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雨迁;崔毅;李初俊;谢晓燕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大径线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将136例单发壁间肌瘤分为A、B两组.A组54例肌瘤大径线≥7 cm;B组82例肌瘤大径线小于7 cm.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A组手术时间平均(79.9±39.7)min,B组平均手术时间(51.6±3.8)min,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术中出血(92.5±68.2)mL,B组术中出血(51.1±7.3)mL,差异有显著性(P<0.001).A、B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大径线子宫壁间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有一定的难度,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和镜下缝合技术是关键.
作者:米鑫;姚书忠;刘莉;符丽荣;关阿娜;赵洁;董丽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腹腔镜对52例消化性溃疡穿孔(十二指肠球部46例,胃窦部前壁5例,胃体部小弯侧1例)行穿孔修补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52min,3、4d进流质饮食,术后6~9d出院.结论腹腔镜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患者痛苦小、损伤轻、康复快、脏器干扰小、腹腔冲洗方便、彻底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曾志强;裘华德;陶世明;陈务民;吴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声带外展术对声带麻痹的疗效.方法对22例双侧声带麻痹患者行支撑喉镜下声带外展术.结果17例行单侧声带外展术后,气管套管成功拔除,5例经双侧手术成功拔除套管.结论支撑喉镜下声带外展术是一种通过对声带的减少容量手术并通过瘢痕向外牵拉声带使声门扩大.是一种操作简便、有效的术式.
作者:姚宪义;李慧军;曹慧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声方法对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术中监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6例不同监护方法进行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不孕症患者110例,不良孕产史患者196例.分析术中发现和术后二次手术率及妊娠结局.结果超声监护二次手术率为3.6%,腹腔镜监护二次手术率为2.3%,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对于不良孕产史患者,流产率由术前97.7%下降到术后25.5%,足月分娩率由术前0.5%上升到术后63.4%.两种监护方法术前、术后流产率,术前、术后足月产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诊断明确的子宫纵隔患者,排除盆腔疾患,子宫纵隔电切术可选择无创、费用低的超声监护进行.不孕症合并子宫纵隔的患者应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
作者:黄晓武;夏恩兰;刘玉环;于丹;郭俊利;胡春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索在耳疾和耳科手术中对常规耳镜和显微镜不易窥清的潜隐部位进行临床检查的价值.方法选用直径2.7mm、4.0mm的30°、70°不同角度的耳内镜对外耳道、鼓膜、中耳等在不同角度进行检查或手术评估.结果在236例患者241耳中,外伤性鼓膜穿孔91耳,蓝鼓膜2耳,外耳道肉芽肿2耳,外耳道皮内痣2耳,外耳道胆脂瘤5耳,咽鼓管功能通畅者10耳,咽鼓管功能不良者14耳,分泌性中耳炎8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8耳,骨疡型3耳,胆脂瘤型21耳,并使用耳内镜进行手术前后检查单纯乳突凿开术11耳,乳突根治术7耳,乳突根治联合鼓室成形术14耳.复查耳常规、耳显微术后14耳,分泌性中耳炎术后10耳.结论耳内镜检查研究为耳疾病,以及耳常规、耳显微手术和耳内镜手术提供了可靠的辅助和治疗方法.
作者:韩畅宇;殷延涛;陆平;陈皎;李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气囊扩张序贯联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近、远期疗效.方法43例被确诊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接受单纯气囊扩张治疗;B组接受气囊扩张治疗1周后,在内镜直视下LES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3、6、12和24个月随访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贲门口内径、5 min存留钡柱高度等.结果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近期疗效显著,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6、12和24个月B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2.2%、61.1%、40%,高于气囊扩张治疗组36%、28%、16%,有统计学差异,其中治疗后12、24个月序贯联合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气囊扩张治疗组.A组有9例分别于治疗后8、12、17个月因再次出现进食困难进行再次扩张.结论气囊扩张序贯联合食管下括约肌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技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治疗费用经济,且近远期疗效高,是兼顾病因治疗、对症治疗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杨正武;邵先玉;卜令秀;马立兴;张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两微小孔治疗疑难复杂阑尾炎的可行性.方法2001年1月~2004年12月,采用脐部10mm Trocar为腹腔镜目镜孔和阑尾标本取出孔,阑尾上下5 cm处各置一<5mm Trocar为操作孔.结果对后腹膜阑尾炎16例、阑尾根部坏疽穿孔13例、大网膜急性慢性炎性包裹阑尾炎17例、异位阑尾2例、阑尾炎伴急性重症腹膜炎4例,均在两微小操作孔下完成.结论腹腔镜两微小孔可适用疑难复杂阑尾炎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严顺新;李兆堂;叶松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左侧门脉高压症又称节段性、区域性或脾性门脉高压症,是一种少见的肝外型门脉高压症,约占5%.在临床上时有发生,由于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不足,常常造成误诊与漏诊.本文报告3例由慢性胰腺炎所致的左侧门脉高压症的诊疗经过如下:
作者:陈叶青;周国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旁视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尿道结石的疗效.方法应用旁视经皮肾镜机直视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及尿道结石30例,其中膀胱结石27例,尿道结石3例.结果27例膀胱结石及3例尿道均一次性完全击碎并取出.结论该碎石方法成功率高,安全,可靠,痛苦小,损伤轻,是治疗膀胱及尿道结石有效的方法.
作者:崔志刚;赵永体;郑保良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的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7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开腹及腹腔镜手术成功率100%,药物保守治疗中MTX组成功率82.6%(19/23),米非司酮组成功率84.6%(11/13),期待疗法成功率100%.结论严格掌握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及禁忌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会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荷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分析胰头癌的超声内镜的影像学表现与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胰头癌的超声内镜、体外B超、螺旋CT的影像学表现、肿瘤学标记物测定,总结其特点.结果超声内镜下胰头癌主要表现为边界不清晰(22/32)的低回声(21/32),伴有胆总管和胰管的扩张(19/36)、血管的侵犯(26/32);EUS检查的诊断正确率为65.6%(21/32),判断肿瘤的血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准确率均为81.3%(26/32);体外B超三者的准确率分别为43.8%(14/32)、43.8%(14/32)、56.3%(18/32);螺旋CT三者的准确率分别为59.4%(19/32)、81.3%(26/32)、68.8%(22/32).患者CA19-9测定显著升高,CA125和CEA大多正常.结论超声内镜准确判断胰头癌仍需进一步积累经验;本组资料中,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判断淋巴结转移及周围血管侵犯准确率与EUS比较无明显优越性.EUS与螺旋CT结合,对胰头癌的术前诊断和可切除性判断具重要价值.
作者:高凯;王立德;齐志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内镜辅助下单个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在2004年4~10月间对43例良性甲状腺肿块患者进行内镜辅助下单个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为常规手术,术中出血少,术后住院时间1~3d,无再出血、窒息、声嘶、呛咳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内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具有伤口小、组织破坏少、恢复快、安全、美观并且易于学习等优点,对于甲状腺良性疾病的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鹏;牟一平;朱玲华;朱一平;徐晓武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严重并发症的相关情况,以预防和减少其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妇科近5年12例腹腔镜手术严重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妇科腹腔镜手术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53%.腹腔镜下第Ⅳ类手术262例,严重并发症6例;其他类手术523例,严重并发症6例.其中出血4例、盆腔脓肿2例、输尿管损伤2例、肠损伤1例、异位妊娠术后继发腹腔妊娠2例、持续性异位妊娠1例.结论即使简单的腹腔镜手术也可导致严重并发症.提高医生的内镜手术技能和手术技巧,重视出血、感染及损伤的严重并发症.异位妊娠术后可能继发腹腔妊娠及持续性异位妊娠.
作者:张颖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对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10肋间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与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对该院2000年至今行MPCNL 10肋间治疗的41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中40例手术成功,均为单通道取石,成功率为97.6%.35例一期结石取尽,一期取尽率85.4%.6例一期未取尽,其中1例残余结石对肾功能影响不大未进一步处理,2例行ESWL处理,术后1月结石排尽,另3例行同一通道Ⅱ期取石,1例取尽,2例未取尽但已解除梗阻对肾功能影响不大,未进一步处理.1例多发性肾结石患者术中因筋膜扩张器脱出形成血尿气胸,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术,结石经12肋间行MPCNL取出.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经10肋间治疗上尿路结石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吴春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中使用丙泊酚和咪唑安定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效果.方法633例患者随机分成无痛组(n=410)和对照组(n=223),无痛组静脉推注稀释后的咪唑安定和丙泊酚至患者进入4级镇静状态后行结肠镜检查,对照组常规进行结肠镜检查.观察2组患者对检查的耐受性、成功率、进镜时间和患者的BP、P、SpO2.结果无痛组患者检查的进镜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的耐受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无痛组的平均动脉压各时段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的平均动脉压变化明显(P<0.01).结论丙泊酚和咪唑安定在结肠镜检查中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缩短进镜时间,安全有效.
作者:刘建国;范良君;刘芳;石一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食管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1例食管隆起性病变患者行内镜超声检查.结果发现黏膜下肿瘤92例,其中肌原性肿瘤86例,脂肪瘤4例,囊肿2例,息肉14例,静脉瘤(静脉曲张)34例;外压性改变21例,其中胸主动脉外压18例,纵隔肿瘤3例.结论内镜超声检查能较清楚地显示食管壁的5层结构,比较准确地判断隆起性病变与食管壁的关系,对食管隆起性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指导治疗均有很大价值.
作者:邓明明;扬秀疆;王煊;刘苏;陈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内镜取上消化道难取有风险异物的技巧.方法用自制的内镜前端保护套、胆道碎石器、双活检管道治疗内镜、胃镜外套管及静脉麻醉等方法治疗如刀片、玻璃、义齿等难取有危险或不能配合的患者的上消化道异物72例.结果除1例较大联体义齿嵌顿于食管壁,经内镜未能取出改外科手术外,其他异物均顺利取出.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随着治疗器械、方法及技术的改进,经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范围愈来愈大.
作者:潘汝明;麻树人;张宁;袁爱姣;胡馨予;杨琳;宫照杰;常丽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靶控输液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静脉注射得普利麻麻醉辅助结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结肠镜检查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麻醉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麻醉组用靶控输液器(TCI)静脉注射得普利麻麻醉辅助结肠镜检查;对照组肌注0.5 mg阿托品无麻醉药物.观察结肠镜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生命指征的变化、操作时间、患者反应等.结果麻醉组与对照组在结肠镜检查的成功率、疼痛的反应及生命指征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靶控输液器静脉注射得普利麻维持麻醉辅助结肠镜检查安全、平稳、可控性好、节省药、术后苏醒快,值得推广.
作者:谢玉民;王刚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超声胃镜引导下针吸活检术(EUS-FNA)诊断纵隔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方法用上部消化道超声电子内镜GF TYPE UM2000,宽频探头,FNA细针,对8例纵膈淋巴结不明原因肿大患者行EUS-FNA.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满意的组织以供病理学检查,其中2例肺鳞癌,3例为肺腺癌,2例结核,1例非何杰金淋巴瘤.所有患者除了有可以忍受的疼痛及常规胃镜所引起的不适外,未发生损伤周围大血管、神经、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EUS-FNA在纵隔淋巴结肿大原因的诊断中是一准确、实用的检查方法.
作者:杨力;王斌;陈功;邝军;郭光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3 680例LC各种严重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胆管损伤6例,胆瘘11例,肠穿孔3例,肝外胆管结石漏诊5例,戳孔肿瘤种植1例.除1例恢复较差外,全部治愈.结论重视胆囊切除指征,注意胆囊三角的解剖关系,是防治各种并发症的关键.腹腔镜技术诊断和治疗LC术后严重并发症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先国;鲜其福;江长清;胡换春;吴荣翔;王媛媛 刊期: 2006年第07期