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国;鲜其福;江长清;胡换春;吴荣翔;王媛媛
目的探讨胆道镜治疗胆道术后残石的临床效果及技术要领.方法应用胆道镜经T管瘘道网篮取石辅以液电碎石治疗胆道术后残石155例,并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全组155例患者中148例均治愈,治愈率95.5%;每例患者取石次数为1~6次,平均为2.83次;治疗期间并发胆道出血1例,胆管炎2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胆道镜取石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是当前治疗胆道术后残石有效的方法.熟练的胆道镜操作技术有利于提高取石的成功率.
作者:李坚;张阳德;何剪太;龚连生;张洋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神经鞘瘤多发生于神经干,位置浅表者多位于皮下,较深的多发生于腹膜后、纵隔等部位,而发生在胃窦部罕见.现将笔者诊治的1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东强;李林德;鄢宗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汽化电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经尿道等离子汽化电切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均能有效地切除增生腺体,解除下尿路梗阻症状,且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结论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周怀英;张向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处理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失败后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意义和初步经验.方法从2003年6月~2005年6月作者对ESWL治疗失败后的2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行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其中男12例,女13例,平均48.1岁;输尿管上段结石15例,中段结石10例;左侧10例,右侧15例;结石大小平均为1.3 cm×1.5 cm,均伴有不同程度肾积水.结果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45~110min,平均70 min,失血20~60 mL,术后住院3~5 d,无尿漏,随访6~16个月,输尿管无狭窄,肾积水改善.结论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是治疗ESWL失败后的输尿管结石有效、适宜的微创技术,创伤轻,痛苦少,恢复快,可替代开放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作者:梅方;应永强;秦勇;张大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与上颌窦根治术(RMA)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36例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采用RMA(11例)和FESS(25例)治疗,分析其手术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4例复发,其中RMA组复发3例(27.3%);FESS组复发1例(4%),效果优于RMA组,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手术治疗是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主要治疗方法,FESS是一种有效、微创的首选治疗手段,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胡洪义;刘钧;郑世信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腹腔镜对52例消化性溃疡穿孔(十二指肠球部46例,胃窦部前壁5例,胃体部小弯侧1例)行穿孔修补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52min,3、4d进流质饮食,术后6~9d出院.结论腹腔镜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患者痛苦小、损伤轻、康复快、脏器干扰小、腹腔冲洗方便、彻底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曾志强;裘华德;陶世明;陈务民;吴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严重并发症的相关情况,以预防和减少其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妇科近5年12例腹腔镜手术严重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妇科腹腔镜手术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53%.腹腔镜下第Ⅳ类手术262例,严重并发症6例;其他类手术523例,严重并发症6例.其中出血4例、盆腔脓肿2例、输尿管损伤2例、肠损伤1例、异位妊娠术后继发腹腔妊娠2例、持续性异位妊娠1例.结论即使简单的腹腔镜手术也可导致严重并发症.提高医生的内镜手术技能和手术技巧,重视出血、感染及损伤的严重并发症.异位妊娠术后可能继发腹腔妊娠及持续性异位妊娠.
作者:张颖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旁视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尿道结石的疗效.方法应用旁视经皮肾镜机直视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及尿道结石30例,其中膀胱结石27例,尿道结石3例.结果27例膀胱结石及3例尿道均一次性完全击碎并取出.结论该碎石方法成功率高,安全,可靠,痛苦小,损伤轻,是治疗膀胱及尿道结石有效的方法.
作者:崔志刚;赵永体;郑保良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对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10肋间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与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对该院2000年至今行MPCNL 10肋间治疗的41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中40例手术成功,均为单通道取石,成功率为97.6%.35例一期结石取尽,一期取尽率85.4%.6例一期未取尽,其中1例残余结石对肾功能影响不大未进一步处理,2例行ESWL处理,术后1月结石排尽,另3例行同一通道Ⅱ期取石,1例取尽,2例未取尽但已解除梗阻对肾功能影响不大,未进一步处理.1例多发性肾结石患者术中因筋膜扩张器脱出形成血尿气胸,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术,结石经12肋间行MPCNL取出.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经10肋间治疗上尿路结石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吴春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术中灌流液吸收及其对血循环和血生化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31例,采用0.9%NaCl为灌流液.麻醉前、灌流前及术中每30分钟为记录时间点,监测血压(MB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胸电生物阻抗法连续监测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胸腔液体含量(TFC)、外周阻力(SVR);术前、术后动脉血气分析测血酸碱度(pH)、Na+、K+、Cl-、阴离子间隙(BE).结果灌流时间平均(172.41±60.84)min,灌流液用量12000~61000 mL.HR、CO、SV、SVR变化灌流前后差异无显著性;MBP、CVP、TFC逐渐增高,与灌流前比差异有显著性,TFC与手术时间、灌流液量呈线性正相关.血Na+、K+、Cl-的浓度术前术后差异无显著性,术后44%患者出现代谢性酸中毒.1例肾实质损伤大的病人TFC、CVP急剧增加,静脉使用速尿后好转.31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存在灌流液吸收.灌流液吸收对器官代偿功能正常的病人不易引起血循环的显著变化,使用生理盐水作为灌流液也不会引起血生化的改变.
作者:陈宇;夏杰华;吴荣佩;刘卫锋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食管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1例食管隆起性病变患者行内镜超声检查.结果发现黏膜下肿瘤92例,其中肌原性肿瘤86例,脂肪瘤4例,囊肿2例,息肉14例,静脉瘤(静脉曲张)34例;外压性改变21例,其中胸主动脉外压18例,纵隔肿瘤3例.结论内镜超声检查能较清楚地显示食管壁的5层结构,比较准确地判断隆起性病变与食管壁的关系,对食管隆起性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指导治疗均有很大价值.
作者:邓明明;扬秀疆;王煊;刘苏;陈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安全建立气腹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检测110例行LC的患者建立气腹前脐下周围腹壁与肠管间滑动征象诊断有无粘连,并与术中诊断结果比较,同时与术者共同标定佳第一入腹点,计算超声诊断粘连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记录并发症例数.结果比较110例行LC的患者超声诊断和术中诊断脐下周围粘连发生率,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超声诊断脐下周围粘连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8.7%,准确性为99%,阳性预测值为97%,阴性预测值为100%.该组LC成功率为100%,第1孔穿刺并发症为0例.结论超声可准确地检测脐下周围有无粘连,标定佳第1入腹点,有效避免第1孔穿刺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阳德;雷蕾;张煦;何伟;张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采用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4例膝关节镜下应用自体双股半腱肌/股薄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情况,随访2年以上纳入分析.采用LYsholm关节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编制委员会(IKDC)分级评估标准和KT-1000关节测量仪测定稳定性评价疗效.结果平均随访30.8个月,Lysholm关节评分由术前58分提高到术后95分,优良率96.3%.IKDC功能评价29例(53.7%)正常、24例(44.5%)基本正常、1例(1.8%)异常.KT-1000测定优38例(70.4%),良15例(27.8%),差1例(1.8%),平均移动度2.1mm.结论关节镜下自体双股半腱肌/股薄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方法可行,疗效确切.术后能早期康复锻炼,稳定性好,并发症少.
作者:尹东;JEREMY Brown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的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7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开腹及腹腔镜手术成功率100%,药物保守治疗中MTX组成功率82.6%(19/23),米非司酮组成功率84.6%(11/13),期待疗法成功率100%.结论严格掌握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及禁忌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会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荷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分析胰头癌的超声内镜的影像学表现与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胰头癌的超声内镜、体外B超、螺旋CT的影像学表现、肿瘤学标记物测定,总结其特点.结果超声内镜下胰头癌主要表现为边界不清晰(22/32)的低回声(21/32),伴有胆总管和胰管的扩张(19/36)、血管的侵犯(26/32);EUS检查的诊断正确率为65.6%(21/32),判断肿瘤的血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准确率均为81.3%(26/32);体外B超三者的准确率分别为43.8%(14/32)、43.8%(14/32)、56.3%(18/32);螺旋CT三者的准确率分别为59.4%(19/32)、81.3%(26/32)、68.8%(22/32).患者CA19-9测定显著升高,CA125和CEA大多正常.结论超声内镜准确判断胰头癌仍需进一步积累经验;本组资料中,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判断淋巴结转移及周围血管侵犯准确率与EUS比较无明显优越性.EUS与螺旋CT结合,对胰头癌的术前诊断和可切除性判断具重要价值.
作者:高凯;王立德;齐志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超声胃镜引导下针吸活检术(EUS-FNA)诊断纵隔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方法用上部消化道超声电子内镜GF TYPE UM2000,宽频探头,FNA细针,对8例纵膈淋巴结不明原因肿大患者行EUS-FNA.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满意的组织以供病理学检查,其中2例肺鳞癌,3例为肺腺癌,2例结核,1例非何杰金淋巴瘤.所有患者除了有可以忍受的疼痛及常规胃镜所引起的不适外,未发生损伤周围大血管、神经、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EUS-FNA在纵隔淋巴结肿大原因的诊断中是一准确、实用的检查方法.
作者:杨力;王斌;陈功;邝军;郭光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声方法对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术中监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6例不同监护方法进行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不孕症患者110例,不良孕产史患者196例.分析术中发现和术后二次手术率及妊娠结局.结果超声监护二次手术率为3.6%,腹腔镜监护二次手术率为2.3%,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对于不良孕产史患者,流产率由术前97.7%下降到术后25.5%,足月分娩率由术前0.5%上升到术后63.4%.两种监护方法术前、术后流产率,术前、术后足月产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诊断明确的子宫纵隔患者,排除盆腔疾患,子宫纵隔电切术可选择无创、费用低的超声监护进行.不孕症合并子宫纵隔的患者应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
作者:黄晓武;夏恩兰;刘玉环;于丹;郭俊利;胡春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管的置放方法及优势.方法在腹腔镜直视下将腹膜透析管置放于膀胱直肠凹或子宫直肠凹,总结分析腹腔镜方法较传统置放方法的优势.结果通过临床运用认为,腹腔镜下透管置放术方法易行,安全可靠,较传统手术方法导管置放更准确到位,不易漂移,手术时间短,病人损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结论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管置放术安全可靠,方便易行,有较好临床运用推广价值.
作者:龚昭;熊飞;胡思安;周程;刘彦;曾志武;余秉治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中使用丙泊酚和咪唑安定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效果.方法633例患者随机分成无痛组(n=410)和对照组(n=223),无痛组静脉推注稀释后的咪唑安定和丙泊酚至患者进入4级镇静状态后行结肠镜检查,对照组常规进行结肠镜检查.观察2组患者对检查的耐受性、成功率、进镜时间和患者的BP、P、SpO2.结果无痛组患者检查的进镜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的耐受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无痛组的平均动脉压各时段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的平均动脉压变化明显(P<0.01).结论丙泊酚和咪唑安定在结肠镜检查中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缩短进镜时间,安全有效.
作者:刘建国;范良君;刘芳;石一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活检组织中黏附分子E-选择素、ICAM-1表达情况,及其在UC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58例UC患者及15例正常对照的直肠黏膜E-选择素、ICAM-1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UC活动期E-选择素及ICAM-1的表达明显高于静止期和对照组(P<0.05),而静止期与对照组二者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ICAM-1的表达与炎症活动度相关.结论E-选择素、ICAM-1在UC活动期表达明显上调,在UC的发生与维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郭晓青;王士杰;张立玮;郭瑞霞;王晓玲;杨会钗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