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耳内镜对耳的检查应用研究

韩畅宇;殷延涛;陆平;陈皎;李明

关键词:耳内镜, 检查, 手术
摘要:目的探索在耳疾和耳科手术中对常规耳镜和显微镜不易窥清的潜隐部位进行临床检查的价值.方法选用直径2.7mm、4.0mm的30°、70°不同角度的耳内镜对外耳道、鼓膜、中耳等在不同角度进行检查或手术评估.结果在236例患者241耳中,外伤性鼓膜穿孔91耳,蓝鼓膜2耳,外耳道肉芽肿2耳,外耳道皮内痣2耳,外耳道胆脂瘤5耳,咽鼓管功能通畅者10耳,咽鼓管功能不良者14耳,分泌性中耳炎8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8耳,骨疡型3耳,胆脂瘤型21耳,并使用耳内镜进行手术前后检查单纯乳突凿开术11耳,乳突根治术7耳,乳突根治联合鼓室成形术14耳.复查耳常规、耳显微术后14耳,分泌性中耳炎术后10耳.结论耳内镜检查研究为耳疾病,以及耳常规、耳显微手术和耳内镜手术提供了可靠的辅助和治疗方法.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监护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声方法对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术中监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6例不同监护方法进行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不孕症患者110例,不良孕产史患者196例.分析术中发现和术后二次手术率及妊娠结局.结果超声监护二次手术率为3.6%,腹腔镜监护二次手术率为2.3%,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对于不良孕产史患者,流产率由术前97.7%下降到术后25.5%,足月分娩率由术前0.5%上升到术后63.4%.两种监护方法术前、术后流产率,术前、术后足月产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诊断明确的子宫纵隔患者,排除盆腔疾患,子宫纵隔电切术可选择无创、费用低的超声监护进行.不孕症合并子宫纵隔的患者应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

    作者:黄晓武;夏恩兰;刘玉环;于丹;郭俊利;胡春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腹腔镜两微小孔治疗疑难复杂阑尾炎39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两微小孔治疗疑难复杂阑尾炎的可行性.方法2001年1月~2004年12月,采用脐部10mm Trocar为腹腔镜目镜孔和阑尾标本取出孔,阑尾上下5 cm处各置一<5mm Trocar为操作孔.结果对后腹膜阑尾炎16例、阑尾根部坏疽穿孔13例、大网膜急性慢性炎性包裹阑尾炎17例、异位阑尾2例、阑尾炎伴急性重症腹膜炎4例,均在两微小操作孔下完成.结论腹腔镜两微小孔可适用疑难复杂阑尾炎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严顺新;李兆堂;叶松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ERCP在十二指肠乳头癌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观察ERCP在十二指肠乳头癌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14例十二指肠乳头癌病人的内镜表现、病理分型及行支架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例经内镜诊断的十二指肠乳头癌均为病理证实,经支架引流术后病人的退黄显效率60.41%、支架平均引流186 d,6个月支架阻塞率55.80%.结论ERCP是诊断和治疗十二指肠乳头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孟艳玲;史立军;尹基颖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多种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176例分析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的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7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开腹及腹腔镜手术成功率100%,药物保守治疗中MTX组成功率82.6%(19/23),米非司酮组成功率84.6%(11/13),期待疗法成功率100%.结论严格掌握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及禁忌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会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荷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与上颌窦根治术(RMA)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36例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采用RMA(11例)和FESS(25例)治疗,分析其手术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4例复发,其中RMA组复发3例(27.3%);FESS组复发1例(4%),效果优于RMA组,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手术治疗是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主要治疗方法,FESS是一种有效、微创的首选治疗手段,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胡洪义;刘钧;郑世信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纤维支气管镜术后发热和感染的调查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术后发热和感染的发生率和临床特点.方法观察和分析了从2000年1月~2005年4月呼吸科住院病人纤支镜术后发热和感染的临床表现.结果512例住院行纤支镜检查病人,57例(11%)出现了术后发热,其中49例(10%)不经处理或对症处理后体温在24h内降至正常(术后短期发热),术后开始发热时间平均(2.8±1.8)h,持续发热时间平均(11.2±6.6)h;8例(1.6%)术后发热持续时间>24 h(术后长期发热),术后开始发热时间平均(5.0±7.8)h,持续发热时间平均(96.8±32.1)h,经加用或换用抗生素治疗第2天体温降至正常.所有患者纤支镜术后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术前(P<0.01),但发热组病人术后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不发热组病人升高更明显(P<0.01).结论纤支镜术后短期发热是一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无需特殊处理.纤支镜术后长期发热较少见,与继发感染有关,需用抗生素治疗.

    作者:邓小梅;谭星雨;何权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溃疡性结肠炎活检组织中E-选择素、ICAM-1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活检组织中黏附分子E-选择素、ICAM-1表达情况,及其在UC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58例UC患者及15例正常对照的直肠黏膜E-选择素、ICAM-1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UC活动期E-选择素及ICAM-1的表达明显高于静止期和对照组(P<0.05),而静止期与对照组二者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ICAM-1的表达与炎症活动度相关.结论E-选择素、ICAM-1在UC活动期表达明显上调,在UC的发生与维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郭晓青;王士杰;张立玮;郭瑞霞;王晓玲;杨会钗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腹腔镜大径线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大径线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将136例单发壁间肌瘤分为A、B两组.A组54例肌瘤大径线≥7 cm;B组82例肌瘤大径线小于7 cm.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A组手术时间平均(79.9±39.7)min,B组平均手术时间(51.6±3.8)min,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术中出血(92.5±68.2)mL,B组术中出血(51.1±7.3)mL,差异有显著性(P<0.001).A、B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大径线子宫壁间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有一定的难度,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和镜下缝合技术是关键.

    作者:米鑫;姚书忠;刘莉;符丽荣;关阿娜;赵洁;董丽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支撑喉镜下声带外展术治疗双侧声带麻痹的体会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声带外展术对声带麻痹的疗效.方法对22例双侧声带麻痹患者行支撑喉镜下声带外展术.结果17例行单侧声带外展术后,气管套管成功拔除,5例经双侧手术成功拔除套管.结论支撑喉镜下声带外展术是一种通过对声带的减少容量手术并通过瘢痕向外牵拉声带使声门扩大.是一种操作简便、有效的术式.

    作者:姚宪义;李慧军;曹慧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内镜超声检查对食管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食管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1例食管隆起性病变患者行内镜超声检查.结果发现黏膜下肿瘤92例,其中肌原性肿瘤86例,脂肪瘤4例,囊肿2例,息肉14例,静脉瘤(静脉曲张)34例;外压性改变21例,其中胸主动脉外压18例,纵隔肿瘤3例.结论内镜超声检查能较清楚地显示食管壁的5层结构,比较准确地判断隆起性病变与食管壁的关系,对食管隆起性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指导治疗均有很大价值.

    作者:邓明明;扬秀疆;王煊;刘苏;陈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旁视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尿道结石30例

    目的探讨旁视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尿道结石的疗效.方法应用旁视经皮肾镜机直视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及尿道结石30例,其中膀胱结石27例,尿道结石3例.结果27例膀胱结石及3例尿道均一次性完全击碎并取出.结论该碎石方法成功率高,安全,可靠,痛苦小,损伤轻,是治疗膀胱及尿道结石有效的方法.

    作者:崔志刚;赵永体;郑保良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超声胃镜导向穿刺活检对纵隔肿大淋巴结的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胃镜引导下针吸活检术(EUS-FNA)诊断纵隔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方法用上部消化道超声电子内镜GF TYPE UM2000,宽频探头,FNA细针,对8例纵膈淋巴结不明原因肿大患者行EUS-FNA.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满意的组织以供病理学检查,其中2例肺鳞癌,3例为肺腺癌,2例结核,1例非何杰金淋巴瘤.所有患者除了有可以忍受的疼痛及常规胃镜所引起的不适外,未发生损伤周围大血管、神经、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EUS-FNA在纵隔淋巴结肿大原因的诊断中是一准确、实用的检查方法.

    作者:杨力;王斌;陈功;邝军;郭光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及术后康复

    目的总结分析胰头癌的超声内镜的影像学表现与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胰头癌的超声内镜、体外B超、螺旋CT的影像学表现、肿瘤学标记物测定,总结其特点.结果超声内镜下胰头癌主要表现为边界不清晰(22/32)的低回声(21/32),伴有胆总管和胰管的扩张(19/36)、血管的侵犯(26/32);EUS检查的诊断正确率为65.6%(21/32),判断肿瘤的血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准确率均为81.3%(26/32);体外B超三者的准确率分别为43.8%(14/32)、43.8%(14/32)、56.3%(18/32);螺旋CT三者的准确率分别为59.4%(19/32)、81.3%(26/32)、68.8%(22/32).患者CA19-9测定显著升高,CA125和CEA大多正常.结论超声内镜准确判断胰头癌仍需进一步积累经验;本组资料中,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判断淋巴结转移及周围血管侵犯准确率与EUS比较无明显优越性.EUS与螺旋CT结合,对胰头癌的术前诊断和可切除性判断具重要价值.

    作者:高凯;王立德;齐志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丙泊酚和咪唑安定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中使用丙泊酚和咪唑安定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效果.方法633例患者随机分成无痛组(n=410)和对照组(n=223),无痛组静脉推注稀释后的咪唑安定和丙泊酚至患者进入4级镇静状态后行结肠镜检查,对照组常规进行结肠镜检查.观察2组患者对检查的耐受性、成功率、进镜时间和患者的BP、P、SpO2.结果无痛组患者检查的进镜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的耐受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无痛组的平均动脉压各时段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的平均动脉压变化明显(P<0.01).结论丙泊酚和咪唑安定在结肠镜检查中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缩短进镜时间,安全有效.

    作者:刘建国;范良君;刘芳;石一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严重并发症12例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严重并发症的相关情况,以预防和减少其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妇科近5年12例腹腔镜手术严重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妇科腹腔镜手术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53%.腹腔镜下第Ⅳ类手术262例,严重并发症6例;其他类手术523例,严重并发症6例.其中出血4例、盆腔脓肿2例、输尿管损伤2例、肠损伤1例、异位妊娠术后继发腹腔妊娠2例、持续性异位妊娠1例.结论即使简单的腹腔镜手术也可导致严重并发症.提高医生的内镜手术技能和手术技巧,重视出血、感染及损伤的严重并发症.异位妊娠术后可能继发腹腔妊娠及持续性异位妊娠.

    作者:张颖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开展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开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2005年10月期间该院子宫切除术9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术式分为四组.以年为一个时间段,观察各组比例的变化;观察各组并发症及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例数;比较第1年度Ⅰ组与Ⅱ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后1年各组间进行同样的比较.结果LAVH术式率先开展,其他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式开展后,LAVH术式比例减少.LAVH术式无1例并发症,无1例中转开腹.其他术式皆有并发症或中转开腹情况.第1年内Ⅱ组比Ⅰ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住院费用高,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缩短,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两组无差别.后1年除Ⅱ组的手术时间,Ⅳ组术中出血量与Ⅰ组无差别外,腹腔镜子宫切除各组的住院费用皆高于Ⅰ组,腹腔镜子宫切除各组在其他各个方面皆明显优于Ⅰ组.除腹腔镜子宫切除各组间住院费用无差别外,Ⅱ组在其他各个方面皆不如Ⅲ组,Ⅱ组的手术时间比Ⅳ组长,这两组在其他方面的比较无差别.结论从LAVH入手开展腹腔镜子宫手术,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并且可以通过LAVH熟练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技巧,使腹腔镜子宫手术的开展更加顺利.

    作者:仝进毅;朱春芝;卓新;黄坚;俞琳;徐宁;李和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靶控输液器静脉注射得普利麻辅助结肠镜检查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靶控输液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静脉注射得普利麻麻醉辅助结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结肠镜检查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麻醉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麻醉组用靶控输液器(TCI)静脉注射得普利麻麻醉辅助结肠镜检查;对照组肌注0.5 mg阿托品无麻醉药物.观察结肠镜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生命指征的变化、操作时间、患者反应等.结果麻醉组与对照组在结肠镜检查的成功率、疼痛的反应及生命指征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靶控输液器静脉注射得普利麻维持麻醉辅助结肠镜检查安全、平稳、可控性好、节省药、术后苏醒快,值得推广.

    作者:谢玉民;王刚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耳内镜对耳的检查应用研究

    目的探索在耳疾和耳科手术中对常规耳镜和显微镜不易窥清的潜隐部位进行临床检查的价值.方法选用直径2.7mm、4.0mm的30°、70°不同角度的耳内镜对外耳道、鼓膜、中耳等在不同角度进行检查或手术评估.结果在236例患者241耳中,外伤性鼓膜穿孔91耳,蓝鼓膜2耳,外耳道肉芽肿2耳,外耳道皮内痣2耳,外耳道胆脂瘤5耳,咽鼓管功能通畅者10耳,咽鼓管功能不良者14耳,分泌性中耳炎8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8耳,骨疡型3耳,胆脂瘤型21耳,并使用耳内镜进行手术前后检查单纯乳突凿开术11耳,乳突根治术7耳,乳突根治联合鼓室成形术14耳.复查耳常规、耳显微术后14耳,分泌性中耳炎术后10耳.结论耳内镜检查研究为耳疾病,以及耳常规、耳显微手术和耳内镜手术提供了可靠的辅助和治疗方法.

    作者:韩畅宇;殷延涛;陆平;陈皎;李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内镜辅助下单个小切口甲状腺手术

    目的评价内镜辅助下单个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在2004年4~10月间对43例良性甲状腺肿块患者进行内镜辅助下单个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为常规手术,术中出血少,术后住院时间1~3d,无再出血、窒息、声嘶、呛咳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内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具有伤口小、组织破坏少、恢复快、安全、美观并且易于学习等优点,对于甲状腺良性疾病的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鹏;牟一平;朱玲华;朱一平;徐晓武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宫腔镜插管注入氨甲蝶呤配合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临床研究

    目的利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入氨甲蝶呤配合中药对输卵管妊娠进行治疗.方法200输卵管妊娠患者,在宫腔镜下将导管插入患侧输卵管口,注入氨甲蝶呤60mg,同时服用中药治疗,B超观察妊娠囊内胚芽、原始心搏消失情况以及血β-HCG下降情况.结果190例包块直径<5 cm,β-HCG值在10.6~34.7μg/L,孕龄在36~56 d患者,经治疗后10~16 d β-HCG下降至正常,B超示2 d后胚芽及原始心搏消失,1、2个月包块吸收.10例患者,孕龄平均60 d,包块直径>5 cm,β-HCG值在45.0~86.5μg/L,用药后腹痛加剧2例,β-HCG持续不下降,包块增大8例,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入氨甲蝶呤配以中药治疗,对孕周小、β-HCG值低、包块直径<5cm的输卵管妊娠患者治疗有效.

    作者:纪妹;武惠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