均80min;平均住院时间10 d;术后带胸腔引流管平均2.5 d;无手术切口感染;无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具有安全可靠、有效、微创和恢复快等优点,已成为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方法.

    作者:聂军;贺大璞;王元星;韦兵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纤维支气管镜下取异物1例失误分析

    1 临床资料与方法2004年3月我院收治-女性患者,54岁,因反复咳嗽、咳脓痰、偶伴痰中带血1年余,在外院就诊,行胸部CT检查,提示左主支气管侧壁嵌顿-环形异物影,见附图.追问病史,患者曾有进食鸡块时呛咳史,诊断为鸡骨呛入气道.曾先后在外院行2次经纤支镜钳取操作,未获成功,即入我院救治,拟再行纤支镜下嵌取异物.应用BF-1T40型纤支镜进入气管后发现,左主下段斜行嵌插一楔形异物,周围炎性肉芽组织增生包绕,表面覆盖脓性坏死物,左主支气管部分阻塞.因异物与周围组织结合牢固,且病人咳嗽反应剧烈于局部充分麻醉后,应用CD-6C-1型高频波电疗探头烧灼周围肉芽组织并应用FB-15C-1鳄口型活检钳逐步清除,CC-3C型双关节刮匙撬动异物,然后用FG-14P-1 V字型异物钳子钳住异物一端,并随纤支镜一起快速拔出一楔形碎骨片,见附图.术后予冲洗并局部应用止血药物.

    作者:谭晓明;石昭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13例分析

    目的探讨有效降低腹腔镜手术中转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该院2000年11月~2004年10月911例腹腔镜手术中13例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该院中转率为1.43%,低于文献报道的平均值.该组术中止血困难、粘连、损伤各3例,各占23.1%;解剖变异2例,占15.4%;找不到纱条和可疑胆囊癌变各1例,各占7.69%.结论腹腔镜手术中转率的高低,与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和术者的技术熟练程度有直接的关系.

    作者:杨秋玉;吴本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覆膜内支架治疗食管胸膜瘘

    目的总结覆膜内支架治疗食管胸膜瘘的疗效.方法该组4例病人,食管胸膜瘘确诊后立即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术和对症处理,病情稳定后,在透视下或者胃镜直视下行食管内覆膜支架植入术.结果4例支架置入技术操作全部成功,放置位置合适,无并发症发生.置入支架后胸水明显减少或者消失,患者恢复顺利.结论覆膜内支架治疗食管胸膜瘘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郭海周;张春芳;罗万俊;蒋海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小儿与成人腹腔镜手术心率变异性变化的比较

    目的比较小儿与成人腹腔镜手术下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变化的不同.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儿20例(小儿组),成人20例(成人组).全部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气管内插管,呼吸机行间歇正压通气.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气腹前(T2)、气腹5min(T3)、气腹20min(T4)、气腹30 min(T5)、放气腹后5 min(T6),观察心率变异性指标低频(LF)、高频(HF)、低频高频功率比(LF/HF)、低频标准化值(LFNU)、高频标准化值(HFNU)的变化.结果与小儿组比较,成人组气腹后LFNU、LF/HF显著升高(P<0.01),HFNU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的交感神经发育成熟度晚于副交感神经,对麻醉和手术的反应性较成人差.

    作者:李晓红;许占宏;张国庆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921例经支气管镜确诊肺癌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对921例经支气管镜确诊肺癌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常规支气管镜检查,镜下直视、盲目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和刷检细胞学检查的方法,确定诊断和病理类型.结果肺癌的发病率在40岁以下显著增加,50~69岁为发病高峰,70岁以下开始下降.921例肺癌中,鳞癌占38.5%,腺癌和低分化癌分别占27.4%和21.9%,小细胞癌占8.7%,其他占3.5%.男性鳞癌的发病率高,女性腺癌发病率高.结论50~69岁是肺癌的高发年龄段,发病率高的是鳞癌,其次是腺癌、低分化癌和小细胞癌.男女性别的病理类型分布有差别.重视支气管镜检查和提高活检技术,可显著提高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毕玉田;洪新;吴奎;崔社怀;梁先万;曹国强;周蒙丽;雷文慧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十二指肠镜、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道结石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乳头狭窄、结石性胰腺炎等的微创外科治疗.方法先行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乳头括约肌切开(EST)+网篮取石(ESR)+内镜鼻胆管外引流术(ENBD),术后3~7 d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及术中胆道镜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乳头狭窄、结石性胰腺炎286例,其中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214例、肝外胆管结石+乳头炎性狭窄39例、单纯乳头炎性狭窄22例、结石性胰腺炎28例.结果ERCP成功率100%,EST成功率96.2%,LC(除外2例中转开腹)及术中胆道镜全部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十二指肠镜、腹腔镜和术中胆道镜联合治疗复杂性胆道结石,达到了治疗该类疾病的小创伤,是目前治疗复杂性胆道结石的理想选择.

    作者:周文策;李玉民;李汛;孟文勃;张磊;陈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术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术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技巧、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对该院2002年1月~2005年6月于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核除术的40例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核除肌瘤54个.单发肌瘤36例,多发肌瘤4例.镜下缝合38例,未缝合2例.手术时间、出血量与肌瘤的大小、个数成正比.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 d,1例术后出现发热.结论浆膜下肌瘤、单发壁间肌瘤直径小于7 cm,于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核除术效果好,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

    作者:徐丽玲;李英华;柴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手助腹腔镜根治性肾肿瘤切除术(附36例报告)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根治性肾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手助腹腔镜行根治性肾肿瘤切除术36例.结果36例手助腹腔镜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65~220min,平均105min;术中出血20~200mL,平均85 mL;术后住院5~11d.结论手助腹腔镜根治性肾肿瘤切除术不仅具有常规腹腔镜创伤小、失血少、恢复快的优点,更具有传统开放手术安全、彻底、手术时间短的优点,是根治性肾肿瘤切除术可选择的新的手术方式.

    作者:袁建林;王禾;张运涛;刘贺亮;杨力军;武国军;王立国;秦卫军;邵晨;李欣;杨小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胰体尾脾切除术的两种不同手术方法的应用体会(附2例报道)

    对于胰体尾部病变的手术治疗,传统术式为开腹胰体尾脾切除术.随着腔镜技术及器械的发展,国内外少数腔镜中心开展了为数不多的腹腔镜胰体尾脾切除术.由于胰腺位于腹腔深部,解剖关系复杂,腹腔镜手术难度较大,器械要求高.本科分别于2005年2月和6月,采用由胰至脾及由脾至胰两种手术方法,成功地完成了2例腹腔镜胰体尾脾切除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刚;吴硕东;曾艳;张立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胃镜诊断

    目的总结分析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胃镜下特征及诊断要点,以提高胃镜对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对24例经病理确诊的PGML临床、胃镜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组PGML患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胃镜下主要表现为溃疡型15例,肿块型7例,弥漫浸润型2例,病变累及胃体14例,胃窦10例,多部位者8例.术前胃镜活检确诊者19例(79%).结论PGML胃镜下具有病变范围广、病灶多发、形态多样的特点.胃镜活检是确诊PGML的主要手段,提高对该病的警惕和认识,掌握胃镜下活检技巧,可提高胃镜时PGML的诊断率.

    作者:王一鸣;熊毅敏;郑国荣;许桦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初步探讨

    目的评价子宫内膜电切术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endometrial atypical hyperplasia,EAH)的价值.方法对实施子宫内膜电切术的26例EAH患者的临床特点,术中、术后和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3.5岁,平均手术时间(24.7±10.3)min;平均术中出血(43.1±11.7)mL.无死亡、子宫穿孔、低钠血症及电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随访3.7 a(1~7 a),术后闭经21例(80.8%),少量月经2例(7.7%),闭经4个月后再次周期性子宫出血3例(11.5%),但月经量均少于平常正常量.2例TCRE术后先后行子宫切除术,剖视宫腔无内膜残留.诊刮与电切之间诊断EAH的符合率为65.4%.结论对没有生育要求,能够坚持随访的患者,子宫内膜电切术可以替代传统的子宫切除术治疗EAH,并有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具有不开腹、创伤小、出血少、卵巢功能和性生活影响小等优点.

    作者:刘木彪;何援利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关节镜下清理、置管及术后大流量短程持续灌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置管及术后大流量短程持续灌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2001年2月~2005年2月采用关节镜下清理、置管及术后大流量短程持续灌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23例,随访6个月以上,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随访6个月~2年,23例患者全部治愈无复发,评定术后疗效:优18例、良4例、差1例,平均治疗时间6.8 d.结论采用关节镜下清理、置管及术后大流量短程持续灌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损伤小,恢复快,治疗时间短,术后效果好,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沈生军;杨杰山;龚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