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失败后输尿管结石的腹腔镜手术

梅方;应永强;秦勇;张大宏

关键词:腹腔镜输尿管结石手术,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输尿管结石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处理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失败后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意义和初步经验.方法从2003年6月~2005年6月作者对ESWL治疗失败后的2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行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其中男12例,女13例,平均48.1岁;输尿管上段结石15例,中段结石10例;左侧10例,右侧15例;结石大小平均为1.3 cm×1.5 cm,均伴有不同程度肾积水.结果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45~110min,平均70 min,失血20~60 mL,术后住院3~5 d,无尿漏,随访6~16个月,输尿管无狭窄,肾积水改善.结论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是治疗ESWL失败后的输尿管结石有效、适宜的微创技术,创伤轻,痛苦少,恢复快,可替代开放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旁视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尿道结石30例

    目的探讨旁视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尿道结石的疗效.方法应用旁视经皮肾镜机直视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及尿道结石30例,其中膀胱结石27例,尿道结石3例.结果27例膀胱结石及3例尿道均一次性完全击碎并取出.结论该碎石方法成功率高,安全,可靠,痛苦小,损伤轻,是治疗膀胱及尿道结石有效的方法.

    作者:崔志刚;赵永体;郑保良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腹腔镜在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总结分析该院2001~2004年14例腹腔镜下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结果14例手术均获成功,完全在腹腔镜下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7例,平均出血量600mL,手术时间200min;腹腔镜辅助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5例,其中3例是在出血情况下行辅助切口,平均出血量为2 200mL,手术时间250min,2例主动行辅助切口,平均出血量为800mL,手术时间210min;手助式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2例,平均出血量为600mL,手术时间3 h.结论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和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腹腔镜下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杨建荣;梁中骁;罗建强;李辛平;刘天奇;潘金飞;黄栋;李梦阳;邹全庆;黄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36例胰头癌超声内镜诊断分析

    目的研究膝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及术后康复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对膝关节单纯半月板损伤的110例病人,进行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其中康复组56例术后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包括下肢肌力和关节活动度练习,早期负重行走和下蹲练习;对照组术后未行系统康复治疗.术前和术后3个月分别进行膝关节功能的Lysholm评分.结果术前Lysholm评分,康复组为(61.3±5.7)分,对照组为(61.8±5.5)分;术后3个月时,康复组Lysholm评分为(93.6±3.8)分,对照组为(79.8±4.2)分.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前两组间Lysholm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术后3个月两组间Lyholm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膝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及术后早期康复,可有效恢复病人的膝关节功能.

    作者:周雨迁;崔毅;李初俊;谢晓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耳内镜对耳的检查应用研究

    目的探索在耳疾和耳科手术中对常规耳镜和显微镜不易窥清的潜隐部位进行临床检查的价值.方法选用直径2.7mm、4.0mm的30°、70°不同角度的耳内镜对外耳道、鼓膜、中耳等在不同角度进行检查或手术评估.结果在236例患者241耳中,外伤性鼓膜穿孔91耳,蓝鼓膜2耳,外耳道肉芽肿2耳,外耳道皮内痣2耳,外耳道胆脂瘤5耳,咽鼓管功能通畅者10耳,咽鼓管功能不良者14耳,分泌性中耳炎8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8耳,骨疡型3耳,胆脂瘤型21耳,并使用耳内镜进行手术前后检查单纯乳突凿开术11耳,乳突根治术7耳,乳突根治联合鼓室成形术14耳.复查耳常规、耳显微术后14耳,分泌性中耳炎术后10耳.结论耳内镜检查研究为耳疾病,以及耳常规、耳显微手术和耳内镜手术提供了可靠的辅助和治疗方法.

    作者:韩畅宇;殷延涛;陆平;陈皎;李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慢性胰腺炎所致左侧门脉高压症3例临床分析

    左侧门脉高压症又称节段性、区域性或脾性门脉高压症,是一种少见的肝外型门脉高压症,约占5%.在临床上时有发生,由于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不足,常常造成误诊与漏诊.本文报告3例由慢性胰腺炎所致的左侧门脉高压症的诊疗经过如下:

    作者:陈叶青;周国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腹腔镜在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附52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腹腔镜对52例消化性溃疡穿孔(十二指肠球部46例,胃窦部前壁5例,胃体部小弯侧1例)行穿孔修补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52min,3、4d进流质饮食,术后6~9d出院.结论腹腔镜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患者痛苦小、损伤轻、康复快、脏器干扰小、腹腔冲洗方便、彻底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曾志强;裘华德;陶世明;陈务民;吴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全内脏转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附6例报告)

    目的探讨全内脏转位并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手术方法.方法对1997年6月~2004年10月6例全内脏转位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例术者站立于患者左侧,1例术者站立于患者右侧.结果6例全内脏转位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均获成功.结论全内脏转位患者行腹腔胆囊切除术是可行的、安全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第1种方法比第2种方法更便于手术操作.

    作者:杨浩雷;方登华;保红平;高瑞刚;姚永良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与上颌窦根治术(RMA)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36例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采用RMA(11例)和FESS(25例)治疗,分析其手术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4例复发,其中RMA组复发3例(27.3%);FESS组复发1例(4%),效果优于RMA组,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手术治疗是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主要治疗方法,FESS是一种有效、微创的首选治疗手段,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胡洪义;刘钧;郑世信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开展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开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2005年10月期间该院子宫切除术9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术式分为四组.以年为一个时间段,观察各组比例的变化;观察各组并发症及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例数;比较第1年度Ⅰ组与Ⅱ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后1年各组间进行同样的比较.结果LAVH术式率先开展,其他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式开展后,LAVH术式比例减少.LAVH术式无1例并发症,无1例中转开腹.其他术式皆有并发症或中转开腹情况.第1年内Ⅱ组比Ⅰ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住院费用高,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缩短,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两组无差别.后1年除Ⅱ组的手术时间,Ⅳ组术中出血量与Ⅰ组无差别外,腹腔镜子宫切除各组的住院费用皆高于Ⅰ组,腹腔镜子宫切除各组在其他各个方面皆明显优于Ⅰ组.除腹腔镜子宫切除各组间住院费用无差别外,Ⅱ组在其他各个方面皆不如Ⅲ组,Ⅱ组的手术时间比Ⅳ组长,这两组在其他方面的比较无差别.结论从LAVH入手开展腹腔镜子宫手术,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并且可以通过LAVH熟练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技巧,使腹腔镜子宫手术的开展更加顺利.

    作者:仝进毅;朱春芝;卓新;黄坚;俞琳;徐宁;李和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胆道探查术中联合胆道镜免置T管术(附136例报告)

    目的探讨胆道探查术中免置T管的可行性与临床意义,提出免置T管的指征.方法胆道探查术中常规使用胆道镜,先查肝内胆管,再查肝外胆管,取尽结石或其他异物后扩张胆道下端,使其能轻松通过18~20号尿管,并用维生素C酸化肠道,胆管切口用0/3丝线或可吸收线缝合.结果术后胆漏7例(5.15%),残石3例(2.2%),胆道蛔虫1例(0.74%),无胆道狭窄和腹腔感染.结论放置T管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要免置T管,必须严格掌握好指征;术中使用胆道镜、B超和造影,是降低残石率和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吴本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溃疡性结肠炎活检组织中E-选择素、ICAM-1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活检组织中黏附分子E-选择素、ICAM-1表达情况,及其在UC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58例UC患者及15例正常对照的直肠黏膜E-选择素、ICAM-1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UC活动期E-选择素及ICAM-1的表达明显高于静止期和对照组(P<0.05),而静止期与对照组二者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ICAM-1的表达与炎症活动度相关.结论E-选择素、ICAM-1在UC活动期表达明显上调,在UC的发生与维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郭晓青;王士杰;张立玮;郭瑞霞;王晓玲;杨会钗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严重并发症12例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严重并发症的相关情况,以预防和减少其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妇科近5年12例腹腔镜手术严重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妇科腹腔镜手术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53%.腹腔镜下第Ⅳ类手术262例,严重并发症6例;其他类手术523例,严重并发症6例.其中出血4例、盆腔脓肿2例、输尿管损伤2例、肠损伤1例、异位妊娠术后继发腹腔妊娠2例、持续性异位妊娠1例.结论即使简单的腹腔镜手术也可导致严重并发症.提高医生的内镜手术技能和手术技巧,重视出血、感染及损伤的严重并发症.异位妊娠术后可能继发腹腔妊娠及持续性异位妊娠.

    作者:张颖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内镜超声检查对食管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食管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1例食管隆起性病变患者行内镜超声检查.结果发现黏膜下肿瘤92例,其中肌原性肿瘤86例,脂肪瘤4例,囊肿2例,息肉14例,静脉瘤(静脉曲张)34例;外压性改变21例,其中胸主动脉外压18例,纵隔肿瘤3例.结论内镜超声检查能较清楚地显示食管壁的5层结构,比较准确地判断隆起性病变与食管壁的关系,对食管隆起性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指导治疗均有很大价值.

    作者:邓明明;扬秀疆;王煊;刘苏;陈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监护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声方法对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术中监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6例不同监护方法进行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不孕症患者110例,不良孕产史患者196例.分析术中发现和术后二次手术率及妊娠结局.结果超声监护二次手术率为3.6%,腹腔镜监护二次手术率为2.3%,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对于不良孕产史患者,流产率由术前97.7%下降到术后25.5%,足月分娩率由术前0.5%上升到术后63.4%.两种监护方法术前、术后流产率,术前、术后足月产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诊断明确的子宫纵隔患者,排除盆腔疾患,子宫纵隔电切术可选择无创、费用低的超声监护进行.不孕症合并子宫纵隔的患者应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

    作者:黄晓武;夏恩兰;刘玉环;于丹;郭俊利;胡春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管置放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管的置放方法及优势.方法在腹腔镜直视下将腹膜透析管置放于膀胱直肠凹或子宫直肠凹,总结分析腹腔镜方法较传统置放方法的优势.结果通过临床运用认为,腹腔镜下透管置放术方法易行,安全可靠,较传统手术方法导管置放更准确到位,不易漂移,手术时间短,病人损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结论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管置放术安全可靠,方便易行,有较好临床运用推广价值.

    作者:龚昭;熊飞;胡思安;周程;刘彦;曾志武;余秉治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超声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建立气腹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安全建立气腹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检测110例行LC的患者建立气腹前脐下周围腹壁与肠管间滑动征象诊断有无粘连,并与术中诊断结果比较,同时与术者共同标定佳第一入腹点,计算超声诊断粘连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记录并发症例数.结果比较110例行LC的患者超声诊断和术中诊断脐下周围粘连发生率,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超声诊断脐下周围粘连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8.7%,准确性为99%,阳性预测值为97%,阴性预测值为100%.该组LC成功率为100%,第1孔穿刺并发症为0例.结论超声可准确地检测脐下周围有无粘连,标定佳第1入腹点,有效避免第1孔穿刺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阳德;雷蕾;张煦;何伟;张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丙泊酚和咪唑安定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中使用丙泊酚和咪唑安定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效果.方法633例患者随机分成无痛组(n=410)和对照组(n=223),无痛组静脉推注稀释后的咪唑安定和丙泊酚至患者进入4级镇静状态后行结肠镜检查,对照组常规进行结肠镜检查.观察2组患者对检查的耐受性、成功率、进镜时间和患者的BP、P、SpO2.结果无痛组患者检查的进镜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的耐受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无痛组的平均动脉压各时段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的平均动脉压变化明显(P<0.01).结论丙泊酚和咪唑安定在结肠镜检查中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缩短进镜时间,安全有效.

    作者:刘建国;范良君;刘芳;石一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经尿道等离子汽化电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体会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汽化电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经尿道等离子汽化电切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均能有效地切除增生腺体,解除下尿路梗阻症状,且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结论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周怀英;张向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经内镜取上消化道难取有风险异物技巧

    目的探讨经内镜取上消化道难取有风险异物的技巧.方法用自制的内镜前端保护套、胆道碎石器、双活检管道治疗内镜、胃镜外套管及静脉麻醉等方法治疗如刀片、玻璃、义齿等难取有危险或不能配合的患者的上消化道异物72例.结果除1例较大联体义齿嵌顿于食管壁,经内镜未能取出改外科手术外,其他异物均顺利取出.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随着治疗器械、方法及技术的改进,经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范围愈来愈大.

    作者:潘汝明;麻树人;张宁;袁爱姣;胡馨予;杨琳;宫照杰;常丽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多种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176例分析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的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7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开腹及腹腔镜手术成功率100%,药物保守治疗中MTX组成功率82.6%(19/23),米非司酮组成功率84.6%(11/13),期待疗法成功率100%.结论严格掌握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及禁忌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会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荷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